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紅樓同人)紅樓之奶娘的奮鬥 作者:外鄉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在經過多年薰陶和教導,對於很多事情都很敏感的元春留了一手,在邢氏未過門時,便將周瑞家的幾個王氏的陪房陪嫁的身契留在了自己手中,於是這邊一發作,那邊直接把人都領走了。王氏是有嫁妝鋪子和莊子的。這些人想要贖身出府的,元春便也發了身契,想要留下的,元春便將人都送到了莊子和鋪子上去。
同時元春又對自己這些年所受的教育產生了不完善的想法。大伯母怎麽從來沒有教過她如何應對這種小門小戶小婦人的手段呢。
這種毫無顧忌的手段,真是讓人不知道要說什麽好。真是一點臉麵都不要了嗎?
這事一出,張氏便是一聲冷哼,腳還沒站穩呢,便先發作了先太太的人,也不知道這腦子是不是進水了。還有便是張氏也有些看不下去了,處在什麽位置便做什麽樣的生活。
拿邢家那小門小戶的生活方式管理榮國府二房,便是大錯特錯了。就算是想要改個規矩,也要等到真正離開了榮國府,正式當家作主的時候。連時機都掌握不好,也不是什麽聰明人了。
果然,一個笨蛋帶給周遭人的麻煩比十個壞蛋還要多。
其實,倒是真的冤枉邢氏了,邢氏隻是想要節省一下二房的開支。哪裏想到沒有狼一樣的敵人,倒有豬一樣的隊友呢。
邢氏的本意,並沒有想要針對先太太的陪房,但是王善寶家的,卻是會錯了意,而且也是有私心在裏麵的。於是一來二去的,邢氏的陪房就在邢氏的放縱下,將先太太的陪房擠了出去。
等到事後,王善寶家的上下嘴皮子一動,竟都成了以周瑞家的為首的人,不服新太太管教,恣意生事了。
而大姑娘元春便是背後的小推手。
於是無論是單方麵的,還是雙方麵的,邢氏和元春之間的氣氛便很有些劍拔弩張。
這件事情,便是小小年紀的寶玉,也能從每日的請安中發現氣氛的不對勁。更何況闔府上下一群人尖子了。
邢氏自嫁進來,一邊極力的籠絡賈政,一邊接手管家事宜,所以養在她身邊的探春便時常被人輕慢。
一來二去的,性子便有些個不好了。雖然還不到周歲,但小小的娃娃就有些個趙姨娘的尖酸和邢氏的淺薄。
隻是現在時日尚短,還沒有看出端疑來。而最應該發現苗頭的時間裏,最應該發現這個問題的邢氏卻在忙著在她看來更為重要的事情。
窮人乍富,總會有些飄飄然。邢氏從末落的官家子女嫁入豪富高門的賈家,雖然是隻繼室,卻也是正經的正室主子。
人的心氣高了,所思所想便有了局限。在邢氏接觸的人中人,賈政是迂腐的,周姨娘是個木衲的,趙姨娘是個沒有眼色,上不得台麵的。
雖然原配留下了三個孩子,但都是小輩,邢氏還真的沒有看在眼裏,這一來二去的,便有了些其他想頭。
此時的邢氏因為並沒有將邢家所有的財產都帶到賈家來,所以跟娘家的兄弟關係都還不錯。於是看到二房少得可憐的財產,整個人便將心思放在了擁有二房七層財產的賈珠身上。但賈珠差不多已經成年了。出了孝期便要成親,而且賈珠在前院,邢氏便有些鞭長莫及。
然後便是元春,嫁妝銀子和她打聽到的先太太部分嫁妝都在這姑娘手中看著拿著呢。但姑娘一直住在老太太院裏,身邊還有宮裏的教養嬤嬤,來到府中多日,她也聽說了大太太張氏對這個侄女有多維護,所以邢氏想來想去,便隻能將心思放在最小的寶玉身上了。
因著他最小,府中的人都心疼他,好東西也都先可著他來。再一個先太太一半的嫁妝聽說是給了他的。雖然鑰匙最開始時,是在大太太的手裏,但她早就打聽到了,周歲後,所有的鑰匙都放在了那位李嬤嬤手中。
對付一個嬤嬤,她還是有辦法的。
別說她算計這幾個沒娘的孩子,她不也是父母雙無的人嗎?而且這些物件也不是給了別人,她現在好歹也是他們的母親了,資助一下他們的舅舅家,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
於是邢氏忙完了院中的事情,便將主意打到了寶玉的身上或者說管著寶玉所有財物的唐朝身上。
而麵對不姓容,也不會甩針舞的李嬤嬤,邢氏算是真的丟人丟到家了。
第61章
這一日,邢氏收拾妥當便去了史氏的上房。在那裏先是侍候了史氏用早膳,然後又陪著史氏聊家常。
說著說著,便將話題帶到了寶玉的身上。
「老太太,先太太去了,媳婦之前沒進門,這才將寶玉養在了您這裏。媳婦想著,是不是把寶玉挪迴梨香院去?」
史氏一愣,「抱迴梨香院?」這是怎麽說的,她的孫子不是都在她身邊養到七歲上下才去前院的嗎?
看了一眼張氏,發現張氏同她一樣都是一頭霧水的樣子。心中便明白,這是邢氏自己的想法了。
「是呀,媳婦聽說珠哥兒便是養在先太太那裏的,所以媳婦想著將寶玉接迴去,養在媳婦那裏。我們老爺有空了,也能時常教導著些。」
邢氏惦記著寶玉的身家,自然是想要將寶玉要迴二房去,這樣一來,做什麽手腳不方便。不過,一慣小氣的邢氏,一邊巴望著寶玉名下的財產,一邊還有些心疼二房要多出一份份例了。幸好不是大姑娘,份例還小一些。
同時元春又對自己這些年所受的教育產生了不完善的想法。大伯母怎麽從來沒有教過她如何應對這種小門小戶小婦人的手段呢。
這種毫無顧忌的手段,真是讓人不知道要說什麽好。真是一點臉麵都不要了嗎?
這事一出,張氏便是一聲冷哼,腳還沒站穩呢,便先發作了先太太的人,也不知道這腦子是不是進水了。還有便是張氏也有些看不下去了,處在什麽位置便做什麽樣的生活。
拿邢家那小門小戶的生活方式管理榮國府二房,便是大錯特錯了。就算是想要改個規矩,也要等到真正離開了榮國府,正式當家作主的時候。連時機都掌握不好,也不是什麽聰明人了。
果然,一個笨蛋帶給周遭人的麻煩比十個壞蛋還要多。
其實,倒是真的冤枉邢氏了,邢氏隻是想要節省一下二房的開支。哪裏想到沒有狼一樣的敵人,倒有豬一樣的隊友呢。
邢氏的本意,並沒有想要針對先太太的陪房,但是王善寶家的,卻是會錯了意,而且也是有私心在裏麵的。於是一來二去的,邢氏的陪房就在邢氏的放縱下,將先太太的陪房擠了出去。
等到事後,王善寶家的上下嘴皮子一動,竟都成了以周瑞家的為首的人,不服新太太管教,恣意生事了。
而大姑娘元春便是背後的小推手。
於是無論是單方麵的,還是雙方麵的,邢氏和元春之間的氣氛便很有些劍拔弩張。
這件事情,便是小小年紀的寶玉,也能從每日的請安中發現氣氛的不對勁。更何況闔府上下一群人尖子了。
邢氏自嫁進來,一邊極力的籠絡賈政,一邊接手管家事宜,所以養在她身邊的探春便時常被人輕慢。
一來二去的,性子便有些個不好了。雖然還不到周歲,但小小的娃娃就有些個趙姨娘的尖酸和邢氏的淺薄。
隻是現在時日尚短,還沒有看出端疑來。而最應該發現苗頭的時間裏,最應該發現這個問題的邢氏卻在忙著在她看來更為重要的事情。
窮人乍富,總會有些飄飄然。邢氏從末落的官家子女嫁入豪富高門的賈家,雖然是隻繼室,卻也是正經的正室主子。
人的心氣高了,所思所想便有了局限。在邢氏接觸的人中人,賈政是迂腐的,周姨娘是個木衲的,趙姨娘是個沒有眼色,上不得台麵的。
雖然原配留下了三個孩子,但都是小輩,邢氏還真的沒有看在眼裏,這一來二去的,便有了些其他想頭。
此時的邢氏因為並沒有將邢家所有的財產都帶到賈家來,所以跟娘家的兄弟關係都還不錯。於是看到二房少得可憐的財產,整個人便將心思放在了擁有二房七層財產的賈珠身上。但賈珠差不多已經成年了。出了孝期便要成親,而且賈珠在前院,邢氏便有些鞭長莫及。
然後便是元春,嫁妝銀子和她打聽到的先太太部分嫁妝都在這姑娘手中看著拿著呢。但姑娘一直住在老太太院裏,身邊還有宮裏的教養嬤嬤,來到府中多日,她也聽說了大太太張氏對這個侄女有多維護,所以邢氏想來想去,便隻能將心思放在最小的寶玉身上了。
因著他最小,府中的人都心疼他,好東西也都先可著他來。再一個先太太一半的嫁妝聽說是給了他的。雖然鑰匙最開始時,是在大太太的手裏,但她早就打聽到了,周歲後,所有的鑰匙都放在了那位李嬤嬤手中。
對付一個嬤嬤,她還是有辦法的。
別說她算計這幾個沒娘的孩子,她不也是父母雙無的人嗎?而且這些物件也不是給了別人,她現在好歹也是他們的母親了,資助一下他們的舅舅家,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
於是邢氏忙完了院中的事情,便將主意打到了寶玉的身上或者說管著寶玉所有財物的唐朝身上。
而麵對不姓容,也不會甩針舞的李嬤嬤,邢氏算是真的丟人丟到家了。
第61章
這一日,邢氏收拾妥當便去了史氏的上房。在那裏先是侍候了史氏用早膳,然後又陪著史氏聊家常。
說著說著,便將話題帶到了寶玉的身上。
「老太太,先太太去了,媳婦之前沒進門,這才將寶玉養在了您這裏。媳婦想著,是不是把寶玉挪迴梨香院去?」
史氏一愣,「抱迴梨香院?」這是怎麽說的,她的孫子不是都在她身邊養到七歲上下才去前院的嗎?
看了一眼張氏,發現張氏同她一樣都是一頭霧水的樣子。心中便明白,這是邢氏自己的想法了。
「是呀,媳婦聽說珠哥兒便是養在先太太那裏的,所以媳婦想著將寶玉接迴去,養在媳婦那裏。我們老爺有空了,也能時常教導著些。」
邢氏惦記著寶玉的身家,自然是想要將寶玉要迴二房去,這樣一來,做什麽手腳不方便。不過,一慣小氣的邢氏,一邊巴望著寶玉名下的財產,一邊還有些心疼二房要多出一份份例了。幸好不是大姑娘,份例還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