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下首在座的諸位將領一副喜氣洋洋的表情,趙括用力的拍打著身前的案幾:“爾等以為魏國已是囊中之物了嗎?”
見到自家君上如此暴怒的表情,所有人全部噤若寒蟬。他們已經很久沒有見過趙括這副表情,愣在了那裏不知道該說什麽。
“魏國尚有二十多萬的武卒沒有出現,怎麽在你們眼裏就這樣不值一提嗎?虧你們一個個的還是吾國南征北戰的將領,就是這樣高傲自大嗎?”
趙括的怒喝一字一句的砸到了所有將領的心底,讓他們將剛剛滋生的自滿之情漸漸收了迴去。
李牧看著房間中略顯尷尬的氣氛,輕聲咳嗽了一下說道:“君上,諸位將領都知道自己的問題,還請君上暫息雷霆之怒。”
趙括端起案幾上的果漿狠狠的灌了進去,目光認真的看著所有的將領:“現在清楚了?”
呂方接收到了趙括的目光,期期艾艾的站了起來:“君上,這一次卻是末將們的錯誤,還請君上息怒。”
“請君上息怒!”
趙括這才滿意的點點頭,揮揮手讓他們全都坐了下來:“不要怪本君在此怒斥爾等,要知道隨著鄴城、伯陽落入我們的手中,魏國一定會做出應對。接下來就是連番大戰,爾等一個個如此驕傲自滿、輕視魏人,很可能會成為吾軍百戰百勝的缺口!”
“君上教訓的是,末將等知錯。”
“本君不管你們是真的知錯還是表麵上被迫為之,接下來本君會看你們的表現,若是還是這般,休怪本君無情。”趙括將話撂下之後,看著將領們齊齊色變之後,他這才接著說道,“接下來魏國定會派遣大軍前來這裏,諸位心中可有對策?”
麵對趙括的問題,所有人的目光盡數集中在了李牧的身上。在他們的思想中,趙軍的所有策略基本上就是趙括和李牧兩個人去做決策,他們隻需要執行就可以了。
看著這群將領齊刷刷的目光,趙括笑著說道:“都幹什麽,本君是在問你們,看李牧做什麽?”
呂方尷尬的摸著自己的腦袋,不清不楚的說道:“君上和李尚書做決定就是了,隻要君上指哪,老呂絕無二話!”
“你這個憨貨,趕緊給本君閉嘴!”趙括笑罵了呂方一句,將目光轉向了其他人,“諸位可以暢所欲言,畢竟一人智短兩人智長。”
這群將領將領中最被趙括看好的秦浩宸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看著趙括說道:“末將曾經研究過君上在長平的諸多戰法,竊以為君上當初圍困光狼城將秦國河東援軍一網打盡正好適用於現在的鄴城。”
秦浩宸剛一說完,趙括就來了興趣。對方的想法和自己與李牧製定的策略有些相近,而且他們還從來沒有向這些將領透露接下來的謀劃。
“有點意思,秦將軍可以在說的詳細一些。”
“諾,末將遵命。”秦浩宸見到趙括眼前一亮的表情,忐忑的心稍微平複了一下這才說道,“以末將推測,魏安厘王定然會派遣魏國最精銳的武卒前來馳援鄴城,這個野心巨大的魏國君主是絕對不會坐視威脅吾國都城邯鄲的橋頭堡落入咱們的手中。”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傷亡,末將以為可采取兩方麵的策略。其一派人假扮魏國人在鄴城城牆上駐守,造成吾軍丟棄鄴城進攻伯陽的假象,在鄴城中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其二可以現在就在鄴城周圍布下層層陷阱,無論是魏國何人率領魏軍來此馳援,定然是心急火燎。吾軍可以利用魏人的這個心態在鄴城南麵做一些文章,能更好的引誘敵人入城。”
聽到秦浩宸說完趙括不置可否,將目光轉向了司馬尚:“司馬將軍可有見地?”
司馬尚聽到趙括直接點了自己的名,站了起來說道:“啟稟君上,末將與秦將軍的意見不謀而合,隻是有些微的區別。”
“本君已經說了,此番問計各位盡可暢所欲言,當然呂方這個憨貨的發言就免了。”
司馬尚看著呂方哭喪的表情笑了一下,這才接著說道:“啟稟君上,魏國武卒皆養在大梁,自大梁前來鄴城所費時間必定不短。吾軍可趁此機會向南推進攻下內黃。在末將看來,內黃是距離鄴城最近的城池。無論魏人派何人統兵,一定會給自己準備一個堅固的後方。”
“從現在的局勢看來,既然內黃是距離鄴城最近的城池,很有可能會變成魏軍穩固的後方。既然決定在城外埋伏,末將覺得鄴城並不理想,反而是這個內黃才應該作為吾軍的重中之重!”
秦浩宸聽完司馬尚的分析,這才恍然大悟:“司馬將軍所言極是,是末將有些欠考慮了,還請君上恕罪。”
趙括擺擺手,在他的心目中這個秦浩宸乃是值得培養的趙軍將領,自然不會因為這個去怪罪於他。
“秦將軍不必妄自菲薄,今後隻要注意到領軍之中的細微之處也就是了。司馬尚之言深合本君與李尚書之心,今日再次休整一日,明日全軍開拔攻打內黃。嗯,花震聽令。”
“末將在。”
“給你安排兩萬人馬駐守鄴城,若是魏人突然來攻就點燃烽火。在本君迴師鄴城之前,不想看到鄴城落入敵手,明白嗎?”
“諾,末將遵命,定會確保鄴城萬無一失。”
“很好,諸位都去準備吧,李牧留下。”
看著秦浩宸和司馬尚離去的背影,趙括輕聲說道:“你現在都是兵部尚書了,說說這兩人覺得如何?”
李牧笑著說道:“司馬尚乃是君上自行伍之間提拔上來的將領,君上自然對他很是了解。秦將軍在末將看來也是可造之材,將來或許可以和司馬尚組成吾軍中雙璧。”
“李尚書這樣說倒是讓本君有些意外,李尚書年歲比之兩人也大不了許多。要說這軍中雙璧,怎麽也該輪到李尚書的頭上呀。”
“君上謬讚了,末將還差得遠呢,需要在君上身邊多加學習才是。”
“李尚書又來埋汰本君,是本君跟隨李尚書多加學習才是。”
兩人對視而笑,皆為出現司馬尚和秦浩宸兩顆明珠感到異常的高興,真的是有一種後繼有人的感覺。
見到自家君上如此暴怒的表情,所有人全部噤若寒蟬。他們已經很久沒有見過趙括這副表情,愣在了那裏不知道該說什麽。
“魏國尚有二十多萬的武卒沒有出現,怎麽在你們眼裏就這樣不值一提嗎?虧你們一個個的還是吾國南征北戰的將領,就是這樣高傲自大嗎?”
趙括的怒喝一字一句的砸到了所有將領的心底,讓他們將剛剛滋生的自滿之情漸漸收了迴去。
李牧看著房間中略顯尷尬的氣氛,輕聲咳嗽了一下說道:“君上,諸位將領都知道自己的問題,還請君上暫息雷霆之怒。”
趙括端起案幾上的果漿狠狠的灌了進去,目光認真的看著所有的將領:“現在清楚了?”
呂方接收到了趙括的目光,期期艾艾的站了起來:“君上,這一次卻是末將們的錯誤,還請君上息怒。”
“請君上息怒!”
趙括這才滿意的點點頭,揮揮手讓他們全都坐了下來:“不要怪本君在此怒斥爾等,要知道隨著鄴城、伯陽落入我們的手中,魏國一定會做出應對。接下來就是連番大戰,爾等一個個如此驕傲自滿、輕視魏人,很可能會成為吾軍百戰百勝的缺口!”
“君上教訓的是,末將等知錯。”
“本君不管你們是真的知錯還是表麵上被迫為之,接下來本君會看你們的表現,若是還是這般,休怪本君無情。”趙括將話撂下之後,看著將領們齊齊色變之後,他這才接著說道,“接下來魏國定會派遣大軍前來這裏,諸位心中可有對策?”
麵對趙括的問題,所有人的目光盡數集中在了李牧的身上。在他們的思想中,趙軍的所有策略基本上就是趙括和李牧兩個人去做決策,他們隻需要執行就可以了。
看著這群將領齊刷刷的目光,趙括笑著說道:“都幹什麽,本君是在問你們,看李牧做什麽?”
呂方尷尬的摸著自己的腦袋,不清不楚的說道:“君上和李尚書做決定就是了,隻要君上指哪,老呂絕無二話!”
“你這個憨貨,趕緊給本君閉嘴!”趙括笑罵了呂方一句,將目光轉向了其他人,“諸位可以暢所欲言,畢竟一人智短兩人智長。”
這群將領將領中最被趙括看好的秦浩宸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看著趙括說道:“末將曾經研究過君上在長平的諸多戰法,竊以為君上當初圍困光狼城將秦國河東援軍一網打盡正好適用於現在的鄴城。”
秦浩宸剛一說完,趙括就來了興趣。對方的想法和自己與李牧製定的策略有些相近,而且他們還從來沒有向這些將領透露接下來的謀劃。
“有點意思,秦將軍可以在說的詳細一些。”
“諾,末將遵命。”秦浩宸見到趙括眼前一亮的表情,忐忑的心稍微平複了一下這才說道,“以末將推測,魏安厘王定然會派遣魏國最精銳的武卒前來馳援鄴城,這個野心巨大的魏國君主是絕對不會坐視威脅吾國都城邯鄲的橋頭堡落入咱們的手中。”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傷亡,末將以為可采取兩方麵的策略。其一派人假扮魏國人在鄴城城牆上駐守,造成吾軍丟棄鄴城進攻伯陽的假象,在鄴城中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其二可以現在就在鄴城周圍布下層層陷阱,無論是魏國何人率領魏軍來此馳援,定然是心急火燎。吾軍可以利用魏人的這個心態在鄴城南麵做一些文章,能更好的引誘敵人入城。”
聽到秦浩宸說完趙括不置可否,將目光轉向了司馬尚:“司馬將軍可有見地?”
司馬尚聽到趙括直接點了自己的名,站了起來說道:“啟稟君上,末將與秦將軍的意見不謀而合,隻是有些微的區別。”
“本君已經說了,此番問計各位盡可暢所欲言,當然呂方這個憨貨的發言就免了。”
司馬尚看著呂方哭喪的表情笑了一下,這才接著說道:“啟稟君上,魏國武卒皆養在大梁,自大梁前來鄴城所費時間必定不短。吾軍可趁此機會向南推進攻下內黃。在末將看來,內黃是距離鄴城最近的城池。無論魏人派何人統兵,一定會給自己準備一個堅固的後方。”
“從現在的局勢看來,既然內黃是距離鄴城最近的城池,很有可能會變成魏軍穩固的後方。既然決定在城外埋伏,末將覺得鄴城並不理想,反而是這個內黃才應該作為吾軍的重中之重!”
秦浩宸聽完司馬尚的分析,這才恍然大悟:“司馬將軍所言極是,是末將有些欠考慮了,還請君上恕罪。”
趙括擺擺手,在他的心目中這個秦浩宸乃是值得培養的趙軍將領,自然不會因為這個去怪罪於他。
“秦將軍不必妄自菲薄,今後隻要注意到領軍之中的細微之處也就是了。司馬尚之言深合本君與李尚書之心,今日再次休整一日,明日全軍開拔攻打內黃。嗯,花震聽令。”
“末將在。”
“給你安排兩萬人馬駐守鄴城,若是魏人突然來攻就點燃烽火。在本君迴師鄴城之前,不想看到鄴城落入敵手,明白嗎?”
“諾,末將遵命,定會確保鄴城萬無一失。”
“很好,諸位都去準備吧,李牧留下。”
看著秦浩宸和司馬尚離去的背影,趙括輕聲說道:“你現在都是兵部尚書了,說說這兩人覺得如何?”
李牧笑著說道:“司馬尚乃是君上自行伍之間提拔上來的將領,君上自然對他很是了解。秦將軍在末將看來也是可造之材,將來或許可以和司馬尚組成吾軍中雙璧。”
“李尚書這樣說倒是讓本君有些意外,李尚書年歲比之兩人也大不了許多。要說這軍中雙璧,怎麽也該輪到李尚書的頭上呀。”
“君上謬讚了,末將還差得遠呢,需要在君上身邊多加學習才是。”
“李尚書又來埋汰本君,是本君跟隨李尚書多加學習才是。”
兩人對視而笑,皆為出現司馬尚和秦浩宸兩顆明珠感到異常的高興,真的是有一種後繼有人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