愣了一下,趙長起不由把目光轉向了陳晏。
果然,他聽到陳晏低沉的聲音響起:「去拿一個紗帽給他。」
趙長起默默地想:何必呢,他們來的是酒樓,現在帶上了,等會兒吃飯的時候還是得摘下來。
但他還是老老實實地接過紗帽,遞給顧憑。
顧憑接過紗帽,掃了一眼,正對上一個人的視線。
見他看過來,那人眼中閃過一抹異樣的火熱。
那火熱中夾雜著狠毒和貪色的目光,看得顧憑擰了擰眉。
他帶上紗帽,跟著陳晏進了酒樓。
坐下後,顧憑道:「剛才簾幡下麵站著一個人,六尺,褐衣。別人都是擁在一起,他身邊卻是空出了一圈。」
這也是他覺得有點奇怪的地方,那些百姓似乎有意無意的,並不敢靠近他。
他道:「找個人,去打聽一下他的身份。」
甘勉應了一聲,帶人下去了。
吃到一半,甘勉走進來,低聲稟報導:「此人名叫趙全安,是本地有名的一霸。在街上看到美貌的男女,就下令讓人強搶。那些經他的手強奪的美人,都進了池陵高門大戶的後院。有那些人護著,這人有幾次被拘進府衙,又安然無恙地被放了出來。現在再看他當街搶人,都無人敢攔了。」
顧憑聽明白了,這就是池陵本地權貴豢養的採花使。
甘勉頓了頓,繼續麵無表情地道:「剛才有人看到,他對著我們的馬車打量了半晌,言語之間,似乎看上了顧憑郎君。」
這話一落,屋子裏立刻冷了下來。
陳晏緩緩道:「他盯上了顧憑?」
「是。」
「拿下他。」
「是!」
陳晏低聲道:「弄清楚所有和他有聯繫的權貴。還有,我要知道,他這次盯上顧憑,是準備替誰物色。」
那聲音裏凜冽的殺機,讓趙長起心底一震。
他苦笑著想,經過青君一事,現在,別說是有人敢對顧憑下手,就算隻是對顧憑生出那麽一絲絲的歹念,殿下都容忍不得了。
一旁,甘勉抱拳應是,退了下去。
他們找了個客棧。安頓下來後,顧憑問道:「殿下,你這次隱下身份來池陵,是有事要辦?」
陳晏嗯了一聲:「來查一個人。」
他問:「你知道王顯明嗎?」
王顯明?
這個名字,顧憑還真有印象。
自從他知道就是當年孟氏一族的反叛,導致了陳晏和皇帝的隱隱離心之後,他對孟恩叛亂的案子就頗為在意。還讓人找來當年的資料,通通看了一遍。
孟恩鎮守延郡時,這個王顯明領梁州牧,正是孟恩的上峰。
在孟氏一族因叛亂被連根拔起後,整個梁州上層的官員,十之七八也被牽連。而王顯明身為一州之首,卻安然無恙,一年後,又調任為汝州刺史。汝州比起梁州要富庶許多,他不但平穩渡過了這場讓無數人人頭落地的風波,還撈了個油水十足的肥差。
顧憑當時注意到這個,就把這個名字給記了下來。
他道:「我知道他,怎麽了?」
陳晏沉默了一會兒,忽然道:「在穎安的時候,我讓甘勉去見了孟三娘一麵。」
他垂著眸,道:「甘勉告訴她,她的罪籍我可以令人除去,但這個身份她是不能繼續用了……她拒絕了,隻讓甘勉帶了一句話,說孟氏一族,自始至終,不曾負過陳氏分毫。是陳氏辜負了孟氏滿門。所以她這一生,不會對陳氏稱臣。」
他的聲音很平靜,但握住顧憑的手卻攥得很緊。
顯然,他內心的波動並不小。
顧憑問:「孟三娘說這個王顯明有不對?」
陳晏搖搖頭:「她當年還是深閨女子,插手不到前麵的事。我前幾年也讓人暗中查過,這個王顯明在表明上並沒有什麽證據。我這次過來,隻是想試一試能不能查到什麽別的線索。」
這也就是說,孟三娘所說的,現在隻能算是懷疑了?
顧憑想著,陳晏雖然行事以狠厲果決聞名,但這個人骨子裏,其實並不是無情。甚至他比一般人對這些都要看得更重。
這些年,他之所以對孟氏一族曾經的轄地不聞不問,除了為了避免皇帝起疑,應該也是被孟恩反叛一事給傷了。孟恩作為他的親叔祖,當年舉兵時就該知道,他一旦反了,陳晏作為孟氏和皇家的兩姓血脈,他在朝中必定會難以自處。
可即便這樣,孟恩還是反了,而且是不顧陳晏當時正陷在堯昌前線,突然起兵。
這些年,陳晏身上最大的汙點,就是他有一個犯上作亂的母家。這讓他在麵對皇帝的疑心時,天然就處在一個不利的位置上。
若不是因為孟恩謀反,他和皇帝如今的關係,不會這麽如履薄冰。
盡管如此,在聽過孟三娘的話之後,哪怕那些話都沒有實據,陳晏還是親自來池陵查探了。
他還是在意的。
顧憑靜靜地望著他。
看了一會兒,他伸出手,抬起陳晏的下巴,淺淺一笑:「好啊,殿下想查,那我們就去查。」
陳晏給愣住了。
他的下巴還被顧憑輕輕抬著。這個動作很有點輕佻,輕佻也就算了,主要,顧憑這個動作,這個語氣,這個神態,特別像是在調戲他,或者說,是一個男人在對他寵溺的美人予取予求。
果然,他聽到陳晏低沉的聲音響起:「去拿一個紗帽給他。」
趙長起默默地想:何必呢,他們來的是酒樓,現在帶上了,等會兒吃飯的時候還是得摘下來。
但他還是老老實實地接過紗帽,遞給顧憑。
顧憑接過紗帽,掃了一眼,正對上一個人的視線。
見他看過來,那人眼中閃過一抹異樣的火熱。
那火熱中夾雜著狠毒和貪色的目光,看得顧憑擰了擰眉。
他帶上紗帽,跟著陳晏進了酒樓。
坐下後,顧憑道:「剛才簾幡下麵站著一個人,六尺,褐衣。別人都是擁在一起,他身邊卻是空出了一圈。」
這也是他覺得有點奇怪的地方,那些百姓似乎有意無意的,並不敢靠近他。
他道:「找個人,去打聽一下他的身份。」
甘勉應了一聲,帶人下去了。
吃到一半,甘勉走進來,低聲稟報導:「此人名叫趙全安,是本地有名的一霸。在街上看到美貌的男女,就下令讓人強搶。那些經他的手強奪的美人,都進了池陵高門大戶的後院。有那些人護著,這人有幾次被拘進府衙,又安然無恙地被放了出來。現在再看他當街搶人,都無人敢攔了。」
顧憑聽明白了,這就是池陵本地權貴豢養的採花使。
甘勉頓了頓,繼續麵無表情地道:「剛才有人看到,他對著我們的馬車打量了半晌,言語之間,似乎看上了顧憑郎君。」
這話一落,屋子裏立刻冷了下來。
陳晏緩緩道:「他盯上了顧憑?」
「是。」
「拿下他。」
「是!」
陳晏低聲道:「弄清楚所有和他有聯繫的權貴。還有,我要知道,他這次盯上顧憑,是準備替誰物色。」
那聲音裏凜冽的殺機,讓趙長起心底一震。
他苦笑著想,經過青君一事,現在,別說是有人敢對顧憑下手,就算隻是對顧憑生出那麽一絲絲的歹念,殿下都容忍不得了。
一旁,甘勉抱拳應是,退了下去。
他們找了個客棧。安頓下來後,顧憑問道:「殿下,你這次隱下身份來池陵,是有事要辦?」
陳晏嗯了一聲:「來查一個人。」
他問:「你知道王顯明嗎?」
王顯明?
這個名字,顧憑還真有印象。
自從他知道就是當年孟氏一族的反叛,導致了陳晏和皇帝的隱隱離心之後,他對孟恩叛亂的案子就頗為在意。還讓人找來當年的資料,通通看了一遍。
孟恩鎮守延郡時,這個王顯明領梁州牧,正是孟恩的上峰。
在孟氏一族因叛亂被連根拔起後,整個梁州上層的官員,十之七八也被牽連。而王顯明身為一州之首,卻安然無恙,一年後,又調任為汝州刺史。汝州比起梁州要富庶許多,他不但平穩渡過了這場讓無數人人頭落地的風波,還撈了個油水十足的肥差。
顧憑當時注意到這個,就把這個名字給記了下來。
他道:「我知道他,怎麽了?」
陳晏沉默了一會兒,忽然道:「在穎安的時候,我讓甘勉去見了孟三娘一麵。」
他垂著眸,道:「甘勉告訴她,她的罪籍我可以令人除去,但這個身份她是不能繼續用了……她拒絕了,隻讓甘勉帶了一句話,說孟氏一族,自始至終,不曾負過陳氏分毫。是陳氏辜負了孟氏滿門。所以她這一生,不會對陳氏稱臣。」
他的聲音很平靜,但握住顧憑的手卻攥得很緊。
顯然,他內心的波動並不小。
顧憑問:「孟三娘說這個王顯明有不對?」
陳晏搖搖頭:「她當年還是深閨女子,插手不到前麵的事。我前幾年也讓人暗中查過,這個王顯明在表明上並沒有什麽證據。我這次過來,隻是想試一試能不能查到什麽別的線索。」
這也就是說,孟三娘所說的,現在隻能算是懷疑了?
顧憑想著,陳晏雖然行事以狠厲果決聞名,但這個人骨子裏,其實並不是無情。甚至他比一般人對這些都要看得更重。
這些年,他之所以對孟氏一族曾經的轄地不聞不問,除了為了避免皇帝起疑,應該也是被孟恩反叛一事給傷了。孟恩作為他的親叔祖,當年舉兵時就該知道,他一旦反了,陳晏作為孟氏和皇家的兩姓血脈,他在朝中必定會難以自處。
可即便這樣,孟恩還是反了,而且是不顧陳晏當時正陷在堯昌前線,突然起兵。
這些年,陳晏身上最大的汙點,就是他有一個犯上作亂的母家。這讓他在麵對皇帝的疑心時,天然就處在一個不利的位置上。
若不是因為孟恩謀反,他和皇帝如今的關係,不會這麽如履薄冰。
盡管如此,在聽過孟三娘的話之後,哪怕那些話都沒有實據,陳晏還是親自來池陵查探了。
他還是在意的。
顧憑靜靜地望著他。
看了一會兒,他伸出手,抬起陳晏的下巴,淺淺一笑:「好啊,殿下想查,那我們就去查。」
陳晏給愣住了。
他的下巴還被顧憑輕輕抬著。這個動作很有點輕佻,輕佻也就算了,主要,顧憑這個動作,這個語氣,這個神態,特別像是在調戲他,或者說,是一個男人在對他寵溺的美人予取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