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天生就有經濟頭腦,卻學不好詩詞文章,有人擅長工學算術,卻背不來四書五經……一個人能實現價值的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非要考狀元。


    於是當讀書熱潮的第一波疲乏期來臨之時,平安趁機提出要開辦新式學堂,大膽提出「文理分科」。


    文科入仕走傳統科舉,仍然學四書五經,理工科對口工部戶部,學算術天文,畫圖建築等。


    擅長做生意經商的,商學考核合格之後直升八阿哥統管的商貿司,擅長語言學習的進禮部當翻譯……


    總之,八阿哥提出的口號是:從全社會的方方麵麵選拔出人才。


    這些學堂中除了商學考核是一年一考,因為八阿哥的工廠店鋪實在是需要太多的人才了,還有禮部口語筆試一年兩考,有人天生就具有語言天賦,幾個月便能學成。


    其餘的文理學堂三年一考,還一次試都沒有考過,崇德三年開了科舉,如今三年過去,又該開春闈了。


    春闈本該在二月,但關外寒冷,若在這樣的天氣考試,恐怕會凍傷了舉子們,所以這考試的時間一向是往後推的。


    天聰九年的科舉定在了六月十五,崇德三年那次也便延續了下來,仍然是六月考,今年因為皇太極征戰在外,此事無處上奏,便耽擱了。


    範文程試探發問,


    「您的意思是,開科舉?」


    平安點頭,


    「如今正是六月,往年這個月份該到時候了,即便是立刻能決定,今年沒有提前通知下去,恐怕又要耽擱一個月。」


    此事應當,待他去與禮部的同僚通個氣,在和平安的其他幾位先生商量一下,兩方聯名向皇太極上疏。


    科舉之事是應當應分,但範文程覺得此事應當沒有這麽簡單,果然,平安拿筆在紙上勾勒出了一個「理」字,推過來給他。


    然後笑得狡黠,


    「先生上疏的時候,也順便幫我報備一下?」


    文理學堂提出的時候,即便是趕到了一個學習倦怠期,但仍然有很多學生心存顧慮,不能走傳統科舉之道,那他們還讀書幹什麽?


    是平安百般保證過後,靠著自己這些年推廣農作物,修路辦學堂在民間的聲譽硬生生扛下來的。


    當年便說了三年一考,若是說話不算話,他能叫這些學生們的唾沫星子給淹了。


    範文程知道,即便是他不幫忙,八阿哥也會自己去皇太極那裏想辦法,硬拉著他是因為不願意在這種事中牽涉太多,想做無名英雄。


    何必呢,這不過是掩耳盜鈴罷了,新式學堂的開辦是靠八阿哥硬生生磨下來的,民間不知道,難道他們還不清楚嗎?


    皇太極當年那麽輕鬆的吐口,這些年來一句都沒有幹涉過,難道真是因為想讓人人讀書識字?


    恐怕還是想慣著八阿哥更多吧。


    說來,普惠學堂和夜校的開辦就已經是讓人驚嘆皇太極的肚量了,原本新式學堂是被堅決駁斥的,連他們都覺得如今在民間開智已經足夠了,總要循序漸進一步一步來,一口吃不成個胖子。


    但過了一個月後不知怎麽迴事,八阿哥從遼陽迴來後的某一日,皇太極竟然肯答應了,這改變實在是令人驚奇。


    這其中的原因連八阿哥都說不清楚,隻說皇太極這幾個月來對他格外寬縱,甚至到有些溺愛的程度了,還去找薩滿巫師不知祭祀了什麽,陣仗頗大。


    看著他時更是一副慶幸寬慰的憐愛神色,不知是不是做了噩夢,夢到了什麽不好的,所以醒來時便格外珍惜他。


    不管怎麽說,既然答應了總歸是好事,利民之事,他們合該分憂。


    範文程點點頭,


    「上疏時我會一併言明,八阿哥放心。」


    平安笑得彎起眼睛,把麵前的冰乳酪端給範文程獻殷勤,


    「那我便替學子們多謝先生啦!」


    第107章


    有學生不怕考試嗎?


    沒有。


    那有學生不盼望一場考試過後, 可以永遠不再考試嗎?


    也沒有。


    當然,就像高中裏老師說的大學就輕鬆了的謊話一樣,入仕之前也沒人會告訴他們, 吏部年年都會組織考核,考核不及格的可就沒有補考了。


    崇德六年六月,科舉終於有了消息, 這已比往年推遲了足足兩月, 盛京街頭巷尾張貼滿了大字布告, 信使騎著快馬將這個消息帶到大清每一個角落。


    如八阿哥所言,已經再沒有專人候在這些大字布告麵前, 一遍又一遍的念給百姓們聽了。


    幾乎人人都上過了夜校, 家家戶戶總有最少一個識字的人, 信使貼下布告便走,一刻也不肯多留。


    鄉縣之地沒有這些新式學堂,隻有一些民間的私塾,這布告是貼給私塾裏的夫子們看的,朝廷求賢若渴, 如今科舉開科, 往年失利者亦可下場再戰。


    盛京的貢院和各式新式學堂, 數量種類實在太為繁複,又因為要考慮各地學生赴京後的住宿問題,城中實在安排不下, 於是在盛京城外的東側起了一座「學城」。


    考慮到語言問題, 各族的學生們入學後都要先學語言, 滿漢必修, 蒙文選修, 所有學生混合編排, 學好了最為基礎的語言,才能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


    若在這一過程中展現出極強的語言天賦的,便可以直升語言學院。


    在這種打亂民族、打破傳統的編排之下,當年次所有入學的學生們之間,都可以互相稱一句「同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之八阿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過敏反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過敏反應並收藏清穿之八阿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