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紅樓夢同人)紅樓之朋友圈 作者:外鄉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薛憨憨最疼他這個妹妹, 十五歲及笄禮又是一個姑娘的大日子,他自然不樂意辦得太減薄。在申請迴薛宅大辦生辰宴無果後, 薛憨憨也沒跟薛姨媽和寶釵強著來。他直接大方的拿出五百兩銀子, 請鳳姐兒幫忙操辦寶釵的及笄禮。
五百兩銀子可不是小數, 認真操辦起來, 還能有所剩餘。薛憨憨看著憨,可到底還不算憨到家,除了謝禮,還知道給鳳姐兒好處費。
寶釵的生辰, 薛憨憨雖然決定大操大辦,但卻沒想張揚到人盡皆知。他的想法裏就是請來一些親戚女眷們好好樂嗬, 樂嗬, 然後再看看書上或是傳下來的古禮裏, 有什麽必須要走的程序。
至於男賓哦, 沒有男賓。
姑娘家的生辰,為啥要請男賓上門吃酒?
沒這個道理。
→_→
鳳姐兒見了薛蟠,收了銀子,也拿了謝禮,自謙了幾句便應了下來。
她正好閑的發黴,就有了這麽一件請託之事。自是要大展其才的妥善張落一番。
辦及笄禮本就難不到鳳姐兒,難的是在哪兒辦?
於是當務之急便是定下在哪個院子為寶釵辦及笄禮。
早前薛家住在梨香院,那地方給寶釵辦生辰禮雖然地方小了些,但規格卻也算齊全。如今為了給娘娘省親,那處直接被分到了園子另一麵,與整座府邸相隔一個大觀園。
薛家現在住的東院離賈政和王夫人居住的院子最近,幾近與鳳姐兒和賈璉那個有粉油影壁的院子平行,並且往來共用一條南北寬的夾道。
這麽說吧,薛家此時居住的東院,鳳姐兒賈璉居住的小院和賈母榮禧堂後院新蓋的大花廳,以及大觀園的正園門洽好在一條線上。
正園門左右不遠處各有一個角門,分別開在薛家東院和鳳姐兒小院附近,從角門進入大觀園竟是闔府最近便的。
說起來,座落在大觀園裏的怡紅院,也與上述所說的三個院子在一條平行線上,若寶釵住在怡紅院,迴家看薛姨媽絕對是抬腳就到。
再不濟住在瀟湘館也不算遠。
而原著中,寶釵住的蘅蕪苑與薛家所在的東院卻是一個在園子的東南角,一個在園子的西北角
出了蘅蕪苑,走過苑前不遠處的折帶朱欄板橋,經過紅香圃處三間小廳後,再穿過芍藥圃,途徑稻香村和暖香塢,路過蓼風軒再往前走一段路,經過了探春的秋爽齋,踏上峰腰橋從瀟湘館門前走過後才出了園子的角門。
也可是從秋爽齋那裏向另一側拐,穿過曉翠堂,經沁芳亭然後穿過翠峰再出角門。
當然了,也可以換另一條路線迴家,那條路線倒是不必經過那麽多大觀園住戶。
出了蘅蕪苑一路向東,路過凸碧山莊,經過沁芳閘橋,從櫳翠庵山門前穿行而過
所以問題來了,寶釵當初到底是為什麽選的這個院子呢。
想來無非是離家近又規整的院子都被人挑走了。
不過旁的不提,就這比旁的姑娘多出來的運動量就再次證明了一件事。
什麽事?
八戒西天取經不掉二兩肉,寶釵徒步迴家仍是最豐滿的姑娘,可見所謂的運動是不能減肥噠~~~~~
言歸正轉,隻說當下。
薛家借居的東院比鳳姐兒那裏大了一倍,但也不是能擺得下宴席的地兒。鳳姐兒思來想去,眼珠子轉了轉便想到了賈母後院的大花廳了。
那地方不但寬敞,還有個小戲台子,正適合設宴聽戲。
當然,整個榮國府如今能拿出來給寶釵辦生辰宴的地方就隻有賈母的榮禧堂後院大花廳了。
不過想要在那裏辦事,這得薛家自己跟賈母打了招唿。老太太同意了,鳳姐兒這邊才好張落。
鳳姐兒說完,薛蟠先是遺憾的轉頭看了一眼大觀園的方向,然後才朝鳳姐兒點頭。
要是姑娘們這會兒搬到大觀園裏居住,他妹妹這個及笄禮就可以在大觀園裏辦了。
那才叫有麵呢。
可惜呀,這元春辦事就是拖拉。
╮(╯▽╰)╭
借大花廳辦生辰宴的事不用薛蟠出麵,自有薛姨媽去與賈母言說。賈母聞聽寶釵要過及笄禮,到是也興致上來的出了份禮。
不是原著中的二十兩銀子,而是一套賈母嫁妝裏早八百年的陪嫁首飾。
年輕小姑娘戴的玩意。
這禮不可謂不貴重,也在這裏與眾人陪著賈母說話的寶釵先是起身謝過賈母慈愛疼惜,然後又推辭了一番,才收下這份禮賜。
今非夕比,原著中的薛家不但家裏的爺們上不了台麵,還是個一看就是個禍頭的主兒。沒進京城前就為了個丫頭打死人,進了京城一見這百年皇商的薛家家主竟然就是個呆霸王一樣的二百五,自然叫人看輕滿門。
寶釵再好,有那麽個愛惹事不上進的兄長也叫人看輕幾分。更何況王夫人站寶釵,賈母站黛玉,婆媳倆打擂台,自然會拿寶釵做筏子。
隻不過賈母上了年紀,又老人成精,她做的筏子不那麽尖銳罷了。
如今的薛家,家財多少,無人知曉。薛蟠雖然仍舊不是那等有大出息的人,但卻是極佳的守成之人。薛家有薛蟠這樣的家主,至少幾十年內不憂已。
再一個,由於多年前寶釵被傳得沸沸揚揚的宿疾之事,如今的寶釵也不是王夫人的最佳兒媳人選,賈母也犯不上拿人家小姑娘的生辰打臉說事。
五百兩銀子可不是小數, 認真操辦起來, 還能有所剩餘。薛憨憨看著憨,可到底還不算憨到家,除了謝禮,還知道給鳳姐兒好處費。
寶釵的生辰, 薛憨憨雖然決定大操大辦,但卻沒想張揚到人盡皆知。他的想法裏就是請來一些親戚女眷們好好樂嗬, 樂嗬, 然後再看看書上或是傳下來的古禮裏, 有什麽必須要走的程序。
至於男賓哦, 沒有男賓。
姑娘家的生辰,為啥要請男賓上門吃酒?
沒這個道理。
→_→
鳳姐兒見了薛蟠,收了銀子,也拿了謝禮,自謙了幾句便應了下來。
她正好閑的發黴,就有了這麽一件請託之事。自是要大展其才的妥善張落一番。
辦及笄禮本就難不到鳳姐兒,難的是在哪兒辦?
於是當務之急便是定下在哪個院子為寶釵辦及笄禮。
早前薛家住在梨香院,那地方給寶釵辦生辰禮雖然地方小了些,但規格卻也算齊全。如今為了給娘娘省親,那處直接被分到了園子另一麵,與整座府邸相隔一個大觀園。
薛家現在住的東院離賈政和王夫人居住的院子最近,幾近與鳳姐兒和賈璉那個有粉油影壁的院子平行,並且往來共用一條南北寬的夾道。
這麽說吧,薛家此時居住的東院,鳳姐兒賈璉居住的小院和賈母榮禧堂後院新蓋的大花廳,以及大觀園的正園門洽好在一條線上。
正園門左右不遠處各有一個角門,分別開在薛家東院和鳳姐兒小院附近,從角門進入大觀園竟是闔府最近便的。
說起來,座落在大觀園裏的怡紅院,也與上述所說的三個院子在一條平行線上,若寶釵住在怡紅院,迴家看薛姨媽絕對是抬腳就到。
再不濟住在瀟湘館也不算遠。
而原著中,寶釵住的蘅蕪苑與薛家所在的東院卻是一個在園子的東南角,一個在園子的西北角
出了蘅蕪苑,走過苑前不遠處的折帶朱欄板橋,經過紅香圃處三間小廳後,再穿過芍藥圃,途徑稻香村和暖香塢,路過蓼風軒再往前走一段路,經過了探春的秋爽齋,踏上峰腰橋從瀟湘館門前走過後才出了園子的角門。
也可是從秋爽齋那裏向另一側拐,穿過曉翠堂,經沁芳亭然後穿過翠峰再出角門。
當然了,也可以換另一條路線迴家,那條路線倒是不必經過那麽多大觀園住戶。
出了蘅蕪苑一路向東,路過凸碧山莊,經過沁芳閘橋,從櫳翠庵山門前穿行而過
所以問題來了,寶釵當初到底是為什麽選的這個院子呢。
想來無非是離家近又規整的院子都被人挑走了。
不過旁的不提,就這比旁的姑娘多出來的運動量就再次證明了一件事。
什麽事?
八戒西天取經不掉二兩肉,寶釵徒步迴家仍是最豐滿的姑娘,可見所謂的運動是不能減肥噠~~~~~
言歸正轉,隻說當下。
薛家借居的東院比鳳姐兒那裏大了一倍,但也不是能擺得下宴席的地兒。鳳姐兒思來想去,眼珠子轉了轉便想到了賈母後院的大花廳了。
那地方不但寬敞,還有個小戲台子,正適合設宴聽戲。
當然,整個榮國府如今能拿出來給寶釵辦生辰宴的地方就隻有賈母的榮禧堂後院大花廳了。
不過想要在那裏辦事,這得薛家自己跟賈母打了招唿。老太太同意了,鳳姐兒這邊才好張落。
鳳姐兒說完,薛蟠先是遺憾的轉頭看了一眼大觀園的方向,然後才朝鳳姐兒點頭。
要是姑娘們這會兒搬到大觀園裏居住,他妹妹這個及笄禮就可以在大觀園裏辦了。
那才叫有麵呢。
可惜呀,這元春辦事就是拖拉。
╮(╯▽╰)╭
借大花廳辦生辰宴的事不用薛蟠出麵,自有薛姨媽去與賈母言說。賈母聞聽寶釵要過及笄禮,到是也興致上來的出了份禮。
不是原著中的二十兩銀子,而是一套賈母嫁妝裏早八百年的陪嫁首飾。
年輕小姑娘戴的玩意。
這禮不可謂不貴重,也在這裏與眾人陪著賈母說話的寶釵先是起身謝過賈母慈愛疼惜,然後又推辭了一番,才收下這份禮賜。
今非夕比,原著中的薛家不但家裏的爺們上不了台麵,還是個一看就是個禍頭的主兒。沒進京城前就為了個丫頭打死人,進了京城一見這百年皇商的薛家家主竟然就是個呆霸王一樣的二百五,自然叫人看輕滿門。
寶釵再好,有那麽個愛惹事不上進的兄長也叫人看輕幾分。更何況王夫人站寶釵,賈母站黛玉,婆媳倆打擂台,自然會拿寶釵做筏子。
隻不過賈母上了年紀,又老人成精,她做的筏子不那麽尖銳罷了。
如今的薛家,家財多少,無人知曉。薛蟠雖然仍舊不是那等有大出息的人,但卻是極佳的守成之人。薛家有薛蟠這樣的家主,至少幾十年內不憂已。
再一個,由於多年前寶釵被傳得沸沸揚揚的宿疾之事,如今的寶釵也不是王夫人的最佳兒媳人選,賈母也犯不上拿人家小姑娘的生辰打臉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