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紅樓同人)紅樓之近距離圍觀 作者:外鄉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行了,您老就知足吧。您當您是什麽好人呀。原書中,花了林家全部的家產,人家姑娘還不是讓你們熬死了。這薛家至少還把姑娘嫁出去了。
且不說,婆媳那日如何肯談的,賈母對寶玉的婚事是一概不參與,不聞不問的。當然了,在賈母心裏這也不過是寶玉正二八經的納迴妾罷了,有什麽好過問的。
而這種態度,在外人看來,尤其是薛家人看來。不過是老太太對二寶婚事的一種妥協後的冷處理罷了。
也不知道王夫人是怎麽忽悠薛家母女的,薛家還真的同意婚事減省了。雖然,夏金桂覺得有些不對勁。但那關她什麽事情。甩甩帕子,自顧吃酒玩樂去了。
婚期定在來年二月初十。距離現在也不過是三,四個月的時間。好在薛家還有些家底,再加上寶釵越大,薛姨媽越有時間為寶釵準備齊全的嫁妝,因此倒也不忙亂。至於賈家那邊就更好說了,寶玉婚後還是住在園子裏。但探春及李紈母子就不好再住在裏麵了。因此,探春和李紈子就紛紛搬了出來。
而寶玉的院子將來是要做為新房的,自然也要粉刷一新。再怎麽減省,也到看著像個樣呀。不然,真等薛家母女發現不對了,事情就難收場了。所以,寶玉也暫時搬出來園子。等新婚的時候,再搬迴去。
視線轉到黛玉這裏,黛玉這幾個月來,跟林瑜相處的越來越融洽。少了些生疏,多了份姐弟間的默契。
為了培養姐弟間的感情,每天午膳,晚膳都是一起用的。雖然有些不合規矩,但誰讓林家這情況特殊呢。家裏家外的事情黛玉和林瑜兩個都是有商有量的。日子過得很是平穩安定。黛玉總想著,過個幾年,再給林瑜娶房媳婦。她就可以提前進入養老狀態了。
因著黛玉的關注,賈家的消息一直是源源不斷地送到林府。黛玉也知道了王夫人和賈元春的打算。賈母的冷眼旁觀。但是黛玉覺得,還是敢緊讓寶釵嫁了吧。別管那些有的沒有的了。那所謂的『四大家族』早晚是要出事的,賈家到時隻是抄家,賈氏宗族還是存在的。這個年代的已婚之婦是受到夫家宗族的保護的。可比未婚女子安全多了。
更何況,賈家想要為寶玉另聘她人的事情,是不可能實現的了。而寶釵,就算嫁的再低調,再寶玉另娶之前,那都是賈家實打實的『寶二奶奶』。
黛玉記得原書中,二寶成親不久。賈元春逝世,探春遠嫁。之後便是抄家,賈母亡故等。既然二寶要成親了,那麽成親後,就讓林之孝家的全都撤出來吧。可別出來晚了,抄家的時候,再出大價錢贖人去。別說錢不錢的問題了,就怕有錢也找不到人。
黛玉在賈家安排的人,除了林之孝家的,就隻剩鴛鴦了。鴛鴦還要等一等。但也可以先預備出來了。
「縣君,這幾天就是賈家表少爺成親的日子了。這賀禮要怎麽備?」李嬤嬤對著發呆的黛玉問道。
黛玉迴過神來,才發現自己說說話,就又溜號了。不過,剛才李嬤嬤的問話,黛玉到是聽到了。有些不解,這有什麽好問的呀。正常備就是了。
黛玉哪裏知道,這麽多年,隻要碰到薛寶釵和賈寶玉的事情,或是賈家二房的事情,黛玉都是恨不得去參一腳的。黛玉身邊的人也都知道,黛玉對賈家二房,及薛寶釵和賈寶玉的態度。那是挖坑陷害,落井下石慣了的。所以李嬤嬤才如此問。
「正常備唄,嗯,算了,還是比著二表姐出閣的禮送吧。也可以低一些。多低一些也無妨。」黛玉不加思索的迴道。迎春成親的時候,黛玉明麵上送的並不多。所以,這時送寶玉成親的賀禮自然也不會太多。
賈寶玉就算有一個皇妃的姐姐,那也隻是一個五品官的嫡次子。人家迎春也是皇妃的堂妹,不但親爹是一等將軍,還有個五品官的哥哥,就算是庶女,身份上也比賈寶玉強些。所以,賀禮上比賈寶玉多些也是應該的。
這麽一想,賈寶玉的身份還真不是一般的低呀。你說他都這樣了,賈家的老太太和王夫人到底是哪來的底氣給賈寶玉挑媳婦呀。
..........................................................................................
二月初九,寶釵幾十抬的嫁妝就從賈府內院相連的門抬進了大觀園。嫁妝很豐盛,種類齊全。讓賈家人看的很是眼紅。
二月初十,賈府中門大開,當然開的隻是一等將軍府旁邊的賈府大門。因薛家人都住在府裏,吃酒什麽的自然隻是從內院進出。所以,相比於內院的喜慶布置,並沒有注意到賈府大門外隻是象徵地掛了紅彩綢,連喜字都未張貼。
因古時風俗,除送嫁的兄弟,娘家人是不會在婚禮當天到婆家來吃酒席的。所以,薛蟠不知道,薛家女眷也並未發現,來吃酒席的都是賈家本家的爺們和王家再京城的少少幾個人。
婚禮進行得很順利,寶釵的嫁妝是早一天就送來了的,省去唱嫁妝這一項後,拜過堂再送進大觀園內的新房也就分分鍾的事情。新房裏隻賈家未出嫁的三姑娘,四姑娘及黛玉並幾個本家媳婦。新人送進了新房,眾人也在掀過蓋頭後,被鳳姐兒請出去吃酒席了。
寶玉向來是個萬事不管的,就算是沒有了林黛玉,史湘雲也離開了,但隻要有人繼續圍著他轉,他就能自在的過自己的小日子。再加上寶釵大小也是個美人。又是年華最好的時節。所以,對於娶寶釵,並沒有太大的牴觸。
且不說,婆媳那日如何肯談的,賈母對寶玉的婚事是一概不參與,不聞不問的。當然了,在賈母心裏這也不過是寶玉正二八經的納迴妾罷了,有什麽好過問的。
而這種態度,在外人看來,尤其是薛家人看來。不過是老太太對二寶婚事的一種妥協後的冷處理罷了。
也不知道王夫人是怎麽忽悠薛家母女的,薛家還真的同意婚事減省了。雖然,夏金桂覺得有些不對勁。但那關她什麽事情。甩甩帕子,自顧吃酒玩樂去了。
婚期定在來年二月初十。距離現在也不過是三,四個月的時間。好在薛家還有些家底,再加上寶釵越大,薛姨媽越有時間為寶釵準備齊全的嫁妝,因此倒也不忙亂。至於賈家那邊就更好說了,寶玉婚後還是住在園子裏。但探春及李紈母子就不好再住在裏麵了。因此,探春和李紈子就紛紛搬了出來。
而寶玉的院子將來是要做為新房的,自然也要粉刷一新。再怎麽減省,也到看著像個樣呀。不然,真等薛家母女發現不對了,事情就難收場了。所以,寶玉也暫時搬出來園子。等新婚的時候,再搬迴去。
視線轉到黛玉這裏,黛玉這幾個月來,跟林瑜相處的越來越融洽。少了些生疏,多了份姐弟間的默契。
為了培養姐弟間的感情,每天午膳,晚膳都是一起用的。雖然有些不合規矩,但誰讓林家這情況特殊呢。家裏家外的事情黛玉和林瑜兩個都是有商有量的。日子過得很是平穩安定。黛玉總想著,過個幾年,再給林瑜娶房媳婦。她就可以提前進入養老狀態了。
因著黛玉的關注,賈家的消息一直是源源不斷地送到林府。黛玉也知道了王夫人和賈元春的打算。賈母的冷眼旁觀。但是黛玉覺得,還是敢緊讓寶釵嫁了吧。別管那些有的沒有的了。那所謂的『四大家族』早晚是要出事的,賈家到時隻是抄家,賈氏宗族還是存在的。這個年代的已婚之婦是受到夫家宗族的保護的。可比未婚女子安全多了。
更何況,賈家想要為寶玉另聘她人的事情,是不可能實現的了。而寶釵,就算嫁的再低調,再寶玉另娶之前,那都是賈家實打實的『寶二奶奶』。
黛玉記得原書中,二寶成親不久。賈元春逝世,探春遠嫁。之後便是抄家,賈母亡故等。既然二寶要成親了,那麽成親後,就讓林之孝家的全都撤出來吧。可別出來晚了,抄家的時候,再出大價錢贖人去。別說錢不錢的問題了,就怕有錢也找不到人。
黛玉在賈家安排的人,除了林之孝家的,就隻剩鴛鴦了。鴛鴦還要等一等。但也可以先預備出來了。
「縣君,這幾天就是賈家表少爺成親的日子了。這賀禮要怎麽備?」李嬤嬤對著發呆的黛玉問道。
黛玉迴過神來,才發現自己說說話,就又溜號了。不過,剛才李嬤嬤的問話,黛玉到是聽到了。有些不解,這有什麽好問的呀。正常備就是了。
黛玉哪裏知道,這麽多年,隻要碰到薛寶釵和賈寶玉的事情,或是賈家二房的事情,黛玉都是恨不得去參一腳的。黛玉身邊的人也都知道,黛玉對賈家二房,及薛寶釵和賈寶玉的態度。那是挖坑陷害,落井下石慣了的。所以李嬤嬤才如此問。
「正常備唄,嗯,算了,還是比著二表姐出閣的禮送吧。也可以低一些。多低一些也無妨。」黛玉不加思索的迴道。迎春成親的時候,黛玉明麵上送的並不多。所以,這時送寶玉成親的賀禮自然也不會太多。
賈寶玉就算有一個皇妃的姐姐,那也隻是一個五品官的嫡次子。人家迎春也是皇妃的堂妹,不但親爹是一等將軍,還有個五品官的哥哥,就算是庶女,身份上也比賈寶玉強些。所以,賀禮上比賈寶玉多些也是應該的。
這麽一想,賈寶玉的身份還真不是一般的低呀。你說他都這樣了,賈家的老太太和王夫人到底是哪來的底氣給賈寶玉挑媳婦呀。
..........................................................................................
二月初九,寶釵幾十抬的嫁妝就從賈府內院相連的門抬進了大觀園。嫁妝很豐盛,種類齊全。讓賈家人看的很是眼紅。
二月初十,賈府中門大開,當然開的隻是一等將軍府旁邊的賈府大門。因薛家人都住在府裏,吃酒什麽的自然隻是從內院進出。所以,相比於內院的喜慶布置,並沒有注意到賈府大門外隻是象徵地掛了紅彩綢,連喜字都未張貼。
因古時風俗,除送嫁的兄弟,娘家人是不會在婚禮當天到婆家來吃酒席的。所以,薛蟠不知道,薛家女眷也並未發現,來吃酒席的都是賈家本家的爺們和王家再京城的少少幾個人。
婚禮進行得很順利,寶釵的嫁妝是早一天就送來了的,省去唱嫁妝這一項後,拜過堂再送進大觀園內的新房也就分分鍾的事情。新房裏隻賈家未出嫁的三姑娘,四姑娘及黛玉並幾個本家媳婦。新人送進了新房,眾人也在掀過蓋頭後,被鳳姐兒請出去吃酒席了。
寶玉向來是個萬事不管的,就算是沒有了林黛玉,史湘雲也離開了,但隻要有人繼續圍著他轉,他就能自在的過自己的小日子。再加上寶釵大小也是個美人。又是年華最好的時節。所以,對於娶寶釵,並沒有太大的牴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