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在網絡上,在現實中,在我們的四周,出現了鋪天蓋地的幾個“字眼”,這就是掛在了我們的嘴上和念在了我們心裏的一種明知是神聖的卻偏要侃侃的說“生活要有儀式感”。


    “儀式感”,顧名思義就是一件事情要有一個儀式,而且這個儀式要能讓大家有一種感慨。


    記得曾經,我們就很重視這個“儀式感”,而且是養成了一種習慣。尤其是清明節的向烈士和英雄們致敬時的一種很莊重也很隆重的儀式感,讓我在幾十年後的今天,依然是記憶猶新的難以忘記。


    儀式感,一般來說都是很神聖的一種紀念儀式,或者是一種懷念、緬懷等的儀式。


    然而,如今的人們,麵對儀式感,僅僅就是在心裏或在自己的口中,微信的說說裏,等等的網絡的小節目裏,就這樣輕飄飄的發一句要有儀式感的幾個字,或者是很不嚴肅的發幾張照片,或者是這樣或那樣的行為,當然,也有很正規的人,也在搞一個很有感覺的儀式。但是,我更想說的不是個人的事情,還是一個團隊或團體。尤其是一個應該具有的態度,應該具備的心態和更加認可的敬畏。


    有些事情,並不是你心裏有了,就真的是在你的心裏得到了一種重視。所以,簡單的行為並不就意味著這種儀式感,會有多麽大的成效,或者是就會能夠得到多麽大的價值或會有多大的意義。


    我們許多人就是微信的朋友圈上發個說說,在微博裏發個微博,在一些其他的地方去發幾張圖片顯擺顯擺,等等的這些行為,就覺得自己有儀式感了。並且還以為這就是紀念了這個節日,祭奠了這件事情,緬懷了這段曆史,懷念了這個或那個人,聲討了小鬼子或打擊了封資修等......這些,你以為的儀式感,就是這樣的一個簡簡單單的形式嗎!恐怕這樣就有些簡單了或輕視了!甚至,如果我們說的再嚴重一點,這就是我們對我們自己的中華文化或中華文化曆史的一種褻瀆、不尊重、不敬重。


    我們可以大張旗鼓的去弄、去搞、去折騰那些商業的促銷,包括所有的洋節日的儀式感,而這些儀式感又是何等的氣勢。可是為了什麽?怎麽就到了我們自己老祖宗的、或者是我們自己新的重大的曆史、文化、人文等等的那些值得我們去紀念的、緬懷的等有意義和價值的儀式感在哪裏呢?!


    當然,我從來就反對任何的儀式感。那怕就是一個形式,那怕就是你們所說所做的那樣,但是我卻是不認可這種“在心裏有和在心裏想著就已經很不錯了”的念頭和形式。這也包括那種“過去連想都不會想,現在能有這想法就不錯了”的說法。其實,這就是一種麻木或自我否定。因為這個意思就是在告訴我們,就這樣的做,就已經很好了。啥褻瀆不褻瀆的,尊重不尊重,敬重不敬重的,如今這能夠還記住了的就總比那些糊弄的強。意思就是,有了總比沒有強。


    我暈,其實這種有,還真的不如沒有。


    為什麽?


    因為,這是一種敷衍,這種敷衍會讓社會和人們不會再去敬重;


    因為,這是一種懈怠,這種懈怠會讓社會和人們不會再去認真;


    因為,這是一種態度,這種態度會讓社會和人們不會再去努力。


    “儀式感”與“敬畏心”,這是一種責任,一種對社會、對人們、對自己的一種責任感。


    儀式感,如果沒有“敬畏心”,如果不能與之在相互結合中相融相會,那麽即使儀式感再怎麽盛大和隆重,那也隻能是一種毫無意義的形式,一種毫無意義的做戲表演,你覺得這會有意義嗎。


    這種所謂的“儀式感”這是不是本末倒置了呢?其存在的意義和作用又是什麽呢?


    真正的有意義和有價值的儀式感,起碼是要有一個牢記、繼承與發揚,以及弘揚的作用。


    而如今的這樣,隻是一種敷衍了事的態度。你說,這樣的草草了事,這樣的輕飄飄的行為和言語的儀式感,會有什麽意義和作用!說實話,這樣的儀式感,不但沒有任何的正麵意義,反而還會有一種極其嚴重的負麵的效果。那就是會讓我們的社會和我們的人們,在一種不置可否的心理中,越來越輕視我們的傳統文化和輕視或淡忘我們的傳統曆史。


    這不,現在就有人發出了一種不和諧的音調:“屁,搞這些個沒用的有啥意思。”


    我看到了,我也聽到了,我現在真的是很心塞。但是,我卻又是特別的無奈無語!


    今天,端午節,又到來了!


    你快去轉轉,去大街小巷裏看看,看看我們的小攤小販們,還有那些流動的販賣者,都是帶有那些個五顏六色的東西。開始我隻是看到這樣的現象,並沒有引起關注和過度的去解讀這些現象。


    其實,這就是一種民間曆史文化的傳統弘揚。


    其實,這也是一種濃鬱的儀式感,這才是真正的曆史傳統或傳承。


    雖然,這些我們民族自己的東西,看起來確實是顯得特別不洋氣的一種土。但是,千萬不要忘記了我們無上光榮和值得驕傲的曆史。我們的老祖宗們,正是帶著這些看起來很老土,但實際上卻是充滿了家國曆史情懷的寄托,不但戰勝了自然,戰勝了曆史,戰勝了世界,而且還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今天我才知道,這個叫五色線,那個小掃帚,還有這個小彩葫蘆,小香囊,以及艾草,還有一些等等的小東西,都是有著特殊寓意和含義的傳統東西,現在的年輕人,雖然也是有意識的和有意思的去接觸那些物件,但其背後的東西,卻是需要我們去努力和完善那些需要傳承和弘揚光大的知識。


    雖然,今天的我們,對曾經的許多的曆史傳說,有些遺忘或知之甚少,甚至就連我們這些大人和遠離了傳統文化和傳統曆史的老人,現在又能有幾人還可係統的說出那些曾經的曆史傳說,或者是那怕隻是說出一點點的涵義和背景的傳說故事呢?而這些需要宣傳的儀式感,如今又是在哪裏呢?


    今天,有許多的在外地打工的年輕人,當然居住在此地的老居民也很多,大家也許都是在“生活需要儀式感”的感召下,把這些帶有傳統紀念意義的東西都買迴家來,並且還在自己的家裏,或是在出租屋裏,以一種純潔樸素的家國情懷,或者是懷揣著一種思鄉的惆悵,掛上了這種帶有祈福性質的民俗,並且能夠把這種祈福和情懷的心思帶上,並且以崇敬的的心情,去觀賞著這些透著愛與情和寄托了中華文化的曆史物件。而在人們的心裏,卻有種淡淡的總是要來點兒儀式感的無所事事之中。


    其實,所有的儀式感,都隻是一種形式。但是,所有形式的意義卻是不同,有的是熱鬧,而有的卻是一種精神。


    (未完待續)


    【— end—】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流順水沉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雅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雅念並收藏逆流順水沉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