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趙括再一次來到雁門郡的時候,忽然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在結束了趙燕之間的上穀之戰,按照趙括的預計就要騰出手來去解決趙國北境的匈奴邊患。


    誰成想趙孝成王一紙調令將自己召迴到邯鄲,而當自己再一次來到雁門郡的時候,已經真正成為趙國軍方的首腦。


    而雁門郡這邊的留守的趙挺、李牧、覃喜明這些人得到消息之後,全部在句注塞外等候趙括的到來。


    句注塞被後世的《呂氏春秋》定為天下九塞,乃是鼎鼎有名的雁門關的前身。此處東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盤旋崎嶇,絕頂置塞,從趙武靈王開始這裏就是抗擊北方異族的前線。


    因為匈奴隱隱有扣邊之跡象,故而這些留守在雁門郡的將軍們全部集中在了句注塞這裏。


    在他們的不遠處,騎兵奔騰揚起的漫天灰塵在告訴他們,新任趙國大將軍、晉陽君趙括已經趕到了這裏,將要與匈奴來一場戰略決戰。


    騎兵裝備上馬鞍和馬鐙之後讓趙國騎兵的操控力更加細膩,趙括率領著騎兵眨眼間就來到了句注塞城外,將將停在了趙挺等人的附近。


    趙挺帶著李牧等人連忙迎了上去:“末將等人參見晉陽君,晉陽君一路安好?”


    趙括翻身下馬,看著趙挺等人滿意的點點頭:“閑話少敘,本君安排的信使可能抵達句注塞?”


    “迴稟君上,已經先君上一步抵達此處,剩餘六萬騎兵末將也已經召集在這裏,就等著君上到達。”


    “好,做的不錯。”趙括說完指著他們押送的裝備繼續說道,“趙挺你去和薑盛將這些裝備列裝到騎兵上麵,然後加緊熟悉。李牧、覃喜明,你二人帶本君前往房間。”


    “諾,末將等遵命。”


    趙挺和薑盛聽到命令之後立刻開始安置身後的那一批裝備,而趙括亦在李牧和覃喜明的帶領下返迴住處。


    來到趙挺給自己準備的房間之後,趙括指了指一旁的坐塌:“坐吧,覃喜明給本君講一講在匈奴境內的收獲。”


    “啟稟君上,此番在匈奴境內收獲不小,末將沿著匈奴境內的水徑一路探查,基本可以確定匈奴王廷之所在。”


    “嗯,幹得不錯,待掃平匈奴之後,本君定然不會虧待於你。李牧,匈奴扣邊乃是爾等上報朝廷,給本君詳細說明一下。”


    “諾,匈奴自開春以來常常安排探馬前往句注塞附近,末將也抓了幾個匈奴探馬,嚴刑拷打之下才確信匈奴即將扣邊。”


    “去歲東胡蠻族缺糧,他們不敢去招惹南邊的燕人,就把主意打到了匈奴人的頭上。連番大戰之下匈奴雖勝,也是苦不堪言。”


    “開春以來頭曼單於與東胡王大連之於草原歃血為盟,相約一同來攻打吾國句注塞,這才有了後續的匈奴探馬。”


    趙括聞言皺起了眉頭,低聲懷疑了起來:“化外蠻族竟然懂得了歃血結盟,此事到底是真是假?”


    趙括雖然是低聲自言自語,還是被李牧給聽到了:“迴稟君上,此事末將亦是懷疑,不過此話皆是由匈奴探馬口中的得知,還是覃將軍給末將翻譯的。”


    趙括將目光轉向了一旁安靜坐著的覃喜明:“沒想到覃喜明你還懂得匈奴語?”


    “嘿嘿,略懂略懂而已。之前末將曾經在匈奴境內待過,故而也需要和這些蠻族交流,這才學會了一些。”


    趙括隻是出於好奇才問了出來,迅速將話題轉到了李牧的身上:“李牧你在句注塞多日,覃喜明應該也將匈奴境內的情況告知於你。現在本君且來問你,對付匈奴可有良策?”


    “倒是有些不成熟的想法,不過需要耗費幾年的光景,不知是否符合君上的預期?”


    李牧此時不敢確定趙括想要在多長時間內解決匈奴問題,故而隻能謹慎的迴道。


    “無須在意本君的意見,本君現在隻想聽聽你的辦法。”


    “諾,以末將之見,當以誘敵深入之計。匈奴蠻族不習兵法,作戰又極其野蠻,多是憑借匈奴人自己操控戰馬的手段橫衝直撞。”


    “若是能將以詐敗之計將匈奴引到句注山北側,則可以借助有利地形將來犯之匈奴徹底解決。”


    趙括敲擊著桌麵,雙眼盯著李牧問道:“時間呢?你預計要用多長的時間來完成此項計劃?”


    李牧在心中衡量了一下,猶豫半天這才說到:“好叫君上得知,短則兩年,長則四五年。”


    趙括並沒有反駁李牧,而是說起了其他的事情:“自齊國逃迴邯鄲的長安君已經出任吾國假相,這個消息你們知道嗎?”


    李牧和覃喜明盡皆搖了搖頭,他們遠在邊關,自然沒有人迴去告訴他們趙國政壇的變化。


    趙括敲擊著桌麵,輕聲說道:“本君並沒有說李牧你的計劃不甚完美,而是本君等不起那麽長時間。”


    “本君料定長安君已經和齊國的安平君田單達成了協議,想要禍亂趙國朝廷。若是本君在此地逗留兩年,邯鄲一旦有變就全然無從招架,李牧你明白嗎?”


    李牧能夠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列,心思自然務必通透,立刻明白了趙括的意思:“君上之意末將明白,隻是吾國雖然有八萬騎兵,但是如何能與匈奴、東胡聯合起來的將近二十萬騎兵抗衡?”


    這個時候趙挺滿臉驚喜的走了進來,立刻高聲說道:“君上真乃天縱奇才,不過是小小的玩意竟然能讓騎兵戰力飆升,真是讓末將佩服的五體投地!”


    李牧和覃喜明一臉蒙圈的看著趙挺,不明白對方到底說得什麽意思。


    趙括輕聲笑了笑,指著李牧說道:“李牧你不是想詢問本君是如何與匈奴、東胡騎兵抗衡嗎?咱們去校場一觀便是。”


    說完趙括帶著趙挺和李牧、覃喜明一起走到了騎兵駐紮的校場,此時八萬騎兵已經列裝完畢,正在薑盛的指揮下熟悉胯下戰馬新的操縱方式。


    當李牧看到此前調往邯鄲的兩萬騎兵竟然可以在奔騰的戰馬上張弓搭箭,眼神中瞬間爆發出別樣的光彩。


    “君上,薑統領隻是返迴一趟邯鄲,何以整個戰法都完全轉變?”


    趙括笑了笑並沒有迴答,而是指了指騎兵士卒的胯下:“李牧你倒是看看清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扇動戰國的小蝴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言經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言經綸並收藏扇動戰國的小蝴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