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萬人嫌有了盛世美顏[快穿] 作者:喬行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4章 程派幹旦(14)
但聽孔殿承唱完第一句,這些人就察覺出不對勁了,這哪裏是「如出一轍」啊,分明就是程祖原唱。
他們互相對視一眼,都看出對方是同樣的懷疑。
又聽了一句,得到確認後,黎風年就開口:「停一下。」
孔殿承從善如流地閉上嘴,然而聲音還在不大的辦公室迴蕩。
在其餘人麵麵相覷中,孔殿承一臉坦蕩,從衣領中掏出一支微型的mp3。
不愧是他花了大價錢買的,這聲音特別保真,撐了兩句呢。
其實真人的聲音和播放器中的聲音還是有不小的差別的,在場的這些專業人士不會聽不出來,隻是一開始被孔殿承的表現迷惑住了。
而且,看戲看戲,不隻是光欣賞唱腔,表情扮相也是同樣吸引人的。如果看戲的人被那張臉吸引,放在聲音上的注意力難免就少了點。
「你這是作弊。」黎風年皺著眉,關鍵是這作弊的手段也太低劣了,當他們耳朵都是瞎的嗎?
孔殿承一派淡然地解釋:「我隻是想當場展示一下,我可以給程祖音配像。」
這還是程穆陷害原主給他的靈感。
影視配音圈有一個詞,叫「貼臉」,而在京劇圈,沒有配音,卻有音配像。
很多大師的京劇作品隻留下了音頻,沒有影像,在攝影技術發展後,就由本人或親傳弟子配像。
現在孔殿承的表現,大概就是「臉貼音」吧。
「我在想,既然是拍攝一部以程祖為主角,帶著點兒傳記性質的影片,那其中需要演員唱的部分,為什麽不用程祖的原音呢?」
不管是誰配音,肯定免不了和程祖本尊比較,說不定還會被嘲諷一通。
如果是程祖本人的聲音,就不存在這種情況了,而且這還算是彩蛋,估計大多數戲迷都喜歡。
自己用手機放出來的音效,和電影院的音效肯定沒法比。
而對孔殿承來說,這樣一來,他唱不了戲就不算短板了。
聽到孔殿承的建議,黎風年就看向右邊的人,笑著說:「還真有人和你想法一樣。」
他又問孔殿承:「不談唱腔,你有什麽優勢?」
考慮到剛才展示時間太短,又沒有上妝,孔殿承就掏出平板,給他們看自己準備好的視頻。
其中包括他扮上相、踩蹺、水袖……這都是他自己上陣,而非原主。
同時,他還掰著指頭數著:「第一,我身高一米八;第二,我名字裏也有個『承』字;第三,就是我長得不錯,扮相也好看。」
孔殿承說這三點理由,並不是隨口亂諏的,而是有根據的。
程祖身高一米八往上,他扮演青少年時期的程祖,至少身高是符合的;
程硯秋先生本名中有一個「承」字,後來諧音取了「程」當藝名的姓,當然他這麽說不是為了套近乎,而是表明自己了解過程祖的事跡;
至於長相嘛,在那個百花齊放的,程祖能有那樣的名氣,除了唱腔,扮相也肯定不俗。
現在程先生隻留下青年時期的照片,還是黑白的,那個時代化妝技術不成熟,攝影像素也低,即便這樣,那些舊照片也能看出程祖的風姿。要是影像的話,肯定比照片好看。
此外,就算這不是一部商業片,誰也不會嫌票房高。演員好看,應該會更吸引人走進電影院吧?這樣也有利於京劇的宣傳。
孔殿承自誇起來,一點也不心虛,還坦蕩蕩地任人打量。
有人像是逗小輩玩一樣,笑著問:「你的長相何止是不錯,簡直有點太出挑了,這不是喧賓奪主嗎?」
孔殿承:「可是,康有為曾經稱讚過程祖『艷秋下裝,明秀絕倫,尤勝於上裝』啊。」
「艷秋」是程先生從前的名字。
「你了解得還不少啊。」問話的人笑著說,對孔殿承又多了點好感,現在的小孩能為一個不確定的角色了解其背後的經歷,算是難得了。
孔殿承看著幾位前輩的表情,覺得自己的表現應該還不錯,他有五六分把握。
他已經做了自己能做的,剩下的,就看他們是怎麽選擇了,是直接選他呢,還是繞個彎最終這個角色依舊給他呢?
他真是有點期待呢。
帶著這份自信,孔殿承迴到學校,收穫了三份押題卷。
孔殿承:「……」
這日子什麽時候是個頭啊!
各科老師都說最後這幾天不能鬆懈,要保持手感,因此每天還是不停地刷題。
在題海裏又遊了幾天,中考越來越近,畢業生明顯變得浮躁起來,很多人無心學習,開始寫同學錄,準備畢業禮物,討論考完試的班級聚會……
孔殿承顯得有點格格不入,他忙著背英語語法和作文模板。
已經學了一個多月,孔殿承依舊對這門語言依舊摸不到訣竅,他的記性不差,但對於英語,要是他兩三天不背,就會丟掉一兩個單詞或字母。
現在他隻慶幸聽力口語是提前考的,不需要他參與,否則他不敢保證自己不會在聽力時睡著。
他隻希望中考盡快到來,考完試,他就可以兩個月不接觸英語。至於英語在高中依舊是必修,他目前拒絕考慮這個問題。
在孔殿承的盼望中,初三終於迎來最後一周,這一周他們隻用上三天課,而且周三還是拍畢業照,打掃考場。
但聽孔殿承唱完第一句,這些人就察覺出不對勁了,這哪裏是「如出一轍」啊,分明就是程祖原唱。
他們互相對視一眼,都看出對方是同樣的懷疑。
又聽了一句,得到確認後,黎風年就開口:「停一下。」
孔殿承從善如流地閉上嘴,然而聲音還在不大的辦公室迴蕩。
在其餘人麵麵相覷中,孔殿承一臉坦蕩,從衣領中掏出一支微型的mp3。
不愧是他花了大價錢買的,這聲音特別保真,撐了兩句呢。
其實真人的聲音和播放器中的聲音還是有不小的差別的,在場的這些專業人士不會聽不出來,隻是一開始被孔殿承的表現迷惑住了。
而且,看戲看戲,不隻是光欣賞唱腔,表情扮相也是同樣吸引人的。如果看戲的人被那張臉吸引,放在聲音上的注意力難免就少了點。
「你這是作弊。」黎風年皺著眉,關鍵是這作弊的手段也太低劣了,當他們耳朵都是瞎的嗎?
孔殿承一派淡然地解釋:「我隻是想當場展示一下,我可以給程祖音配像。」
這還是程穆陷害原主給他的靈感。
影視配音圈有一個詞,叫「貼臉」,而在京劇圈,沒有配音,卻有音配像。
很多大師的京劇作品隻留下了音頻,沒有影像,在攝影技術發展後,就由本人或親傳弟子配像。
現在孔殿承的表現,大概就是「臉貼音」吧。
「我在想,既然是拍攝一部以程祖為主角,帶著點兒傳記性質的影片,那其中需要演員唱的部分,為什麽不用程祖的原音呢?」
不管是誰配音,肯定免不了和程祖本尊比較,說不定還會被嘲諷一通。
如果是程祖本人的聲音,就不存在這種情況了,而且這還算是彩蛋,估計大多數戲迷都喜歡。
自己用手機放出來的音效,和電影院的音效肯定沒法比。
而對孔殿承來說,這樣一來,他唱不了戲就不算短板了。
聽到孔殿承的建議,黎風年就看向右邊的人,笑著說:「還真有人和你想法一樣。」
他又問孔殿承:「不談唱腔,你有什麽優勢?」
考慮到剛才展示時間太短,又沒有上妝,孔殿承就掏出平板,給他們看自己準備好的視頻。
其中包括他扮上相、踩蹺、水袖……這都是他自己上陣,而非原主。
同時,他還掰著指頭數著:「第一,我身高一米八;第二,我名字裏也有個『承』字;第三,就是我長得不錯,扮相也好看。」
孔殿承說這三點理由,並不是隨口亂諏的,而是有根據的。
程祖身高一米八往上,他扮演青少年時期的程祖,至少身高是符合的;
程硯秋先生本名中有一個「承」字,後來諧音取了「程」當藝名的姓,當然他這麽說不是為了套近乎,而是表明自己了解過程祖的事跡;
至於長相嘛,在那個百花齊放的,程祖能有那樣的名氣,除了唱腔,扮相也肯定不俗。
現在程先生隻留下青年時期的照片,還是黑白的,那個時代化妝技術不成熟,攝影像素也低,即便這樣,那些舊照片也能看出程祖的風姿。要是影像的話,肯定比照片好看。
此外,就算這不是一部商業片,誰也不會嫌票房高。演員好看,應該會更吸引人走進電影院吧?這樣也有利於京劇的宣傳。
孔殿承自誇起來,一點也不心虛,還坦蕩蕩地任人打量。
有人像是逗小輩玩一樣,笑著問:「你的長相何止是不錯,簡直有點太出挑了,這不是喧賓奪主嗎?」
孔殿承:「可是,康有為曾經稱讚過程祖『艷秋下裝,明秀絕倫,尤勝於上裝』啊。」
「艷秋」是程先生從前的名字。
「你了解得還不少啊。」問話的人笑著說,對孔殿承又多了點好感,現在的小孩能為一個不確定的角色了解其背後的經歷,算是難得了。
孔殿承看著幾位前輩的表情,覺得自己的表現應該還不錯,他有五六分把握。
他已經做了自己能做的,剩下的,就看他們是怎麽選擇了,是直接選他呢,還是繞個彎最終這個角色依舊給他呢?
他真是有點期待呢。
帶著這份自信,孔殿承迴到學校,收穫了三份押題卷。
孔殿承:「……」
這日子什麽時候是個頭啊!
各科老師都說最後這幾天不能鬆懈,要保持手感,因此每天還是不停地刷題。
在題海裏又遊了幾天,中考越來越近,畢業生明顯變得浮躁起來,很多人無心學習,開始寫同學錄,準備畢業禮物,討論考完試的班級聚會……
孔殿承顯得有點格格不入,他忙著背英語語法和作文模板。
已經學了一個多月,孔殿承依舊對這門語言依舊摸不到訣竅,他的記性不差,但對於英語,要是他兩三天不背,就會丟掉一兩個單詞或字母。
現在他隻慶幸聽力口語是提前考的,不需要他參與,否則他不敢保證自己不會在聽力時睡著。
他隻希望中考盡快到來,考完試,他就可以兩個月不接觸英語。至於英語在高中依舊是必修,他目前拒絕考慮這個問題。
在孔殿承的盼望中,初三終於迎來最後一周,這一周他們隻用上三天課,而且周三還是拍畢業照,打掃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