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頁
(紅樓同人)全紅樓都不讓我考科舉 作者:久周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帝覺得自己這一世英名都得毀在這個狗兒子這兒了,再想想,若是真被這個狗兒子做成了此事,怕是日後史書上那都得記一筆。
他在後世都得被人戳著脊梁骨說自己生了這麽一個「好兒子」。
皇帝到了這個年紀,其他也就不想了,反倒是對著自己身後名越發重視了一些。
如今看到自己的英明幾乎都要被這個逆子給破壞了,皇帝沒當場氣暈過去,那都是皇帝身體好。
更何況,這不僅僅是皇家聲名的事情,這還有邊關是否又會陷入戰火的問題在裏頭。
這些年雖說是風調雨順,可也不過就是休養生息了沒幾年,國庫這才剛剛充盈呢。
皇帝能不梗出一口血來麽?
皇帝得這口血,倒是把賈代善和賈瑚嚇得不輕。
賈代善這會兒也顧不得君臣之禮了,連忙上前扶住皇帝道「皇上……」
賈代善一麵扶著皇帝,一麵又要掏出帕子替皇帝擦嘴角的血,但賈代善剛剛掏出帕子,就被皇帝一把給推開了。
「老賈,著人把那個逆子給朕捉了來,還有他那母家,一併令人抄了家,下獄。」皇帝怒道。
這些年皇帝施政方麵也越發仁慈了一些,對待那些犯錯的官員也不再是如同早年一般動輒抄家流放了。
當然,若是對待敗壞他名聲的官員,那皇帝都是罪加三等了的,這對親兒子皇帝也不例外,更不用說在皇帝看來是教壞兒子的越國公府了。
「皇上,不可。」賈瑚連忙勸道。
把大皇子抓了來問責不難,把京城越國公府的那些人下獄也不難,難的是,千裏之外的平安州那邊的越國公府。
平安州那邊的越國公府原本就是天高皇帝遠,又已經聯絡了不少中下層軍官,還與匈奴也勾結,若是這會兒將大皇子和京城越國公府的人捉拿了,平安州那邊怕是立馬要反。
哪怕是如今天下大定,國庫也算是充盈,可一場仗下來,怕是也得讓朝廷元氣大傷,更不用說著一場戰爭會讓多少百姓流離失所。
所以,若是能避免戰爭,在賈瑚看來,那自然是要走避免戰爭的路子的。
皇帝原本也就是一時之間被氣糊塗了,這才一怒之下說要捉拿了越國公府眾人,但是被賈瑚這麽一勸,皇帝便也反應過來了。
這時候捉拿了越國公府的的人實在不太劃算,倒不如京城這兒麵上是一點也不動聲色,暗地裏差人去平安州,一則可以實際探聽一下,越國公府連帶著大皇子到底有沒有通敵賣國;二則麽,帶著虎符去了平安州,也能直接將那些謀逆之人捉拿歸案,戳穿了那些謀逆之人投敵賣國的陰謀,那才是上策。
如此一來,這去平安州的人選,便成了一個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
平安州那邊到底是越國公府如今駐守在那裏,再加上他們也拉攏了不少的的中下層軍官,哪怕是皇帝派人拿了虎符去,但若是有一個不好,那怕是也得折在這裏頭。
甚至又是
雖說現如今賈家人大多數都已經從平安州撤了出來,唯一有點牽扯的,可能就是賈家在平安州還有幾個莊子,但饒是皇帝也知道,賈家在平安州的地位,那是連他這個皇帝都比不上。
平安州那邊,可能隻知榮國公,不知道有他這個皇帝。
這也是賈家族人會從平安州撤出來的原因,功高震主,實在不是一個好事。
要在平常,這大概也該成為皇帝懷疑賈家的理由了,但現在這會兒,無論是皇帝還是賈代善都得承認。
如今的平安州,得找一個賈家人帶著兵符去,那哪怕是沒將揭穿那投敵賣國的陰謀,可到底不會讓問題變得更糟糕。
這賈家人的人選,卻是不怎麽好選。
雖說是平安州那兒隻認賈家人,可也不是哪個賈家人都認的,到底得是賈代善這一係的,才讓平安州那兒認同感更多,也更能壓得住場子。
要說起來,那自然是賈代善去是最能壓得住場子的,而且有賈代善坐鎮,哪怕是匈奴也不敢輕易進攻平安州。
但,賈代善的年紀擺在那兒了,長途奔波也不一定受得住。
更何況,賈代善的身份地位擺在那裏,他要是貿然去了平安州,那跟現在去越國公府把那些人抓起來差不多,一樣都是打草驚蛇了。
可能這裏京城賈代善剛剛出發呢,平安州那頭越國公府和匈奴已經打上來了。
所以,其實最好的法子,那就是賈代善的親子去平安州。
既有賈代善威名照耀著,又有不像賈代善這般輕易動不得。
但,偏偏,眾所周知,賈代善這兩兒子都不是什麽出息的人。
賈赦不靠譜,賈政迂腐,平日裏也就算了,但這樣重要的事情,交給賈赦或是賈政,都是實在不怎麽讓人放心。
至於賈代善的大侄兒,賈敬,那是更加不怎麽靠譜了。
但,皇帝和賈代善扒拉了一圈,想了想,到底覺得,賈赦也算是武舉出身,至少是要比賈政和賈敬要好少一些。
「要不然,讓恩侯/我家老大跑一趟吧。」皇帝和賈代善異口同聲道。
兩人說完,又都對視了一眼,從彼此的眼睛裏都看到了一些對賈赦的不信任,但確實這會兒是在沒有比賈赦更好的人選了。
實在不行,再派個一二個將領,扮成賈赦的小廝跟著一起去主持大局,倒也還算可以?
他在後世都得被人戳著脊梁骨說自己生了這麽一個「好兒子」。
皇帝到了這個年紀,其他也就不想了,反倒是對著自己身後名越發重視了一些。
如今看到自己的英明幾乎都要被這個逆子給破壞了,皇帝沒當場氣暈過去,那都是皇帝身體好。
更何況,這不僅僅是皇家聲名的事情,這還有邊關是否又會陷入戰火的問題在裏頭。
這些年雖說是風調雨順,可也不過就是休養生息了沒幾年,國庫這才剛剛充盈呢。
皇帝能不梗出一口血來麽?
皇帝得這口血,倒是把賈代善和賈瑚嚇得不輕。
賈代善這會兒也顧不得君臣之禮了,連忙上前扶住皇帝道「皇上……」
賈代善一麵扶著皇帝,一麵又要掏出帕子替皇帝擦嘴角的血,但賈代善剛剛掏出帕子,就被皇帝一把給推開了。
「老賈,著人把那個逆子給朕捉了來,還有他那母家,一併令人抄了家,下獄。」皇帝怒道。
這些年皇帝施政方麵也越發仁慈了一些,對待那些犯錯的官員也不再是如同早年一般動輒抄家流放了。
當然,若是對待敗壞他名聲的官員,那皇帝都是罪加三等了的,這對親兒子皇帝也不例外,更不用說在皇帝看來是教壞兒子的越國公府了。
「皇上,不可。」賈瑚連忙勸道。
把大皇子抓了來問責不難,把京城越國公府的那些人下獄也不難,難的是,千裏之外的平安州那邊的越國公府。
平安州那邊的越國公府原本就是天高皇帝遠,又已經聯絡了不少中下層軍官,還與匈奴也勾結,若是這會兒將大皇子和京城越國公府的人捉拿了,平安州那邊怕是立馬要反。
哪怕是如今天下大定,國庫也算是充盈,可一場仗下來,怕是也得讓朝廷元氣大傷,更不用說著一場戰爭會讓多少百姓流離失所。
所以,若是能避免戰爭,在賈瑚看來,那自然是要走避免戰爭的路子的。
皇帝原本也就是一時之間被氣糊塗了,這才一怒之下說要捉拿了越國公府眾人,但是被賈瑚這麽一勸,皇帝便也反應過來了。
這時候捉拿了越國公府的的人實在不太劃算,倒不如京城這兒麵上是一點也不動聲色,暗地裏差人去平安州,一則可以實際探聽一下,越國公府連帶著大皇子到底有沒有通敵賣國;二則麽,帶著虎符去了平安州,也能直接將那些謀逆之人捉拿歸案,戳穿了那些謀逆之人投敵賣國的陰謀,那才是上策。
如此一來,這去平安州的人選,便成了一個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
平安州那邊到底是越國公府如今駐守在那裏,再加上他們也拉攏了不少的的中下層軍官,哪怕是皇帝派人拿了虎符去,但若是有一個不好,那怕是也得折在這裏頭。
甚至又是
雖說現如今賈家人大多數都已經從平安州撤了出來,唯一有點牽扯的,可能就是賈家在平安州還有幾個莊子,但饒是皇帝也知道,賈家在平安州的地位,那是連他這個皇帝都比不上。
平安州那邊,可能隻知榮國公,不知道有他這個皇帝。
這也是賈家族人會從平安州撤出來的原因,功高震主,實在不是一個好事。
要在平常,這大概也該成為皇帝懷疑賈家的理由了,但現在這會兒,無論是皇帝還是賈代善都得承認。
如今的平安州,得找一個賈家人帶著兵符去,那哪怕是沒將揭穿那投敵賣國的陰謀,可到底不會讓問題變得更糟糕。
這賈家人的人選,卻是不怎麽好選。
雖說是平安州那兒隻認賈家人,可也不是哪個賈家人都認的,到底得是賈代善這一係的,才讓平安州那兒認同感更多,也更能壓得住場子。
要說起來,那自然是賈代善去是最能壓得住場子的,而且有賈代善坐鎮,哪怕是匈奴也不敢輕易進攻平安州。
但,賈代善的年紀擺在那兒了,長途奔波也不一定受得住。
更何況,賈代善的身份地位擺在那裏,他要是貿然去了平安州,那跟現在去越國公府把那些人抓起來差不多,一樣都是打草驚蛇了。
可能這裏京城賈代善剛剛出發呢,平安州那頭越國公府和匈奴已經打上來了。
所以,其實最好的法子,那就是賈代善的親子去平安州。
既有賈代善威名照耀著,又有不像賈代善這般輕易動不得。
但,偏偏,眾所周知,賈代善這兩兒子都不是什麽出息的人。
賈赦不靠譜,賈政迂腐,平日裏也就算了,但這樣重要的事情,交給賈赦或是賈政,都是實在不怎麽讓人放心。
至於賈代善的大侄兒,賈敬,那是更加不怎麽靠譜了。
但,皇帝和賈代善扒拉了一圈,想了想,到底覺得,賈赦也算是武舉出身,至少是要比賈政和賈敬要好少一些。
「要不然,讓恩侯/我家老大跑一趟吧。」皇帝和賈代善異口同聲道。
兩人說完,又都對視了一眼,從彼此的眼睛裏都看到了一些對賈赦的不信任,但確實這會兒是在沒有比賈赦更好的人選了。
實在不行,再派個一二個將領,扮成賈赦的小廝跟著一起去主持大局,倒也還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