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闕奚陷入了思考當中,趙括也不著急,靜靜的坐在那裏等著單闕奚做最後的決定。
良久之後單闕奚這才平靜的說道:“稱臣本王倒是可以理解,納貢不知道在晉陽君口中是何種意思?”
趙括聽到覃喜明的翻譯笑了笑,沒有選擇和單闕奚在繞什麽彎子:“每歲十萬匹戰馬、五萬青銅弓箭、五萬鐵質弓箭,本君可保你這單於之位數十年無憂!”
匈奴右屠耆王聽完趙括的意見斷然拒絕:“晉陽君這是獅子大開口,看來咱們是談不攏了!”
趙括有些無語的攤開了手,雙眼死死的盯在單闕奚的臉上:“看來屠耆王有些搞不清現在的局麵,就這麽和你說吧,本君不過是看在你尚有幾分作用才和你聊這些,千萬不要自視過高!”
單闕奚聽完趙括十分輕視的話語,霍然從坐席上站了起來:“我家匈奴好兒郎,豈能任憑你一個趙人擺布?此事本王斷然不會接受!”
“哈哈,本君敬你是一條漢子,此帳篷的門口就在這裏,請便!”
趙括哪裏會給單闕奚任何的好臉色,既然你不接受這樣的條件,那就給本君滾蛋。
單闕奚有些遲疑的站在原地,一時間也不知道自己該選擇一走了之呢,還是選擇接受趙括的條件。
一走了之倒是很能凸顯自己身為狼神子民的豪氣,但是一定是十死無生之局。
接受趙括的條件那又是萬萬不可,如此兩難的選擇再一次讓單闕奚不知道該如何抉擇。
“本君倒是提醒一下右屠耆王,匈奴人很多,本君並不介意誰能登上匈奴單於的寶座,明白嗎?”
覃喜明的翻譯已經將趙括話裏的意思表達的明明白白,死了一個右屠耆王單闕奚,還有右大將、右大都尉、右大當戶、右胥這些可供自己選擇。
就算是這些人全部都不接受自己的條件,趙括自然也沒有關係,那就挑一個能夠接受自己條件的匈奴人。
以現在趙括在右屠耆王領地之中的強勢,挑選任何一個人出來,都足以將對方推向匈奴單於的寶座。
趙括之所以選擇了單闕奚作為自己臨時的盟友,不過是因為右屠耆王這個僅次於單於的身份更好下手一些。
單闕奚能在爭奪單於失敗之後,依舊被頭曼封為右屠耆王,自然也不是傻子,幾乎一瞬間就明白了趙括的意思。
不過這樣的條件實在是太過苛刻一些,單闕奚重新坐了下來,和趙括說道:“晉陽君的條件太過苛刻,並非是合作之道。本王若是答應了晉陽君的條件,隻怕晉陽君一走,就有無數匈奴兒郎反對本王的統治!”
“哼,草原之上不是最信奉力量才是道理嘛,誰敢反對滅殺之,多麽簡單的一件事情!”
趙括雖然說得輕描淡寫,但在單闕奚心裏卻掀起了滔天巨浪。
從這位趙國晉陽君的口中就知道他並非是什麽仁慈之人,與其讓他將匈奴人力量全部滅殺,還不如先答應下他的條件,等到自己有足夠的力量在進行反擊。
單闕奚不會去承認他這個狼神子民已經懼怕了趙括言語中的殺意,不斷給自己找理由來說服自己接受趙括的條件。
趙括也從單闕奚的表情中察覺到了對方的鬆動,立刻開口說道:“也怪本君說得不詳細,好像屠耆王也有誤會的地方。”
“這些東西並不是讓屠耆王平白送到吾國境內,既然在吾國名下稱臣,吾國自然會有賞賜。絲綢、漆器、美酒甚至是吾中原儒家經典亦可賜予匈奴單於,屠耆王覺得如何?”
單闕奚聽到覃喜明的翻譯,立刻就心動了。中原精美的絲綢、漆器向來都是他們這些匈奴貴族的最愛,若是用這些東西可以換到這些享受品,相信匈奴境內都不會認為趙括的條件苛刻。
想到這裏單闕奚立刻開口說道:“晉陽君的條件本王答應了,本王對狼神起誓,若違背今日約定,定要本王一脈不得榮歸狼神懷抱!”
“好,屠耆王果然是快人快語,本君自然信得過屠耆王的誓言,此事就這麽說定了。本君現在尚有要事,明日再邀請屠耆王商議可好?”
“晉陽君先忙,本王先行告辭。”
覃喜明將單闕奚送走之後,才一臉不解的返迴到帳篷之中問道:“君上,既然要讓匈奴稱臣納貢,何以咱們還要給他們如此貴重之物?”
“貴重嗎?本君且來問你,若是以匈奴單於為首的這些匈奴貴族全部沉溺在聲色犬馬之中,數十年後的匈奴人會變得如何?”
覃喜明聽到趙括的解釋,立刻恍然大悟:“君上的意思末將明白了,真是神來之筆!”
趙括笑了笑,並沒有將覃喜明的誇讚放在心上,轉而問道:“若是這個單闕奚與頭曼速來不睦,我估摸著頭曼估摸著是跑到了匈奴左屠耆王興廉嗣那裏。”
“這麽些時日過去了,怎麽著這位逃竄的頭曼單於也應該返迴匈奴王庭了吧。看起來咱們下一步就要引蛇出洞,在曠野之中解決頭曼單於了。”
“末將可沒有君上這麽好使的腦袋,不過還請君上放心,隻要君上一聲令下,末將願意替君上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得了得了,這馬屁以後還是少拍了,快惡心死本君了。本君且來問你,咱們所處的地方距離匈奴王庭大概多長距離?”
覃喜明略微思考了一下,開口迴道:“啟稟君上,大概有六百裏左右吧。”
“六百裏嗎?若是讓單闕奚領著自己的騎兵將頭曼單於引到中間的位置,咱們再一舉滅殺之,如何?”
“哪裏需要那麽麻煩,君上親率大軍前往匈奴王庭,吾君騎兵足以將頭曼徹底斬殺。”
“不可,畢竟是頭曼單於的老巢,想必防禦力量自然不弱。本君還想將兒郎們全須全尾的帶迴去,直接攻打匈奴王庭實屬不智。”
“君上決斷吧,隻要君上的吩咐,末將一定遵從。”
“薑盛呢,去把薑盛叫進來,與本君好好合計合計。”
“諾,末將這就去叫薑統領。”
良久之後單闕奚這才平靜的說道:“稱臣本王倒是可以理解,納貢不知道在晉陽君口中是何種意思?”
趙括聽到覃喜明的翻譯笑了笑,沒有選擇和單闕奚在繞什麽彎子:“每歲十萬匹戰馬、五萬青銅弓箭、五萬鐵質弓箭,本君可保你這單於之位數十年無憂!”
匈奴右屠耆王聽完趙括的意見斷然拒絕:“晉陽君這是獅子大開口,看來咱們是談不攏了!”
趙括有些無語的攤開了手,雙眼死死的盯在單闕奚的臉上:“看來屠耆王有些搞不清現在的局麵,就這麽和你說吧,本君不過是看在你尚有幾分作用才和你聊這些,千萬不要自視過高!”
單闕奚聽完趙括十分輕視的話語,霍然從坐席上站了起來:“我家匈奴好兒郎,豈能任憑你一個趙人擺布?此事本王斷然不會接受!”
“哈哈,本君敬你是一條漢子,此帳篷的門口就在這裏,請便!”
趙括哪裏會給單闕奚任何的好臉色,既然你不接受這樣的條件,那就給本君滾蛋。
單闕奚有些遲疑的站在原地,一時間也不知道自己該選擇一走了之呢,還是選擇接受趙括的條件。
一走了之倒是很能凸顯自己身為狼神子民的豪氣,但是一定是十死無生之局。
接受趙括的條件那又是萬萬不可,如此兩難的選擇再一次讓單闕奚不知道該如何抉擇。
“本君倒是提醒一下右屠耆王,匈奴人很多,本君並不介意誰能登上匈奴單於的寶座,明白嗎?”
覃喜明的翻譯已經將趙括話裏的意思表達的明明白白,死了一個右屠耆王單闕奚,還有右大將、右大都尉、右大當戶、右胥這些可供自己選擇。
就算是這些人全部都不接受自己的條件,趙括自然也沒有關係,那就挑一個能夠接受自己條件的匈奴人。
以現在趙括在右屠耆王領地之中的強勢,挑選任何一個人出來,都足以將對方推向匈奴單於的寶座。
趙括之所以選擇了單闕奚作為自己臨時的盟友,不過是因為右屠耆王這個僅次於單於的身份更好下手一些。
單闕奚能在爭奪單於失敗之後,依舊被頭曼封為右屠耆王,自然也不是傻子,幾乎一瞬間就明白了趙括的意思。
不過這樣的條件實在是太過苛刻一些,單闕奚重新坐了下來,和趙括說道:“晉陽君的條件太過苛刻,並非是合作之道。本王若是答應了晉陽君的條件,隻怕晉陽君一走,就有無數匈奴兒郎反對本王的統治!”
“哼,草原之上不是最信奉力量才是道理嘛,誰敢反對滅殺之,多麽簡單的一件事情!”
趙括雖然說得輕描淡寫,但在單闕奚心裏卻掀起了滔天巨浪。
從這位趙國晉陽君的口中就知道他並非是什麽仁慈之人,與其讓他將匈奴人力量全部滅殺,還不如先答應下他的條件,等到自己有足夠的力量在進行反擊。
單闕奚不會去承認他這個狼神子民已經懼怕了趙括言語中的殺意,不斷給自己找理由來說服自己接受趙括的條件。
趙括也從單闕奚的表情中察覺到了對方的鬆動,立刻開口說道:“也怪本君說得不詳細,好像屠耆王也有誤會的地方。”
“這些東西並不是讓屠耆王平白送到吾國境內,既然在吾國名下稱臣,吾國自然會有賞賜。絲綢、漆器、美酒甚至是吾中原儒家經典亦可賜予匈奴單於,屠耆王覺得如何?”
單闕奚聽到覃喜明的翻譯,立刻就心動了。中原精美的絲綢、漆器向來都是他們這些匈奴貴族的最愛,若是用這些東西可以換到這些享受品,相信匈奴境內都不會認為趙括的條件苛刻。
想到這裏單闕奚立刻開口說道:“晉陽君的條件本王答應了,本王對狼神起誓,若違背今日約定,定要本王一脈不得榮歸狼神懷抱!”
“好,屠耆王果然是快人快語,本君自然信得過屠耆王的誓言,此事就這麽說定了。本君現在尚有要事,明日再邀請屠耆王商議可好?”
“晉陽君先忙,本王先行告辭。”
覃喜明將單闕奚送走之後,才一臉不解的返迴到帳篷之中問道:“君上,既然要讓匈奴稱臣納貢,何以咱們還要給他們如此貴重之物?”
“貴重嗎?本君且來問你,若是以匈奴單於為首的這些匈奴貴族全部沉溺在聲色犬馬之中,數十年後的匈奴人會變得如何?”
覃喜明聽到趙括的解釋,立刻恍然大悟:“君上的意思末將明白了,真是神來之筆!”
趙括笑了笑,並沒有將覃喜明的誇讚放在心上,轉而問道:“若是這個單闕奚與頭曼速來不睦,我估摸著頭曼估摸著是跑到了匈奴左屠耆王興廉嗣那裏。”
“這麽些時日過去了,怎麽著這位逃竄的頭曼單於也應該返迴匈奴王庭了吧。看起來咱們下一步就要引蛇出洞,在曠野之中解決頭曼單於了。”
“末將可沒有君上這麽好使的腦袋,不過還請君上放心,隻要君上一聲令下,末將願意替君上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得了得了,這馬屁以後還是少拍了,快惡心死本君了。本君且來問你,咱們所處的地方距離匈奴王庭大概多長距離?”
覃喜明略微思考了一下,開口迴道:“啟稟君上,大概有六百裏左右吧。”
“六百裏嗎?若是讓單闕奚領著自己的騎兵將頭曼單於引到中間的位置,咱們再一舉滅殺之,如何?”
“哪裏需要那麽麻煩,君上親率大軍前往匈奴王庭,吾君騎兵足以將頭曼徹底斬殺。”
“不可,畢竟是頭曼單於的老巢,想必防禦力量自然不弱。本君還想將兒郎們全須全尾的帶迴去,直接攻打匈奴王庭實屬不智。”
“君上決斷吧,隻要君上的吩咐,末將一定遵從。”
“薑盛呢,去把薑盛叫進來,與本君好好合計合計。”
“諾,末將這就去叫薑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