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就是考試,一部分人先考一部分人後考實在是搞人心態,何況當年他答應了新式學堂的學生們,一切科舉同傳統科舉一樣,他不能食言。
平安拒絕,
「那不行,考得就是這個緊張的感覺,三天解決所有考試,那考試氛圍多濃鬱啊,務必讓每個人都能體會到同樣的感覺。」
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現在擴建貢院也還來得及,
「既然找不到兩處相同的地方,那就擴建,蓋貢院無非是禮部批準轉呈工部協同,戶部的款項我去磨,大人做好督查便好。」
滿達爾漢:「……」
非是不許貢院擴建,他隻不過是想少讓一個人踏進八阿哥的火坑罷了。
八阿哥看著好說話,其實不好糊弄,這傢夥既要當甩手掌櫃,隻拋出最開始的思路和計劃,又要嚴查最後的成果,不許出差錯,與他共事實在是辛苦。
裴大人,劉參政,對不住了。
試卷和場地都有著落了,其他的東西零零碎碎,什麽衣服號牌,統一製式的筆墨紙硯,隻要錢到位,工廠裏很快就能生產出來,這就跟禮部沒關係了。
平安搖頭,順便把手中的清單推給滿達爾漢,
「大問題沒了,其餘還有一些小事我都寫在上麵了,大人辛苦。」
·
科舉試題弘文院大學士希福出卷,選題後呈報錦州前線,由皇太極親自勾題確認,再火漆密封後由親衛秘密送迴盛京。
不等最終的試卷確定,希福出題後已由宮中侍衛護送,秘密前往皇莊隔離,以確保科舉試題不會出現任何泄露情況。
禮部印刷局的官員小吏在印製完全部的試題後,也被封閉在禮部官署,每日核驗人數五次,衣食住行都有專人伺候,但已經半月不曾再見生人。
承政統管一部事宜,貢院擴建尚在收尾階段,裴大人親自監督,前線正逢戰事,調運糧草撥款軍費更是一日也離不開戶部承政。
若是出題後被封閉半月,許多事項無法展開,故而新科舉的試題由平安和工部戶部兩部的參政共同商議。
試題前腳由親衛來取送往錦州,後腳接他們去皇莊隔離的馬車已經到了門口。
目送四位大人上了馬車,平安反手便把自己鎖進了貢院的點名廳,無賴道,
「我不走!你們把我鎖在這裏就行了,我不會給任何人透題的,我發誓!開考時我還要跟著看熱鬧!」
這……出題人避嫌的規矩還是八阿哥提的,可若是平安非要這樣耍無賴,他們還真沒辦法。
正當幾個侍衛圍在門口一籌莫展之時,戶部的劉參政從馬車裏探出頭來,也幫著平安說話,
「咱們八阿哥一向是最有分寸的,何況在這貢院裏關著也不會接觸旁人,放心吧。」
這半個月來八阿哥從他手底下磨出去了不少錢,還要天天想新科舉的題目,他被折磨得不輕。
好不容易能有機會離開八阿哥,他巴不得平安不跟他們一起去皇莊,再跟八阿哥一起關半個月,他怕是要瘋了。
·
為了整齊,也為了防止夾帶作弊,考生參考時的衣服是統一的樣式,傳統科舉是豆青色儒袍,理工科舉是淺藍色,都是城中的工廠這個月趕製出來的。
顏色淺淡,不薄不厚,正適合八月的天氣,而且布料極好,上手一摸便能摸出不同。
衣服提前幾日會在貢院門口發放,順便核對考生的姓名籍貫等個人信息,發放的號牌自己保存,等到進場時便是身份憑據。
城外學堂的廬舍距離不算遠,可以迴去住,若是怕耽誤時間也可以在附近找些客棧。
不知城中的客棧生意如何,但這幾日街邊的小攤食肆肯定都掙足了錢。
平安讓商貿司提前幾日便給這些鋪子們下了嚴令,不許坐地起價,更不許以次充好,售賣的所有食物食材務必用新鮮的,若出了食品安全問題直接下刑獄。
就這樣,城中足足熱鬧幾日,終於迎來了科舉。
寧完我為正考官,上屆科舉的魁首王文奎為副考官,兩人這一個月來閉門謝客,為了避嫌都少出門。
不僅參考的人數多,本屆科舉的巡考人數也再創新高,內三院範文程等人巡考,巡考與考生人數比例幾乎達到了十比一。
當年在普惠學堂第一天講課哆哆嗦嗦的李明意進了國史院,今年正在幫平安修《利農書》,社恐修書,倒是個好去處,如今也被抓來當巡考了。
考官們提前一天關進貢院,與已經被關了十天的平安勝利會師。
平安在這裏有達春和博敦輪流送飯,還有一堆隱衛陪練陪玩,日子過得那叫一個逍遙快活,精神狀態更是好得不能再好。
此時瞥見貢院大門敞開,一雙招子熠熠放光,立刻飛撲過去,
「先生們來啦,咱們一起做五禽戲鍛鍊身體吧!」
範文程、寧完我、王文奎:「……」
他們就說怎麽這幾天上課都找不著人,科舉事多,本就是忙中偷閑去給八阿哥講學,卻接連幾日都撲了空,原來是已經提前關進貢院了。
這真是……又奇怪,又讓人覺得情理之中。
至於「咱們」,幾人抬頭一看,庭院裏的桃樹李樹花果繁茂,八阿哥身後空空如也,卻哪裏還有其他人的影子?
若不是方才大門敞開時,真的看到裏麵有幾個黑色的身影一閃而過,他們都懷疑八阿哥是在裏麵憋壞了。
平安拒絕,
「那不行,考得就是這個緊張的感覺,三天解決所有考試,那考試氛圍多濃鬱啊,務必讓每個人都能體會到同樣的感覺。」
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現在擴建貢院也還來得及,
「既然找不到兩處相同的地方,那就擴建,蓋貢院無非是禮部批準轉呈工部協同,戶部的款項我去磨,大人做好督查便好。」
滿達爾漢:「……」
非是不許貢院擴建,他隻不過是想少讓一個人踏進八阿哥的火坑罷了。
八阿哥看著好說話,其實不好糊弄,這傢夥既要當甩手掌櫃,隻拋出最開始的思路和計劃,又要嚴查最後的成果,不許出差錯,與他共事實在是辛苦。
裴大人,劉參政,對不住了。
試卷和場地都有著落了,其他的東西零零碎碎,什麽衣服號牌,統一製式的筆墨紙硯,隻要錢到位,工廠裏很快就能生產出來,這就跟禮部沒關係了。
平安搖頭,順便把手中的清單推給滿達爾漢,
「大問題沒了,其餘還有一些小事我都寫在上麵了,大人辛苦。」
·
科舉試題弘文院大學士希福出卷,選題後呈報錦州前線,由皇太極親自勾題確認,再火漆密封後由親衛秘密送迴盛京。
不等最終的試卷確定,希福出題後已由宮中侍衛護送,秘密前往皇莊隔離,以確保科舉試題不會出現任何泄露情況。
禮部印刷局的官員小吏在印製完全部的試題後,也被封閉在禮部官署,每日核驗人數五次,衣食住行都有專人伺候,但已經半月不曾再見生人。
承政統管一部事宜,貢院擴建尚在收尾階段,裴大人親自監督,前線正逢戰事,調運糧草撥款軍費更是一日也離不開戶部承政。
若是出題後被封閉半月,許多事項無法展開,故而新科舉的試題由平安和工部戶部兩部的參政共同商議。
試題前腳由親衛來取送往錦州,後腳接他們去皇莊隔離的馬車已經到了門口。
目送四位大人上了馬車,平安反手便把自己鎖進了貢院的點名廳,無賴道,
「我不走!你們把我鎖在這裏就行了,我不會給任何人透題的,我發誓!開考時我還要跟著看熱鬧!」
這……出題人避嫌的規矩還是八阿哥提的,可若是平安非要這樣耍無賴,他們還真沒辦法。
正當幾個侍衛圍在門口一籌莫展之時,戶部的劉參政從馬車裏探出頭來,也幫著平安說話,
「咱們八阿哥一向是最有分寸的,何況在這貢院裏關著也不會接觸旁人,放心吧。」
這半個月來八阿哥從他手底下磨出去了不少錢,還要天天想新科舉的題目,他被折磨得不輕。
好不容易能有機會離開八阿哥,他巴不得平安不跟他們一起去皇莊,再跟八阿哥一起關半個月,他怕是要瘋了。
·
為了整齊,也為了防止夾帶作弊,考生參考時的衣服是統一的樣式,傳統科舉是豆青色儒袍,理工科舉是淺藍色,都是城中的工廠這個月趕製出來的。
顏色淺淡,不薄不厚,正適合八月的天氣,而且布料極好,上手一摸便能摸出不同。
衣服提前幾日會在貢院門口發放,順便核對考生的姓名籍貫等個人信息,發放的號牌自己保存,等到進場時便是身份憑據。
城外學堂的廬舍距離不算遠,可以迴去住,若是怕耽誤時間也可以在附近找些客棧。
不知城中的客棧生意如何,但這幾日街邊的小攤食肆肯定都掙足了錢。
平安讓商貿司提前幾日便給這些鋪子們下了嚴令,不許坐地起價,更不許以次充好,售賣的所有食物食材務必用新鮮的,若出了食品安全問題直接下刑獄。
就這樣,城中足足熱鬧幾日,終於迎來了科舉。
寧完我為正考官,上屆科舉的魁首王文奎為副考官,兩人這一個月來閉門謝客,為了避嫌都少出門。
不僅參考的人數多,本屆科舉的巡考人數也再創新高,內三院範文程等人巡考,巡考與考生人數比例幾乎達到了十比一。
當年在普惠學堂第一天講課哆哆嗦嗦的李明意進了國史院,今年正在幫平安修《利農書》,社恐修書,倒是個好去處,如今也被抓來當巡考了。
考官們提前一天關進貢院,與已經被關了十天的平安勝利會師。
平安在這裏有達春和博敦輪流送飯,還有一堆隱衛陪練陪玩,日子過得那叫一個逍遙快活,精神狀態更是好得不能再好。
此時瞥見貢院大門敞開,一雙招子熠熠放光,立刻飛撲過去,
「先生們來啦,咱們一起做五禽戲鍛鍊身體吧!」
範文程、寧完我、王文奎:「……」
他們就說怎麽這幾天上課都找不著人,科舉事多,本就是忙中偷閑去給八阿哥講學,卻接連幾日都撲了空,原來是已經提前關進貢院了。
這真是……又奇怪,又讓人覺得情理之中。
至於「咱們」,幾人抬頭一看,庭院裏的桃樹李樹花果繁茂,八阿哥身後空空如也,卻哪裏還有其他人的影子?
若不是方才大門敞開時,真的看到裏麵有幾個黑色的身影一閃而過,他們都懷疑八阿哥是在裏麵憋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