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岸門修整兩日之後,趙軍士卒們重新恢複了往日的精神抖擻。趙括在岸門僅僅留下五千親衛士卒駐守,隨即率領大軍直接向安邑行進。
隻要他們成功占領了安邑,河東郡其餘的城池根本不足為懼。畢竟自韓國降卒的消息來看,霍嘉已經將河東郡各個城池的兵力抽調一空,隻有作為河東郡治所的安邑留下三萬人駐守。
也就是說現在駐防在河東郡的韓國兵力最多就隻有四到五萬人,在趙國二十多萬大軍麵前根本不值一提。
趙國大軍在趙括的率領下日夜兼程,很快就出現在安邑的西北方向。一路上他們根本沒有遭遇到任何抵抗,非常順利的就來到了預定地點。
而此時的韓國新鄭韓王宮中,韓桓惠王和他的相國張平、韓非、靳黈、鄭國、田苓、老將暴鳶對視而坐。
此時韓桓惠王已經接到了霍嘉傳遞到新鄭的消息,所以他才會緊急召集這些能臣武將商議如何應對趙軍對於河東郡的突然襲擊。
“霍嘉的信件諸位已經看完了,寡人就想問一聲,計將安出?”
麵對韓桓惠王的問題,所有人盡皆陷入了沉默當中。暴鳶看著這些人都沒有開口的意思,當先開口說道:“霍嘉此舉已經將河東郡置於萬劫不複之深淵,大王還是考慮考慮在趙人攻占了河東之後,下一步會否要對吾國用兵。”
韓桓惠王早就習慣了不動聲色,對於暴鳶的意見不置可否,將視線轉向在座的其他人。
對於自己這位大王登基以來的種種作為,暴鳶已經無力再去吐糟。韓桓惠王既然沒有發表意見,暴鳶也隻是默默坐在自己的坐塌上,打定主意不發一言。
被韓桓惠王甚為倚重的田苓看到了自家大王的目光,這才開口說道:“啟稟大王,臣下以為暴鳶將軍所言確實有理。當務之急應該將吾國派往南陽的大軍盡數調迴,以此來防範趙人可能從野王而來的突然襲擊。”
韓相國張平不待韓桓惠王看過來,直截了當發表自己的意見:“臣下以為田苓和暴鳶老將軍所言極是,大王若是不明白可以細細想來。趙人之所以從離石方向開始向南攻略,定然是做好了與霍嘉將軍在地勢平坦地區決一死戰的準備。”
“霍嘉將軍猜測他出兵之前,可能北屈城已經被趙軍攻陷下來。若是真如霍嘉將軍所料,那麽河東郡吾國二十多萬大軍向北馳援北屈城,定然會與趙軍主力短兵相接。”
“非是臣下漲他人士氣滅自己威風,趙軍士卒可是在長平對秦軍戰而勝之的存在,在北屈與皮氏這樣的地勢之中,吾軍將士怕是很難全身而退!”
韓桓惠王歎了一口氣,心中終於是接受了眾人的意見:“那依諸位的意思,讓漁淩迴師新鄭,選擇在李城駐守嗎?”
現在韓國為了韓魏攻守同盟之約定,將大軍派往了魏國南陽郡幫助魏國抵禦秦國的攻擊,戰事到了現在已呈現焦灼之勢。
秦軍與韓魏盟軍方城周圍已經交戰了無數次,呂不韋率領的秦軍麵對堅守不出的韓魏聯軍沒有絲毫辦法。
他們又不想就這樣無功而返,所以呂不韋率領的秦軍將方城團團圍困,就是要困死在這裏的韓魏聯軍。
先不說此時韓國軍隊能否從方城全身而退,若是韓國單方麵撕毀盟約,豈不是圖惹天下諸侯恥笑嗎?
張平從韓桓惠王臉上陰晴不定的神情看出自家大王心中的顧慮,當下開口說道:“啟稟大王,南陽畢竟是魏國領土,吾國盡起大軍幫助魏國抵禦秦國已經盡到了盟約的本分。此時李城城防空虛又是吾國北麵的門戶重鎮,一旦被趙國輕易攻略,後果不堪設想!”
見到韓桓惠王還在這裏猶豫,張平心中已經急不可待,他立刻站了出來一揖到地:“大王,吾國與魏國之所以建立攻守同盟盟約,皆是因為河東郡尚在吾國手中。若是以吾國一國之力,怕是難以抵禦秦國的反撲。以臣下的猜測,河東郡定然已經朝不保夕,大王何苦還在這裏糾結兩國之盟約?”
張平的苦苦相勸終於讓韓桓惠王下定了決心,立刻開口說道:“既然如此寡人也沒有什麽好顧慮的了,譴使前往南陽郡方城,讓漁淩率軍迴師李城!”
張平等人齊齊躬身行禮,口中高唿:“大王睿智,臣下等拜服!”
此時的安邑城下趙軍在趙括一聲令下之後直接選擇了攻城,五十架投石車將裝載的石彈唿嘯著投向安邑城牆。
借著投石車的掩護,被趙括下令充作趙軍敢死隊的五萬韓國降卒也開始扛起雲梯向安邑城池發起衝擊。
安邑城牆上的守軍見到身著韓國軍服卻轉而攻打安邑,哪裏還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被霍嘉委任為安邑城駐軍主將的田崇看著下方的韓軍士卒咬牙切齒,大聲下令:“給本將攻擊,一定要讓這些吃裏扒外的東西死無葬身之地!”
韓國的勁弩在守城戰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雖然城中隻有五千弩兵的數量,但是他們的弩箭還是非常犀利的將衝過來的韓軍降卒釘在了地上。
看著韓軍降卒略有後退的跡象,趙括皺起了眉頭:“擂鼓,讓兩萬吾軍士卒前進五十步,韓國降卒膽敢有裹足不前者,就地革殺!”
在趙軍虎視眈眈的眼神之中,韓軍降卒也隻要硬著頭皮往上衝鋒。攻下安邑城他們還有一條活路,若是就此後退,連最後一條活路都會成為泡影。
趙括現在自然不會讓麾下精銳的趙軍士卒陷入這種沒有任何意義的攻城戰之中,除了讓韓國降卒向安邑城牆發起進攻之後,也就是讓拋石車源源不斷的進攻。
趙括這樣的做法激起了城牆上韓軍士卒同仇敵愾的氣勢,他們雖然人數遠遠比不上城外的趙國大軍,但是他們依舊緊守在城牆之上,根本不給趙人任何登上城牆的機會。
隻要他們成功占領了安邑,河東郡其餘的城池根本不足為懼。畢竟自韓國降卒的消息來看,霍嘉已經將河東郡各個城池的兵力抽調一空,隻有作為河東郡治所的安邑留下三萬人駐守。
也就是說現在駐防在河東郡的韓國兵力最多就隻有四到五萬人,在趙國二十多萬大軍麵前根本不值一提。
趙國大軍在趙括的率領下日夜兼程,很快就出現在安邑的西北方向。一路上他們根本沒有遭遇到任何抵抗,非常順利的就來到了預定地點。
而此時的韓國新鄭韓王宮中,韓桓惠王和他的相國張平、韓非、靳黈、鄭國、田苓、老將暴鳶對視而坐。
此時韓桓惠王已經接到了霍嘉傳遞到新鄭的消息,所以他才會緊急召集這些能臣武將商議如何應對趙軍對於河東郡的突然襲擊。
“霍嘉的信件諸位已經看完了,寡人就想問一聲,計將安出?”
麵對韓桓惠王的問題,所有人盡皆陷入了沉默當中。暴鳶看著這些人都沒有開口的意思,當先開口說道:“霍嘉此舉已經將河東郡置於萬劫不複之深淵,大王還是考慮考慮在趙人攻占了河東之後,下一步會否要對吾國用兵。”
韓桓惠王早就習慣了不動聲色,對於暴鳶的意見不置可否,將視線轉向在座的其他人。
對於自己這位大王登基以來的種種作為,暴鳶已經無力再去吐糟。韓桓惠王既然沒有發表意見,暴鳶也隻是默默坐在自己的坐塌上,打定主意不發一言。
被韓桓惠王甚為倚重的田苓看到了自家大王的目光,這才開口說道:“啟稟大王,臣下以為暴鳶將軍所言確實有理。當務之急應該將吾國派往南陽的大軍盡數調迴,以此來防範趙人可能從野王而來的突然襲擊。”
韓相國張平不待韓桓惠王看過來,直截了當發表自己的意見:“臣下以為田苓和暴鳶老將軍所言極是,大王若是不明白可以細細想來。趙人之所以從離石方向開始向南攻略,定然是做好了與霍嘉將軍在地勢平坦地區決一死戰的準備。”
“霍嘉將軍猜測他出兵之前,可能北屈城已經被趙軍攻陷下來。若是真如霍嘉將軍所料,那麽河東郡吾國二十多萬大軍向北馳援北屈城,定然會與趙軍主力短兵相接。”
“非是臣下漲他人士氣滅自己威風,趙軍士卒可是在長平對秦軍戰而勝之的存在,在北屈與皮氏這樣的地勢之中,吾軍將士怕是很難全身而退!”
韓桓惠王歎了一口氣,心中終於是接受了眾人的意見:“那依諸位的意思,讓漁淩迴師新鄭,選擇在李城駐守嗎?”
現在韓國為了韓魏攻守同盟之約定,將大軍派往了魏國南陽郡幫助魏國抵禦秦國的攻擊,戰事到了現在已呈現焦灼之勢。
秦軍與韓魏盟軍方城周圍已經交戰了無數次,呂不韋率領的秦軍麵對堅守不出的韓魏聯軍沒有絲毫辦法。
他們又不想就這樣無功而返,所以呂不韋率領的秦軍將方城團團圍困,就是要困死在這裏的韓魏聯軍。
先不說此時韓國軍隊能否從方城全身而退,若是韓國單方麵撕毀盟約,豈不是圖惹天下諸侯恥笑嗎?
張平從韓桓惠王臉上陰晴不定的神情看出自家大王心中的顧慮,當下開口說道:“啟稟大王,南陽畢竟是魏國領土,吾國盡起大軍幫助魏國抵禦秦國已經盡到了盟約的本分。此時李城城防空虛又是吾國北麵的門戶重鎮,一旦被趙國輕易攻略,後果不堪設想!”
見到韓桓惠王還在這裏猶豫,張平心中已經急不可待,他立刻站了出來一揖到地:“大王,吾國與魏國之所以建立攻守同盟盟約,皆是因為河東郡尚在吾國手中。若是以吾國一國之力,怕是難以抵禦秦國的反撲。以臣下的猜測,河東郡定然已經朝不保夕,大王何苦還在這裏糾結兩國之盟約?”
張平的苦苦相勸終於讓韓桓惠王下定了決心,立刻開口說道:“既然如此寡人也沒有什麽好顧慮的了,譴使前往南陽郡方城,讓漁淩率軍迴師李城!”
張平等人齊齊躬身行禮,口中高唿:“大王睿智,臣下等拜服!”
此時的安邑城下趙軍在趙括一聲令下之後直接選擇了攻城,五十架投石車將裝載的石彈唿嘯著投向安邑城牆。
借著投石車的掩護,被趙括下令充作趙軍敢死隊的五萬韓國降卒也開始扛起雲梯向安邑城池發起衝擊。
安邑城牆上的守軍見到身著韓國軍服卻轉而攻打安邑,哪裏還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被霍嘉委任為安邑城駐軍主將的田崇看著下方的韓軍士卒咬牙切齒,大聲下令:“給本將攻擊,一定要讓這些吃裏扒外的東西死無葬身之地!”
韓國的勁弩在守城戰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雖然城中隻有五千弩兵的數量,但是他們的弩箭還是非常犀利的將衝過來的韓軍降卒釘在了地上。
看著韓軍降卒略有後退的跡象,趙括皺起了眉頭:“擂鼓,讓兩萬吾軍士卒前進五十步,韓國降卒膽敢有裹足不前者,就地革殺!”
在趙軍虎視眈眈的眼神之中,韓軍降卒也隻要硬著頭皮往上衝鋒。攻下安邑城他們還有一條活路,若是就此後退,連最後一條活路都會成為泡影。
趙括現在自然不會讓麾下精銳的趙軍士卒陷入這種沒有任何意義的攻城戰之中,除了讓韓國降卒向安邑城牆發起進攻之後,也就是讓拋石車源源不斷的進攻。
趙括這樣的做法激起了城牆上韓軍士卒同仇敵愾的氣勢,他們雖然人數遠遠比不上城外的趙國大軍,但是他們依舊緊守在城牆之上,根本不給趙人任何登上城牆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