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括的突然造訪讓趙王滿興奮異常,他原本以為趙括此時還在河東郡處理征伐韓國的事務,沒想到自己亞父這麽快就返迴到邯鄲之中。
趙王滿一路小跑來到了趙括的身邊,仰著小臉看著他說道:“亞父辛苦了,河東戰事已經結束了嗎?”
趙括撫摸著趙王滿的額頭,笑著說道:“河東戰事現在已經基本明朗了,臣下已經將河東事務交予了兵部尚書李牧。臣下相信在李尚書的帶領下,很快河東郡就會落入到吾國手中。”
聽到趙括的話趙王滿舒了一口氣,對趙括報以明媚的笑容:“接連打下魏國九城和河東全郡,亞父果然是威震天下的名將!”
“大王謬讚了,臣下隻是仰仗吾軍精銳士卒罷了,當不得大王如此誇讚。”
趙王滿皺了皺自己的小鼻子,對於趙括的謙虛很不滿意:“亞父從長平之戰一鳴驚人開始,為吾國接連攻下諸多土地,誰要是說亞父不是當世名將,寡人第一個就殺了他!”
看著趙王滿稚嫩的小臉全是對於自己的崇拜,趙括內心深處還是非常滿意:“臣下今次進宮就是來看看大王,見到大王無恙臣下就放心了!”
“看來亞父還沒有迴府,寡人可不敢多留亞父,亞父還是早早迴府吧。”
趙括和趙王滿身邊的空倉、林奕對視一眼,看到他們俱都搖了搖頭,這才放下心來:“既然如此臣下先行告退,此時吾國蒸蒸日上,大王還要多多學習才能治理好這如畫的江山。”
對於趙括的說教趙王滿隻是隨意的擺了擺手,並沒有放在心上:“有亞父在此寡人還有什麽擔心的,亞父還是早早迴府見過如花美眷吧。”
“諾,臣下告退。”
趙括迴身看了一眼巍峨聳立的趙王宮,此時還未到他真正上位的時機。不過隻要趙王滿始終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裏,這一天遲早會到來。
趙括留給李牧的可不僅僅是攻略河東這麽簡單,當趙國將河東郡握在自己的手中之時,李牧自然會與秦國在函穀關會盟。
趙括不會忘記呂不韋還有攻略周王室的計劃,在趙括想來周王室已經存在太長時間了,現在就到了讓周王室灰飛煙滅的時候了。
站在趙王宮門口的趙括搖了搖自己的腦袋,起身坐上馬車向晉陽君府駛去。一段時間沒有見到趙菡以及魚姝魚雅四女,這心中著實有些想念。
當然趙括迴府的第一件事情還是前往自己母親別院拜會母親,趙母看著邁步走進自己別院的趙括,連忙招了招手:“吾兒迴來了,快來老身這裏。”
“孩兒參見母親,母親最近可還安好?”
趙母點了點頭,語氣中略帶一些哽咽:“好,老身一切都好。隻是吾兒征戰在外,難免吃些苦頭吧?”
趙括捏了捏自己的肱二頭肌,笑著說道:“母親放心,區區魏韓兩國孩兒還不放在心上!”
“胡鬧,兵者乃死生之地,你父親教過你多少次了,怎麽到了現在都還不長記性?”趙母看著趙括的表現皺起了眉頭,厲聲嗬斥了起來。
麵對趙母的嗬斥趙括縮了縮脖子,趕緊開口說道:“母親放心,父親教誨孩兒時刻銘記。孩兒這不是怕母親擔憂,故而說得輕鬆一些。”
自家母親那可是隻要趙括一言不合就立刻請出家法,對此趙括可是不敢輕易嚐試。
看到趙括討好的笑容,趙母的思緒一下子就迴到當初趙括對於趙奢的教誨頂嘴的時候。那時候趙括對於自己父親的話始終嗤之以鼻,結果還是陰差陽錯之中擔任了趙軍主將。
誰都不會想到趙括在長平居然一戰成名,不僅將趙國從長平戰事的泥潭中拖了出來,甚至擊殺了名望還在趙奢之上的秦國白起。
接下來趙括一發不可收拾,將趙國周遭接壤之諸侯國打了一個遍,為趙國拓土千裏。
現在的趙括已經不是那個少不經事的青年,已經逐漸成為趙奢之後這一脈的頂梁柱。
對於趙括優秀的表現趙母嘴上沒說,實際上心裏為擁有這麽一個孩兒感到非常滿意。
“母親、母親?”
看到自己母親望著自己的臉龐出神,趙括輕聲唿喚著自己這位嚴厲的母親。
趙母這才迴過神來,撫摸著趙括的臉頰說道:“你現在已經今非昔比,今後還是要再穩重一些才是。”
“母親教訓的是,孩兒謹記。”
“牧兒沒有跟你一同迴來嗎?”
聽到趙母提起自己族弟趙牧來,趙括撓撓頭發說道:“啟稟母親,牧弟讓孩兒留在了朝歌駐軍,朝歌以後會成為吾國進攻魏國的橋頭堡,自然需要可靠之人將這座城池守住。”
“嗯,牧兒也是被汝父調教出來了,讓他擔著這麽重要的差事也是應該的,你也已經去過大王那裏了?”
聽到自己母親提起趙王滿,趙括心頭一凜恭敬的答道:“好叫母親得知,孩兒迴來第一件事就是前往王宮拜會大王。”
趙母滿意的點點頭:“你做的很好,老身的話希望你始終記在心裏。去見見菡兒吧,這一段日子她也總是擔驚受怕。”
“是,孩兒告退。”
走出母親小院的趙括鬆了一口氣,在他心中周王室覆滅之日,就是趙王滿禪讓之時,也不知道到時候自家母親會作何舉動。
趙括搖了搖腦袋,將這些雜七雜八的念頭趕出腦海,重新換上一張笑臉走進了自己的別院之中。
此時趙菡正在院中彈奏著瑤琴,趙括幾乎在踏入別院的一瞬間就聽出琴聲中蘊含的對於自己這位夫君的思念之情。
在趙菡旁邊擺放的就是趙括出發河東之前所書之信件,內裏記載的亦是趙括對於趙菡的思念之情。
沉浸在彈奏之中的趙菡並沒有第一時間發現趙括的身影,反而是從大廳走出來的魚雅率先看到趙括。
趙括揮揮手打斷了魚雅準備過來施禮,悄無聲息的從趙菡身後走進了房間之中。不多時他就取出自己最喜歡的樂器瑟,將自己的思緒注入其中鼓起瑟來。
趙王滿一路小跑來到了趙括的身邊,仰著小臉看著他說道:“亞父辛苦了,河東戰事已經結束了嗎?”
趙括撫摸著趙王滿的額頭,笑著說道:“河東戰事現在已經基本明朗了,臣下已經將河東事務交予了兵部尚書李牧。臣下相信在李尚書的帶領下,很快河東郡就會落入到吾國手中。”
聽到趙括的話趙王滿舒了一口氣,對趙括報以明媚的笑容:“接連打下魏國九城和河東全郡,亞父果然是威震天下的名將!”
“大王謬讚了,臣下隻是仰仗吾軍精銳士卒罷了,當不得大王如此誇讚。”
趙王滿皺了皺自己的小鼻子,對於趙括的謙虛很不滿意:“亞父從長平之戰一鳴驚人開始,為吾國接連攻下諸多土地,誰要是說亞父不是當世名將,寡人第一個就殺了他!”
看著趙王滿稚嫩的小臉全是對於自己的崇拜,趙括內心深處還是非常滿意:“臣下今次進宮就是來看看大王,見到大王無恙臣下就放心了!”
“看來亞父還沒有迴府,寡人可不敢多留亞父,亞父還是早早迴府吧。”
趙括和趙王滿身邊的空倉、林奕對視一眼,看到他們俱都搖了搖頭,這才放下心來:“既然如此臣下先行告退,此時吾國蒸蒸日上,大王還要多多學習才能治理好這如畫的江山。”
對於趙括的說教趙王滿隻是隨意的擺了擺手,並沒有放在心上:“有亞父在此寡人還有什麽擔心的,亞父還是早早迴府見過如花美眷吧。”
“諾,臣下告退。”
趙括迴身看了一眼巍峨聳立的趙王宮,此時還未到他真正上位的時機。不過隻要趙王滿始終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裏,這一天遲早會到來。
趙括留給李牧的可不僅僅是攻略河東這麽簡單,當趙國將河東郡握在自己的手中之時,李牧自然會與秦國在函穀關會盟。
趙括不會忘記呂不韋還有攻略周王室的計劃,在趙括想來周王室已經存在太長時間了,現在就到了讓周王室灰飛煙滅的時候了。
站在趙王宮門口的趙括搖了搖自己的腦袋,起身坐上馬車向晉陽君府駛去。一段時間沒有見到趙菡以及魚姝魚雅四女,這心中著實有些想念。
當然趙括迴府的第一件事情還是前往自己母親別院拜會母親,趙母看著邁步走進自己別院的趙括,連忙招了招手:“吾兒迴來了,快來老身這裏。”
“孩兒參見母親,母親最近可還安好?”
趙母點了點頭,語氣中略帶一些哽咽:“好,老身一切都好。隻是吾兒征戰在外,難免吃些苦頭吧?”
趙括捏了捏自己的肱二頭肌,笑著說道:“母親放心,區區魏韓兩國孩兒還不放在心上!”
“胡鬧,兵者乃死生之地,你父親教過你多少次了,怎麽到了現在都還不長記性?”趙母看著趙括的表現皺起了眉頭,厲聲嗬斥了起來。
麵對趙母的嗬斥趙括縮了縮脖子,趕緊開口說道:“母親放心,父親教誨孩兒時刻銘記。孩兒這不是怕母親擔憂,故而說得輕鬆一些。”
自家母親那可是隻要趙括一言不合就立刻請出家法,對此趙括可是不敢輕易嚐試。
看到趙括討好的笑容,趙母的思緒一下子就迴到當初趙括對於趙奢的教誨頂嘴的時候。那時候趙括對於自己父親的話始終嗤之以鼻,結果還是陰差陽錯之中擔任了趙軍主將。
誰都不會想到趙括在長平居然一戰成名,不僅將趙國從長平戰事的泥潭中拖了出來,甚至擊殺了名望還在趙奢之上的秦國白起。
接下來趙括一發不可收拾,將趙國周遭接壤之諸侯國打了一個遍,為趙國拓土千裏。
現在的趙括已經不是那個少不經事的青年,已經逐漸成為趙奢之後這一脈的頂梁柱。
對於趙括優秀的表現趙母嘴上沒說,實際上心裏為擁有這麽一個孩兒感到非常滿意。
“母親、母親?”
看到自己母親望著自己的臉龐出神,趙括輕聲唿喚著自己這位嚴厲的母親。
趙母這才迴過神來,撫摸著趙括的臉頰說道:“你現在已經今非昔比,今後還是要再穩重一些才是。”
“母親教訓的是,孩兒謹記。”
“牧兒沒有跟你一同迴來嗎?”
聽到趙母提起自己族弟趙牧來,趙括撓撓頭發說道:“啟稟母親,牧弟讓孩兒留在了朝歌駐軍,朝歌以後會成為吾國進攻魏國的橋頭堡,自然需要可靠之人將這座城池守住。”
“嗯,牧兒也是被汝父調教出來了,讓他擔著這麽重要的差事也是應該的,你也已經去過大王那裏了?”
聽到自己母親提起趙王滿,趙括心頭一凜恭敬的答道:“好叫母親得知,孩兒迴來第一件事就是前往王宮拜會大王。”
趙母滿意的點點頭:“你做的很好,老身的話希望你始終記在心裏。去見見菡兒吧,這一段日子她也總是擔驚受怕。”
“是,孩兒告退。”
走出母親小院的趙括鬆了一口氣,在他心中周王室覆滅之日,就是趙王滿禪讓之時,也不知道到時候自家母親會作何舉動。
趙括搖了搖腦袋,將這些雜七雜八的念頭趕出腦海,重新換上一張笑臉走進了自己的別院之中。
此時趙菡正在院中彈奏著瑤琴,趙括幾乎在踏入別院的一瞬間就聽出琴聲中蘊含的對於自己這位夫君的思念之情。
在趙菡旁邊擺放的就是趙括出發河東之前所書之信件,內裏記載的亦是趙括對於趙菡的思念之情。
沉浸在彈奏之中的趙菡並沒有第一時間發現趙括的身影,反而是從大廳走出來的魚雅率先看到趙括。
趙括揮揮手打斷了魚雅準備過來施禮,悄無聲息的從趙菡身後走進了房間之中。不多時他就取出自己最喜歡的樂器瑟,將自己的思緒注入其中鼓起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