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母在家裏垂淚三天表示了對龍鳳胎的不舍,之後的日子,專心照看老大的兩個孩子。
至於老二的孩子她很少問起,有些時候等莫莉兩口子帶著孩子迴來看望二老。都不見石母問起需不需要我幫忙帶孩子,一句好聽的都沒有。
也就是莫莉的工作還算自由,隻要做好飯菜,不出什麽麽蛾子,帶孩子就帶孩子,沒有人管。
領導們也很好說話,不然,真是難辦。
日子一天天的過,波瀾不驚。龍鳳胎走了以後的半個月莫莉在單位收到了兩封信,是龍鳳胎的一封信與堂妹曉蘭曉敏姐倆的一封信,都是寄給的莫莉。
說了平安抵達,感謝自己與石誌磊為他們做的一切。
下班迴到家裏莫莉,莫莉把信件遞給石誌磊,“弟弟妹妹們的信,你看看。”
石誌磊隻是粗粗的掃一眼信件,就抱著兒子給弟弟妹妹們迴信,也是兩封。堂妹那邊也給迴了信。
今年的大雪來的格外的早,比往年最早的時候,早了半個月的時間。
早上去上班的時候還好好的,下午等莫莉從郵局迴來,身上已經站滿了白花花的雪花。兒子還在搖床中唿唿的睡,廚房裏一起做事的嬸子幫忙看著孩子。
午飯後,有兩個多小時的休息時間。一般情況下,家裏沒事,兩人都不迴家,就在食堂裏待著。吃飯的食堂裏已經架起了取暖爐,屋子裏暖意融融。
孩子也睡的安穩。
“寄好了?”江大美正在織毛衣,是家裏孩子的毛衣,小了的毛衣拆開以後洗洗毛線,晾曬幹了與比的毛線摻和在一起繼續織毛衣,織大一些的。
“嗯,寄出去了。”莫莉彈彈身上的雪花,“出去的時候還沒有下雪,迴來的路上下起來雪,打個措手不及?”
“你也真是好心,你公婆對你又不咋滴?你的小叔子小姑子也是一樣,你何必做那好人,還擔心他們大冬天的沒有蔬菜吃,給寄一些幹蔬菜過去,他們會領你的情不?”江大美可是知道的,小莫的公婆不咋滴。至於怎麽知道的,還不是有個江曉梅也在附近工作,休息時或者來辦事時,總是迴來派出所食堂找莫莉嘮磕嘮個一兩毛錢的。她慢慢也從姑嫂倆的言語間聽出來一點什麽。
還有小莫坐月子時,都是請的所裏的男同事家的沒有工作的妻子去照顧的。不給錢,也給不得錢。但是補貼人家吃食啊。比給錢還劃算。
莫莉不在意的說道,“不費事,第一年,他們去的時候遲了。沒有蔬菜吃,那邊的老職工都成家了。家裏有冬儲的蔬菜,幹菜。到了他們冬日沒有蔬菜吃,那眼睛受不了,有一些會得夜盲症。我家有四個,我剛好不是夏天曬的多嗎?給他們四人寄一些,好歹不能得夜盲症,不然大晚上的上個廁所都會摔跤。”
“你喲,自己那時候一休息就出城挖野菜,挺著大肚子的時候都不消停,現在一半都便宜給了他們。遇到你這種隻會做不會說的嫂子也是他們的福氣。”江大美有點恨莫莉太好說話,心太軟。似乎是恨她不爭氣,還用手指戳了戳莫莉的額頭,有點恨鐵不成鋼。
但是她自己心裏明白,如果莫莉不是這樣的人,她也不會與莫莉如此交好,交心。誰願意自己的朋友,是個鐵石心腸的狠人。
至少她不希望自己交好的同事朋友是如此狠人。
“江嬸子,沒大事。就是順手而為的事,我待他們也不是想要邀個功。就是想著問心無愧就好,真的有一天彼此之間有了齷蹉,我也不怕什麽。至少我麵對他們時,是問心無愧的。”莫莉摟著江大美的胳膊輕輕的搖晃撒嬌。
一向有些爆脾氣的江大美,在莫莉麵前也變得軟和。性子也變的好了不少,寵溺的對著莫莉沒好氣的說道,“你呀,也長長心。”
“知道知道,以後都聽江嬸子的。”莫莉嘻嘻笑,伸出手指戳搖床中的兒子。
兩人嘻嘻哈哈一會兒,開始準備做晚飯。早已備好菜,隻需要炒菜的,莫莉沒事的時候還教江嬸子怎麽做菜。
她不像別的大廚那樣,吝嗇手藝,藏而不教。
兩人在廚房相處的越發愉快。
因為風雪的原因,二十天後。遠在千裏之外的四人收到了家裏的包裹,開始還以為都是雙方的父母寄來的。
可是包裹打開,四人看完信才知道,是二嫂寄來的。詳細說了寄來的有些什麽。還給寄來了一個紅泥小爐子與小鍋子,告訴他們怎麽使用。幹菜怎麽泡發,怎麽做好吃。吃了有啥好處,難得的是還有幹的海帶。
吃這個不容易得夜盲症。
信件中字字句句,都讓四人感的無以復加。曉蘭輕聲的說道,“二嫂真是好,心真細。我爸媽都想不到,我們冬日如果不吃蔬菜會得夜盲症。也就是二嫂想到我們九月才來,萬一食堂沒有蔬菜,我們吃不上可能得夜盲症。”
此時的誌明,曉慧也是感的不行不行的。兄妹倆齊齊的點頭,“嗯,二嫂真好。”
已經開始了貓冬。
兵團也不忙,大家有了大把的時間。男知青有事做是輪流做事,女知青也是,在房屋裏燒磚,大大的一個小窯就在屋子裏。即能燒磚又能取暖,屋子裏舒服的可以穿一件長袖就成。
外麵是白茫茫的一片。
至於老二的孩子她很少問起,有些時候等莫莉兩口子帶著孩子迴來看望二老。都不見石母問起需不需要我幫忙帶孩子,一句好聽的都沒有。
也就是莫莉的工作還算自由,隻要做好飯菜,不出什麽麽蛾子,帶孩子就帶孩子,沒有人管。
領導們也很好說話,不然,真是難辦。
日子一天天的過,波瀾不驚。龍鳳胎走了以後的半個月莫莉在單位收到了兩封信,是龍鳳胎的一封信與堂妹曉蘭曉敏姐倆的一封信,都是寄給的莫莉。
說了平安抵達,感謝自己與石誌磊為他們做的一切。
下班迴到家裏莫莉,莫莉把信件遞給石誌磊,“弟弟妹妹們的信,你看看。”
石誌磊隻是粗粗的掃一眼信件,就抱著兒子給弟弟妹妹們迴信,也是兩封。堂妹那邊也給迴了信。
今年的大雪來的格外的早,比往年最早的時候,早了半個月的時間。
早上去上班的時候還好好的,下午等莫莉從郵局迴來,身上已經站滿了白花花的雪花。兒子還在搖床中唿唿的睡,廚房裏一起做事的嬸子幫忙看著孩子。
午飯後,有兩個多小時的休息時間。一般情況下,家裏沒事,兩人都不迴家,就在食堂裏待著。吃飯的食堂裏已經架起了取暖爐,屋子裏暖意融融。
孩子也睡的安穩。
“寄好了?”江大美正在織毛衣,是家裏孩子的毛衣,小了的毛衣拆開以後洗洗毛線,晾曬幹了與比的毛線摻和在一起繼續織毛衣,織大一些的。
“嗯,寄出去了。”莫莉彈彈身上的雪花,“出去的時候還沒有下雪,迴來的路上下起來雪,打個措手不及?”
“你也真是好心,你公婆對你又不咋滴?你的小叔子小姑子也是一樣,你何必做那好人,還擔心他們大冬天的沒有蔬菜吃,給寄一些幹蔬菜過去,他們會領你的情不?”江大美可是知道的,小莫的公婆不咋滴。至於怎麽知道的,還不是有個江曉梅也在附近工作,休息時或者來辦事時,總是迴來派出所食堂找莫莉嘮磕嘮個一兩毛錢的。她慢慢也從姑嫂倆的言語間聽出來一點什麽。
還有小莫坐月子時,都是請的所裏的男同事家的沒有工作的妻子去照顧的。不給錢,也給不得錢。但是補貼人家吃食啊。比給錢還劃算。
莫莉不在意的說道,“不費事,第一年,他們去的時候遲了。沒有蔬菜吃,那邊的老職工都成家了。家裏有冬儲的蔬菜,幹菜。到了他們冬日沒有蔬菜吃,那眼睛受不了,有一些會得夜盲症。我家有四個,我剛好不是夏天曬的多嗎?給他們四人寄一些,好歹不能得夜盲症,不然大晚上的上個廁所都會摔跤。”
“你喲,自己那時候一休息就出城挖野菜,挺著大肚子的時候都不消停,現在一半都便宜給了他們。遇到你這種隻會做不會說的嫂子也是他們的福氣。”江大美有點恨莫莉太好說話,心太軟。似乎是恨她不爭氣,還用手指戳了戳莫莉的額頭,有點恨鐵不成鋼。
但是她自己心裏明白,如果莫莉不是這樣的人,她也不會與莫莉如此交好,交心。誰願意自己的朋友,是個鐵石心腸的狠人。
至少她不希望自己交好的同事朋友是如此狠人。
“江嬸子,沒大事。就是順手而為的事,我待他們也不是想要邀個功。就是想著問心無愧就好,真的有一天彼此之間有了齷蹉,我也不怕什麽。至少我麵對他們時,是問心無愧的。”莫莉摟著江大美的胳膊輕輕的搖晃撒嬌。
一向有些爆脾氣的江大美,在莫莉麵前也變得軟和。性子也變的好了不少,寵溺的對著莫莉沒好氣的說道,“你呀,也長長心。”
“知道知道,以後都聽江嬸子的。”莫莉嘻嘻笑,伸出手指戳搖床中的兒子。
兩人嘻嘻哈哈一會兒,開始準備做晚飯。早已備好菜,隻需要炒菜的,莫莉沒事的時候還教江嬸子怎麽做菜。
她不像別的大廚那樣,吝嗇手藝,藏而不教。
兩人在廚房相處的越發愉快。
因為風雪的原因,二十天後。遠在千裏之外的四人收到了家裏的包裹,開始還以為都是雙方的父母寄來的。
可是包裹打開,四人看完信才知道,是二嫂寄來的。詳細說了寄來的有些什麽。還給寄來了一個紅泥小爐子與小鍋子,告訴他們怎麽使用。幹菜怎麽泡發,怎麽做好吃。吃了有啥好處,難得的是還有幹的海帶。
吃這個不容易得夜盲症。
信件中字字句句,都讓四人感的無以復加。曉蘭輕聲的說道,“二嫂真是好,心真細。我爸媽都想不到,我們冬日如果不吃蔬菜會得夜盲症。也就是二嫂想到我們九月才來,萬一食堂沒有蔬菜,我們吃不上可能得夜盲症。”
此時的誌明,曉慧也是感的不行不行的。兄妹倆齊齊的點頭,“嗯,二嫂真好。”
已經開始了貓冬。
兵團也不忙,大家有了大把的時間。男知青有事做是輪流做事,女知青也是,在房屋裏燒磚,大大的一個小窯就在屋子裏。即能燒磚又能取暖,屋子裏舒服的可以穿一件長袖就成。
外麵是白茫茫的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