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趙括的解釋是個人都不會去相信,更何況是冰雪聰明的周王室公主姬姣。所以迎接趙括的就是今晚獨睡臥房,身旁根本沒有人前來相陪。
畢竟姬姣這位晉陽君府的嫡妻親自發話,府中後院這些人根本就不敢有任何的違背。
趙括也明白是自己理虧,所以第二日就前往趙菡的臥房之中向兩女賠罪。結果可把姬姣給嚇壞了,本來昨日她也就是開個玩笑罷了,心底根本就沒有怪罪自家夫君的想法。
對此趙菡早就已經習以為常,隨手就將趙括打發了出去,還不停的安慰著第一次遇見這樣情況的姬姣。
隨著趙國新年的臨近,自長平之戰以來趙國百姓還是第一次有了倉廩實的感覺。不過對於趙國邯鄲中樞六部來說,新年前最重要的事情當屬趙韓聯姻結盟的事情。
畢竟這是韓桓惠王主動提出來的聯姻請求,不論是趙括還是趙國中樞六部這些尚書,都在想著提出怎樣的條件才能讓趙國在此次聯姻中利益最大化。
可惜任他們思前想後,區區韓國根本沒有什麽值得他們心動的條件。韓桓惠王已經將韓國國色天香的薇公主嫁到趙國來,如果趙括他們還要提出土地的條件,估計這樁聯姻一定腹死胎中。
趙括看著下首激烈討論的六部尚書,咳嗽了一聲開口說道:“這種事情還是以禮部觸尚書意見為主吧,既然韓國沒有什麽可供咱們覬覦的東西,那就讓韓桓惠王將薇公主的嫁妝準備的豐厚一些才是。不過本君倒是有點意見,觸尚書可否考慮考慮?”
他們六部尚書已經在這裏討論半天都沒有定論,此時觸龍聽到趙括終於要發表意見,忙不迭的開口說道:“晉陽君可有什麽好的條件,下臣等洗耳恭聽。”
“本君對於韓國的鐵匠已經垂涎三尺,要不然薇公主的嫁妝中,三百名韓國鐵匠總該有吧。”
趙括說完確實讓觸龍一臉的為難,所有諸侯國都知道韓國製作的弓箭還是劍戟完全是傲視群雄的存在。
所以韓國對於國內的這些精英鐵匠都是統一管理,就算是各國派往新鄭的細作屢屢打探,都沒有得知這些工匠一絲一毫的消息。
因為趙韓聯姻趙括一口氣就想要韓國三百名精銳鐵匠,以觸龍的想法恐怕韓桓惠王很難答應下來。
“晉陽君這個條件堪比讓韓桓惠王獻上城池,老臣怕對方恐難答應下來。”
觸龍的為難並沒有放在趙括的心上,他隻是淡淡的笑了笑:“有道是漫天要價落地還錢,咱們可以先把條件提出來,至於對方答不答應或者答應多少,咱們就會慢慢明白韓桓惠王的底線。”
趙括這麽一說觸龍也算是明白了過來,摸著自己的胡須說道:“晉陽君這手段果然厲害,先按晉陽君的吩咐老臣去做,然後再與晉陽君以及各位尚書討論如何?”
虞卿、莫正宙、趙霍、毛遂等人聽道觸龍的話全都點點頭:“如此甚好,理應這般。”
趙括他們這樣的討論並沒有影響韓桓惠王將韓國薇公主嫁給晉陽君的步伐,當距離趙韓新年尚有十天的時候,韓國盛大的送親隊伍也就抵達了邯鄲城外。
對方畢竟是韓桓惠王的嫡親女兒,就算是趙括打心底裏看不起韓國這個國家以及韓桓惠王這個君主,趙國該有的禮儀也是一絲不苟、讓旁人根本跳不出任何的毛病來。
這一次的婚禮與上一次姬姣嫁入晉陽君府時候大同小異,隻不過趙國禮部還是照顧了新任周天子姬傑的名聲,對於韓國薇公主還是采取了諸侯國聯姻的禮儀。
對於這些禮儀趙括有些天然的排斥,強打著精神總算是熬到了黃昏時分。先秦時期的人們一向認為黃昏乃是吉時,所以婚禮一般都會選在這個時候。
趙括將韓薇這個韓國薇公主接到了晉陽君府先人祠堂之後,他們在這裏舉行完最後的成親儀式之後,就被府上的侍女們送入到臥房之中。
經過一夜瘋狂之後,趙括第二日早早就清醒了過來。昨日送親過來的乃是趙國的老熟人韓國公子韓非了,昨日對方就邀請自己前往他的老師荀況那裏一敘。
趙括看著韓薇膚如凝脂後背,他撫摸把玩了片刻之後這才堅定意誌收拾了起來。等到他趕到荀況這裏的時候,荀況以及和他的徒弟韓非對坐辯論了。
趙括默默的坐在兩人的旁白,看著雖然偶有口吃但是依舊滔滔不絕的韓非,趙括總有一種將對方置之死地的衝動,亦如後世李斯所做的那樣。
不過趙括最終還是克製了心中的這種衝動,畢竟韓國生來就是在夾縫中求生存的一個國家,根本掀不起任何浪花來。
看到趙括默默的坐在一旁聽兩人的辯論,荀況和韓非也漸漸停止了下來。荀況掃了一眼韓非,笑著和趙括說道:“老夫那邊尚有一些瑣事需要處理,韓非你先替為師招待一下晉陽君。”
“諾,徒兒遵命。”
見到荀況轉身離去,韓非起身就將一杯清水放在了趙括身前案幾上。相比起趙國的果漿來,荀況還是比較喜歡清水,所以在國子監中待客的都是一杯清水而已。
趙括不願意和韓非在國子監花費太過的功夫,他甚至並沒有等韓非主動開口,而是自己直截了當的問道:“韓非你約本君前來,到底所謂何事?”
見到趙括這般直白的言語,韓非同樣坦率:“既然兩國已經聯姻,某家想請晉陽君放吾國一條生路!”
“韓非你這是說得哪裏話,韓國的命運掌握在韓桓惠王的頭上,與本君有什麽相幹?”
“嗬嗬,所謂明人不說暗話,晉陽君相繼在野王、河陽調集重兵,對於吾國李城虎視眈眈。吾國大王不欲讓百姓因戰亂流離失所,故而才提出與晉陽君聯姻。所以某家懇請晉陽君,一切以百姓為重。須知孟子都曾經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還望晉陽君慎重考慮考慮。”
畢竟姬姣這位晉陽君府的嫡妻親自發話,府中後院這些人根本就不敢有任何的違背。
趙括也明白是自己理虧,所以第二日就前往趙菡的臥房之中向兩女賠罪。結果可把姬姣給嚇壞了,本來昨日她也就是開個玩笑罷了,心底根本就沒有怪罪自家夫君的想法。
對此趙菡早就已經習以為常,隨手就將趙括打發了出去,還不停的安慰著第一次遇見這樣情況的姬姣。
隨著趙國新年的臨近,自長平之戰以來趙國百姓還是第一次有了倉廩實的感覺。不過對於趙國邯鄲中樞六部來說,新年前最重要的事情當屬趙韓聯姻結盟的事情。
畢竟這是韓桓惠王主動提出來的聯姻請求,不論是趙括還是趙國中樞六部這些尚書,都在想著提出怎樣的條件才能讓趙國在此次聯姻中利益最大化。
可惜任他們思前想後,區區韓國根本沒有什麽值得他們心動的條件。韓桓惠王已經將韓國國色天香的薇公主嫁到趙國來,如果趙括他們還要提出土地的條件,估計這樁聯姻一定腹死胎中。
趙括看著下首激烈討論的六部尚書,咳嗽了一聲開口說道:“這種事情還是以禮部觸尚書意見為主吧,既然韓國沒有什麽可供咱們覬覦的東西,那就讓韓桓惠王將薇公主的嫁妝準備的豐厚一些才是。不過本君倒是有點意見,觸尚書可否考慮考慮?”
他們六部尚書已經在這裏討論半天都沒有定論,此時觸龍聽到趙括終於要發表意見,忙不迭的開口說道:“晉陽君可有什麽好的條件,下臣等洗耳恭聽。”
“本君對於韓國的鐵匠已經垂涎三尺,要不然薇公主的嫁妝中,三百名韓國鐵匠總該有吧。”
趙括說完確實讓觸龍一臉的為難,所有諸侯國都知道韓國製作的弓箭還是劍戟完全是傲視群雄的存在。
所以韓國對於國內的這些精英鐵匠都是統一管理,就算是各國派往新鄭的細作屢屢打探,都沒有得知這些工匠一絲一毫的消息。
因為趙韓聯姻趙括一口氣就想要韓國三百名精銳鐵匠,以觸龍的想法恐怕韓桓惠王很難答應下來。
“晉陽君這個條件堪比讓韓桓惠王獻上城池,老臣怕對方恐難答應下來。”
觸龍的為難並沒有放在趙括的心上,他隻是淡淡的笑了笑:“有道是漫天要價落地還錢,咱們可以先把條件提出來,至於對方答不答應或者答應多少,咱們就會慢慢明白韓桓惠王的底線。”
趙括這麽一說觸龍也算是明白了過來,摸著自己的胡須說道:“晉陽君這手段果然厲害,先按晉陽君的吩咐老臣去做,然後再與晉陽君以及各位尚書討論如何?”
虞卿、莫正宙、趙霍、毛遂等人聽道觸龍的話全都點點頭:“如此甚好,理應這般。”
趙括他們這樣的討論並沒有影響韓桓惠王將韓國薇公主嫁給晉陽君的步伐,當距離趙韓新年尚有十天的時候,韓國盛大的送親隊伍也就抵達了邯鄲城外。
對方畢竟是韓桓惠王的嫡親女兒,就算是趙括打心底裏看不起韓國這個國家以及韓桓惠王這個君主,趙國該有的禮儀也是一絲不苟、讓旁人根本跳不出任何的毛病來。
這一次的婚禮與上一次姬姣嫁入晉陽君府時候大同小異,隻不過趙國禮部還是照顧了新任周天子姬傑的名聲,對於韓國薇公主還是采取了諸侯國聯姻的禮儀。
對於這些禮儀趙括有些天然的排斥,強打著精神總算是熬到了黃昏時分。先秦時期的人們一向認為黃昏乃是吉時,所以婚禮一般都會選在這個時候。
趙括將韓薇這個韓國薇公主接到了晉陽君府先人祠堂之後,他們在這裏舉行完最後的成親儀式之後,就被府上的侍女們送入到臥房之中。
經過一夜瘋狂之後,趙括第二日早早就清醒了過來。昨日送親過來的乃是趙國的老熟人韓國公子韓非了,昨日對方就邀請自己前往他的老師荀況那裏一敘。
趙括看著韓薇膚如凝脂後背,他撫摸把玩了片刻之後這才堅定意誌收拾了起來。等到他趕到荀況這裏的時候,荀況以及和他的徒弟韓非對坐辯論了。
趙括默默的坐在兩人的旁白,看著雖然偶有口吃但是依舊滔滔不絕的韓非,趙括總有一種將對方置之死地的衝動,亦如後世李斯所做的那樣。
不過趙括最終還是克製了心中的這種衝動,畢竟韓國生來就是在夾縫中求生存的一個國家,根本掀不起任何浪花來。
看到趙括默默的坐在一旁聽兩人的辯論,荀況和韓非也漸漸停止了下來。荀況掃了一眼韓非,笑著和趙括說道:“老夫那邊尚有一些瑣事需要處理,韓非你先替為師招待一下晉陽君。”
“諾,徒兒遵命。”
見到荀況轉身離去,韓非起身就將一杯清水放在了趙括身前案幾上。相比起趙國的果漿來,荀況還是比較喜歡清水,所以在國子監中待客的都是一杯清水而已。
趙括不願意和韓非在國子監花費太過的功夫,他甚至並沒有等韓非主動開口,而是自己直截了當的問道:“韓非你約本君前來,到底所謂何事?”
見到趙括這般直白的言語,韓非同樣坦率:“既然兩國已經聯姻,某家想請晉陽君放吾國一條生路!”
“韓非你這是說得哪裏話,韓國的命運掌握在韓桓惠王的頭上,與本君有什麽相幹?”
“嗬嗬,所謂明人不說暗話,晉陽君相繼在野王、河陽調集重兵,對於吾國李城虎視眈眈。吾國大王不欲讓百姓因戰亂流離失所,故而才提出與晉陽君聯姻。所以某家懇請晉陽君,一切以百姓為重。須知孟子都曾經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還望晉陽君慎重考慮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