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穿書女尊我予將軍解戰袍 作者:林少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直到退到了門外,蘇琪這才深深地吐了一口氣,整個人放鬆下來,看著門口麵容嚴肅的守衛,衝著對方點頭示意,她們這些下人,哪怕平日裏再是千方百計揣摩主子的心思,可是主子就是主子,她們的心思又怎麽會是自己這樣的小人物能夠理解的。
明明陛下對蘇大人最是特殊,她冷眼瞧著,陛下對那位是真正的看重,宮裏那麽多主子,沒有一位能夠比得上那位在陛下心裏的位置。原本還以為蘇大人會進宮,如今看著好像自己實在是想多了。也是要是陛下有那心思,最開始也就不會為那二人賜婚了。可她心裏也明白此刻陛下的心情一定很不好。
事實上,作為女帝的貼身女官,她對女帝的情緒還是觀察的很細緻的,女帝此刻的心思的確不美妙,隻是不同於蘇琪心中所想,或許對蘇亦瞳有些不舍,可是這輩子她早就不是上一世那個肆意不羈的新帝了,女帝不過是對自己的上輩子有些感慨悵惘罷了。
女帝有一個所有人都不知道的秘密,誰能想到如今這位隨性卻英明果敢的帝王,其實比別人多活了一輩子。
上一世的今天,瑞王逼宮,皇城失守,她在觀樓台自刎以恤列祖列宗,想到瑞王向來謙遜的嘴臉,哪怕逼宮成功那一刻她依舊能夠端著正人君子的麵龐,義正言辭的譴責自己,隻是這一切都無法掩飾她的狼子野心。
鮮血迸濺的那一刻,意外的沒有什麽痛感,之後她就變成了一團霧氣,明明感覺自己已經不存在了,可是意識卻能清晰的感覺到周圍發生的很多事,甚至因為這種特殊的形態她還看見了許多生前看不見的齷齪事。
不知過了多少歲月,她在禦花園裏看見了兩個中年男人,彼時,他二人一個一身白衣,衣袂翩飛,容色清俊,滿身的儒雅,如同一團濃鬱的墨韻,醇厚悠遠。一舉一動莫不讓人心悅誠服。另一個一身暗紫色官服,看著像是武官,眉眼鋒利,渾身煞氣,讓人難以接近。
看著周圍的人對著這兩人恭敬的神色,她毫無波動的心總算興起了一絲趣味,這二人明顯看起來不是後宮的哪位主子,而且其中一位還穿著官袍,竟然是武將,品級還不低,看來這瑞王當帝王當久了也肆意起來了,竟然提拔男人做官。
之後很久的時間,隻要這兩人進宮,她就會默默的跟在這兩人身後細細的觀察他們,她不得不承認,她那位好妹妹確實比她要做的好,連這唯一看起來有些胡鬧的決定最後帶來的影響卻是讓她的皇位更加穩固。
而她也知道了自己當初是多麽迂腐,如何的有眼無珠,是的,她終於承認自己不如瑞王,那個她曾經一眼否決的狀元,如今早已成為當世名儒,他的著述論策,每一部都是有理有據,利國利民,這也奠定了他在文壇甚至是在學士之間的地位,而他男子的身份更讓他的事跡帶上了神秘色彩。
而蘇亦寧竟也是拚著滿身的銳氣,成為手握重兵的大將軍,當世的兩大傳奇男子,竟是出自一家,兄弟二人一文一武,成為當代津津樂道的話題。
不知道什麽時候,她的視線不再圍瑞王,而是轉到了這二人身上。每每看著別人對這二人一副欽佩讚嘆的模樣,她總是忍不住露出一絲嘲諷,當然如果她能夠做到的話。
世人都說蘇家兄弟二人品行高潔,一個一生立書著述,一個戍守邊城,二人終身未嫁。而她明明看見的是這二人暗度成倉,不清不楚,可是看著滿身風霜疲憊的蘇亦寧靠在溫和包容的蘇亦瞳身邊的時候,她心中又升起一絲羨慕,哪怕他們的感情不容於世可是卻也快活了一輩子。
當然最讓她高興的還是這位蘇將軍給瑞王添了一輩子堵,最後臨去世了還狠狠的坑了瑞王一把,想像著當時瑞王看見自己心心念念的兵權至死也沒有迴到自己手裏,反而落在了七妹成王手中,不知道她會不會擔心的睡不著覺。
蘇亦寧為了保住兵權和她那位好妹妹鬥智鬥勇了一輩子,臨死的時候也不過五十歲左右,大概是戰場上受了暗傷,身體就那麽猝不及防的垮了,臨死的時候將兵權交給了成王,讓朝廷心生忌憚,這是他為蘇亦瞳留下的最後一絲暗棋。
再後來的事情,她就不知道了,隻記得蘇亦寧離開的那個早晨陽光格外的好,他二人依偎在院中的桃樹下曬太陽,蘇亦寧的臉上難得帶著溫和的笑意,隻是那雙滿是鋒利的眼睛卻再也沒有睜開,而自己也在那一瞬時光迴溯迴到了二十二歲。
之後的一切一切都在自己的計劃當中,她收斂了一貫恣意的脾性,兢兢業業的想要做一個好帝王,狠狠的鎮壓了她那位狼子野心的妹妹,讓她再也蹦躂不起來。
又是一年金榜時,這一次,她沒有因為男女之見錯失了一位良臣,而是給了對方與之匹配的功名,這一次她幫他們挑開了一直捂著的關係,費勁心思幫他們圓上了世人的嘴,親自賜婚給了他們光明正大的婚禮。
明明重新迴到這個世界那一刻起許下的願望全都實現了,她是百姓口中的明君,是大臣眼中的聖主,他幫她那位兩位朋友了卻了上輩子的遺憾。
女帝無力地靠在椅背上,嘴角閃過一絲自嘲,一定是因為她對自己的心中認定的朋友起了算計的心思,在幫他們的時候依舊是刻意的分化了蘇家的軍權,所以心中愧疚吧,可是這樣蘇亦寧不用再拚命,就能陪著那個人看一輩子日出。
明明陛下對蘇大人最是特殊,她冷眼瞧著,陛下對那位是真正的看重,宮裏那麽多主子,沒有一位能夠比得上那位在陛下心裏的位置。原本還以為蘇大人會進宮,如今看著好像自己實在是想多了。也是要是陛下有那心思,最開始也就不會為那二人賜婚了。可她心裏也明白此刻陛下的心情一定很不好。
事實上,作為女帝的貼身女官,她對女帝的情緒還是觀察的很細緻的,女帝此刻的心思的確不美妙,隻是不同於蘇琪心中所想,或許對蘇亦瞳有些不舍,可是這輩子她早就不是上一世那個肆意不羈的新帝了,女帝不過是對自己的上輩子有些感慨悵惘罷了。
女帝有一個所有人都不知道的秘密,誰能想到如今這位隨性卻英明果敢的帝王,其實比別人多活了一輩子。
上一世的今天,瑞王逼宮,皇城失守,她在觀樓台自刎以恤列祖列宗,想到瑞王向來謙遜的嘴臉,哪怕逼宮成功那一刻她依舊能夠端著正人君子的麵龐,義正言辭的譴責自己,隻是這一切都無法掩飾她的狼子野心。
鮮血迸濺的那一刻,意外的沒有什麽痛感,之後她就變成了一團霧氣,明明感覺自己已經不存在了,可是意識卻能清晰的感覺到周圍發生的很多事,甚至因為這種特殊的形態她還看見了許多生前看不見的齷齪事。
不知過了多少歲月,她在禦花園裏看見了兩個中年男人,彼時,他二人一個一身白衣,衣袂翩飛,容色清俊,滿身的儒雅,如同一團濃鬱的墨韻,醇厚悠遠。一舉一動莫不讓人心悅誠服。另一個一身暗紫色官服,看著像是武官,眉眼鋒利,渾身煞氣,讓人難以接近。
看著周圍的人對著這兩人恭敬的神色,她毫無波動的心總算興起了一絲趣味,這二人明顯看起來不是後宮的哪位主子,而且其中一位還穿著官袍,竟然是武將,品級還不低,看來這瑞王當帝王當久了也肆意起來了,竟然提拔男人做官。
之後很久的時間,隻要這兩人進宮,她就會默默的跟在這兩人身後細細的觀察他們,她不得不承認,她那位好妹妹確實比她要做的好,連這唯一看起來有些胡鬧的決定最後帶來的影響卻是讓她的皇位更加穩固。
而她也知道了自己當初是多麽迂腐,如何的有眼無珠,是的,她終於承認自己不如瑞王,那個她曾經一眼否決的狀元,如今早已成為當世名儒,他的著述論策,每一部都是有理有據,利國利民,這也奠定了他在文壇甚至是在學士之間的地位,而他男子的身份更讓他的事跡帶上了神秘色彩。
而蘇亦寧竟也是拚著滿身的銳氣,成為手握重兵的大將軍,當世的兩大傳奇男子,竟是出自一家,兄弟二人一文一武,成為當代津津樂道的話題。
不知道什麽時候,她的視線不再圍瑞王,而是轉到了這二人身上。每每看著別人對這二人一副欽佩讚嘆的模樣,她總是忍不住露出一絲嘲諷,當然如果她能夠做到的話。
世人都說蘇家兄弟二人品行高潔,一個一生立書著述,一個戍守邊城,二人終身未嫁。而她明明看見的是這二人暗度成倉,不清不楚,可是看著滿身風霜疲憊的蘇亦寧靠在溫和包容的蘇亦瞳身邊的時候,她心中又升起一絲羨慕,哪怕他們的感情不容於世可是卻也快活了一輩子。
當然最讓她高興的還是這位蘇將軍給瑞王添了一輩子堵,最後臨去世了還狠狠的坑了瑞王一把,想像著當時瑞王看見自己心心念念的兵權至死也沒有迴到自己手裏,反而落在了七妹成王手中,不知道她會不會擔心的睡不著覺。
蘇亦寧為了保住兵權和她那位好妹妹鬥智鬥勇了一輩子,臨死的時候也不過五十歲左右,大概是戰場上受了暗傷,身體就那麽猝不及防的垮了,臨死的時候將兵權交給了成王,讓朝廷心生忌憚,這是他為蘇亦瞳留下的最後一絲暗棋。
再後來的事情,她就不知道了,隻記得蘇亦寧離開的那個早晨陽光格外的好,他二人依偎在院中的桃樹下曬太陽,蘇亦寧的臉上難得帶著溫和的笑意,隻是那雙滿是鋒利的眼睛卻再也沒有睜開,而自己也在那一瞬時光迴溯迴到了二十二歲。
之後的一切一切都在自己的計劃當中,她收斂了一貫恣意的脾性,兢兢業業的想要做一個好帝王,狠狠的鎮壓了她那位狼子野心的妹妹,讓她再也蹦躂不起來。
又是一年金榜時,這一次,她沒有因為男女之見錯失了一位良臣,而是給了對方與之匹配的功名,這一次她幫他們挑開了一直捂著的關係,費勁心思幫他們圓上了世人的嘴,親自賜婚給了他們光明正大的婚禮。
明明重新迴到這個世界那一刻起許下的願望全都實現了,她是百姓口中的明君,是大臣眼中的聖主,他幫她那位兩位朋友了卻了上輩子的遺憾。
女帝無力地靠在椅背上,嘴角閃過一絲自嘲,一定是因為她對自己的心中認定的朋友起了算計的心思,在幫他們的時候依舊是刻意的分化了蘇家的軍權,所以心中愧疚吧,可是這樣蘇亦寧不用再拚命,就能陪著那個人看一輩子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