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人又是姓惠,趙括頓時肅然起敬:“老先生可是惠子後人?”
惠安略帶得意的撫著自己的長須,笑著說道:“老夫不才,惠子正是老夫祖父。”
“既然是名家後人,那晚輩就有一說一了。”趙括瞄了一眼旁邊默默不語的宋王智,和惠安念叨了起來,“若是宋國僅僅以此為條件,怕是晚輩不敢苟同。”
惠安也明白漫天要價落地還錢的道理,不動聲色的說道:“君上若是想好條件可以一一道來,吾家大王自當考慮。”
“本君既然與宋王歃血結盟,自然會幫助宋國抵禦齊國的首次進攻,條件一事休要再提了。”
趙括哪裏會把自己的條件提出來,幹脆來了一招以退為進,靜候宋王智和惠安的反應。
惠安和宋王智麵麵相覷,完全沒有想到趙括居然一個條件都沒有提。
這樣就比較難辦了,總不能真讓趙括就這樣幫宋國抵禦齊國吧。
要真是那樣的話說不定趙括出工不出力,宋國好不容易複國成功難道又要一朝滅亡了?
宋王智想到此處就覺得有些不寒而栗,他不顧惠安的反應直接說道:“既然馬服君如此襄助寡人,寡人自然不會讓馬服君失望。其一我願開放馬陵城,讓趙國五萬兵馬常駐,以鞏固宋國國都之安全,軍隊之開銷皆由宋國提供。”
“其二每年宋國會向趙國上供五萬石糧食,作為趙國襄助吾國抵禦齊國的條件,馬服君以為如何?”
趙括微微一笑,宋王智這麽一說就是接受了之前自己給他開出的條件,自然不會有什麽反對的意見:“宋王如此深明大義,本君若是再行推辭倒顯得生分,就依宋王之言吧。”
宋王智全盤接受了趙括之前的條件,臉色也有些不好,此時還在強顏歡笑:“馬服君客氣了,若不是馬服君鼎力相助,吾國哪裏還有今天,這都是馬服君應得的。”
“本君得到線報齊國在安陽城聚集二十多萬兵馬,意圖一舉覆滅宋國。本君就不在此長留了,還要整軍備戰,先行告辭。”
“君上有事先請去忙,寡人也會派出軍隊襄助君上。”
趙括衝兩人點點頭,大踏步走出了宋王智的房間。
宋王智捏緊了拳頭坐在坐塌上,腦海總全是趙括輕蔑的笑容。良久之後他一把就案幾上的酒爵、壘壺全部掃到了地上,大聲的說道:“豎子竟敢欺寡人至此,寡人、寡人......”
宋王智發泄了一通之後頹然的坐在坐塌上,現在形勢比人強,就算他心中再怎麽不願都必須接受趙括的庇護。
惠安也在一旁歎了一口氣,輕聲說道:“大王休要如此,吾國剛剛複國,各項建製尚沒有恢複到萬全之態,自然需要趙國大軍的護佑。不過隻要大王勵精圖治,自然有不仰他人鼻息的那一天。”
宋王智使勁的拍打著自己的臉頰,讓自己徹底清醒下來:“先生所言極是,自古風水輪流轉,想當年越王勾踐能忍常人之不能忍,終是覆滅吳國,寡人亦能如此!”
“大王睿智。”
且說趙括迴轉自己的中軍大帳,將所有將領全部召集了過來,將宋王的條件一一轉告於他們。
“司馬尚聽令。”
“末將在。”
“將所有的斥候再次派出去,速去將平邑、薛陵、安陽這三角地帶探查清楚,本君有一種預感,田單率領的齊國大軍會從平邑方向而來,或許會對陰安首先動手。”
“諾,末將遵命。”
司馬尚雖然是趙括一手挖掘出來的將領,和李牧一樣雖然是後世名將,但年紀尚幼需要鍛煉。
趙括將司馬尚提到斥候統領一職,就是想讓他每時每刻保持著對周遭地形的洞察。
不過司馬尚也是爭氣,對待趙括安排的任務總是一絲不苟,就算是出錯也第一時間過來趙括這裏認錯,這一點讓趙括非常滿意。
趙括相信假以時日李牧、司馬尚這兩顆趙國軍方雙子星會依照曆史慣性一般冉冉升起,直到散發奪目的光芒。
席應看到司馬尚走出了大帳,這才提出自己的意見來:“君上之前不是說田單會直搗馬陵嗎,為何會突然認為田單會向陰安動手?”
趙括走到司馬尚費盡心思做好的齊國西麵地圖跟前,手指輕輕戳著陰安和馬陵中間的位置。
“馬陵城周圍地形複雜,當年齊國孫臏和田忌就是依靠這裏的地形和計謀將魏國強兵一舉殲滅。”
“然而今次本君率軍從陰安方向迴抵馬陵的時候才發現,想比鄄城與朐城來到馬陵的地形,馬陵城北麵的地形更好處理一些,是以本君認為田單會選擇從這裏發起進攻。”
說起田單來天下所有人都不敢輕視之,對方畢竟是僅僅依靠即墨就將燕國大軍趕出齊境、光複齊國的當世名將。
所以趙括如此謹慎對待也是對的,麾下的這些將領們也基本認同了趙括的判斷。
“君上,大軍是否要提前向陰安方向移動,以作完全之打算?”房修看著牆上懸掛的地圖,開口問了起來。
“不必急於一時,宋國人畢竟新複,駐守在陰安的宋軍想必不會讓齊軍如此輕易的奪下城池。留給咱們的時間還有許多,你們也幫本君想一想,是否可以利用陰安這座城池造一些文章出來,好給咱們的安平君獻上一份大禮。”
宋王智開出的條件足以讓每個國家心動,趙括麾下的這批將領已經對幫助宋國抵抗齊國沒有任何的異議。
趙括將這幫人統統趕出了自己的營帳,讓他們自去各自的營帳去思考。
而他自己也坐在坐席之上看著皮質地圖出神,自己手中有十七萬趙國大軍,再加上宋國雖然不多,但是建製恢複的軍隊,已經足以與齊軍旗鼓相當。
齊人的士卒戰力這一段時間以來讓趙括了解的七七八八,相比趙軍的精銳自然是遠遠不如。
唯一可慮的就是齊國的安平君田單,無論什麽時代的名將都足以在戰場上成為變數,多麽謹慎的對待亦不為過。
惠安略帶得意的撫著自己的長須,笑著說道:“老夫不才,惠子正是老夫祖父。”
“既然是名家後人,那晚輩就有一說一了。”趙括瞄了一眼旁邊默默不語的宋王智,和惠安念叨了起來,“若是宋國僅僅以此為條件,怕是晚輩不敢苟同。”
惠安也明白漫天要價落地還錢的道理,不動聲色的說道:“君上若是想好條件可以一一道來,吾家大王自當考慮。”
“本君既然與宋王歃血結盟,自然會幫助宋國抵禦齊國的首次進攻,條件一事休要再提了。”
趙括哪裏會把自己的條件提出來,幹脆來了一招以退為進,靜候宋王智和惠安的反應。
惠安和宋王智麵麵相覷,完全沒有想到趙括居然一個條件都沒有提。
這樣就比較難辦了,總不能真讓趙括就這樣幫宋國抵禦齊國吧。
要真是那樣的話說不定趙括出工不出力,宋國好不容易複國成功難道又要一朝滅亡了?
宋王智想到此處就覺得有些不寒而栗,他不顧惠安的反應直接說道:“既然馬服君如此襄助寡人,寡人自然不會讓馬服君失望。其一我願開放馬陵城,讓趙國五萬兵馬常駐,以鞏固宋國國都之安全,軍隊之開銷皆由宋國提供。”
“其二每年宋國會向趙國上供五萬石糧食,作為趙國襄助吾國抵禦齊國的條件,馬服君以為如何?”
趙括微微一笑,宋王智這麽一說就是接受了之前自己給他開出的條件,自然不會有什麽反對的意見:“宋王如此深明大義,本君若是再行推辭倒顯得生分,就依宋王之言吧。”
宋王智全盤接受了趙括之前的條件,臉色也有些不好,此時還在強顏歡笑:“馬服君客氣了,若不是馬服君鼎力相助,吾國哪裏還有今天,這都是馬服君應得的。”
“本君得到線報齊國在安陽城聚集二十多萬兵馬,意圖一舉覆滅宋國。本君就不在此長留了,還要整軍備戰,先行告辭。”
“君上有事先請去忙,寡人也會派出軍隊襄助君上。”
趙括衝兩人點點頭,大踏步走出了宋王智的房間。
宋王智捏緊了拳頭坐在坐塌上,腦海總全是趙括輕蔑的笑容。良久之後他一把就案幾上的酒爵、壘壺全部掃到了地上,大聲的說道:“豎子竟敢欺寡人至此,寡人、寡人......”
宋王智發泄了一通之後頹然的坐在坐塌上,現在形勢比人強,就算他心中再怎麽不願都必須接受趙括的庇護。
惠安也在一旁歎了一口氣,輕聲說道:“大王休要如此,吾國剛剛複國,各項建製尚沒有恢複到萬全之態,自然需要趙國大軍的護佑。不過隻要大王勵精圖治,自然有不仰他人鼻息的那一天。”
宋王智使勁的拍打著自己的臉頰,讓自己徹底清醒下來:“先生所言極是,自古風水輪流轉,想當年越王勾踐能忍常人之不能忍,終是覆滅吳國,寡人亦能如此!”
“大王睿智。”
且說趙括迴轉自己的中軍大帳,將所有將領全部召集了過來,將宋王的條件一一轉告於他們。
“司馬尚聽令。”
“末將在。”
“將所有的斥候再次派出去,速去將平邑、薛陵、安陽這三角地帶探查清楚,本君有一種預感,田單率領的齊國大軍會從平邑方向而來,或許會對陰安首先動手。”
“諾,末將遵命。”
司馬尚雖然是趙括一手挖掘出來的將領,和李牧一樣雖然是後世名將,但年紀尚幼需要鍛煉。
趙括將司馬尚提到斥候統領一職,就是想讓他每時每刻保持著對周遭地形的洞察。
不過司馬尚也是爭氣,對待趙括安排的任務總是一絲不苟,就算是出錯也第一時間過來趙括這裏認錯,這一點讓趙括非常滿意。
趙括相信假以時日李牧、司馬尚這兩顆趙國軍方雙子星會依照曆史慣性一般冉冉升起,直到散發奪目的光芒。
席應看到司馬尚走出了大帳,這才提出自己的意見來:“君上之前不是說田單會直搗馬陵嗎,為何會突然認為田單會向陰安動手?”
趙括走到司馬尚費盡心思做好的齊國西麵地圖跟前,手指輕輕戳著陰安和馬陵中間的位置。
“馬陵城周圍地形複雜,當年齊國孫臏和田忌就是依靠這裏的地形和計謀將魏國強兵一舉殲滅。”
“然而今次本君率軍從陰安方向迴抵馬陵的時候才發現,想比鄄城與朐城來到馬陵的地形,馬陵城北麵的地形更好處理一些,是以本君認為田單會選擇從這裏發起進攻。”
說起田單來天下所有人都不敢輕視之,對方畢竟是僅僅依靠即墨就將燕國大軍趕出齊境、光複齊國的當世名將。
所以趙括如此謹慎對待也是對的,麾下的這些將領們也基本認同了趙括的判斷。
“君上,大軍是否要提前向陰安方向移動,以作完全之打算?”房修看著牆上懸掛的地圖,開口問了起來。
“不必急於一時,宋國人畢竟新複,駐守在陰安的宋軍想必不會讓齊軍如此輕易的奪下城池。留給咱們的時間還有許多,你們也幫本君想一想,是否可以利用陰安這座城池造一些文章出來,好給咱們的安平君獻上一份大禮。”
宋王智開出的條件足以讓每個國家心動,趙括麾下的這批將領已經對幫助宋國抵抗齊國沒有任何的異議。
趙括將這幫人統統趕出了自己的營帳,讓他們自去各自的營帳去思考。
而他自己也坐在坐席之上看著皮質地圖出神,自己手中有十七萬趙國大軍,再加上宋國雖然不多,但是建製恢複的軍隊,已經足以與齊軍旗鼓相當。
齊人的士卒戰力這一段時間以來讓趙括了解的七七八八,相比趙軍的精銳自然是遠遠不如。
唯一可慮的就是齊國的安平君田單,無論什麽時代的名將都足以在戰場上成為變數,多麽謹慎的對待亦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