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須賈那熟悉的聲音,趙括起身將房門從內裏推開:“須相別來無恙,真讓本君等候多時了。”
須賈看著趙括精神抖擻的樣子,再看看自己因為日夜趕路風塵仆仆,頓時有一種想要掐死趙括的感覺。
要不是趙括留下的十五天期限,自己怎麽可能在這個年齡還日夜兼程著趕路。現在言語中還盡是嘲諷的語氣,實在讓人火大。
看著須賈鐵青的臉色,趙括笑了笑決定不再撩撥對方:“須相快請進,要是這樣的場景傳揚出去,天下人該說本君不懂得禮數了。”
須賈心中冷哼一聲,還是邁步走進了趙括的房間。他現在肩負的可是與趙國和談的任務,總不能站在門外與趙括和談吧。
趙括等須賈落座之後,才開口向田爾吩咐道:“去,在外麵守著,任何人不得踏進房間半步。”
“諾,屬下這就前去。”
等到田爾離開了房間,趙括的目光就立刻落在了須賈的身上:“本君已經在黎城等待魏國如此長時間,希望須相這一次能給本君一個好消息。”
須賈猶豫了一下,這已經是自己第二次來到了黎城,相信趙括已經肯定了魏國想要和談的願望。
從自己踏入黎城的第一步開始,這場談判魏國就已經失去了所有的主動權,現在就隻剩下開門見山了。
所以須賈也沒有在選擇和趙括拐彎抹角,直接開口說道:“晉陽君的條件本相已經盡數匯報給吾國大王,隻是吾國上下皆覺得晉陽君的條件實在太過苛刻,可有轉圜餘地?”
趙括掃了須賈一眼,笑著說道:“不知道須相有沒有聽過一句話,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今時今刻的魏國已經沒有與本君談判的本錢,如若不然相信魏國的大軍已經抵達了黎城城下,須相以為然否?”
須賈自然明白趙括所言非虛,隻不過他乃是魏國相國,肯定是要為魏國每一寸土地負責。
即使他知道這一次談判會非常艱難,還是據理力爭:“晉陽君現在無非就是篤定吾國不敢與趙國開戰罷了,的確與趙國和談乃是吾國第一選擇。不過本相還是要提醒晉陽君,與趙國和談當然不是吾國唯一的選擇,不是嗎?”
趙括搖了搖頭,似笑非笑的看著須賈:“不不不,在本軍看來,與吾國和談就是魏國唯一選擇,本君相信魏國在南陽定然和秦國激戰正酣,在失去了十萬武卒部隊之後,難道須相真的以為魏國還有能力與吾國、秦國雙線作戰嗎?”
“本君要提醒須相一句,衛國的部隊已經在魏國東麵開始行動,少說已經攻下了葭密,難道須相還要本君再插一手嗎?不過須相既然說和談不是魏國唯一的選擇,那本君就在這裏,等著魏國大軍如何?”
“晉陽君所言沒錯,與趙國和談乃是吾國最好的選擇,但本相還是要說,這並不是吾國唯一的選擇。若是都像晉陽君這樣一步不退,本相看來也沒有什麽好談的了。”
須賈知道魏安厘王是萬萬不可能全盤接受趙括提出的條件,若趙括真的一步不退的話,他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聽到須賈真誠的話語,趙括頓時陷入到了沉默當中。他不好判定這是須賈的真心話還是以退為進的策略,一時間難以快速做出應對。
良久之後趙括還是認為這不過是須賈以退為進的策略罷了,畢竟擺在魏國麵前的道路可沒有那麽多。
所以他看著須賈說道:“既然如此那本君就隻好送客了,須相後會有期。”
須賈沒想到趙括竟然如此決絕,狠狠拍擊著身前的案幾:“晉陽君可是已經下定決心了?”
趙括既然已經想清楚,當然不願意與須賈多做糾纏:“本君靜候魏國大軍來臨,還請須相敬告魏安厘王,你要戰便作戰!本君言盡如此,須相請吧。”
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須賈真的想就此拂袖而去,隻是現在的魏國真的難以同時與趙、秦兩國開戰。
南陽郡雖然有魏韓聯軍抵禦秦國,但是麵對呂不韋領銜的秦軍也隻是陷入到消耗之中。若是現在在與趙國開戰,整個魏國東麵可以說是岌岌可危。
麵對趙括的逐客令,須賈已經將手掌掐出了鮮血,最終還是頹然坐了下來:“三十萬石糧食,中牟、蕩陰、朝歌三座城池,晉陽君以為如何?”
趙括聽到須賈開口說話,也是鬆了一口氣。無論自己占盡了多少優勢,隻要戰端一開那就是五五之數。
現在能夠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奪下魏國的城池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樣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雖然魏國的條件已經快要接近趙括的要求,他還是咬定自己之前的要求:“本君已經說過了,五十萬石糧食,中牟、蕩陰、朝歌、平陽、桂陵、孟門、共城七座城池及其周邊領土,本君立刻與魏國簽訂盟約如何?”
“晉陽君不要欺人太甚,吾國已經拿出自己最大的誠意,若是大家都不退半步,本相看來和談就沒有任何必要了!”
須賈聽到趙括始終咬死之前的條件頓時大怒,他出使各個諸侯國的次數不知凡幾,就沒有見過這樣一根筋的。
趙括看著須賈的雙目都開始充血,知道自己的條件魏國是萬萬不會答應的,所以還是決定退上一步:“四十五萬石糧食,中牟、蕩陰、朝歌、平陽、桂陵、孟門五座城池,須相以為如何?”
聽到趙括退了一步,須賈心底也是鬆了一口氣。隻要能退就說明還有談下去的可能,若是局勢僵持下來,估計這場和談就是一場空。
不過就算如此趙括的條件須賈還是接受不了,所以繼續和趙括商議起來:“本相可以非常篤定的告訴晉陽君,三十五萬石糧食已經是吾國能夠拿出的極限了,晉陽君何以咄咄相逼?”
“須相可不要誆本君,真的覺得本君會相信嗎?”趙括伸出四根手指,搖著頭說道,“本君就當再退一步,四十萬石糧食,這樣足夠顯露本君的誠意嗎?”
須賈看著趙括精神抖擻的樣子,再看看自己因為日夜趕路風塵仆仆,頓時有一種想要掐死趙括的感覺。
要不是趙括留下的十五天期限,自己怎麽可能在這個年齡還日夜兼程著趕路。現在言語中還盡是嘲諷的語氣,實在讓人火大。
看著須賈鐵青的臉色,趙括笑了笑決定不再撩撥對方:“須相快請進,要是這樣的場景傳揚出去,天下人該說本君不懂得禮數了。”
須賈心中冷哼一聲,還是邁步走進了趙括的房間。他現在肩負的可是與趙國和談的任務,總不能站在門外與趙括和談吧。
趙括等須賈落座之後,才開口向田爾吩咐道:“去,在外麵守著,任何人不得踏進房間半步。”
“諾,屬下這就前去。”
等到田爾離開了房間,趙括的目光就立刻落在了須賈的身上:“本君已經在黎城等待魏國如此長時間,希望須相這一次能給本君一個好消息。”
須賈猶豫了一下,這已經是自己第二次來到了黎城,相信趙括已經肯定了魏國想要和談的願望。
從自己踏入黎城的第一步開始,這場談判魏國就已經失去了所有的主動權,現在就隻剩下開門見山了。
所以須賈也沒有在選擇和趙括拐彎抹角,直接開口說道:“晉陽君的條件本相已經盡數匯報給吾國大王,隻是吾國上下皆覺得晉陽君的條件實在太過苛刻,可有轉圜餘地?”
趙括掃了須賈一眼,笑著說道:“不知道須相有沒有聽過一句話,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今時今刻的魏國已經沒有與本君談判的本錢,如若不然相信魏國的大軍已經抵達了黎城城下,須相以為然否?”
須賈自然明白趙括所言非虛,隻不過他乃是魏國相國,肯定是要為魏國每一寸土地負責。
即使他知道這一次談判會非常艱難,還是據理力爭:“晉陽君現在無非就是篤定吾國不敢與趙國開戰罷了,的確與趙國和談乃是吾國第一選擇。不過本相還是要提醒晉陽君,與趙國和談當然不是吾國唯一的選擇,不是嗎?”
趙括搖了搖頭,似笑非笑的看著須賈:“不不不,在本軍看來,與吾國和談就是魏國唯一選擇,本君相信魏國在南陽定然和秦國激戰正酣,在失去了十萬武卒部隊之後,難道須相真的以為魏國還有能力與吾國、秦國雙線作戰嗎?”
“本君要提醒須相一句,衛國的部隊已經在魏國東麵開始行動,少說已經攻下了葭密,難道須相還要本君再插一手嗎?不過須相既然說和談不是魏國唯一的選擇,那本君就在這裏,等著魏國大軍如何?”
“晉陽君所言沒錯,與趙國和談乃是吾國最好的選擇,但本相還是要說,這並不是吾國唯一的選擇。若是都像晉陽君這樣一步不退,本相看來也沒有什麽好談的了。”
須賈知道魏安厘王是萬萬不可能全盤接受趙括提出的條件,若趙括真的一步不退的話,他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聽到須賈真誠的話語,趙括頓時陷入到了沉默當中。他不好判定這是須賈的真心話還是以退為進的策略,一時間難以快速做出應對。
良久之後趙括還是認為這不過是須賈以退為進的策略罷了,畢竟擺在魏國麵前的道路可沒有那麽多。
所以他看著須賈說道:“既然如此那本君就隻好送客了,須相後會有期。”
須賈沒想到趙括竟然如此決絕,狠狠拍擊著身前的案幾:“晉陽君可是已經下定決心了?”
趙括既然已經想清楚,當然不願意與須賈多做糾纏:“本君靜候魏國大軍來臨,還請須相敬告魏安厘王,你要戰便作戰!本君言盡如此,須相請吧。”
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須賈真的想就此拂袖而去,隻是現在的魏國真的難以同時與趙、秦兩國開戰。
南陽郡雖然有魏韓聯軍抵禦秦國,但是麵對呂不韋領銜的秦軍也隻是陷入到消耗之中。若是現在在與趙國開戰,整個魏國東麵可以說是岌岌可危。
麵對趙括的逐客令,須賈已經將手掌掐出了鮮血,最終還是頹然坐了下來:“三十萬石糧食,中牟、蕩陰、朝歌三座城池,晉陽君以為如何?”
趙括聽到須賈開口說話,也是鬆了一口氣。無論自己占盡了多少優勢,隻要戰端一開那就是五五之數。
現在能夠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奪下魏國的城池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樣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雖然魏國的條件已經快要接近趙括的要求,他還是咬定自己之前的要求:“本君已經說過了,五十萬石糧食,中牟、蕩陰、朝歌、平陽、桂陵、孟門、共城七座城池及其周邊領土,本君立刻與魏國簽訂盟約如何?”
“晉陽君不要欺人太甚,吾國已經拿出自己最大的誠意,若是大家都不退半步,本相看來和談就沒有任何必要了!”
須賈聽到趙括始終咬死之前的條件頓時大怒,他出使各個諸侯國的次數不知凡幾,就沒有見過這樣一根筋的。
趙括看著須賈的雙目都開始充血,知道自己的條件魏國是萬萬不會答應的,所以還是決定退上一步:“四十五萬石糧食,中牟、蕩陰、朝歌、平陽、桂陵、孟門五座城池,須相以為如何?”
聽到趙括退了一步,須賈心底也是鬆了一口氣。隻要能退就說明還有談下去的可能,若是局勢僵持下來,估計這場和談就是一場空。
不過就算如此趙括的條件須賈還是接受不了,所以繼續和趙括商議起來:“本相可以非常篤定的告訴晉陽君,三十五萬石糧食已經是吾國能夠拿出的極限了,晉陽君何以咄咄相逼?”
“須相可不要誆本君,真的覺得本君會相信嗎?”趙括伸出四根手指,搖著頭說道,“本君就當再退一步,四十萬石糧食,這樣足夠顯露本君的誠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