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括率領的趙國大軍已經在大梁城外與城內的守軍僵持了十天有餘了,就算趙括不惜一切代價想要拿下眼前的大梁城,但是城內的守軍根本沒有讓趙軍越雷池一步。
隨著魏安厘王和龍陽君帶著大梁城內所有人撤離出城池,芒卯正式接替龍陽君成為大梁城守軍主將。
為了能讓芒卯更好的守住大梁城,為魏國大部隊留下足夠的撤離時間,魏安厘王一口氣給芒卯安排了五萬士卒。
而魏安厘王和龍陽君他們僅僅帶上了三萬多士卒啟程前往啟封方向,準備與那裏的魏國青壯合兵一處。
在龍陽君一手安排之下,大梁城表現的如同往常一樣,讓趙括他們在大梁城北麵根本看不出來魏安厘王已經撤出城池。
其實龍陽君心裏很明白,對麵的主將趙括根本對魏安厘王根本沒有斬盡殺絕的想法。
在信陵君占據了大宋郡之後,趙括需要魏安厘王活著來到上蔡郡。
以魏安厘王和信陵君之間的仇怨來說,短期內趙括根本不用防備雙方會聯合到一起。
趙國南方出現一個分裂的魏國,這樣的情形才是最符合趙國的利益。
這些事情無論是龍陽君和魏安厘王心中都非常清楚,但是依舊要根據趙括寫好的劇本行動。
繼續據有上蔡郡的魏安厘王才能有一絲翻盤的希望,困死在大梁城會連這最後的希望都破滅掉。
每每想到這裏魏安厘王已經對自己那個吃裏扒外的弟弟恨之入骨,若不是他搞出了這麽一檔子事情,自己哪裏需要這般倉皇逃竄!
圍困在大梁城外的趙軍在趙括的指揮下依舊向大梁城發起潮水一般的進攻,很快趙括就察覺到了今日的守軍與以往的不同之處。
對方機動的速度、守城之間的配合遠遠比不上之前龍陽君指揮下的魏軍,這讓趙括瞬間明白了城內發生了什麽。
看來魏安厘王已經按照自己的規劃開始撤離大梁城,從現在開始已經不需要對大梁城發起全麵進攻。
想到這裏趙括也不想趙軍士卒繼續無謂的傷亡,當即命令鳴金收兵。
雖然不明白短短時間內自家君上為何下達不同的命令,出於對自家君上的敬畏,趙軍士卒還是服從命令的退迴到軍陣之中。
迴到軍陣之中的趙軍士卒隻是接到了趙括原地修整的命令之後,趙括那裏就再也沒有命令傳達。
作為趙軍奮戰在一線的將領呂方來說,眼瞅著今日城牆之上的防守錯漏百出,一鼓作氣肯定能夠拿下大梁城。
結果自家君上就好像看不清形勢一樣讓他們退兵,難道就讓大梁城一直掌握在魏軍手裏?
想不通的呂方不顧周圍同袍的阻攔,執意來到了趙括的中軍大帳之中。
此時的趙括正在翻看案幾上毛遂、田爾送來的邯鄲情況匯報,結果呂方風風火火的就跑進了營帳之中。
趙括剛剛將案幾上的竹簡合起來,呂方那邊就迫不及待的開口說道:“君上,再給末將三天時間,末將定然將大梁城獻於君上!”
趙括對於呂方的信誓旦旦也隻是笑了笑,指了指一旁的坐席說道:“你這個夯貨,這裏可是本君的中軍大帳,吵吵嚷嚷成何體統,坐下說話。”
看著自家君上對自己的話沒有任何反應,呂方這驢脾氣噌的一下就上來了。
對於趙括讓他坐下說話根本不管不顧,隻是梗著脖子說道:“大梁城的防守形同虛設,君上卻還在這裏穩坐釣魚台。難道君上以為坐在這裏城中的魏軍就會開城投降?君上今日的做法太過滑稽!”
營帳外的負責把守的親衛士卒也聽到了呂方的叫聲,下意識的縮了縮脖子。
趙括治軍的嚴厲那是有目共睹,呂方今日這般放肆三十軍棍那是沒跑了。
趙括並沒有如幾名親衛士卒所想的那樣大發雷霆,隻是敲擊著身前的案幾說道:“本君說了,坐下說話。”
呂方和趙括對視了一會,這才氣哼哼的跪坐在坐席上:“末將遵命。”
聽著呂方滿懷不滿的迴應,趙括搖了搖頭說道:“你這個夯貨,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收收你這爛脾氣。”
“末將的脾氣一直都是這樣的,從長平戰事伊始末將就跟隨在君上左右,君上末將的脾氣自然知之甚詳”
“但是末將就是想不通,眼瞅著大梁城告破在即,何以君上會下令鳴金收兵?”
說著呂方情緒激動的再次站了起來,就差指著趙括鼻子說話了。
呂方這樣的態度讓趙括非常不滿,淩厲的眼神瞬間停在了對方的身上。
本來呂方還準備繼續質問趙括,結果被趙括的眼神嚇得一個激靈。
一旦自家君上出現這樣的眼神,那自己不死也要脫層皮,所以呂方特別知趣的縮著脖子坐迴到坐席之上。
看著與剛剛迥然不同的呂方,趙括直接都被氣樂了:“你這夯貨讓本君說什麽好,也罷,今日不給你說道說道怕是你這心裏不服。本君且來問你,就算現在大梁城城防空虛,拿下大梁城你敢保證無有傷亡嗎?”
這個問題哪裏還需要迴答,兵者自古以來都是死生之地,隻要是打仗哪有不傷亡的道理。
呂方對於趙括這樣的問題完全就是不知所措,呐呐了半天也沒有再說出個一二三來。
“既然你保證不了,本君為何還要讓爾等大規模攻城?”
呂方聽著自家君上這話裏話外的意思,好像自家君上可以篤定趙軍不出現傷亡就可以攻下大梁城。
這讓呂方很是詫異,當即開口說道:“按照君上的意思是說咱們可以沒有傷亡拿下大梁城?”
“嘿,本君可沒有這樣說,不過肯定比強行攻城傷亡要少上許多。”趙括剛剛說完呂方臉上就出現質疑的表情,笑了笑繼續說道,“要不要和本君打個賭,就讓爾等圍困大梁城,要不了多久就會出現轉機。”
趙括之所以這般篤定,那是他料定魏安厘王已經從大梁城內撤離。
想來以魏安厘王對龍陽君的寵幸來說,是絕對不會安排龍陽君在此駐守。
所以無論是魏將何人在此駐守,麵對城外的趙國大軍都會人心浮動,這其中自然大有文章可做。
隨著魏安厘王和龍陽君帶著大梁城內所有人撤離出城池,芒卯正式接替龍陽君成為大梁城守軍主將。
為了能讓芒卯更好的守住大梁城,為魏國大部隊留下足夠的撤離時間,魏安厘王一口氣給芒卯安排了五萬士卒。
而魏安厘王和龍陽君他們僅僅帶上了三萬多士卒啟程前往啟封方向,準備與那裏的魏國青壯合兵一處。
在龍陽君一手安排之下,大梁城表現的如同往常一樣,讓趙括他們在大梁城北麵根本看不出來魏安厘王已經撤出城池。
其實龍陽君心裏很明白,對麵的主將趙括根本對魏安厘王根本沒有斬盡殺絕的想法。
在信陵君占據了大宋郡之後,趙括需要魏安厘王活著來到上蔡郡。
以魏安厘王和信陵君之間的仇怨來說,短期內趙括根本不用防備雙方會聯合到一起。
趙國南方出現一個分裂的魏國,這樣的情形才是最符合趙國的利益。
這些事情無論是龍陽君和魏安厘王心中都非常清楚,但是依舊要根據趙括寫好的劇本行動。
繼續據有上蔡郡的魏安厘王才能有一絲翻盤的希望,困死在大梁城會連這最後的希望都破滅掉。
每每想到這裏魏安厘王已經對自己那個吃裏扒外的弟弟恨之入骨,若不是他搞出了這麽一檔子事情,自己哪裏需要這般倉皇逃竄!
圍困在大梁城外的趙軍在趙括的指揮下依舊向大梁城發起潮水一般的進攻,很快趙括就察覺到了今日的守軍與以往的不同之處。
對方機動的速度、守城之間的配合遠遠比不上之前龍陽君指揮下的魏軍,這讓趙括瞬間明白了城內發生了什麽。
看來魏安厘王已經按照自己的規劃開始撤離大梁城,從現在開始已經不需要對大梁城發起全麵進攻。
想到這裏趙括也不想趙軍士卒繼續無謂的傷亡,當即命令鳴金收兵。
雖然不明白短短時間內自家君上為何下達不同的命令,出於對自家君上的敬畏,趙軍士卒還是服從命令的退迴到軍陣之中。
迴到軍陣之中的趙軍士卒隻是接到了趙括原地修整的命令之後,趙括那裏就再也沒有命令傳達。
作為趙軍奮戰在一線的將領呂方來說,眼瞅著今日城牆之上的防守錯漏百出,一鼓作氣肯定能夠拿下大梁城。
結果自家君上就好像看不清形勢一樣讓他們退兵,難道就讓大梁城一直掌握在魏軍手裏?
想不通的呂方不顧周圍同袍的阻攔,執意來到了趙括的中軍大帳之中。
此時的趙括正在翻看案幾上毛遂、田爾送來的邯鄲情況匯報,結果呂方風風火火的就跑進了營帳之中。
趙括剛剛將案幾上的竹簡合起來,呂方那邊就迫不及待的開口說道:“君上,再給末將三天時間,末將定然將大梁城獻於君上!”
趙括對於呂方的信誓旦旦也隻是笑了笑,指了指一旁的坐席說道:“你這個夯貨,這裏可是本君的中軍大帳,吵吵嚷嚷成何體統,坐下說話。”
看著自家君上對自己的話沒有任何反應,呂方這驢脾氣噌的一下就上來了。
對於趙括讓他坐下說話根本不管不顧,隻是梗著脖子說道:“大梁城的防守形同虛設,君上卻還在這裏穩坐釣魚台。難道君上以為坐在這裏城中的魏軍就會開城投降?君上今日的做法太過滑稽!”
營帳外的負責把守的親衛士卒也聽到了呂方的叫聲,下意識的縮了縮脖子。
趙括治軍的嚴厲那是有目共睹,呂方今日這般放肆三十軍棍那是沒跑了。
趙括並沒有如幾名親衛士卒所想的那樣大發雷霆,隻是敲擊著身前的案幾說道:“本君說了,坐下說話。”
呂方和趙括對視了一會,這才氣哼哼的跪坐在坐席上:“末將遵命。”
聽著呂方滿懷不滿的迴應,趙括搖了搖頭說道:“你這個夯貨,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收收你這爛脾氣。”
“末將的脾氣一直都是這樣的,從長平戰事伊始末將就跟隨在君上左右,君上末將的脾氣自然知之甚詳”
“但是末將就是想不通,眼瞅著大梁城告破在即,何以君上會下令鳴金收兵?”
說著呂方情緒激動的再次站了起來,就差指著趙括鼻子說話了。
呂方這樣的態度讓趙括非常不滿,淩厲的眼神瞬間停在了對方的身上。
本來呂方還準備繼續質問趙括,結果被趙括的眼神嚇得一個激靈。
一旦自家君上出現這樣的眼神,那自己不死也要脫層皮,所以呂方特別知趣的縮著脖子坐迴到坐席之上。
看著與剛剛迥然不同的呂方,趙括直接都被氣樂了:“你這夯貨讓本君說什麽好,也罷,今日不給你說道說道怕是你這心裏不服。本君且來問你,就算現在大梁城城防空虛,拿下大梁城你敢保證無有傷亡嗎?”
這個問題哪裏還需要迴答,兵者自古以來都是死生之地,隻要是打仗哪有不傷亡的道理。
呂方對於趙括這樣的問題完全就是不知所措,呐呐了半天也沒有再說出個一二三來。
“既然你保證不了,本君為何還要讓爾等大規模攻城?”
呂方聽著自家君上這話裏話外的意思,好像自家君上可以篤定趙軍不出現傷亡就可以攻下大梁城。
這讓呂方很是詫異,當即開口說道:“按照君上的意思是說咱們可以沒有傷亡拿下大梁城?”
“嘿,本君可沒有這樣說,不過肯定比強行攻城傷亡要少上許多。”趙括剛剛說完呂方臉上就出現質疑的表情,笑了笑繼續說道,“要不要和本君打個賭,就讓爾等圍困大梁城,要不了多久就會出現轉機。”
趙括之所以這般篤定,那是他料定魏安厘王已經從大梁城內撤離。
想來以魏安厘王對龍陽君的寵幸來說,是絕對不會安排龍陽君在此駐守。
所以無論是魏將何人在此駐守,麵對城外的趙國大軍都會人心浮動,這其中自然大有文章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