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紅樓同人)全紅樓都不讓我考科舉 作者:久周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和聖上一起喝了點酒罷了。」賈代善擺擺手道,「我替咱們家那位世交家的大侄女求了道賜婚的聖旨。」
「賜婚的聖旨?」史氏慌道,「老爺你不會是去給咱們家政兒和王嬌求賜婚了吧?」
「不會吧,我瞧著老爺也沒腦子不正常的毛病啊。」賈赦聞言嘀咕了一句道,「除非老二不是老爺親生的。」
賈赦嘀咕的聲音不算輕,賈代善自然是聽到了,反手敲了敲賈赦的腦袋道,「我自然不會給老二定這樣的婚事,若是你這樣的逆子,倒是適合這門婚事。」
張氏看著賈赦被賈代善敲腦門,抿著嘴偷偷笑了。
聽賈代善意思不是給賈政定下的,史氏這會兒也有心思問賈代善是怎麽迴事了。
「那王嬌不是一心恨嫁麽?我就給她找了一門好婚事,我求聖上給王嬌和薛家賜了婚。」賈代善笑著說道。
「可…可與薛家老大定下親事的不是王家二姑娘麽?」史氏結結巴巴問道。
賈代善喝了點酒,再加上這會兒也已經逆轉了形式,倒是有心趣給史氏解惑道,「是啊,可是他們家定婚的時候對外說了是老大還是老二了嗎?」
可是,那不是默認了就是老二的麽?史氏有些疑惑,但是王嬌倒黴了,史氏隻有高興的份。
「我隻不過是作為一個世伯,想讓侄女的婚事更加體麵些,這才去求的聖旨,這有什麽錯?」賈代善眯著眼睛道。
「王嬌向來自傲,她一個官家嫡女嫁給商賈,怕是得難受死。」賈敏對王嬌也算是了解,這會兒替賈代善補充了一句道。
「而且,既然王嬌都已經跟薛家定下婚事了,那麽跟二哥哥的那些緋聞流言,可不就是不攻自破了麽?」
「敏兒說得對,不過把王大替換成王二還有一點好處,以後你們就知道。」賈代善在這兒賣了一個關子。
「但當初王嬌跟政兒到底是一起從荷花池裏上來的,薛家能同意?」史氏問了一句。
「庶女換嫡女,說到底還是薛家賺了,他們家有什麽好不同意的。」薛家不過就是想通過聯姻維繫與其他幾家的關係,在生意場上也好有個背景。
至於娶誰,完全不在薛家的考慮範圍之內。
別說是把王二換成王嬌了,隻要能讓他們薛家發達起來,讓薛家大爺娶個青樓女子都行。
「聖旨都下下來了,薛家不同意也得同意啊。」賈赦冷哼了一句道,「要真論起來,有聖旨賜婚也是薛家的榮耀了。」
賈政見這件事情自家親爹已經處理妥當,眼見得也不會再連累到妹妹,連累到全家人的名聲,也長出了一口氣。
「大嫂嫂,存周有一事相求。」賈政對著張氏作了個長揖道。
「二弟有話直說,並不用這麽多禮。」當著公公婆婆的麵,張氏哪裏敢受賈政的禮。
「我想去鹿邑書院讀書,但聽說鹿邑書院的入學門檻極高,想來以我的水平怕是考不進去,所以…所以我想請張太傅幫我引薦一番。」
就以賈政傲嬌且自負的性子,能說出以他的水平怕是考不上,這就夠讓張氏側目的了。賈政還說自己要去鹿邑書院讀書?
張氏都快懷疑自己這小叔子改了性子了。
鹿邑書院倒是確實難考,裏頭上學的除了那些走後門進去的人之外,大多都是有了舉人的功名,才會去鹿邑書院的。
尋常人也走不了這個後門,所謂走後門的人,基本上都是那些年紀小些,雖還沒什麽功名,卻家學有淵源的。
畢竟,鹿邑書院可是跟京城裏的國子監齊名的。
但引薦賈政進鹿邑書院,這對張氏來說倒是真不難,甚至都用不上張老爺子出馬,張氏自己修書一封便是。
因為鹿邑書院的山長正是張氏的親二叔,張二叔和二嬸膝下隻有兩個兒子,他們是拿張氏當親閨女看的,不過是引薦一個人進鹿邑書院,這張二叔肯定能同意下來。
但這會兒,張氏可不敢應承。
鹿邑書院在直隸呢,雖說沒像金陵離京城這麽遠,可從京城到直隸,快馬都得兩天,更不用說坐馬車了。
張氏用膝蓋想都知道,婆婆肯定是不肯同意的。
果然,史氏一聽賈政說要去鹿邑書院,連忙說道,「政兒,你糊塗了是不是,鹿邑書院可是在直隸,你要真去了那兒讀書,可不得逢年過節才能迴來?你這是要剜娘的心不成?」
「二哥是怕留在京城還是會聽到流言?」賈敏試探著問道,「流言本來就是虛無縹緲的東西,隨他們說,我們又不會少一兩肉,更何況這件事聖上已經蓋了章了,他們也不敢胡傳。」
「對對對,你妹妹說得對,他們哪裏敢亂傳。」史氏連忙說道,「你要是想去書院讀書,在國子監不是更好,到底能住家裏。」
相對於鹿邑書院對功名的要求是隱性的,國子監則本來就是為舉人設立的。當然了,為了保障官二代們也能順利讀書,國子監還有個規定是五品及以上官員也能有子嗣去國子監讀書。
賈代善好歹是超品的國公,別說是一個賈政了,把賈政賈赦,連帶著賈瑚都送進國子監讀書都沒問題。
「太太,我仔細想過了,國子監不適合我。」賈政低頭說道。
這次的事情,雖說現在看著是被賈代善一一處理妥當了,但對賈政來說,這次的事情對他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
「賜婚的聖旨?」史氏慌道,「老爺你不會是去給咱們家政兒和王嬌求賜婚了吧?」
「不會吧,我瞧著老爺也沒腦子不正常的毛病啊。」賈赦聞言嘀咕了一句道,「除非老二不是老爺親生的。」
賈赦嘀咕的聲音不算輕,賈代善自然是聽到了,反手敲了敲賈赦的腦袋道,「我自然不會給老二定這樣的婚事,若是你這樣的逆子,倒是適合這門婚事。」
張氏看著賈赦被賈代善敲腦門,抿著嘴偷偷笑了。
聽賈代善意思不是給賈政定下的,史氏這會兒也有心思問賈代善是怎麽迴事了。
「那王嬌不是一心恨嫁麽?我就給她找了一門好婚事,我求聖上給王嬌和薛家賜了婚。」賈代善笑著說道。
「可…可與薛家老大定下親事的不是王家二姑娘麽?」史氏結結巴巴問道。
賈代善喝了點酒,再加上這會兒也已經逆轉了形式,倒是有心趣給史氏解惑道,「是啊,可是他們家定婚的時候對外說了是老大還是老二了嗎?」
可是,那不是默認了就是老二的麽?史氏有些疑惑,但是王嬌倒黴了,史氏隻有高興的份。
「我隻不過是作為一個世伯,想讓侄女的婚事更加體麵些,這才去求的聖旨,這有什麽錯?」賈代善眯著眼睛道。
「王嬌向來自傲,她一個官家嫡女嫁給商賈,怕是得難受死。」賈敏對王嬌也算是了解,這會兒替賈代善補充了一句道。
「而且,既然王嬌都已經跟薛家定下婚事了,那麽跟二哥哥的那些緋聞流言,可不就是不攻自破了麽?」
「敏兒說得對,不過把王大替換成王二還有一點好處,以後你們就知道。」賈代善在這兒賣了一個關子。
「但當初王嬌跟政兒到底是一起從荷花池裏上來的,薛家能同意?」史氏問了一句。
「庶女換嫡女,說到底還是薛家賺了,他們家有什麽好不同意的。」薛家不過就是想通過聯姻維繫與其他幾家的關係,在生意場上也好有個背景。
至於娶誰,完全不在薛家的考慮範圍之內。
別說是把王二換成王嬌了,隻要能讓他們薛家發達起來,讓薛家大爺娶個青樓女子都行。
「聖旨都下下來了,薛家不同意也得同意啊。」賈赦冷哼了一句道,「要真論起來,有聖旨賜婚也是薛家的榮耀了。」
賈政見這件事情自家親爹已經處理妥當,眼見得也不會再連累到妹妹,連累到全家人的名聲,也長出了一口氣。
「大嫂嫂,存周有一事相求。」賈政對著張氏作了個長揖道。
「二弟有話直說,並不用這麽多禮。」當著公公婆婆的麵,張氏哪裏敢受賈政的禮。
「我想去鹿邑書院讀書,但聽說鹿邑書院的入學門檻極高,想來以我的水平怕是考不進去,所以…所以我想請張太傅幫我引薦一番。」
就以賈政傲嬌且自負的性子,能說出以他的水平怕是考不上,這就夠讓張氏側目的了。賈政還說自己要去鹿邑書院讀書?
張氏都快懷疑自己這小叔子改了性子了。
鹿邑書院倒是確實難考,裏頭上學的除了那些走後門進去的人之外,大多都是有了舉人的功名,才會去鹿邑書院的。
尋常人也走不了這個後門,所謂走後門的人,基本上都是那些年紀小些,雖還沒什麽功名,卻家學有淵源的。
畢竟,鹿邑書院可是跟京城裏的國子監齊名的。
但引薦賈政進鹿邑書院,這對張氏來說倒是真不難,甚至都用不上張老爺子出馬,張氏自己修書一封便是。
因為鹿邑書院的山長正是張氏的親二叔,張二叔和二嬸膝下隻有兩個兒子,他們是拿張氏當親閨女看的,不過是引薦一個人進鹿邑書院,這張二叔肯定能同意下來。
但這會兒,張氏可不敢應承。
鹿邑書院在直隸呢,雖說沒像金陵離京城這麽遠,可從京城到直隸,快馬都得兩天,更不用說坐馬車了。
張氏用膝蓋想都知道,婆婆肯定是不肯同意的。
果然,史氏一聽賈政說要去鹿邑書院,連忙說道,「政兒,你糊塗了是不是,鹿邑書院可是在直隸,你要真去了那兒讀書,可不得逢年過節才能迴來?你這是要剜娘的心不成?」
「二哥是怕留在京城還是會聽到流言?」賈敏試探著問道,「流言本來就是虛無縹緲的東西,隨他們說,我們又不會少一兩肉,更何況這件事聖上已經蓋了章了,他們也不敢胡傳。」
「對對對,你妹妹說得對,他們哪裏敢亂傳。」史氏連忙說道,「你要是想去書院讀書,在國子監不是更好,到底能住家裏。」
相對於鹿邑書院對功名的要求是隱性的,國子監則本來就是為舉人設立的。當然了,為了保障官二代們也能順利讀書,國子監還有個規定是五品及以上官員也能有子嗣去國子監讀書。
賈代善好歹是超品的國公,別說是一個賈政了,把賈政賈赦,連帶著賈瑚都送進國子監讀書都沒問題。
「太太,我仔細想過了,國子監不適合我。」賈政低頭說道。
這次的事情,雖說現在看著是被賈代善一一處理妥當了,但對賈政來說,這次的事情對他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