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笈的突然開口有些出乎趙括的意料,他的目光在趙霍和鄭笈身上來迴審視。
要是司寇趙霍和宦者令鄭笈勾搭在了一處,再加上趙威後的餘威和長安君的名聲,對於趙孝成王來說確實有些危險。
不過即使這樣他也依舊需要據理力爭:“宦者令此言差矣,就算韓魏兩國有想法又能如何?這天下畢竟是以實力稱雄之天下。”
“當年秦昭襄王和齊湣王無視周王室的存在,相約稱東西二帝,有沒有想過會授人以柄?他們或許會想過,但是就因為秦、齊強盛,他們不在乎而已。”
“放在吾國現在亦是一樣,韓魏不過是趁著秦國長平落敗占了一點便宜,尚不放在吾國的眼裏。若是擔憂韓魏兩國而讓宋國寒心,豈不是本末倒置?”
負責選拔官員的中尉莫正宙乃是平原君趙勝的鐵杆,此時聽到趙括說完立馬附和:“大王,臣下覺得晉陽君所言極是。宋國乃根植在齊國西麵的一顆釘子,與吾國交好可以更好的牽製齊國,故而臣下也認為當以諸侯之禮待之。”
此時趙國軍方名義上的最高官職左國尉平陽君趙豹也站了出來:“臣下附議,當以諸侯之禮待之。”
一時間朝堂之上除了趙霍一係的官員紛紛同意趙括的意見,就連王師唐準也同意以諸侯禮對待宋使。
唐準對於趙孝成王的影響力亦是非同小可,趙孝成王當場拍板而定:“好,既然眾位大臣都覺得當以諸侯之禮待之,寡人決定從善如流。行人令荀尤?”
“臣下在。”
“就由你著手安排宋國來使一事,畢竟惠安既是代表宋王智來訪邯鄲,亦是宋國大賢惠子的後人,當隆重對待,明白嗎?”
“諾,臣下遵命,定當安排妥當,不會有絲毫紕漏。”
結束了宋國來使的議題,今日的廷議就來到了尾聲。趙孝成王也需要去仔細考慮一下今日廷議發生的事情,就不想在這裏空耗了:“得了,今日就到這裏吧,都下去吧。”
“諾,臣等告退。”
趙括心中憂慮利器吏府衙的事情,廷議結束之後連衣服都沒有換,直接來到了利器吏的府衙。
為了加緊馬鐙和馬鞍的製作,趙括已經讓趙國的這些能工巧匠們把自己的徒弟都帶了過來。
然後將他們分成了兩組,沒日沒夜的為趙國騎兵部隊打造所需的馬鞍和馬鐙。
有了這些學徒的加入,速度一下子有了很大的提升,相信在薑盛他們迴轉邯鄲之前,足以打製出五千套左右的馬鞍和馬鐙。
當看到今日鄭笈和趙霍一同開口出言反對自己的時候,趙括心中就要一種預感,長安君絕對不會在邯鄲寂寞如雪。
而且有了宦者令鄭笈和司寇趙霍的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跳出來搞風搞雨。
毫不客氣的說鄭笈在宦者令之位上經營多年,邯鄲附近許多縣城的縣令都是鄭笈推薦擔任的。
再加上司寇趙霍經營趙國政壇多年,可以說在趙國政壇勢力根深蒂固,兩者相加非同小可。
趙括打定主意這一段時間就在利器府衙沉寂一段時間,管他外麵如何風雲變幻,我自巋然不動即是。
情況果然如同趙括料想的那樣,長安君趙濱在安分了一段時間之後,開始在邯鄲大肆收養門客。
在短短時間裏麵,長安君竟然收攏了將近兩千的門客,一時間在邯鄲以及趙國的聲勢足以趕超號稱門下三千門客的平原君趙勝。
隻不過豢養門客在戰國這個時代乃是貴族之間殊為平常的一件事情,趙孝成王亦沒有對此發表什麽意見。
而趙括此時已經百分百確定長安君趙濱所圖甚大,說不得就要對平原君趙勝身下的相國一職發動攻勢了。
相國這個職位在戰國時期乃是一個權柄極大的職位,在有些時候甚至可以與諸侯君主相媲美。
後世當中嬴政就是因為相國一職的權利太過龐大,在流放呂不韋之後就廢除了相國一職,改用丞相來替代之。
如果讓長安君趙濱奪下相國一職,可以說對方的目的就完成了一大半。
為了此事趙括不惜放棄自己韜光養晦的想法,隻身前往平原君府拜會趙勝。
趙勝親自在正房接待了趙括,並讓與趙括關係最好的門客毛遂以及自己最為倚重的門客公孫龍作陪。
趙括坐下之後並沒有選擇與趙勝寒暄,單刀直入的說道:“叔父,小侄認為長安君所圖甚大,當小心防備。”
此時的趙勝還沒有將趙濱放在眼裏,聽到趙括的話笑著說道:“括兒太過杞人憂天,大王心中對長安君有著深深的戒備,如何能讓長安君成事?”
“叔父還是太過大意,若小侄所料不錯,此時善陽君趙霍以及宦者令鄭笈定然是站在了長安君的一邊。有此二人加持,一旦讓長安君氣勢則勝負難料,叔父還是小心一些為上!”
“趙霍?他一向對相國一職虎視眈眈,萬不可能與長安君、鄭笈他們攪到一起的。”
“叔父謬矣,有道是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叔父就是壓製著善陽君和長安君的擎天巨柱,他們一定會聯合起來首先將叔父搬倒,已達到消除絆腳石的目的。”
趙括篤定的言語讓趙勝一時陷入了沉默當中,如果趙霍和長安君、鄭笈真的攪到一處,對於他來說也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公孫先生以為如何?”平原君趙勝心裏有些拿不定主意,開口詢問起自己最信任的門客。
“迴稟君上,某家倒是覺得晉陽君所言太過駭人聽聞,政治上的鬥爭亦不是非黑即白,君上大可不必太過憂心。”
趙括聽到公孫龍的分析頓時一個頭兩個大,早就聽說平原君豢養門客多是酒囊飯袋之輩,今日果然是讓自己見識到了。
不過趙括已經開口提醒了趙勝,現在自然不願意多說:“叔父,小侄言盡於此,至於叔父如何作想小侄就不願多說了。”
“毛遂此人小侄甚是欣賞,能夠懇請叔父割愛,或許小侄可以給毛遂謀個出身?”
趙括原本以為毛遂自長平之戰幫助自己禍亂秦人之後,平原君一定能夠看到毛遂身上的長處加以安排。
此時見到毛遂依舊被平原君認為乃是普通一門客,終於忍不住開口討要起來。
要是司寇趙霍和宦者令鄭笈勾搭在了一處,再加上趙威後的餘威和長安君的名聲,對於趙孝成王來說確實有些危險。
不過即使這樣他也依舊需要據理力爭:“宦者令此言差矣,就算韓魏兩國有想法又能如何?這天下畢竟是以實力稱雄之天下。”
“當年秦昭襄王和齊湣王無視周王室的存在,相約稱東西二帝,有沒有想過會授人以柄?他們或許會想過,但是就因為秦、齊強盛,他們不在乎而已。”
“放在吾國現在亦是一樣,韓魏不過是趁著秦國長平落敗占了一點便宜,尚不放在吾國的眼裏。若是擔憂韓魏兩國而讓宋國寒心,豈不是本末倒置?”
負責選拔官員的中尉莫正宙乃是平原君趙勝的鐵杆,此時聽到趙括說完立馬附和:“大王,臣下覺得晉陽君所言極是。宋國乃根植在齊國西麵的一顆釘子,與吾國交好可以更好的牽製齊國,故而臣下也認為當以諸侯之禮待之。”
此時趙國軍方名義上的最高官職左國尉平陽君趙豹也站了出來:“臣下附議,當以諸侯之禮待之。”
一時間朝堂之上除了趙霍一係的官員紛紛同意趙括的意見,就連王師唐準也同意以諸侯禮對待宋使。
唐準對於趙孝成王的影響力亦是非同小可,趙孝成王當場拍板而定:“好,既然眾位大臣都覺得當以諸侯之禮待之,寡人決定從善如流。行人令荀尤?”
“臣下在。”
“就由你著手安排宋國來使一事,畢竟惠安既是代表宋王智來訪邯鄲,亦是宋國大賢惠子的後人,當隆重對待,明白嗎?”
“諾,臣下遵命,定當安排妥當,不會有絲毫紕漏。”
結束了宋國來使的議題,今日的廷議就來到了尾聲。趙孝成王也需要去仔細考慮一下今日廷議發生的事情,就不想在這裏空耗了:“得了,今日就到這裏吧,都下去吧。”
“諾,臣等告退。”
趙括心中憂慮利器吏府衙的事情,廷議結束之後連衣服都沒有換,直接來到了利器吏的府衙。
為了加緊馬鐙和馬鞍的製作,趙括已經讓趙國的這些能工巧匠們把自己的徒弟都帶了過來。
然後將他們分成了兩組,沒日沒夜的為趙國騎兵部隊打造所需的馬鞍和馬鐙。
有了這些學徒的加入,速度一下子有了很大的提升,相信在薑盛他們迴轉邯鄲之前,足以打製出五千套左右的馬鞍和馬鐙。
當看到今日鄭笈和趙霍一同開口出言反對自己的時候,趙括心中就要一種預感,長安君絕對不會在邯鄲寂寞如雪。
而且有了宦者令鄭笈和司寇趙霍的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跳出來搞風搞雨。
毫不客氣的說鄭笈在宦者令之位上經營多年,邯鄲附近許多縣城的縣令都是鄭笈推薦擔任的。
再加上司寇趙霍經營趙國政壇多年,可以說在趙國政壇勢力根深蒂固,兩者相加非同小可。
趙括打定主意這一段時間就在利器府衙沉寂一段時間,管他外麵如何風雲變幻,我自巋然不動即是。
情況果然如同趙括料想的那樣,長安君趙濱在安分了一段時間之後,開始在邯鄲大肆收養門客。
在短短時間裏麵,長安君竟然收攏了將近兩千的門客,一時間在邯鄲以及趙國的聲勢足以趕超號稱門下三千門客的平原君趙勝。
隻不過豢養門客在戰國這個時代乃是貴族之間殊為平常的一件事情,趙孝成王亦沒有對此發表什麽意見。
而趙括此時已經百分百確定長安君趙濱所圖甚大,說不得就要對平原君趙勝身下的相國一職發動攻勢了。
相國這個職位在戰國時期乃是一個權柄極大的職位,在有些時候甚至可以與諸侯君主相媲美。
後世當中嬴政就是因為相國一職的權利太過龐大,在流放呂不韋之後就廢除了相國一職,改用丞相來替代之。
如果讓長安君趙濱奪下相國一職,可以說對方的目的就完成了一大半。
為了此事趙括不惜放棄自己韜光養晦的想法,隻身前往平原君府拜會趙勝。
趙勝親自在正房接待了趙括,並讓與趙括關係最好的門客毛遂以及自己最為倚重的門客公孫龍作陪。
趙括坐下之後並沒有選擇與趙勝寒暄,單刀直入的說道:“叔父,小侄認為長安君所圖甚大,當小心防備。”
此時的趙勝還沒有將趙濱放在眼裏,聽到趙括的話笑著說道:“括兒太過杞人憂天,大王心中對長安君有著深深的戒備,如何能讓長安君成事?”
“叔父還是太過大意,若小侄所料不錯,此時善陽君趙霍以及宦者令鄭笈定然是站在了長安君的一邊。有此二人加持,一旦讓長安君氣勢則勝負難料,叔父還是小心一些為上!”
“趙霍?他一向對相國一職虎視眈眈,萬不可能與長安君、鄭笈他們攪到一起的。”
“叔父謬矣,有道是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叔父就是壓製著善陽君和長安君的擎天巨柱,他們一定會聯合起來首先將叔父搬倒,已達到消除絆腳石的目的。”
趙括篤定的言語讓趙勝一時陷入了沉默當中,如果趙霍和長安君、鄭笈真的攪到一處,對於他來說也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公孫先生以為如何?”平原君趙勝心裏有些拿不定主意,開口詢問起自己最信任的門客。
“迴稟君上,某家倒是覺得晉陽君所言太過駭人聽聞,政治上的鬥爭亦不是非黑即白,君上大可不必太過憂心。”
趙括聽到公孫龍的分析頓時一個頭兩個大,早就聽說平原君豢養門客多是酒囊飯袋之輩,今日果然是讓自己見識到了。
不過趙括已經開口提醒了趙勝,現在自然不願意多說:“叔父,小侄言盡於此,至於叔父如何作想小侄就不願多說了。”
“毛遂此人小侄甚是欣賞,能夠懇請叔父割愛,或許小侄可以給毛遂謀個出身?”
趙括原本以為毛遂自長平之戰幫助自己禍亂秦人之後,平原君一定能夠看到毛遂身上的長處加以安排。
此時見到毛遂依舊被平原君認為乃是普通一門客,終於忍不住開口討要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