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居然有妖怪冒充佛爺斂財,而且,離靈山並不遠。


    如果沒有和佛祖串通一氣,妖怪會有這麽大的膽子嗎?


    張百忍推斷,妖怪背後有佛祖的影子,所以,便一直關注著這個事件。


    金平府元夜觀燈,唐僧到金燈橋上,見有三盞金燈。


    那燈有缸來大,上照著玲瓏剔透的兩層樓閣,都是細金絲兒編成。


    內托著琉璃薄片,其光幌月,其油噴香。


    唐僧迴問眾僧道:“此燈是甚油?怎麽這等異香撲鼻?”


    眾僧道:“老師不知,我這府後有一縣,名喚旻天縣,縣有二百四十裏。每年審造差徭,共有二百四十家燈油大戶。府縣的各項差徭猶可,惟有此大戶甚是吃累,每家當一年,要使二百多兩銀子。此油不是尋常之油,乃是酥合香油。這油每一兩值價銀二兩,每一斤值三十二兩銀子。三盞燈,每缸有五百斤,三缸共一千五百斤,共該銀四萬八千兩。還有雜項繳纏使用,將有五萬餘兩,隻點得三夜。”


    行者道:“這許多油,三夜何以就點得盡?”


    眾僧道:“這缸內每缸有四十九個大燈馬,都是燈草紮的把,裹了絲綿,有雞子粗細,隻點過今夜,見佛爺現了身,明夜油也沒了,燈就昏了。”


    八戒在旁笑道:“想是佛爺連油都收去了。”


    眾僧道:“正是此說,滿城裏人家,自古及今,皆是這等傳說。但油幹了,人俱說是佛祖收了燈,自然五穀豐登;若有一年不幹,卻就年成荒旱,風雨不調。所以人家都要這供獻。”


    聽眾僧這樣說,張百忍不禁感慨:


    這下雨原本是玉帝的職權,卻被佛教篡改成滿足私利的手段了。


    看來,日後,我還要加強對這的監管的。


    然而,張百忍也知道,這樣難度是很大的,上邊下放的權力,往往被下邊當成撈好處的憑據了。


    正說處,隻聽得半空中唿唿風響,唬得些看燈的人盡皆四散。


    那些和尚也立不住腳,道:“老師父,迴去罷,風來了。是佛爺降祥,到此看燈也。”


    唐僧道:“怎見得是佛來看燈?”


    眾僧道:“年年如此,不上三更就有風來,知道是諸佛降祥,所以人皆迴避。”


    唐僧道:“我弟子原是思佛念佛拜佛的人,今逢佳景,果有諸佛降臨,就此拜拜,多少是好。”


    少時,風中果現出三位佛身,近燈來了。


    慌得那唐僧跑上橋頂,倒身下拜。


    說不了,見燈光昏暗,將器皿盛了油,唿的一聲,把唐僧抱起,駕風而去。


    這就有趣了,借助上邊神明下放的權力,下邊執行起來卻妖魔化了。


    這就是神仙和妖魔的世界,不過,受壓迫和盤剝的卻是凡人。


    因此,在凡間,孫悟空降妖除魔的故事才會經久流傳。


    冒充佛爺的是三個犀牛精,孫悟空他們對付不了,便到天庭搬救兵去了。


    到天庭而不去找佛祖,由此可見,孫悟空還是蠻有智慧的。


    金星道:“那是三個犀牛之精……似那辟寒、辟暑、辟塵都是角有貴氣,故以此為名而稱大王也。若要拿他,隻是四木禽星見麵就伏。”


    玉帝即差許天師同行者去鬥牛宮點角木蛟、鬥木獬、奎木狼和井木犴下界收降。


    見了四木禽星,三個犀牛精不是對手,便逃竄了。


    打死了三隻犀牛,行者鋸下六隻犀牛角,四隻犀角拿上界去,進貢玉帝,迴繳聖旨。


    其餘二隻,留一隻在府堂鎮庫,以作向後免征燈油之證;帶走一隻去,準備獻靈山佛祖。


    從對這些犀牛角的處置來看,一向狂妄自大的孫悟空已經認可玉帝的權威了。


    對此,張百忍心裏很高興,既然這樣了,那日後,你還是可以被重用的。


    就在這時候,張百忍心裏產生了要再度啟用孫悟空的想法。


    犀牛角已經在孫悟空手中了,其實,它還有另一個作用,便是要挾佛祖。


    孫悟空可能沒有這個想法,不過,佛祖可不這麽認為。


    這妖怪冒充的是佛祖【爺】,雖被處死了,不過,犀牛角還可以作為證據,卻並未完全銷毀。


    日後,圍繞這個問題,肯定就還有故事發生的。


    取經馬上結束了,道教退出了,佛教卻已經開始腐敗了,就連天庭的問題也暴露了,對此,張百忍更加氣憤了。


    這不,天界玉兔下界為妖,居然把天竺國的公主給棄之荒野了。


    取經隊伍來到布金禪寺,三藏忽聞得有啼哭之聲,靜心誠聽,哭的是爺娘不知苦痛之言。


    經過了解,原來是:


    天竺國國王的公主,因為月下觀花,被風刮來的。


    老僧將她鎖在一間敝空房裏,將那房砌作個監房模樣,門上止留一小孔,僅遞得碗過。


    當日與眾僧傳道,是個妖邪,每日與她兩頓粗茶粗飯,吃著度命。


    那女子也聰明,恐為眾僧點汙,就裝瘋作怪,尿裏眠,屎裏臥。


    白日家說胡話,呆呆鄧鄧的;到夜靜處,卻思量父母啼哭。


    老僧幾番家進城乞化打探公主之事,全然無損。


    故此,堅收緊鎖,更不放出。


    唐僧要去倒換關文,卻正好趕上國王的公主娘娘,年登二十青春,正在十字街頭,高結彩樓,拋打繡球,撞天婚招駙馬。


    布金禪寺已經有一個公主了,這又有一個公主,唐僧和行者便去看公主拋繡球招駙馬。


    一則去看彩樓,二則去辨真假。


    三藏聽說,真與行者相隨,見各項人等俱在那裏看打繡球。


    惹動一個妖邪,把真公主攝去,她卻變做一個假公主。


    知得唐僧今年今月今日今時到此,她假借國家之富,搭起彩樓,欲招唐僧為偶,采取元陽真氣,以成太乙上仙。


    正當午時三刻,三藏與行者雜入人叢,行近樓下,那公主才拈香焚起,祝告天地。


    這下,有好戲看了,唐僧要娶媳婦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心理諮詢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探並收藏西遊心理諮詢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