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道:“我明白了。”說完繼續說道:“看來你對這些內務政事,都是熟悉。既然如此,還有勞你代我,這便製備了我府文書,準許我府為這三十個巡奴,特製腰牌。”


    黃明道:“願為大人效勞。”說完走到桌案前,收迴了三人腰牌,依次還給了夫迴和華豹,各自重又係好。


    待黃明收拾妥當,青秀把筆硯羊皮推到了桌案前。


    黃明磨好硯,取了筆,站在桌案前,開始在羊皮上書寫文書。


    黃明是高級軍官,放到現代的話,也算是個副團級幹部了。他在三營崗家中,也有不少奴隸。這些奴隸多是曆次征戰的擒獲的戰俘,相國府按照戰功分配給這些軍官的,其中不乏齊國晉國的農民。


    這些農民熟悉各國事務,在本國也是有根底的,出外辦事比那些戎民奴隸和巡奴奴隸要好用的多,所以黃明早便製備過此類文書,給自己看中的奴隸辦過本營腰牌,對這套流程自然也就熟悉了。


    黃明寫好文書,收起筆硯,對著羊皮吹了吹,看著上麵的墨跡幹了,推到青秀麵前,說道:“還請大人過目,加蓋府印。”


    青秀拿起羊皮卷,舉目觀瞧,隻見上麵從右向左,豎列為行,寫著:“茲有東荒令府所轄三十奴隸,巡奴戰俘,正當盛年,身體強健,本府特準這三十奴隸,參與府兵訓練,按照府兵標準,配置兵甲。因三十奴隸身份特殊,特製本府腰牌三十麵,配備待驗,腰牌格式如下:青銅方牌,長寬各二寸,一麵鏤刻‘東荒令府’,一麵鏤刻‘府奴某某’。持此腰牌,可在東荒令府所轄地域獨行,自由出入,行使府兵職責,其他地域獨行無效。某年某月某日,東荒令府頒。”


    青秀看過文案,取出府印加蓋了,說道:“如此文書,需要到何處備案?”


    黃明道:“需要向相國府和將軍府提供備份文書,通報此事.大人所轄的各崗,隻需派出傳令,口頭向各崗村長通報即可。”


    青秀道:“既是如此,待我迴到薊城,便向兩府獻上備案文書,這裏的事情,就交付幾位軍長了。還望各位全力,為我府訓練出精甲。”


    三人應了令,夫迴道:“大人事務繁多,不能事事親為,何不製造信牌,方便傳達軍令?”


    青秀道:“你提醒的正是。待我造出了本官信牌,便交付我的師侄賀白保管。我不在的這段時間,若是出現了緊急軍情,各位盡可到此,向賀白討取我的信牌,代我傳達軍令。”


    夫迴道:“不想大人的師侄就在這裏,既是如此,我們當去拜望才是。”


    青秀道:“賀白喜歡清淨,你們就不必去見他了。待我離開這裏,他自會住到本堂,代我處置各方事宜。”


    夫迴道:“大人已有決斷,我們遵行便是。”


    青秀與三人談論軍事事宜之間,照著黃明的備案文書,製好了另外兩份文書,收到了身旁的牛仔包裏。


    青秀收拾利落,說道:“我到此赴任,也有半年了,各項事務漸入,也需要任命些本府衙官,行使我府府令。各位軍長對關外情況,比我熟悉,所以還要有勞各位,勞忙之餘,想想我府必須配置的衙門,待我從齊國迴返之後,上呈於我,供我參斷。”


    黃明道:“大人之意,是要開設本府地方衙門,受理軍民之事了嗎?”


    青秀道:“正是如此。”


    黃明道:“大人既然有令,還請放心,我們一定在這段日子裏,選定府中需要配置的地方衙門。”


    青秀與三人又討論了一些內務政事,待得都說得明白了,需要做的事項都備好了東荒令府文書令簡,三人拿著文書令簡,告辭了青秀,籌備集訓府兵等等事項去了。


    三人去了不久,又有未得傳令的分路總管,前來官驛大堂,拜見青秀,迴報一些本路重要事項。


    東荒崗建設已入正軌,各路迴報事項繁多,就不一一列表。隻說趙二帶著荊藤,前來拜見青秀。


    趙二此來,一是讓青秀見見荊藤,畢竟這是家主親點的隨行之人。二是帶來了本府牌匾,請家主主持掛牌上匾。


    閑話少敘。青秀見到荊藤,觀望對答之間,隻覺此子果有楊氏雙雄遺風:雖少言寡語,性格內斂,卻是從容,對應得體。


    掛匾上牌,早當為之,隻是官驛先前被太子府征用,青秀出使耶律族之後,又一直在沙崗坐鎮,所以拖到了今日,趙二才得空前來討問家主,可否掛匾開府。


    在薊城,青秀見識過博學師府開府過程,深感繁雜。所以後來再到新地,都是自己出馬,圍著選中的地方選址,耍拳弄腿,震懾陰陽,免去了許多繁文縟節。


    這也是青秀正氣凜然,威福所在,所到之處,方圓數裏,神鬼敬畏,不敢前來滋事。


    青秀主持了掛匾,待得牌匾在一片寧靜中掛好,宣布了東荒令府正式開衙。


    看著滿院子的親近,青秀說道:“東荒令府從此開衙,受理西北關外軍政諸事。我聽聞晉國韓府所在,城門不設防守,廣納四方民俗,城中卻也整在,商貿繁榮,民風淳厚。我們這裏雖不比關內發達,也是個多族混居之所。故此我府也當仿效韓府,遵從自然民風,適當引導,你們萬萬不可怠慢了來訪的百姓,亂了民間淳厚風情。”


    眾人紛紛應諾,待得再次安靜下來,青秀道:“民俗固有惡習,也當緩俆圖改,若是操之過急,激起民心變化,亂了當地淳厚,反而不美。”


    眾人再次應諾之間,有問道:“家主即日就要出使齊國,若是有了民間糾紛,告到府堂,涉及了惡習風俗,我們該如何把握?”


    青秀道:“若是有民間糾紛鬧到了這裏,對於他們來說,必然不是小事。所以出使齊國這段時日,我會留下同門師侄,替我坐鎮府堂。到時諸位隻管寬撫來訪的百姓,引見他們到堂上,請我的師侄賀白決斷便是。”


    《txt2016》網址:超【十萬】完本書籍站,手機可直接下載txt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州古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宿雲主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宿雲主人並收藏神州古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