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平陽君剛剛說完之後,一位戰戰巍巍的老者就從坐塌上艱難的站了起來。
他拄著拐杖慢騰騰的走到平陽君的麵前,灰白的雙眼死死盯在平陽君的臉上:“趙豹,大王故去那就應該由大王世子克成大統,如何能夠輪得到你在這裏講話?”
麵對眼前的老者,趙豹露出難得一見的討好笑容:“叔父何以生這麽大的氣,且聽小侄道來。”
對麵的老者趙玄乃是趙武靈王趙雍的兄弟,素來在宗室之中威望甚高,嚴守中立地位獨特。
如果不是當年沙丘之變,趙武靈王的兄弟一係皆被趙惠文王冷落,對方一定會在趙惠文王一朝水漲船高。
平陽君趙豹在趙玄的逼視之下咽了一口吐沫,笑著說道:“還請叔父得知,叛軍罪大惡極,竟然將大王血脈在王宮之中盡數格殺,小侄實在是不知如何是好,才會讓各位族老親臨祖祠。”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一夕之間趙孝成王的所有血脈都灰飛煙滅,大殿之中再次響起了族老們悲痛欲絕的哭聲。
這一聲聲的哭聲讓趙括心中異常煩躁,站了起來瞪著他們說道:“吾國朝堂正是危在旦夕,哪裏有時間在這裏讓各位長者抒發哀痛?”
“實在不為人子,大王故去、子嗣斷絕,你趙括還在這裏危言聳聽,趙奢就是這樣教你的,對得起大王對你的隆恩?”趙玄聽到趙括的話氣就不打一處來,手中的竹杖就準備落在趙括的身上。
趙括怎麽會讓對方敲打在自己的身上,一把手就拿住了竹杖奪了過來:“哪裏是本君在這裏危言聳聽,吾國經長平、上穀、馬陵三戰之後,已經被秦、燕、齊三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一旦朝堂政局不穩,各位想想對方是否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趙括的話一字一句的落在了趙國宗室族老的心裏,整個大殿一下子就重新恢複了沉靜。
趙括看了一眼平陽君趙豹就坐迴到坐塌之上了,他的意思也很明顯,現在就該平陽君將公子郚子嗣推上前台的時候。
平陽君趙豹此時也沒有任何的辦法,輕咳一聲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此時先王血脈隻有公子郚一人而已,以本君之見當在公子郚子嗣中擇一賢明過繼到大王這裏,才能名正言順繼承大統。”
公子郚一聽視線就落在了一旁靜坐不動的趙括身上,他這才意識到當初與趙括迴抵邯鄲時候,對方話裏的那些意味深長的暗語。
公子郚緊咬著嘴唇,他實在不想讓自己的子孫登上那個看似顯赫實則受人控製的位置。
但是就算他是趙惠文王的兒子,左右不過是邯鄲的一個小透明罷了。
以平陽君和晉陽君的威望,他明白自己說什麽都起不到任何的用作。
趙豹也沒有想著去征求趙郚的意見,而是盯在了趙括的臉上。
趙括睜開了合上的雙眼,虎視眈眈的看著所有的族老說道:“平陽叔父之言小侄認同,此乃關乎吾國千秋社稷之舉萬萬不可疏忽,還請各位族老當機立斷!”
趙括之前派遣的親衛士卒將他們半請半押送的態度就足以說明晉陽君的態度,而且趙括身上的殺氣開始彌漫在大殿之中,大有一言不合大殺四方的意思。
反正國君之位怎麽輪都輪不到自己一脈,他們懾於趙括的氣勢,紛紛表示了讚同。
“老夫不讚同!此乃關乎國體之事,豈能容爾等三言兩語而決?老夫認為當祭告祖宗,讓祖宗來定奪此事!”
趙括一看又是趙玄跳出來搗亂,直言不諱的反駁道:“儒家孔夫子都知道不語亂力亂神,長者之言真乃笑話!”
“混賬!吾族自先祖季勝開始已曆數百年之久,豈容你一個黃口小兒可以汙言之?”
趙括不耐煩的掏了掏耳朵,似笑非笑的看著對方說道:“不若這樣,本君送長者前去詢問先祖,長者再將先祖意見帶迴來如何?”
“你!”
眼見趙括心起殺意,趙玄頓時嚇得一個激靈。在他的心底是不想趙何一脈再占據國君之位,可是現在看來是他自己異想天開。
平陽君見狀連忙出來打著圓場,笑著和趙玄說道:“叔父謬矣,國事之重豈能寄托於虛無縹緲的天意?”
趙玄聞言趕緊就坡下驢,他可不想用自己的生命來試探趙括的底線:“平陽君之言倒是合情合理,老夫並不反對。”
趙括嗤笑一聲沒有再言語,這幫老家夥不過就是仗著資曆老而已。要是沒有這些年齡的資曆,完全就是連狗屁都不是。
趙括長身而起,繼續開口說道:“本君素聞公子郚幼子趙滿天資聰穎,以本君之見不若就將趙滿過繼於大王,即刻繼承吾國國君之位。”
“王宮之中所有侍衛皆與廬陵君一起叛逆弑君,王宮安全就由本君親衛士卒負責把守。眾位可有意見?”
這些族老怎麽敢有意見,先不說宗室之中資曆最老的趙玄都沒有被趙括放在眼裏。
就隻說殿外的那五百士卒身上的剽悍之意,他們料定自己膽敢說個不字,外麵士卒身上的武器就會毫不猶豫落在自己的頭上。
在趙括半商議半脅迫之下,關於趙國君主之位就這樣輕而易舉的定奪了下來。
趙括也是完美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接下來就需要一步一步去將朝堂之上的反對意見一點一點的剪除。
首當其衝的就是趙國相國平陽君趙豹,這就要看趙豹是否會明哲保身了。
若是對方知趣,趙括不介意給他一個和平陽君趙勝相似的結局。
若是對方敢於負隅頑抗,那就休要怪自己心狠手辣了。而且在趙括心中,平陽君與廬陵君叛逆一事必定有所牽連,要不然廬陵君趙祺絕對不會這般鋌而走險。
出了大殿之後,趙括看著林奕直接傳達了命令:“林奕,你帶這五百人陪同公子郚迴府,將公子郚幼子趙滿帶到王宮之中。”
隨即他笑眯眯的看著公子郚說道:“公子真是好福氣,還未曾恭喜公子。”
趙郚臉上根本沒有任何的笑容,反而一臉苦澀的說道:“某家願意終身為大王守衛王陵,還望晉陽君準許。”
他拄著拐杖慢騰騰的走到平陽君的麵前,灰白的雙眼死死盯在平陽君的臉上:“趙豹,大王故去那就應該由大王世子克成大統,如何能夠輪得到你在這裏講話?”
麵對眼前的老者,趙豹露出難得一見的討好笑容:“叔父何以生這麽大的氣,且聽小侄道來。”
對麵的老者趙玄乃是趙武靈王趙雍的兄弟,素來在宗室之中威望甚高,嚴守中立地位獨特。
如果不是當年沙丘之變,趙武靈王的兄弟一係皆被趙惠文王冷落,對方一定會在趙惠文王一朝水漲船高。
平陽君趙豹在趙玄的逼視之下咽了一口吐沫,笑著說道:“還請叔父得知,叛軍罪大惡極,竟然將大王血脈在王宮之中盡數格殺,小侄實在是不知如何是好,才會讓各位族老親臨祖祠。”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一夕之間趙孝成王的所有血脈都灰飛煙滅,大殿之中再次響起了族老們悲痛欲絕的哭聲。
這一聲聲的哭聲讓趙括心中異常煩躁,站了起來瞪著他們說道:“吾國朝堂正是危在旦夕,哪裏有時間在這裏讓各位長者抒發哀痛?”
“實在不為人子,大王故去、子嗣斷絕,你趙括還在這裏危言聳聽,趙奢就是這樣教你的,對得起大王對你的隆恩?”趙玄聽到趙括的話氣就不打一處來,手中的竹杖就準備落在趙括的身上。
趙括怎麽會讓對方敲打在自己的身上,一把手就拿住了竹杖奪了過來:“哪裏是本君在這裏危言聳聽,吾國經長平、上穀、馬陵三戰之後,已經被秦、燕、齊三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一旦朝堂政局不穩,各位想想對方是否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趙括的話一字一句的落在了趙國宗室族老的心裏,整個大殿一下子就重新恢複了沉靜。
趙括看了一眼平陽君趙豹就坐迴到坐塌之上了,他的意思也很明顯,現在就該平陽君將公子郚子嗣推上前台的時候。
平陽君趙豹此時也沒有任何的辦法,輕咳一聲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此時先王血脈隻有公子郚一人而已,以本君之見當在公子郚子嗣中擇一賢明過繼到大王這裏,才能名正言順繼承大統。”
公子郚一聽視線就落在了一旁靜坐不動的趙括身上,他這才意識到當初與趙括迴抵邯鄲時候,對方話裏的那些意味深長的暗語。
公子郚緊咬著嘴唇,他實在不想讓自己的子孫登上那個看似顯赫實則受人控製的位置。
但是就算他是趙惠文王的兒子,左右不過是邯鄲的一個小透明罷了。
以平陽君和晉陽君的威望,他明白自己說什麽都起不到任何的用作。
趙豹也沒有想著去征求趙郚的意見,而是盯在了趙括的臉上。
趙括睜開了合上的雙眼,虎視眈眈的看著所有的族老說道:“平陽叔父之言小侄認同,此乃關乎吾國千秋社稷之舉萬萬不可疏忽,還請各位族老當機立斷!”
趙括之前派遣的親衛士卒將他們半請半押送的態度就足以說明晉陽君的態度,而且趙括身上的殺氣開始彌漫在大殿之中,大有一言不合大殺四方的意思。
反正國君之位怎麽輪都輪不到自己一脈,他們懾於趙括的氣勢,紛紛表示了讚同。
“老夫不讚同!此乃關乎國體之事,豈能容爾等三言兩語而決?老夫認為當祭告祖宗,讓祖宗來定奪此事!”
趙括一看又是趙玄跳出來搗亂,直言不諱的反駁道:“儒家孔夫子都知道不語亂力亂神,長者之言真乃笑話!”
“混賬!吾族自先祖季勝開始已曆數百年之久,豈容你一個黃口小兒可以汙言之?”
趙括不耐煩的掏了掏耳朵,似笑非笑的看著對方說道:“不若這樣,本君送長者前去詢問先祖,長者再將先祖意見帶迴來如何?”
“你!”
眼見趙括心起殺意,趙玄頓時嚇得一個激靈。在他的心底是不想趙何一脈再占據國君之位,可是現在看來是他自己異想天開。
平陽君見狀連忙出來打著圓場,笑著和趙玄說道:“叔父謬矣,國事之重豈能寄托於虛無縹緲的天意?”
趙玄聞言趕緊就坡下驢,他可不想用自己的生命來試探趙括的底線:“平陽君之言倒是合情合理,老夫並不反對。”
趙括嗤笑一聲沒有再言語,這幫老家夥不過就是仗著資曆老而已。要是沒有這些年齡的資曆,完全就是連狗屁都不是。
趙括長身而起,繼續開口說道:“本君素聞公子郚幼子趙滿天資聰穎,以本君之見不若就將趙滿過繼於大王,即刻繼承吾國國君之位。”
“王宮之中所有侍衛皆與廬陵君一起叛逆弑君,王宮安全就由本君親衛士卒負責把守。眾位可有意見?”
這些族老怎麽敢有意見,先不說宗室之中資曆最老的趙玄都沒有被趙括放在眼裏。
就隻說殿外的那五百士卒身上的剽悍之意,他們料定自己膽敢說個不字,外麵士卒身上的武器就會毫不猶豫落在自己的頭上。
在趙括半商議半脅迫之下,關於趙國君主之位就這樣輕而易舉的定奪了下來。
趙括也是完美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接下來就需要一步一步去將朝堂之上的反對意見一點一點的剪除。
首當其衝的就是趙國相國平陽君趙豹,這就要看趙豹是否會明哲保身了。
若是對方知趣,趙括不介意給他一個和平陽君趙勝相似的結局。
若是對方敢於負隅頑抗,那就休要怪自己心狠手辣了。而且在趙括心中,平陽君與廬陵君叛逆一事必定有所牽連,要不然廬陵君趙祺絕對不會這般鋌而走險。
出了大殿之後,趙括看著林奕直接傳達了命令:“林奕,你帶這五百人陪同公子郚迴府,將公子郚幼子趙滿帶到王宮之中。”
隨即他笑眯眯的看著公子郚說道:“公子真是好福氣,還未曾恭喜公子。”
趙郚臉上根本沒有任何的笑容,反而一臉苦澀的說道:“某家願意終身為大王守衛王陵,還望晉陽君準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