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推移到趙括規定的時間之中,茲氏郊外軍營中的趙軍士卒們已經整裝待發,就等著自家君上一聲令下,他們就會突破趙韓邊境,繼續為趙國開疆拓土。
趙括端坐在自長平起就一路跟隨自己的戰馬上,大手一揮說道:“全軍都有,向離石方向開拔!”
二十八萬趙國步卒加上八萬騎兵跟在各自將領身後,浩浩蕩蕩向離石方向行進。
在趙韓邊境之中韓國的部隊根本沒有預料到趙國會忽然對他們動手,就在八萬騎兵抵達了趙韓邊境的時候,他們甚至連一絲一毫的防備都沒有。
畢竟從魏國那邊得到的消息,趙國大軍正在魏國西麵繼續駐守,根本沒有想到趙軍會突然出現在這個地方。
隨著八萬趙國騎兵快速突進到韓軍陣營當中的時候,這些韓國士卒甚至連盔甲都沒有穿在身上。
他們隻能身著布衣去抵禦侵略如火的趙國騎兵,當他們還沒有拿起武器的時候,就被騎兵士卒手中的佩劍一一斬殺。
轉瞬間韓國邊防陣營已經血流成河,當趙括率軍趕到這裏的時候,整個韓國邊防營帳中已經沒有一個活口。
趙括隨意的揮揮手,眼前的情況他早已經波瀾不驚:“速速打掃戰場,留下可用之物,大軍繼續向離石進軍。”
趙括留下衛滎率領五千人在此打掃戰場,其餘士卒再次踏上前往離石的征程。要拿下離石,必須先攻下中陽。
當趙括率領大軍將中陽城盡數圍困之後,城內三千韓國守軍才如夢初醒。河東郡北部此時尚且比較荒涼,再加上有趙國領土充當屏障,根本沒有外族入侵的可能。
所以河東郡駐軍主將霍嘉並沒有在河東郡北部設置多少兵力防守,這就給了趙括很大的可趁之機。
當他看到城牆上隻有稀疏的幾人而已,立刻下達強攻中陽的指示。趙軍士卒在趙括一聲令下之後,從四麵八方扛著雲梯開始向中陽城牆上進攻。
三千人的守軍對於這樣的攻城來說完全就是杯水車薪,當他們顧此失彼的時候,趙軍一架架的雲梯輕易的就搭設在中陽城的城牆之上。
如狼似虎的趙國士卒開始不停向上攀登,很快就將中陽城城牆攻了下來。韓國三千士卒甚至沒有堅持到三個時辰,整座城池就落入到了趙軍手中。
趙括再次留在五千人駐守中陽,然後帶領全軍繼續北上。離石乃河東郡北部重鎮,隻要奪下離石城就足以讓韓國河東郡駐軍將領震動。
趙括的目的也非常簡單,他想要在北屈以南和韓國河東郡駐軍來一場大決戰,一戰定鼎河東郡的形勢。
很快趙括就率領大軍抵達了離石城下,作為河東郡北部重鎮,離石城中也僅僅被霍嘉留下一萬人駐守,對於趙括來說簡直輕而易舉。
趙國大軍在離石南麵一字排開,將離石城南麵圍了一個水泄不通。離石城北麵盡皆是一些小城,最近的一個大城市除了中陽城,就是位於趙國境內的皋狼城。
所以當趙軍將離石南麵完全圍住的時候,就意味著一條退路都沒有留給城內的韓國駐軍。
趙括看著離石城高聳的城牆,明白強攻無異,立刻派遣秦浩宸作為他的使者,準備說服城內的韓國守軍開城投降。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韓國離石城內的主將屈冒還是接待了趙括派來的使者秦浩宸。
看著房間中屈冒頭上不停冒出冷汗還強裝淡定的樣子,秦浩宸笑著說道:“吾家君上派某家前來,還是希望屈將軍不要自誤。吾國大軍已經將離石完全圍困,現在擺在屈將軍麵前的不過是兩條路。”
“其一就是率軍抵抗吾國兵鋒,在吾國大軍攻破離石的那一天,選擇為離石城陪葬;其二帶領麾下士卒打開城門,吾家君上素來善待投降之將士,定會保屈將軍一世富貴。某家也沒有多餘的話傳達,這兩條路就看屈將軍如何抉擇了。”
屈冒擦了一把額頭的冷汗,他的內心深處明白離石城定然是朝不保夕。以區區一萬兵力去抗衡趙國大軍,城池告破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但是他沒有任何抵抗就投降趙軍,若是傳揚出去,讓天下人如何看待自己這個韓國將領。
秦浩宸從屈冒臉上不停變換的神情看出對方的掙紮來,他敲擊著身前的案幾說道:“屈將軍,每個人的生命就隻有一次,與寶貴的生命相比,些許名聲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事情。”
“就算屈將軍為韓桓惠王力抗吾國大軍,身死之後屈將軍覺得韓桓惠王會如何對待於你,難道不是一封敕令就解決的事情嗎?與一世富貴相比,某家倒覺得屈將軍很容易做出抉擇。”
屈冒閉上了眼睛,心中正在不停地掙紮起來。良久之後他才睜開了眼睛,看著淡然的秦浩宸說道:“秦將軍請迴吧,本將就待在這裏,想要本將性命,就讓趙括親自來取吧!”
屈冒的選擇有些出乎秦浩宸對於韓人的了解,這個國家從上到下都充斥著牆頭草的作風,沒想到眼前之人竟然會如此硬氣。
對於屈冒最終選擇親號稱並沒有多言,依舊淡然地說道:“既然如此那某家也沒有什麽話好說,某家出城之日就是吾軍攻城之時,留給屈將軍的時間可不多了。”
“秦將軍不必多言,請!”
離石城城門開了一條小縫,秦浩宸被屈冒送出了這座城池之中。等到他來到趙括的中軍大帳,看著自家君上這才露出慚愧的表情:“末將有負君上所托,沒想到這個屈冒竟然如此硬氣。”
對於有沒有成功說服屈冒投降,趙括還是沒有放在心上。離石城在他心中已經是囊中之物,無非就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所以他也隻是點點頭,笑著說道:“秦將軍不必如此,韓人也就嘴硬在這一時,估計等到大軍攻城之後,他們心裏就會異常後悔。”
秦浩宸既然沒有說通屈冒,李牧這邊已經做好了攻城的準備。當田爾來到李牧身邊的時候,他就明白趙括的命令會是如何了。
趙括端坐在自長平起就一路跟隨自己的戰馬上,大手一揮說道:“全軍都有,向離石方向開拔!”
二十八萬趙國步卒加上八萬騎兵跟在各自將領身後,浩浩蕩蕩向離石方向行進。
在趙韓邊境之中韓國的部隊根本沒有預料到趙國會忽然對他們動手,就在八萬騎兵抵達了趙韓邊境的時候,他們甚至連一絲一毫的防備都沒有。
畢竟從魏國那邊得到的消息,趙國大軍正在魏國西麵繼續駐守,根本沒有想到趙軍會突然出現在這個地方。
隨著八萬趙國騎兵快速突進到韓軍陣營當中的時候,這些韓國士卒甚至連盔甲都沒有穿在身上。
他們隻能身著布衣去抵禦侵略如火的趙國騎兵,當他們還沒有拿起武器的時候,就被騎兵士卒手中的佩劍一一斬殺。
轉瞬間韓國邊防陣營已經血流成河,當趙括率軍趕到這裏的時候,整個韓國邊防營帳中已經沒有一個活口。
趙括隨意的揮揮手,眼前的情況他早已經波瀾不驚:“速速打掃戰場,留下可用之物,大軍繼續向離石進軍。”
趙括留下衛滎率領五千人在此打掃戰場,其餘士卒再次踏上前往離石的征程。要拿下離石,必須先攻下中陽。
當趙括率領大軍將中陽城盡數圍困之後,城內三千韓國守軍才如夢初醒。河東郡北部此時尚且比較荒涼,再加上有趙國領土充當屏障,根本沒有外族入侵的可能。
所以河東郡駐軍主將霍嘉並沒有在河東郡北部設置多少兵力防守,這就給了趙括很大的可趁之機。
當他看到城牆上隻有稀疏的幾人而已,立刻下達強攻中陽的指示。趙軍士卒在趙括一聲令下之後,從四麵八方扛著雲梯開始向中陽城牆上進攻。
三千人的守軍對於這樣的攻城來說完全就是杯水車薪,當他們顧此失彼的時候,趙軍一架架的雲梯輕易的就搭設在中陽城的城牆之上。
如狼似虎的趙國士卒開始不停向上攀登,很快就將中陽城城牆攻了下來。韓國三千士卒甚至沒有堅持到三個時辰,整座城池就落入到了趙軍手中。
趙括再次留在五千人駐守中陽,然後帶領全軍繼續北上。離石乃河東郡北部重鎮,隻要奪下離石城就足以讓韓國河東郡駐軍將領震動。
趙括的目的也非常簡單,他想要在北屈以南和韓國河東郡駐軍來一場大決戰,一戰定鼎河東郡的形勢。
很快趙括就率領大軍抵達了離石城下,作為河東郡北部重鎮,離石城中也僅僅被霍嘉留下一萬人駐守,對於趙括來說簡直輕而易舉。
趙國大軍在離石南麵一字排開,將離石城南麵圍了一個水泄不通。離石城北麵盡皆是一些小城,最近的一個大城市除了中陽城,就是位於趙國境內的皋狼城。
所以當趙軍將離石南麵完全圍住的時候,就意味著一條退路都沒有留給城內的韓國駐軍。
趙括看著離石城高聳的城牆,明白強攻無異,立刻派遣秦浩宸作為他的使者,準備說服城內的韓國守軍開城投降。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韓國離石城內的主將屈冒還是接待了趙括派來的使者秦浩宸。
看著房間中屈冒頭上不停冒出冷汗還強裝淡定的樣子,秦浩宸笑著說道:“吾家君上派某家前來,還是希望屈將軍不要自誤。吾國大軍已經將離石完全圍困,現在擺在屈將軍麵前的不過是兩條路。”
“其一就是率軍抵抗吾國兵鋒,在吾國大軍攻破離石的那一天,選擇為離石城陪葬;其二帶領麾下士卒打開城門,吾家君上素來善待投降之將士,定會保屈將軍一世富貴。某家也沒有多餘的話傳達,這兩條路就看屈將軍如何抉擇了。”
屈冒擦了一把額頭的冷汗,他的內心深處明白離石城定然是朝不保夕。以區區一萬兵力去抗衡趙國大軍,城池告破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但是他沒有任何抵抗就投降趙軍,若是傳揚出去,讓天下人如何看待自己這個韓國將領。
秦浩宸從屈冒臉上不停變換的神情看出對方的掙紮來,他敲擊著身前的案幾說道:“屈將軍,每個人的生命就隻有一次,與寶貴的生命相比,些許名聲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事情。”
“就算屈將軍為韓桓惠王力抗吾國大軍,身死之後屈將軍覺得韓桓惠王會如何對待於你,難道不是一封敕令就解決的事情嗎?與一世富貴相比,某家倒覺得屈將軍很容易做出抉擇。”
屈冒閉上了眼睛,心中正在不停地掙紮起來。良久之後他才睜開了眼睛,看著淡然的秦浩宸說道:“秦將軍請迴吧,本將就待在這裏,想要本將性命,就讓趙括親自來取吧!”
屈冒的選擇有些出乎秦浩宸對於韓人的了解,這個國家從上到下都充斥著牆頭草的作風,沒想到眼前之人竟然會如此硬氣。
對於屈冒最終選擇親號稱並沒有多言,依舊淡然地說道:“既然如此那某家也沒有什麽話好說,某家出城之日就是吾軍攻城之時,留給屈將軍的時間可不多了。”
“秦將軍不必多言,請!”
離石城城門開了一條小縫,秦浩宸被屈冒送出了這座城池之中。等到他來到趙括的中軍大帳,看著自家君上這才露出慚愧的表情:“末將有負君上所托,沒想到這個屈冒竟然如此硬氣。”
對於有沒有成功說服屈冒投降,趙括還是沒有放在心上。離石城在他心中已經是囊中之物,無非就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所以他也隻是點點頭,笑著說道:“秦將軍不必如此,韓人也就嘴硬在這一時,估計等到大軍攻城之後,他們心裏就會異常後悔。”
秦浩宸既然沒有說通屈冒,李牧這邊已經做好了攻城的準備。當田爾來到李牧身邊的時候,他就明白趙括的命令會是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