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爾的動作比趙括想象中還要迅速,在這位內衛統領全力調動之下,整個內衛開始日夜不停的運轉,勢必要將趙玄這顆毒瘤盡快從邯鄲城中拔除。
另一方麵跟隨趙祺麾下這夥人的內衛士卒也在伯陽城中將這些人盡數控製了下來,收到田爾快馬加鞭傳遞過來的消息之後,他們立刻押送著這些人火速向邯鄲返迴。
已經與趙祺達成協議的趙玄忽然有一種非常不好的預感,這幾日他總感覺自己府上的氣氛開始莫名其妙起來,似乎將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趙玄不會知道,他每日所做的一切都被隱藏在他府上的內衛士卒一絲不落的匯報給內衛統領田爾,甚至就連他每日幾次如廁都記錄的一清二楚。
田爾也在等待伯陽城那邊的人馬返迴,伯陽這些士卒不僅控製著與趙玄會麵的趙祺手下,甚至趙玄親筆寫給趙祺的迴信都在他們手中。
隻要這些人返迴到邯鄲,根本不用等到年後,年前就可以將這件事情完美解決。
隨著十一月初一元日越來越近,田爾麾下的內衛逐漸開始收網。他們雖然沒有被趙括賦予刑訊緝拿的權利,但是這些並不會阻止田爾他們行動。
隨著府中越來越緊張的氣氛,趙玄每一天都坐臥不安。他猜測也許會有什麽不好的事情發生,但是對於即將發生的事情卻沒有任何頭緒。
在他看來,他與廬陵君趙祺所商議之事向來都是密不透風,全邯鄲根本就不會有人知道自己已經和廬陵君趙祺結盟。
除了這件事情之外,趙玄再也想不到會有什麽能影響到自己這樣在宗室地位超然的人。
想清楚這些之後,趙玄瞬間感覺府中的緊張氣氛一掃而空。他已經沒有什麽好擔心的事情,自然也就不會自家嚇自己。
當內衛士卒押送趙祺麾下一幹人等悄無聲息的返迴到內衛府衙之後,田爾立刻拿著麾下士卒呈上來的信件趕往相國府。
此時因為臨近元日的關係,趙括並沒有在相國府坐鎮,田爾馬不停蹄的往晉陽君府方向趕去。
田仨對於田爾那是再熟悉不過的人了,看到田爾登門拜訪自家君上,完全用不著通報就將他帶了進去。
田爾並沒有跟隨田仨直接走進趙括的別院之中,而是小心謹慎的停在了小院門口:“田管家勞煩通報一聲,就說田爾就在門外等候。”
田仨對於田爾的謹慎搖了搖頭,最終還是走進別院之中通報自家君上。
此時的趙括正在同姬姣、韓薇、趙菡三女商議元日的安排,就看到田仨匆匆跑了進來。
“本君不是說了嘛,今日晉陽君府閉門謝客,怎麽又跑進來通報了?”
“啟稟君上,您那位親衛統領田爾過來了,正在門外候著呢。”
聽到是田爾親自過來拜會自己,趙括沒來由的歎了一口氣。他有一種預感,幾天後的元日怕是整個邯鄲都不會怎麽太平了。
就算如此趙括也不能對田爾視而不見,立刻和田仨說道:“將田爾帶到會客正廳去,本君隨後就到。”
“諾,小的遵命。”
等到趙括邁步走入到府中的會客正廳之後,田爾立刻就迎了上去,舉著手中竹簡說道:“啟稟君上,此乃趙玄與逆臣趙祺密謀的迴信,還請君上一覽。”
趙括舒了一口長氣,接過田爾手中的竹簡開始快速看了起來。等到他看完之後,揉著自己的眼睛將竹簡放在案幾上:“田爾啊,你可真是給本君出了一個難題。”
畢竟眼瞅著快到了元日,本來趙括就不打算在元日之前動手,算是留給趙國宗室輩分最大之人最後一點臉麵。
隻是當田爾將這封竹簡放在自己麵前的時候,就由不得趙括不去動手。所以趙括隻是感慨了一句,就立刻和田爾說道:“安排人去通知刑部尚書趙霍前往相國府商議要事,讓內衛給我將趙玄闔府上下全部盯死,不能讓任何人逃離邯鄲,明白嗎?”
“諾,屬下遵命。”
趙括讓跟隨自己過來的魚雅迴去通知一下姬姣她們,自己坐上馬車立刻就趕往了相國府。
正當他跪坐在坐塌上還沒有多長時間的時候,刑部尚書善陽君趙霍同樣急匆匆的趕到了相國府。
刑部尚書趙霍心中非常明白,眼瞅著元日將近,除非這位晉陽君有什麽重大的事情,要不然絕對不會在這個時候召見自己。
看到趙霍走進了房間之中,趙括將手中不停把玩的竹簡交給了趙霍:“善陽君看看吧,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趙霍逐字逐句的看著手中的竹簡,當他看到廬陵君三個字樣的時候,眼睛情不自禁的眯了起來。
趙玄若是膽敢和廬陵君趙祺這個逆臣攪到了一起,怕是這個元日趙玄闔府上下都無法好過了。
當刑部尚書趙霍看完之後,立刻開口說道:“啟稟晉陽君,若是這封密信所言非虛的話,那麽趙玄與逆臣勾結罪大惡極,當夷其三族以儆效尤。”
雖然是趙括親手遞給自己的竹簡,但是趙霍身為刑部尚書,還是比較懷疑這份竹簡的來路。
在他看來趙玄即使是和逆臣趙祺暗中勾連,定然是保密措施做得極好,怎麽會如此輕易就讓外人知道自己的秘密。
所以趙霍始終對於這份竹簡的真實性保持懷疑,但是他又不能明著去說,隻能暗戳戳的提醒晉陽君一句。
趙括當然明白善陽君趙霍的意思,所以他平靜的說道:“過一會時間有人會將趙祺派來邯鄲與趙玄結盟之人送到刑部,善陽君一審就明白此封竹簡是真是假。”
善陽君詫異的看著這位年紀輕輕的晉陽君,看這意思晉陽君早就打算對趙玄動手了,要不然如何解釋今日趙括的這番操作。
雖然腦子裏冒出來的是這個想法,趙霍並沒有直接表露出來:“是否需要刑部派人將趙玄一脈盡數控製下來,防止有人聞訊逃脫?”
“這自然是善陽君的事情了,刑部該怎麽做就怎麽做,不用顧慮太多。”
“諾,下臣明白了。”
另一方麵跟隨趙祺麾下這夥人的內衛士卒也在伯陽城中將這些人盡數控製了下來,收到田爾快馬加鞭傳遞過來的消息之後,他們立刻押送著這些人火速向邯鄲返迴。
已經與趙祺達成協議的趙玄忽然有一種非常不好的預感,這幾日他總感覺自己府上的氣氛開始莫名其妙起來,似乎將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趙玄不會知道,他每日所做的一切都被隱藏在他府上的內衛士卒一絲不落的匯報給內衛統領田爾,甚至就連他每日幾次如廁都記錄的一清二楚。
田爾也在等待伯陽城那邊的人馬返迴,伯陽這些士卒不僅控製著與趙玄會麵的趙祺手下,甚至趙玄親筆寫給趙祺的迴信都在他們手中。
隻要這些人返迴到邯鄲,根本不用等到年後,年前就可以將這件事情完美解決。
隨著十一月初一元日越來越近,田爾麾下的內衛逐漸開始收網。他們雖然沒有被趙括賦予刑訊緝拿的權利,但是這些並不會阻止田爾他們行動。
隨著府中越來越緊張的氣氛,趙玄每一天都坐臥不安。他猜測也許會有什麽不好的事情發生,但是對於即將發生的事情卻沒有任何頭緒。
在他看來,他與廬陵君趙祺所商議之事向來都是密不透風,全邯鄲根本就不會有人知道自己已經和廬陵君趙祺結盟。
除了這件事情之外,趙玄再也想不到會有什麽能影響到自己這樣在宗室地位超然的人。
想清楚這些之後,趙玄瞬間感覺府中的緊張氣氛一掃而空。他已經沒有什麽好擔心的事情,自然也就不會自家嚇自己。
當內衛士卒押送趙祺麾下一幹人等悄無聲息的返迴到內衛府衙之後,田爾立刻拿著麾下士卒呈上來的信件趕往相國府。
此時因為臨近元日的關係,趙括並沒有在相國府坐鎮,田爾馬不停蹄的往晉陽君府方向趕去。
田仨對於田爾那是再熟悉不過的人了,看到田爾登門拜訪自家君上,完全用不著通報就將他帶了進去。
田爾並沒有跟隨田仨直接走進趙括的別院之中,而是小心謹慎的停在了小院門口:“田管家勞煩通報一聲,就說田爾就在門外等候。”
田仨對於田爾的謹慎搖了搖頭,最終還是走進別院之中通報自家君上。
此時的趙括正在同姬姣、韓薇、趙菡三女商議元日的安排,就看到田仨匆匆跑了進來。
“本君不是說了嘛,今日晉陽君府閉門謝客,怎麽又跑進來通報了?”
“啟稟君上,您那位親衛統領田爾過來了,正在門外候著呢。”
聽到是田爾親自過來拜會自己,趙括沒來由的歎了一口氣。他有一種預感,幾天後的元日怕是整個邯鄲都不會怎麽太平了。
就算如此趙括也不能對田爾視而不見,立刻和田仨說道:“將田爾帶到會客正廳去,本君隨後就到。”
“諾,小的遵命。”
等到趙括邁步走入到府中的會客正廳之後,田爾立刻就迎了上去,舉著手中竹簡說道:“啟稟君上,此乃趙玄與逆臣趙祺密謀的迴信,還請君上一覽。”
趙括舒了一口長氣,接過田爾手中的竹簡開始快速看了起來。等到他看完之後,揉著自己的眼睛將竹簡放在案幾上:“田爾啊,你可真是給本君出了一個難題。”
畢竟眼瞅著快到了元日,本來趙括就不打算在元日之前動手,算是留給趙國宗室輩分最大之人最後一點臉麵。
隻是當田爾將這封竹簡放在自己麵前的時候,就由不得趙括不去動手。所以趙括隻是感慨了一句,就立刻和田爾說道:“安排人去通知刑部尚書趙霍前往相國府商議要事,讓內衛給我將趙玄闔府上下全部盯死,不能讓任何人逃離邯鄲,明白嗎?”
“諾,屬下遵命。”
趙括讓跟隨自己過來的魚雅迴去通知一下姬姣她們,自己坐上馬車立刻就趕往了相國府。
正當他跪坐在坐塌上還沒有多長時間的時候,刑部尚書善陽君趙霍同樣急匆匆的趕到了相國府。
刑部尚書趙霍心中非常明白,眼瞅著元日將近,除非這位晉陽君有什麽重大的事情,要不然絕對不會在這個時候召見自己。
看到趙霍走進了房間之中,趙括將手中不停把玩的竹簡交給了趙霍:“善陽君看看吧,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趙霍逐字逐句的看著手中的竹簡,當他看到廬陵君三個字樣的時候,眼睛情不自禁的眯了起來。
趙玄若是膽敢和廬陵君趙祺這個逆臣攪到了一起,怕是這個元日趙玄闔府上下都無法好過了。
當刑部尚書趙霍看完之後,立刻開口說道:“啟稟晉陽君,若是這封密信所言非虛的話,那麽趙玄與逆臣勾結罪大惡極,當夷其三族以儆效尤。”
雖然是趙括親手遞給自己的竹簡,但是趙霍身為刑部尚書,還是比較懷疑這份竹簡的來路。
在他看來趙玄即使是和逆臣趙祺暗中勾連,定然是保密措施做得極好,怎麽會如此輕易就讓外人知道自己的秘密。
所以趙霍始終對於這份竹簡的真實性保持懷疑,但是他又不能明著去說,隻能暗戳戳的提醒晉陽君一句。
趙括當然明白善陽君趙霍的意思,所以他平靜的說道:“過一會時間有人會將趙祺派來邯鄲與趙玄結盟之人送到刑部,善陽君一審就明白此封竹簡是真是假。”
善陽君詫異的看著這位年紀輕輕的晉陽君,看這意思晉陽君早就打算對趙玄動手了,要不然如何解釋今日趙括的這番操作。
雖然腦子裏冒出來的是這個想法,趙霍並沒有直接表露出來:“是否需要刑部派人將趙玄一脈盡數控製下來,防止有人聞訊逃脫?”
“這自然是善陽君的事情了,刑部該怎麽做就怎麽做,不用顧慮太多。”
“諾,下臣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