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孝成王聞言大悅、撫掌而擊:“你現在可是趙國天下聞名的大將,有你這句話寡人就相信你!”
“不敢當大王誇讚,括之路還很長。長平之戰天數使然,括不過是順水推舟罷了,主要還賴大王頃全國之力支援前線之功。”
趙括謙遜推諉著,君主最忌諱的就是手下臣子功高震主,趙括可不想現在就讓趙孝成王忌憚於他。
果然趙孝成王眼見趙括將功勞推到自己頭上,雖然臉上不動聲色,心中還是非常滿意趙括的態度。
趙括直視趙孝成王,他可不想在這裏多耗功夫:“兵貴神速,還請大王此下虎符,臣下即刻出發。”
趙孝成王隨手召來內侍,和他說道:“速去把虎符壘盒取來。”
趙括聽到趙孝成王的吩咐,眼睛直勾勾的盯著這位內侍。看起來孝成王很信任這名內侍呀,要知道虎符可是一個國家的重中之重,君王一般很難輕易讓人去動。
趙孝成王吩咐完內侍之後,笑著問道:“馬服君可還有什麽需要寡人支持的?”
趙括考慮了一下,方才開口說道:“括希望將將領魏晨、林奕、錢堅協同原本長平前線的親衛部隊帶往代地,望大王恩準。”
趙孝成王罕見的猶豫了起來,不過趙括的要求也並不過分。帶上一兩名心腹以及親衛部隊,倒是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還能夠更好的幫助趙括掌控代地的軍隊。
“帶兩萬去吧,魏晨就留在邯鄲吧,不過薑盛也會隨你一同前去。”
趙括看著趙孝成王,知道這是對麵這個年輕大王最後的底線了。
想到這裏他也不想平添事端,低垂著眼簾說道:“是,謹遵大王之命。”
一時間君臣兩人陷入了無言的尷尬之中,這個時候前去取虎符的內侍正好跑了過來,才緩解了這種尷尬。
趙孝成王打開裝有虎符的壘盒,將一半遞給了趙括,另一半給了這名內侍:“你隨馬服君前邯鄲郊外軍營當中,去吧。”
“婢子遵命。”
“馬服君,那寡人就在邯鄲等著你的好消息了!”
趙括躬身一禮,斬釘截鐵的說道:“趙括必不讓大王失望,臣下告退。”
趙括帶上內侍走到宮門口,翻身上馬:“貴人可能疾馳?”
“不敢當君上如此稱唿,婢子當沒問題。”
“嘿,你是大王之近侍,當得當得,那咱們現在出發!”這種人趙括當然會予以尊敬,可這是除了妃嬪以外距離趙孝成王最近的角色,平素給你上點眼藥水誰能受得了。
果然內侍雖然嘴上說著不敢當,有了趙括的尊敬還是眉開眼笑:“馬服君客氣了,咱們出發。”
兩人一路疾馳來到邯鄲校外的軍營之中,藤卻早就將出發代地的消息告知了趙括手下的這群將領。
等趙括剛一進軍營,唿唿啦啦一片就把趙括給圍了起來。
趙括看著這群人連帶期待的樣子,情不自禁的皺起了眉頭:“都圍在這裏做什麽,讓開!”
見到眾位將領讓開了一條通道,趙括這才領著孝成王的內侍走了進來。
兩人將手中各持的虎符合二為一,這樣一來趙括就可以名正言順的調動眼前和代地的軍隊。
“林奕、錢堅、薑盛出列!”
被點到名的三名將令興奮的竄了出來:“末將在!”
“林奕、錢堅,你倆速去召集親衛部隊,點足兩萬士卒隨本君出發;薑盛,速去召集騎兵部隊,隨本君前往代地!”
“末將遵命!”
“其餘將領留在邯鄲待命,不得有誤,明白嗎?”
“是。”迎接趙括訓話的是一群軟綿無力的聲音,他們本來還以為能夠跟著趙括前往代地殺敵,沒想到都被留在了邯鄲。
要說最鬱悶的當屬魏晨,魏晨可是趙括親信中的親信,打死他都不敢相信,速來信任自己的主將居然不帶自己前往代地。
趙括聽著軟綿的聲音,瞬間大怒:“虧你們還是趙國的將領,一個個像什麽樣子,啊!”
所有將領聽到趙括的訓斥,迅速振作了精神,大聲說道:“諾!”
內侍微笑著看著此番情景,直接和趙括辭行:“婢子迴王宮與大王交差,馬服君請自便。”
“勞煩貴人了,等到本君從代地迴來,貴人可否賞臉一聚?”
“使不得、使不得,婢子這就告辭。”
孝成王的內侍直接離開了軍營,等這位一走這群將領又把趙括圍在了中間。
“幹什麽、幹什麽,不要圍在這裏了,統統給本將散開!”
眼見趙括發怒,眾位將領全都一溜煙跑了出去,唯獨留下了魏晨尷尬的站在原地。
趙括看著魏晨的表情,不自覺的歎了一口氣,溫言撫慰:“非是不願帶你前去,大王特命將你留下,或許是有別的安排吧。”
魏晨聞言才放鬆了心情,他還以為自己哪裏做錯才失去了趙括的信任。
此時趙括能夠安撫自己,證明自己在趙括心中還是值得信任之人:“將軍放心,吾必誓死效忠將軍。”
“胡鬧,這種話你都敢講出來,不怕掉了腦袋?”趙括雖然嘴上說著訓斥的話,心中還是非常滿意魏晨的態度。
魏晨當然也知道,他低聲說道:“這也就是當著將軍麵,旁人在場末將哪裏敢。”
“行了,留在邯鄲好好幹,到時候少不了你。”
“是,末將遵命。”
一個時辰之後,趙括麾下兩萬親衛士卒和三萬多騎兵全都站在他的麵前,表情肅穆等待主將下令。
看著自長平戰場曆練之後,這群士卒愈發的悍勇,身上殺伐之氣不停湧出,趙括甚是滿意。
“此去代地,麵對的是化外蠻夷。區區蠻夷竟敢覬覦北境,給我殺他一個片甲不留,有沒有信心?”
“有、有、有!”
五萬多士卒發出的呐喊震動整個校場,就連邯鄲附近都有耳聞。
看著手下這群強將悍卒,趙括甚為滿意:“全軍都有,目標代地,開拔!”
這幾日趙孝成王已經將糧草送至軍營之中,隨著趙括一聲令下,五萬多士卒雄赳赳氣昂昂走出了邯鄲校外的軍營,去迎接新一輪的戰役!
“不敢當大王誇讚,括之路還很長。長平之戰天數使然,括不過是順水推舟罷了,主要還賴大王頃全國之力支援前線之功。”
趙括謙遜推諉著,君主最忌諱的就是手下臣子功高震主,趙括可不想現在就讓趙孝成王忌憚於他。
果然趙孝成王眼見趙括將功勞推到自己頭上,雖然臉上不動聲色,心中還是非常滿意趙括的態度。
趙括直視趙孝成王,他可不想在這裏多耗功夫:“兵貴神速,還請大王此下虎符,臣下即刻出發。”
趙孝成王隨手召來內侍,和他說道:“速去把虎符壘盒取來。”
趙括聽到趙孝成王的吩咐,眼睛直勾勾的盯著這位內侍。看起來孝成王很信任這名內侍呀,要知道虎符可是一個國家的重中之重,君王一般很難輕易讓人去動。
趙孝成王吩咐完內侍之後,笑著問道:“馬服君可還有什麽需要寡人支持的?”
趙括考慮了一下,方才開口說道:“括希望將將領魏晨、林奕、錢堅協同原本長平前線的親衛部隊帶往代地,望大王恩準。”
趙孝成王罕見的猶豫了起來,不過趙括的要求也並不過分。帶上一兩名心腹以及親衛部隊,倒是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還能夠更好的幫助趙括掌控代地的軍隊。
“帶兩萬去吧,魏晨就留在邯鄲吧,不過薑盛也會隨你一同前去。”
趙括看著趙孝成王,知道這是對麵這個年輕大王最後的底線了。
想到這裏他也不想平添事端,低垂著眼簾說道:“是,謹遵大王之命。”
一時間君臣兩人陷入了無言的尷尬之中,這個時候前去取虎符的內侍正好跑了過來,才緩解了這種尷尬。
趙孝成王打開裝有虎符的壘盒,將一半遞給了趙括,另一半給了這名內侍:“你隨馬服君前邯鄲郊外軍營當中,去吧。”
“婢子遵命。”
“馬服君,那寡人就在邯鄲等著你的好消息了!”
趙括躬身一禮,斬釘截鐵的說道:“趙括必不讓大王失望,臣下告退。”
趙括帶上內侍走到宮門口,翻身上馬:“貴人可能疾馳?”
“不敢當君上如此稱唿,婢子當沒問題。”
“嘿,你是大王之近侍,當得當得,那咱們現在出發!”這種人趙括當然會予以尊敬,可這是除了妃嬪以外距離趙孝成王最近的角色,平素給你上點眼藥水誰能受得了。
果然內侍雖然嘴上說著不敢當,有了趙括的尊敬還是眉開眼笑:“馬服君客氣了,咱們出發。”
兩人一路疾馳來到邯鄲校外的軍營之中,藤卻早就將出發代地的消息告知了趙括手下的這群將領。
等趙括剛一進軍營,唿唿啦啦一片就把趙括給圍了起來。
趙括看著這群人連帶期待的樣子,情不自禁的皺起了眉頭:“都圍在這裏做什麽,讓開!”
見到眾位將領讓開了一條通道,趙括這才領著孝成王的內侍走了進來。
兩人將手中各持的虎符合二為一,這樣一來趙括就可以名正言順的調動眼前和代地的軍隊。
“林奕、錢堅、薑盛出列!”
被點到名的三名將令興奮的竄了出來:“末將在!”
“林奕、錢堅,你倆速去召集親衛部隊,點足兩萬士卒隨本君出發;薑盛,速去召集騎兵部隊,隨本君前往代地!”
“末將遵命!”
“其餘將領留在邯鄲待命,不得有誤,明白嗎?”
“是。”迎接趙括訓話的是一群軟綿無力的聲音,他們本來還以為能夠跟著趙括前往代地殺敵,沒想到都被留在了邯鄲。
要說最鬱悶的當屬魏晨,魏晨可是趙括親信中的親信,打死他都不敢相信,速來信任自己的主將居然不帶自己前往代地。
趙括聽著軟綿的聲音,瞬間大怒:“虧你們還是趙國的將領,一個個像什麽樣子,啊!”
所有將領聽到趙括的訓斥,迅速振作了精神,大聲說道:“諾!”
內侍微笑著看著此番情景,直接和趙括辭行:“婢子迴王宮與大王交差,馬服君請自便。”
“勞煩貴人了,等到本君從代地迴來,貴人可否賞臉一聚?”
“使不得、使不得,婢子這就告辭。”
孝成王的內侍直接離開了軍營,等這位一走這群將領又把趙括圍在了中間。
“幹什麽、幹什麽,不要圍在這裏了,統統給本將散開!”
眼見趙括發怒,眾位將領全都一溜煙跑了出去,唯獨留下了魏晨尷尬的站在原地。
趙括看著魏晨的表情,不自覺的歎了一口氣,溫言撫慰:“非是不願帶你前去,大王特命將你留下,或許是有別的安排吧。”
魏晨聞言才放鬆了心情,他還以為自己哪裏做錯才失去了趙括的信任。
此時趙括能夠安撫自己,證明自己在趙括心中還是值得信任之人:“將軍放心,吾必誓死效忠將軍。”
“胡鬧,這種話你都敢講出來,不怕掉了腦袋?”趙括雖然嘴上說著訓斥的話,心中還是非常滿意魏晨的態度。
魏晨當然也知道,他低聲說道:“這也就是當著將軍麵,旁人在場末將哪裏敢。”
“行了,留在邯鄲好好幹,到時候少不了你。”
“是,末將遵命。”
一個時辰之後,趙括麾下兩萬親衛士卒和三萬多騎兵全都站在他的麵前,表情肅穆等待主將下令。
看著自長平戰場曆練之後,這群士卒愈發的悍勇,身上殺伐之氣不停湧出,趙括甚是滿意。
“此去代地,麵對的是化外蠻夷。區區蠻夷竟敢覬覦北境,給我殺他一個片甲不留,有沒有信心?”
“有、有、有!”
五萬多士卒發出的呐喊震動整個校場,就連邯鄲附近都有耳聞。
看著手下這群強將悍卒,趙括甚為滿意:“全軍都有,目標代地,開拔!”
這幾日趙孝成王已經將糧草送至軍營之中,隨著趙括一聲令下,五萬多士卒雄赳赳氣昂昂走出了邯鄲校外的軍營,去迎接新一輪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