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文王已經這麽說了,趙括自然就順著這個台階走了下來:“既然秦王已經這般說了,那本君當然沒有意見。”
“如此甚好,難道兩國恢複到友好狀態,實在不宜在此時節外生枝。”
趙括也是點點頭,舉起手中的國書竹簡說道:“吾國自然願意遵守此項盟約,勞煩秦王約束手下,要不然將來會發生什麽情況誰也無法預料。”
“趙括爾竟敢威脅吾王,誰給你的膽子讓爾在章台宮大放厥詞!”
趙括話音剛落,司馬靳就直接出言反駁。趙括就在自己的眼前,他無論如何都控製不住心頭的怒氣,總想置對方於死地。
“放肆,寡人已經說了,不宜節外生枝,左庶長是否要將寡人之言當做耳旁風?”
趙括還沒有說話,這邊秦孝文王直接開口訓斥起來。這個司馬靳竟然視自己這個秦國大王如無物,實在太過膽大包天。
司馬靳被秦孝文王這一訓斥才猛然驚醒,連忙恭敬地說道:“臣下知錯,還望大王嚴懲。”
“退下,沒有寡人的同意不許出聲!”
“諾。”
趙括本來還準備順勢發難,秦孝文王的一番訓斥連消帶打就把這件事情給圓了過去。
反正趙秦聯盟已是定局,趙括決定不再繼續留在鹹陽城內:“既然秦國國書已在本君手中,本君就先行告辭。秦王和吾王可以昭告天下,足可以震懾某些宵小之輩。”
“寡人還說好生招待晉陽君,既然晉陽君執意要走,合陽君聽令。”
“諾,臣下在。”
“由你代表寡人前去為晉陽君送行,以示秦趙結盟之誼。”
“臣下遵命。”
在呂不韋的陪同下,趙括帶著五百親衛士卒來到了鹹陽城門之外。
在臨別之際,趙括看著呂不韋突然開口說道:“秦國若想收複南陽半郡,最好是在四月發難。吾國在那個時間亦會向鄴城進軍,如果秦國到那時沒有動兵,此項盟約就此作廢吧。”
呂不韋聽到趙括的話,並沒有第一時間選擇迴答,而是在心中默默思索了起來。
良久之後他依然沒有辦法給趙括一個準信,隻能拱手說道:“晉陽君何不留在鹹陽一段時間,等到朝廷有所決斷之後,在選擇離開鹹陽可否?”
趙括揮了揮手,心中根本不想在鹹陽繼續待下去了:“本君可以給貴國一個月的時間,在動兵之前可以提前通知吾國。若是秦國不遵守攻守盟約,吾國不介意與魏、韓合兵一處。”
麵對趙括赤裸裸的威脅,合陽君隻能默默頷首:“本君明白,自然會告知吾王。山高水長,後會有期。”
“後會有期。”
趙括說完登上了自己的馬車,帶領五百親衛士卒踏上了返迴邯鄲的路程。
一路上的行程自然不需要贅述,就算途中有些劫道之輩也在田爾率領的親衛士卒麵前不堪一擊。
是以趙括在花費了二十多天的時間之後,終於是返迴到自己的老巢,趙國都城邯鄲。
此時的邯鄲已經徹底從廬陵君叛亂中恢複了過來,並且在新任趙王滿的統治下,呈現一幅欣欣向榮的景象。
趙括並沒有第一時間返迴自己的晉陽君府,而是徑直來到了辦公的相國府,立刻派人將虞卿、毛遂、李牧、莫正宙這些人請到相國府中。
四人也在接到趙括命令的一瞬間,迅速趕了過來。趙國實際當權者迴到了邯鄲,他們自然需要匯報最近一段時間的情況。
還沒等趙括開口說道,兵部尚書李牧就急不可待的問道:“君上此番出使秦國,可曾達到預期目的?”
李牧當然會著急了,若是趙括出訪順利,則有很大可能趙國將會對魏國用兵。
在趙括的影響之下,手下這批將領一個個的都被他搞得快成了戰爭販子,對於開疆拓土有著非常無比的執著。
最作為兵部尚書的李牧,自然希望能夠在趙括的帶領下為趙國打下大大的一片疆土。
“嗬嗬,就算是要對魏國用兵,李尚書身為兵部首腦,怎麽可以擅離職守呢?”這邊趙括還沒有說話,那邊虞卿揶揄著說了起來。
“虞卿所言本君確實認同,李牧你身為兵部尚書,自然應該坐鎮邯鄲,魏國的事情你就不要參合了。”趙括強忍著笑,順著虞卿的話頭說了下去。
“別呀,末將可是一直在期盼君上的歸來,攻略魏國可萬萬不能將末將排除在外呀。”
趙括搖了搖頭,並沒有接著說下去,轉而將視線停在了莫正宙的身上:“吏部考核這麽長時間了,可有什麽進展,關於察舉選官的製度是否已經落實下去?”
莫正宙點點頭,笑著說道:“吏部前一段時間已經完成了考察,以君上的名義錄用,用以填補中樞朝廷的空缺。剩下的人員交予了刑部尚書善陽君,派到了各地前去督查各郡。”
“至於君上所提察舉選官的製度,臣下和虞尚書聊過之後,準備現在代、河間兩郡先期進行運行。如果全部鋪開來做的話,以吾國現在的國力很難去支撐如此龐大的官員開支。”
趙括衝著虞卿和莫正宙豎起了大拇指,很是滿意兩人的決定:“是本君有些孟浪了,沒有考慮吾國的實際情況。虞尚書和莫尚書做的很好,就先這麽辦吧。”
“今次出使秦國尚算順利,本君準備在明年四月間與秦國共同攻伐魏國。鄴城、安陽、內黃、蕩陰本君是勢在必得,隻要拿下此四城,足以拱衛邯鄲都城安全。”
李牧立刻大喜過望,笑著說道:“君上,是否要抽調野王駐軍迴抵邯鄲,然後再行征兵?”
“嗯,兵部可以行文,安排周平、周寬兩兄弟駐守野王,留下五萬兵力即可。呂方帶領野王剩餘駐軍於三月間返迴邯鄲。對了,從匈奴那邊俘獲的戰馬可曾從雁門郡調迴?”
“迴稟君上,雁門郡俘獲之戰馬已然從雁門郡調迴邯鄲,工部田尚書正在緊急趕製馬鐙、馬鞍等騎兵所需之物。”
“好,如此甚好。先行填補騎兵空缺,定要湊足八萬之數。安排衛原好生訓練騎兵,到時候自然會成為本君手中的利劍!”
“謹遵君上詔令。”
“如此甚好,難道兩國恢複到友好狀態,實在不宜在此時節外生枝。”
趙括也是點點頭,舉起手中的國書竹簡說道:“吾國自然願意遵守此項盟約,勞煩秦王約束手下,要不然將來會發生什麽情況誰也無法預料。”
“趙括爾竟敢威脅吾王,誰給你的膽子讓爾在章台宮大放厥詞!”
趙括話音剛落,司馬靳就直接出言反駁。趙括就在自己的眼前,他無論如何都控製不住心頭的怒氣,總想置對方於死地。
“放肆,寡人已經說了,不宜節外生枝,左庶長是否要將寡人之言當做耳旁風?”
趙括還沒有說話,這邊秦孝文王直接開口訓斥起來。這個司馬靳竟然視自己這個秦國大王如無物,實在太過膽大包天。
司馬靳被秦孝文王這一訓斥才猛然驚醒,連忙恭敬地說道:“臣下知錯,還望大王嚴懲。”
“退下,沒有寡人的同意不許出聲!”
“諾。”
趙括本來還準備順勢發難,秦孝文王的一番訓斥連消帶打就把這件事情給圓了過去。
反正趙秦聯盟已是定局,趙括決定不再繼續留在鹹陽城內:“既然秦國國書已在本君手中,本君就先行告辭。秦王和吾王可以昭告天下,足可以震懾某些宵小之輩。”
“寡人還說好生招待晉陽君,既然晉陽君執意要走,合陽君聽令。”
“諾,臣下在。”
“由你代表寡人前去為晉陽君送行,以示秦趙結盟之誼。”
“臣下遵命。”
在呂不韋的陪同下,趙括帶著五百親衛士卒來到了鹹陽城門之外。
在臨別之際,趙括看著呂不韋突然開口說道:“秦國若想收複南陽半郡,最好是在四月發難。吾國在那個時間亦會向鄴城進軍,如果秦國到那時沒有動兵,此項盟約就此作廢吧。”
呂不韋聽到趙括的話,並沒有第一時間選擇迴答,而是在心中默默思索了起來。
良久之後他依然沒有辦法給趙括一個準信,隻能拱手說道:“晉陽君何不留在鹹陽一段時間,等到朝廷有所決斷之後,在選擇離開鹹陽可否?”
趙括揮了揮手,心中根本不想在鹹陽繼續待下去了:“本君可以給貴國一個月的時間,在動兵之前可以提前通知吾國。若是秦國不遵守攻守盟約,吾國不介意與魏、韓合兵一處。”
麵對趙括赤裸裸的威脅,合陽君隻能默默頷首:“本君明白,自然會告知吾王。山高水長,後會有期。”
“後會有期。”
趙括說完登上了自己的馬車,帶領五百親衛士卒踏上了返迴邯鄲的路程。
一路上的行程自然不需要贅述,就算途中有些劫道之輩也在田爾率領的親衛士卒麵前不堪一擊。
是以趙括在花費了二十多天的時間之後,終於是返迴到自己的老巢,趙國都城邯鄲。
此時的邯鄲已經徹底從廬陵君叛亂中恢複了過來,並且在新任趙王滿的統治下,呈現一幅欣欣向榮的景象。
趙括並沒有第一時間返迴自己的晉陽君府,而是徑直來到了辦公的相國府,立刻派人將虞卿、毛遂、李牧、莫正宙這些人請到相國府中。
四人也在接到趙括命令的一瞬間,迅速趕了過來。趙國實際當權者迴到了邯鄲,他們自然需要匯報最近一段時間的情況。
還沒等趙括開口說道,兵部尚書李牧就急不可待的問道:“君上此番出使秦國,可曾達到預期目的?”
李牧當然會著急了,若是趙括出訪順利,則有很大可能趙國將會對魏國用兵。
在趙括的影響之下,手下這批將領一個個的都被他搞得快成了戰爭販子,對於開疆拓土有著非常無比的執著。
最作為兵部尚書的李牧,自然希望能夠在趙括的帶領下為趙國打下大大的一片疆土。
“嗬嗬,就算是要對魏國用兵,李尚書身為兵部首腦,怎麽可以擅離職守呢?”這邊趙括還沒有說話,那邊虞卿揶揄著說了起來。
“虞卿所言本君確實認同,李牧你身為兵部尚書,自然應該坐鎮邯鄲,魏國的事情你就不要參合了。”趙括強忍著笑,順著虞卿的話頭說了下去。
“別呀,末將可是一直在期盼君上的歸來,攻略魏國可萬萬不能將末將排除在外呀。”
趙括搖了搖頭,並沒有接著說下去,轉而將視線停在了莫正宙的身上:“吏部考核這麽長時間了,可有什麽進展,關於察舉選官的製度是否已經落實下去?”
莫正宙點點頭,笑著說道:“吏部前一段時間已經完成了考察,以君上的名義錄用,用以填補中樞朝廷的空缺。剩下的人員交予了刑部尚書善陽君,派到了各地前去督查各郡。”
“至於君上所提察舉選官的製度,臣下和虞尚書聊過之後,準備現在代、河間兩郡先期進行運行。如果全部鋪開來做的話,以吾國現在的國力很難去支撐如此龐大的官員開支。”
趙括衝著虞卿和莫正宙豎起了大拇指,很是滿意兩人的決定:“是本君有些孟浪了,沒有考慮吾國的實際情況。虞尚書和莫尚書做的很好,就先這麽辦吧。”
“今次出使秦國尚算順利,本君準備在明年四月間與秦國共同攻伐魏國。鄴城、安陽、內黃、蕩陰本君是勢在必得,隻要拿下此四城,足以拱衛邯鄲都城安全。”
李牧立刻大喜過望,笑著說道:“君上,是否要抽調野王駐軍迴抵邯鄲,然後再行征兵?”
“嗯,兵部可以行文,安排周平、周寬兩兄弟駐守野王,留下五萬兵力即可。呂方帶領野王剩餘駐軍於三月間返迴邯鄲。對了,從匈奴那邊俘獲的戰馬可曾從雁門郡調迴?”
“迴稟君上,雁門郡俘獲之戰馬已然從雁門郡調迴邯鄲,工部田尚書正在緊急趕製馬鐙、馬鞍等騎兵所需之物。”
“好,如此甚好。先行填補騎兵空缺,定要湊足八萬之數。安排衛原好生訓練騎兵,到時候自然會成為本君手中的利劍!”
“謹遵君上詔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