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頓時也沒了繼續勸說的興趣,提出告辭,垂頭喪氣地離開。
結果二人還沒迴到自己府上呢,半路上就接到了新消息,說是,不打了,改為罰俸。
領頭的罰俸一年,從者罰俸八個月。
這招毒啊!張啟目瞪口呆,言官不同於那些有實權的實幹官員,他們撈點外快的機會多。言官就是靠死工資,而且是搞監督的,一張嘴賊毒,都把人得罪光了,沒有了工資就等於沒錢吃飯啊,家裏好幾張嘴呢。
若是言官他們窮瘋了,偷偷搞點外快,那可就算是捅了馬蜂窩了。你自己就是監督別人的,居然還貪汙,不用別人上手,自己人就開始看不上彈劾上了。
所以下級言官的日子都比較清苦。
按黃鶯的話說,讓你罵,就罰你工資,讓你老婆孩子也罵你掙不來錢。
罰一年不夠,就罰兩年,兩年不夠就十年,喝西北風去吧。
沈璋氣大,罰了工資還不夠,就是想打板子。
黃鶯安慰他,戳戳他的臉頰,“小氣包。”跟這些人就沒有道理可講的,他們就是以罵人為職業,不讓他們罵根本就不可能。張居正那麽厲害,還不是被一幫言官罵得狗血噴頭,都快氣出病了。
言官當然不能說都是無風不起浪,無理攪三分的貨,但確實是有很大一部分人脫離實際工作,什麽看不慣都要罵,而他自己卻什麽都不懂。
他們不明白沈璋為何要挑選嶽翎,難道真的是為了提拔連襟嗎?別逗了,倭寇這一仗要是敗了,沈璋自己都沒臉在朝堂立下去了,還提撥別人。
他這麽做,當然有自己的道理。
要知道沈璋可是重生之人,他知道現在隻是小股鬧的倭寇日後會成大患,所以早在四五年前就安排嶽翎偷偷練兵。黃鶯知道此事之後,還貢獻了一個後世無比出名的鴛鴦陣。
當然,黃鶯沒說是自己鼓搗出來的,說是自己也沒人信,畢竟她是一個沒帶過兵的女人家。黃鶯隻說是在一本孤本中看到的,作者姓戚。
也正是因為這個陣法,吳邕張啟那些人才認可黃鶯。
一些心裏有主意的言官,早就察覺到了不對,秦王巡遊天下,是奉旨繪製堪輿圖。那嶽翎也跟著出去四五年遊山玩水,是吃飽了撐的找死吧。
會不會……會不會是偷偷出去練兵了!
而且,皇上雖然身體不好,但也能處理政務,但他卻把朝政全權交給秦王,對嶽翎領福建總兵一事不聞不問。是他早就知道暗中練兵一事,並暗中支持,還是現在已經被秦王控製住了?
這事不能往深了想……唔……他還是做個安靜的言官吧!
一切都剛開始,別太早下斷言。
黃鶯還在安慰沈璋呢,拉拉手,摸摸臉,親親嘴巴,和聲細語,“李東,蔣智那些人也就是口水旺盛,實際工作能力就是白癡水平。睿睿乖啊,不跟他們生氣較真。他們會把對手拉進他們的檔次,並憑藉自己在白癡水平長期的工作經驗,戰勝敵人。”
“噗——”沈璋被她逗笑了。
心裏鬱氣頓時消散一空,拿額頭頂了頂黃鶯,“鶯兒,這些日子辛苦你了。”
沈璋忙朝堂中事,黃鶯就要兼顧皇宮賢妃等人,太子妃也要安撫。她現在已經不能當甩手掌櫃了,她也不想當。
她要和沈璋站在一起,同進退!
三個月後,福建大捷,嶽翎帶領偷偷訓練的抗倭軍,斬殺倭寇一萬六千人,鴛鴦陣名震天下。
一時間,秦王在朝堂中的聲望達到頂峰。
☆、皇太弟
福建大捷之後,皇上龍心大悅,恩賞嶽翎,嘉獎沈璋。當然沈璋已經沒有什麽可賞的了,就賞早逝的羅妃,晉封皇後,加封諡號慈惠皇後。
事已至此,群臣隻要不是眼睛瞎的基本明白都怎麽迴事了。
現在秦王與太子同為嫡子,太子體弱無子,秦王年富力強,該誰繼位,一目了然。
當然,有個小問題,秦王也無子。
但是還好,現在不著急,秦王才二十出頭。
趁著福建大捷這股勢頭,沈璋全麵掌握朝政,不過一年,便已經說一不二。
皇上上朝時,從不當眾反駁沈璋,哪怕意見不一致,也是聽從沈璋的意見。就這樣,皇上為沈璋造勢,極大地增加了他的威信。
元昭三十四年,皇上病重,召太子和秦王入宮。
沈璋靠近龍床,細細打量著皇上,他似乎是第一次意識到父皇老了。頭髮花白,身體枯槁,甚至還散發了一種腐爛的氣息。
可能是跟黃鶯待得時間長了,又或者是幸福的人容易心軟,沈璋上前握住皇上的手,低聲哽咽,“父皇。”
皇上用枯槁的手一遍遍摩挲著沈璋的臉頰,目光驕傲:“見吾兒如此,朕雖死無憾。”
“父皇……”沈璋頭一下子磕在堅硬的龍床上,似乎藉由疼痛緩解心裏的痛。
這時耳邊傳來太子一陣一陣的咳嗽聲,他身體也已經不行了,精神不濟,目光呆滯,生無可戀的模樣。
病魔和痛失愛子早已將這個寬厚睿智的太子,折磨成一具行屍走肉。
“父皇。”太子的聲音幹幹的,“不用等多久,兒子就去給您盡孝。”
“不孝!”似乎是用了力,皇上連連咳嗽,“這種話你也說得出來,辜負朕對你這麽多年的教養。”
結果二人還沒迴到自己府上呢,半路上就接到了新消息,說是,不打了,改為罰俸。
領頭的罰俸一年,從者罰俸八個月。
這招毒啊!張啟目瞪口呆,言官不同於那些有實權的實幹官員,他們撈點外快的機會多。言官就是靠死工資,而且是搞監督的,一張嘴賊毒,都把人得罪光了,沒有了工資就等於沒錢吃飯啊,家裏好幾張嘴呢。
若是言官他們窮瘋了,偷偷搞點外快,那可就算是捅了馬蜂窩了。你自己就是監督別人的,居然還貪汙,不用別人上手,自己人就開始看不上彈劾上了。
所以下級言官的日子都比較清苦。
按黃鶯的話說,讓你罵,就罰你工資,讓你老婆孩子也罵你掙不來錢。
罰一年不夠,就罰兩年,兩年不夠就十年,喝西北風去吧。
沈璋氣大,罰了工資還不夠,就是想打板子。
黃鶯安慰他,戳戳他的臉頰,“小氣包。”跟這些人就沒有道理可講的,他們就是以罵人為職業,不讓他們罵根本就不可能。張居正那麽厲害,還不是被一幫言官罵得狗血噴頭,都快氣出病了。
言官當然不能說都是無風不起浪,無理攪三分的貨,但確實是有很大一部分人脫離實際工作,什麽看不慣都要罵,而他自己卻什麽都不懂。
他們不明白沈璋為何要挑選嶽翎,難道真的是為了提拔連襟嗎?別逗了,倭寇這一仗要是敗了,沈璋自己都沒臉在朝堂立下去了,還提撥別人。
他這麽做,當然有自己的道理。
要知道沈璋可是重生之人,他知道現在隻是小股鬧的倭寇日後會成大患,所以早在四五年前就安排嶽翎偷偷練兵。黃鶯知道此事之後,還貢獻了一個後世無比出名的鴛鴦陣。
當然,黃鶯沒說是自己鼓搗出來的,說是自己也沒人信,畢竟她是一個沒帶過兵的女人家。黃鶯隻說是在一本孤本中看到的,作者姓戚。
也正是因為這個陣法,吳邕張啟那些人才認可黃鶯。
一些心裏有主意的言官,早就察覺到了不對,秦王巡遊天下,是奉旨繪製堪輿圖。那嶽翎也跟著出去四五年遊山玩水,是吃飽了撐的找死吧。
會不會……會不會是偷偷出去練兵了!
而且,皇上雖然身體不好,但也能處理政務,但他卻把朝政全權交給秦王,對嶽翎領福建總兵一事不聞不問。是他早就知道暗中練兵一事,並暗中支持,還是現在已經被秦王控製住了?
這事不能往深了想……唔……他還是做個安靜的言官吧!
一切都剛開始,別太早下斷言。
黃鶯還在安慰沈璋呢,拉拉手,摸摸臉,親親嘴巴,和聲細語,“李東,蔣智那些人也就是口水旺盛,實際工作能力就是白癡水平。睿睿乖啊,不跟他們生氣較真。他們會把對手拉進他們的檔次,並憑藉自己在白癡水平長期的工作經驗,戰勝敵人。”
“噗——”沈璋被她逗笑了。
心裏鬱氣頓時消散一空,拿額頭頂了頂黃鶯,“鶯兒,這些日子辛苦你了。”
沈璋忙朝堂中事,黃鶯就要兼顧皇宮賢妃等人,太子妃也要安撫。她現在已經不能當甩手掌櫃了,她也不想當。
她要和沈璋站在一起,同進退!
三個月後,福建大捷,嶽翎帶領偷偷訓練的抗倭軍,斬殺倭寇一萬六千人,鴛鴦陣名震天下。
一時間,秦王在朝堂中的聲望達到頂峰。
☆、皇太弟
福建大捷之後,皇上龍心大悅,恩賞嶽翎,嘉獎沈璋。當然沈璋已經沒有什麽可賞的了,就賞早逝的羅妃,晉封皇後,加封諡號慈惠皇後。
事已至此,群臣隻要不是眼睛瞎的基本明白都怎麽迴事了。
現在秦王與太子同為嫡子,太子體弱無子,秦王年富力強,該誰繼位,一目了然。
當然,有個小問題,秦王也無子。
但是還好,現在不著急,秦王才二十出頭。
趁著福建大捷這股勢頭,沈璋全麵掌握朝政,不過一年,便已經說一不二。
皇上上朝時,從不當眾反駁沈璋,哪怕意見不一致,也是聽從沈璋的意見。就這樣,皇上為沈璋造勢,極大地增加了他的威信。
元昭三十四年,皇上病重,召太子和秦王入宮。
沈璋靠近龍床,細細打量著皇上,他似乎是第一次意識到父皇老了。頭髮花白,身體枯槁,甚至還散發了一種腐爛的氣息。
可能是跟黃鶯待得時間長了,又或者是幸福的人容易心軟,沈璋上前握住皇上的手,低聲哽咽,“父皇。”
皇上用枯槁的手一遍遍摩挲著沈璋的臉頰,目光驕傲:“見吾兒如此,朕雖死無憾。”
“父皇……”沈璋頭一下子磕在堅硬的龍床上,似乎藉由疼痛緩解心裏的痛。
這時耳邊傳來太子一陣一陣的咳嗽聲,他身體也已經不行了,精神不濟,目光呆滯,生無可戀的模樣。
病魔和痛失愛子早已將這個寬厚睿智的太子,折磨成一具行屍走肉。
“父皇。”太子的聲音幹幹的,“不用等多久,兒子就去給您盡孝。”
“不孝!”似乎是用了力,皇上連連咳嗽,“這種話你也說得出來,辜負朕對你這麽多年的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