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山匪都潮水般的退出大廳,隻餘上首十把交椅上的人坐著未動。
胡烈天站起來,緩步走到虎鬚漢子麵前,他忽然刷一聲抽出長刀,刀刃橫在虎鬚漢子的頸項上。
虎鬚漢子咬了咬牙,狠狠跪了下來:「大哥,我沒有背叛咱們十八寨!」
胡烈天:「怎麽迴來的?」
虎鬚漢子:「是一個人……他把我們放迴來的。」
剛才在一群山匪麵前,他講的是另外一個版本——他在縣衙大牢縱火,然後趁獄卒們轉移犯人的間隙,趁亂帶著弟兄們跑了迴來。這個版本,與縣衙刑房那邊對外的說辭應當是一致的。
但是在胡烈天麵前,他必須說實話。
胡烈天:「誰?」
虎鬚漢子搖搖頭:「不認識,大約三十來歲,臉生得很,也沒說過自己的來路。不過我看他不像是穎安的人,應該是朝廷來的。」
胡烈天嗤笑了一聲:「他們不都是朝廷的人。」
虎鬚漢子將那人如何布置,如何與他合演了出戲,假意縱起一把火,偷偷將他和一眾山匪從縣衙大牢放了出來……一五一十地講了一遍。
然後,他解開外袍,從內兜裏摸出一張字條,遞給胡烈天:「這是他托我帶迴來的。」
胡烈天拆開看,上麵隻有八個字:
知君重義,還君同袍。
筆鋒淩厲,風骨蒼勁。
他把字條往旁邊一遞,坐在第三把交椅上的女子站起身,接了過來。
她掃了一眼,目光微微一頓。
坐在第二把交椅上的男子注意到了,問道:「三娘,怎麽了?」
孟三娘彎了彎嘴角:「這字不錯。」
十八寨雖是匪窩,但她於書畫一道上的造詣還是人盡皆知。她的右手之前受過傷,握不住筆,後來用左手練字,也練成一絕,別說尋常閨秀,就算是一些在書法上成了氣候的名家,也有不及她的。能得到她一句不錯,那是極為難得的事情。
如果不是天賦過於出眾,天生就要當書法大家的,那這個人就必定是家世不凡了。
第二把交椅上的男子眯了眯眼,若有所思地道:「難道是那位殿下身邊的人?」
「那位殿下」指的是誰,在場的人都心照不宣。
孟三娘:「如果是他身邊的人,能有這樣一手字,不奇怪。」
虎鬚漢子聽他們一言一語,挺直後背,深吸了一口氣,低聲道:「大哥,朝廷可能想招安你。」
胡烈天皺眉:「什麽?」
虎鬚漢子把那天早上在刑房聽到的話說了出來。有那麽短暫的一瞬間,他想過這些話到底該不該說,但是他看著胡烈天,又覺得這不是他該糾結的事。說不說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大哥想不想聽。如果他大哥不想聽,那他就一樣當沒這迴事。
孟三娘仔細檢查了一下紙頁,道:「就是一張普通的紙。」
胡烈天沉默了一會兒,道:「燒了吧。」
孟三娘不再多說,將紙條放在燭火上引燃。
胡烈天:「這些事,以後都不用提了。」
這就是擺明態度了。眾人齊聲道:「是!」
入夜,一個人悄悄溜出西寨。當他停在滿連泰的門外等候召見的時候,更漏正落下第三聲。
月光落在門簾上,一痕一痕的銀白。下一刻,門簾被拉開,一個人打了個手勢,示意他進去。
滿連泰披了件衣服,揮揮手屏退左右,然後道:「說吧。」
仇義低下頭,將這些天從劫寶被俘到從縣衙逃迴來的經過,原原本本地敘述了一遍。
其中,那日清早在縣衙地牢偷聽到的談話,尤其是顧憑說的,若是發現有滿連泰的手下,就都給殺了,他說得一字不漏。
滿連泰的臉色看不出什麽異樣,他頓了頓,緩慢地問道:「還有其他人聽到嗎?」
仇義立刻道:「五哥,那時候他也醒著。還有阿康,他們都聽到了。」
戴莽,阿康,這兩個都是胡烈天的人。滿連泰的眼角微微抽搐了一下,讓他的神色有一瞬間的陰沉,但這抹鬱色轉眼就消失了。他沉默了一會兒,低沉道:「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仇義說著,抬起眼,正對上滿連泰低垂的目光。那一瞬,他猛地失去了聲音,就好像被一雙枯瘦的鷹爪鉗住了喉嚨。他並不是沒有在滿連泰的眼睛裏看到過殺意,但是這麽深沉的殺意,讓他忽然被一種突如其來的,巨大的驚悸給震住了。
仇義一下子想到了很久之前聽到過的一則傳言。
滿連泰起勢的經過在穎安匪流中不是什麽秘密。當年他落草為寇,投奔蘆寨,還拜了寨主祝蒼為大哥。後來,祝蒼在一次匪寨火併中受重傷,傷重不治,就由當時的二把手滿連泰接任了寨主。蘆寨在那次火併中傷亡慘重,滿連泰臨危收拾殘局,整頓兵馬,後來他還親手殺了那個重傷祝蒼的匪領,為他大哥報了仇。
這些事,滿連泰並沒有遮掩過,知道的人也不少。但有人曾說,那次匪寨的火併就是滿連泰設計的。隻是滿連泰在寨中威深信重,這傳言又拿不出實證,所以許多人聽過撂過,隻當是謠傳。
仇義原本也是隻把這傳言當做笑話的,直到這一刻,他對上了滿連泰的眼睛。
滿連泰盯著他,一字一字道:「這件事,不必跟任何人提起。」
胡烈天站起來,緩步走到虎鬚漢子麵前,他忽然刷一聲抽出長刀,刀刃橫在虎鬚漢子的頸項上。
虎鬚漢子咬了咬牙,狠狠跪了下來:「大哥,我沒有背叛咱們十八寨!」
胡烈天:「怎麽迴來的?」
虎鬚漢子:「是一個人……他把我們放迴來的。」
剛才在一群山匪麵前,他講的是另外一個版本——他在縣衙大牢縱火,然後趁獄卒們轉移犯人的間隙,趁亂帶著弟兄們跑了迴來。這個版本,與縣衙刑房那邊對外的說辭應當是一致的。
但是在胡烈天麵前,他必須說實話。
胡烈天:「誰?」
虎鬚漢子搖搖頭:「不認識,大約三十來歲,臉生得很,也沒說過自己的來路。不過我看他不像是穎安的人,應該是朝廷來的。」
胡烈天嗤笑了一聲:「他們不都是朝廷的人。」
虎鬚漢子將那人如何布置,如何與他合演了出戲,假意縱起一把火,偷偷將他和一眾山匪從縣衙大牢放了出來……一五一十地講了一遍。
然後,他解開外袍,從內兜裏摸出一張字條,遞給胡烈天:「這是他托我帶迴來的。」
胡烈天拆開看,上麵隻有八個字:
知君重義,還君同袍。
筆鋒淩厲,風骨蒼勁。
他把字條往旁邊一遞,坐在第三把交椅上的女子站起身,接了過來。
她掃了一眼,目光微微一頓。
坐在第二把交椅上的男子注意到了,問道:「三娘,怎麽了?」
孟三娘彎了彎嘴角:「這字不錯。」
十八寨雖是匪窩,但她於書畫一道上的造詣還是人盡皆知。她的右手之前受過傷,握不住筆,後來用左手練字,也練成一絕,別說尋常閨秀,就算是一些在書法上成了氣候的名家,也有不及她的。能得到她一句不錯,那是極為難得的事情。
如果不是天賦過於出眾,天生就要當書法大家的,那這個人就必定是家世不凡了。
第二把交椅上的男子眯了眯眼,若有所思地道:「難道是那位殿下身邊的人?」
「那位殿下」指的是誰,在場的人都心照不宣。
孟三娘:「如果是他身邊的人,能有這樣一手字,不奇怪。」
虎鬚漢子聽他們一言一語,挺直後背,深吸了一口氣,低聲道:「大哥,朝廷可能想招安你。」
胡烈天皺眉:「什麽?」
虎鬚漢子把那天早上在刑房聽到的話說了出來。有那麽短暫的一瞬間,他想過這些話到底該不該說,但是他看著胡烈天,又覺得這不是他該糾結的事。說不說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大哥想不想聽。如果他大哥不想聽,那他就一樣當沒這迴事。
孟三娘仔細檢查了一下紙頁,道:「就是一張普通的紙。」
胡烈天沉默了一會兒,道:「燒了吧。」
孟三娘不再多說,將紙條放在燭火上引燃。
胡烈天:「這些事,以後都不用提了。」
這就是擺明態度了。眾人齊聲道:「是!」
入夜,一個人悄悄溜出西寨。當他停在滿連泰的門外等候召見的時候,更漏正落下第三聲。
月光落在門簾上,一痕一痕的銀白。下一刻,門簾被拉開,一個人打了個手勢,示意他進去。
滿連泰披了件衣服,揮揮手屏退左右,然後道:「說吧。」
仇義低下頭,將這些天從劫寶被俘到從縣衙逃迴來的經過,原原本本地敘述了一遍。
其中,那日清早在縣衙地牢偷聽到的談話,尤其是顧憑說的,若是發現有滿連泰的手下,就都給殺了,他說得一字不漏。
滿連泰的臉色看不出什麽異樣,他頓了頓,緩慢地問道:「還有其他人聽到嗎?」
仇義立刻道:「五哥,那時候他也醒著。還有阿康,他們都聽到了。」
戴莽,阿康,這兩個都是胡烈天的人。滿連泰的眼角微微抽搐了一下,讓他的神色有一瞬間的陰沉,但這抹鬱色轉眼就消失了。他沉默了一會兒,低沉道:「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仇義說著,抬起眼,正對上滿連泰低垂的目光。那一瞬,他猛地失去了聲音,就好像被一雙枯瘦的鷹爪鉗住了喉嚨。他並不是沒有在滿連泰的眼睛裏看到過殺意,但是這麽深沉的殺意,讓他忽然被一種突如其來的,巨大的驚悸給震住了。
仇義一下子想到了很久之前聽到過的一則傳言。
滿連泰起勢的經過在穎安匪流中不是什麽秘密。當年他落草為寇,投奔蘆寨,還拜了寨主祝蒼為大哥。後來,祝蒼在一次匪寨火併中受重傷,傷重不治,就由當時的二把手滿連泰接任了寨主。蘆寨在那次火併中傷亡慘重,滿連泰臨危收拾殘局,整頓兵馬,後來他還親手殺了那個重傷祝蒼的匪領,為他大哥報了仇。
這些事,滿連泰並沒有遮掩過,知道的人也不少。但有人曾說,那次匪寨的火併就是滿連泰設計的。隻是滿連泰在寨中威深信重,這傳言又拿不出實證,所以許多人聽過撂過,隻當是謠傳。
仇義原本也是隻把這傳言當做笑話的,直到這一刻,他對上了滿連泰的眼睛。
滿連泰盯著他,一字一字道:「這件事,不必跟任何人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