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農署的門房睡眼惺忪的打開大門,正準備把門口簡單清掃一下迎接即將到來百姓, 推門便看見眼前黑壓壓的人群, 他驚得後退一步,有些不知所措。


    雖然八阿哥已經提前說過了, 今日會有百姓到此, 讓他不必驚慌,但時間還這樣早, 外麵黑壓壓的一片人頭,連個火把也沒點, 這場麵很難讓人不害怕。


    門房怕,其實百姓們來到這種地方也覺得十分害怕,門房方才慌亂間沒有注意,其實百姓們都不敢湊近,隻是遠遠的圍著門口。


    農署雖然有一個農字,但畢竟是大人們辦公的地方, 他們這些尋常百姓根本不敢隨意到此,聽說到時候還會給他們發錢, 天底下如何會有這樣的好事呢?


    天上掉餡餅,王老四就頭一個不信會有這樣的好事, 但家裏的婆娘天還不亮就把他叫起來, 讓他趕緊來農署前麵排隊。


    一株不知是什麽東西, 隻要能幫著種活了就給發一文錢,結出果實後朝廷還會高價收購迴去。


    聽那些念告示的人說,種好了一棵能結二十斤的果子,五棵就是一百斤,能換五十文,能買十斤米麵,好幾隻小雞仔呢。


    這錢雖然不算太多,但畢竟是白得的,房前屋後有得是土地,想起來澆上一瓢水就行了,給地裏施肥的時候也稍微照顧一點,除此之外什麽都不用操心了,比紅糧還好伺候。


    朝廷貼了布告,還能是假的嗎?


    就算是假的,種出來的東西他們就算白得了,也不虧,李大就是抱著這種心態,天剛亮就早早的過來農署守著了,沒想到門前已經站滿了人。


    門房趕緊把已經打開的大門關上了,又從裏麵上了門閂,慌張的朝著農莊裏麵趕,打算將外麵的情形匯報給各位大人。


    知道今日百姓過來取秧苗,劉為農和幾位農事官昨夜索性就沒走,聽到門房的通報,趕緊簡單洗漱過後穿上衣服就往門口趕。


    天亮起來,農署門口擺開一大一小兩張桌子,劉為農坐在正門處的桌子後麵,研磨提筆,示意最前麵的人過來登記信息。


    原本還站在最前麵的百姓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願意第一個上前,竟然個個都往後縮,露出了後麵的李大。


    家裏的地還沒翻,何苦要在農署門口耗著,有這個時間又能多犁兩分地了,李大從人群中挺身而出,


    「我先!」


    這起頭的人不好找,昨日平安還跟劉為農說若是百姓們不敢,就派人混進去做個榜樣,看著方才前麵的幾個人直往後退,劉為農差一點就要讓提前在暗處準備好的人過來了。


    看見李大過來,他頓時鬆了一口氣,


    「你叫甚麽名字?」


    「迴大人,草民叫李大。」


    「家住哪裏?」


    李大認識的字不太多,除了一二三四就是自己的名字,頭一次看見自己的名字這樣漂亮的落在紙上,他甚至還歪了一下腦袋想看得更清楚一點,因此錯過了第二個問題。


    劉為農稍微提高了聲音又問了一遍,


    「李大,你住在哪個村縣?」


    李大這迴聽見了,但他沒敢答。


    他有點虛,怎麽領幾棵秧苗還要問住在哪裏啊?


    莊稼人名字起的隨意,喊一嗓子能有十個八個的名叫李大的人,所以他敢說,但若是說了村,找到他便容易多了。


    因此


    支支吾吾道,


    「迴大、大人,我就是附近的農戶,領秧苗怎麽、怎麽還要問住在哪裏?」


    背後無數雙關注的眼睛一齊匯聚而來,本意雖然是不想被他們發現的偷聽一耳朵,但這麽多人的目光實在是太明顯了,讓人想裝發現不了都難。


    知道他們的顧慮,劉為農特意提高了聲音耐心解釋,


    「等到秧苗成活後就會發第一批成活的錢,不問住哪裏,上哪兒去找你們?」


    原來如此,李大咽了咽口水,


    「草民是李家村人,就住在村口第一家,大人到了村裏喊一嗓子,保準能找到我。」


    「好,」劉為農將姓名和住址幾筆記下,把提前裁好的紙頁遞給他,


    「秧苗上東邊的桌子排隊領,憑條拿好千萬別丟了,這上麵寫著數目和你的名字,到時候要看著它才能給你換錢呢。」


    看著李大點了頭,劉為農朝著他身後揚起聲音,


    「下一個。」


    李大朝著東邊一扭頭,方才還無人的桌子處已然多了一個小童,站在凳子上,正笑眯眯的朝著他招手,


    「來來來,到這邊來領。」


    怕早晨起不來,平安昨夜和劉為農等人一起睡在了農署,兩人一個負責記錄,一個負責發苗。


    番薯藤是幾位農事官起來後就趕緊去暖房裏掐的,綠油油水靈靈,這樣一抹新鮮的顏色撞入眼簾,在現在這個種子還沒發芽,大地一片光禿禿的時節格外的舒服。


    李大遲疑的走到那個小童麵前,這孩子看著不過六七歲年紀,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早早下地幹活也就罷了,怎麽官家也捨得讓孩子在這裏呢?


    小孩子的聲音脆生生的,口齒清晰,


    「每人最多可以領五株迴去種,種活了每株就給一文錢,種不活也沒關係,但是如果被發現是故意搗亂令秧苗死亡的,不僅拿不到錢,還要照秋收後的產量翻倍賠償,一株十一文,翻倍就是二十二文,到底要不要領迴去種,大家可以再想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之八阿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過敏反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過敏反應並收藏清穿之八阿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