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在這種緊要關頭被郭淮所囑托,擔任持帥旗這個特殊職務的肯定不是什麽善茬。
扛著象征著郭淮本人的將旗,身披一件明光鎧兩肩處被特意打磨光滑,還上了層蠟的大圓鐵盤在日光的照耀下反射出了刺眼的亮光。
將旗的前方便是如槍頭一般尖銳無比的鐵質刺頭,隻要掌旗之人願意這將旗立即就能變成一隻隨時可以奪人性命的兇厲武器。
身材魁梧執掌帥旗的旗手坐立在馬鞍之上大聲應諾,親眼見著郭淮的身影被魯芝等人裹挾著徹底消失在河曲的彎道處。
用右手夾起這根如同騎槍的將旗,被委以重任的旗手這才領著百餘名同袍調轉馬頭迎向了身後的蜀賊追兵。
左手邊是高聳連綿的群山,右手邊是奔流不惜的洮河,兩者中間的小道上馬蹄踐踏聲傳遍了整個河穀之中。
大魏的騎兵憑借著坐下的高橋馬鞍,有了高橋馬鞍這個讓騎兵戰鬥力更上一層樓都不止的黑科技馬具。
兩軍交戰之前,大魏這邊的騎手甚至能夠開弓放出一輪箭矢而不至於喪失平衡從馬背上翻滾下去。
雙方士卒手中的鋼刀早已舉起,坐下馬匹如同感受到即將到來的激鬥般開始不住的嘶吼了起來。
騎兵作戰可以說是完全不同於行走在陸地上的步卒們的戰鬥方式,掌控戰馬的熟練度與同袍之間緊密的配合也隻能算是眾多因素之一。
同樣都是專門作戰所用的戰馬,而大魏這方的戰馬則至少高了對麵蜀賊的坐騎四分之一個頭。
可別小看了這點差距,有了這段差距大魏士卒們手中的騎刀完全可以從上至下斜切向對麵的蜀軍。
而更多的東西隻能通過一次次的戰爭體悟與磨練出來,此刻大魏這邊的北地健兒擁有的優勢被發揮的淋漓盡致。
箭矢在兩方都是高速行駛的騎兵麵前並沒有多大的作用,一波箭矢下去對麵蜀賊也就倒下了十幾個人。
隨著馬蹄飛濺,決定勝負的還要看兩方最終短兵相接的白刃戰。
衝在隊伍最前方的那名被郭淮寄以厚望的旗手並沒有辜負那位雍州刺史的期望。
夾在臂膀之間的一杆將旗借著馬匹帶來的巨大衝擊力,最前方尖銳的鐵質刺頭狠狠斜插進了對麵那個倒黴蛋身下坐騎之中。
隨著這名旗手發力,已經成為騎槍的將旗硬生生的從對麵馬頭之中貫穿而出,直接將躲在後麵的蜀漢士卒給挑飛了下來。
接下來殘酷無比的現實已經證明直麵大魏的鐵騎並不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尤其是當薑維自身也帶著屬於他的將旗之時,明晃晃的靶子就這樣晃悠在對麵大魏騎兵們的眼前。
挑飛一人,持旗的壯漢立即就拔出了插在馬頭上的旌旗,沒有絲毫拖泥帶水直接向著最中間被團團護衛住的薑維衝去了。
馬匹與人類的鮮血和成了一團最終都沁入了地下的泥土,讓本來黑黃相間的泥土添上了妖豔的鮮紅色。
剛剛冒出來的鮮血散發出的熱氣更是為這片土地添上了朦朧的色彩。
人馬嘶烈聲愈發高漲,半空中一杆被染的花花綠綠長槍狀的武器直直的朝著薑維襲來,速度之快讓發覺到的人都幾乎沒有什麽時間去阻止了。
快速接近被團團包圍在中間的薑維肯定是不怎麽現實的,但憑借著自身的力量,手中這杆將旗從騎槍化身為了近距離投射用的標槍。
被用力拋射正飛舞在半空中的這根長杆武器已經很難叫人看出他本身其實是杆將旗的麵目了。
縫製在上的旗幟早就被鮮血染紅縮成了一團,不單單是鮮血上麵更多少沾染上了一點奇形怪狀的東西。
尖銳的刺頭死盯著被圍繞在人群中的薑維沒有任何偏差,想來投出這並不算是武器的武器的漢子也肯定是練過的。
危機時刻,矗立在薑維身旁的陳伯做出了一個非常人所能及的舉動。
早已負傷的陳伯此刻的身子如同布偶般被這柄當成標槍用的將旗狠狠的釘在了地麵上。
相同的因為身體帶來的力量,薑維本人也脫離了這柄致命的武器打擊範圍。
陳伯之死來的非常突然,或許應該說戰場上每一個士卒們的死亡來的都是那麽的突然。
暴露的薑維並不能開啟無雙大發神威的收割對麵曹賊的性命,人與人的地位差距被充滿血與死亡的戰場同樣拉到了最低線。
馬戰明顯落入下風的大漢士卒們與遲遲未來趕來的後方部隊,讓悲痛的薑維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
曹賊偽雍州刺史身影離的最近的時候,薑維甚至能夠望見郭淮臉上的怒火與不甘。
相同的表情也出現在了薑維的臉上,河曲地帶並不能充分的發揮出薑維這邊所擁有的人數優勢。
不甘的撤退就成了唯一的選擇,麵對蜀賊的撤退,讓沒有能拿下薑維這賊子頭顱的大魏騎兵們很是不爽。
隻可惜,當撤退的時候人數上帶來的優勢還是發揮了作用,眼見著周圍的同袍一個個倒下,那奉命前來取下薑維頭顱的執旗手也不甘的下達了停止的命令。
也不管早已消失在視線中的薑維到底能不能聽見,反正拉住已經有些疲憊的戰馬這名被郭淮看好的持旗手大叫一聲“將欲取二臣賊子項上人頭者,乃隴西李元也!”
朝著撤退的蜀賊叫囂完畢,這出身隴西本地名為李元的旗手就信馬來到了被釘在地上已無聲息的陳伯麵前。
彎腰用力扯出被狠狠釘入地麵的那杆大旗,隨意的將被帶起的陳伯屍首甩到一旁。
騎在馬上李元用著極為囂張的麵色朝著對麵的大漢士卒使出了一計槍花,挑釁之狀溢於言表。
除了衝出了那些年輕氣盛受不得激的十幾個年輕大漢士卒外,其他老兵沒絲毫沒有去理會李元這種粗陋的挑釁。
就更別提已經下定決心撤退了的薑維了,隨意的收割了那十幾個蜀賊的性命,見狀李元也是自覺無趣緩緩掉在了撤退的蜀賊身後。
扛著象征著郭淮本人的將旗,身披一件明光鎧兩肩處被特意打磨光滑,還上了層蠟的大圓鐵盤在日光的照耀下反射出了刺眼的亮光。
將旗的前方便是如槍頭一般尖銳無比的鐵質刺頭,隻要掌旗之人願意這將旗立即就能變成一隻隨時可以奪人性命的兇厲武器。
身材魁梧執掌帥旗的旗手坐立在馬鞍之上大聲應諾,親眼見著郭淮的身影被魯芝等人裹挾著徹底消失在河曲的彎道處。
用右手夾起這根如同騎槍的將旗,被委以重任的旗手這才領著百餘名同袍調轉馬頭迎向了身後的蜀賊追兵。
左手邊是高聳連綿的群山,右手邊是奔流不惜的洮河,兩者中間的小道上馬蹄踐踏聲傳遍了整個河穀之中。
大魏的騎兵憑借著坐下的高橋馬鞍,有了高橋馬鞍這個讓騎兵戰鬥力更上一層樓都不止的黑科技馬具。
兩軍交戰之前,大魏這邊的騎手甚至能夠開弓放出一輪箭矢而不至於喪失平衡從馬背上翻滾下去。
雙方士卒手中的鋼刀早已舉起,坐下馬匹如同感受到即將到來的激鬥般開始不住的嘶吼了起來。
騎兵作戰可以說是完全不同於行走在陸地上的步卒們的戰鬥方式,掌控戰馬的熟練度與同袍之間緊密的配合也隻能算是眾多因素之一。
同樣都是專門作戰所用的戰馬,而大魏這方的戰馬則至少高了對麵蜀賊的坐騎四分之一個頭。
可別小看了這點差距,有了這段差距大魏士卒們手中的騎刀完全可以從上至下斜切向對麵的蜀軍。
而更多的東西隻能通過一次次的戰爭體悟與磨練出來,此刻大魏這邊的北地健兒擁有的優勢被發揮的淋漓盡致。
箭矢在兩方都是高速行駛的騎兵麵前並沒有多大的作用,一波箭矢下去對麵蜀賊也就倒下了十幾個人。
隨著馬蹄飛濺,決定勝負的還要看兩方最終短兵相接的白刃戰。
衝在隊伍最前方的那名被郭淮寄以厚望的旗手並沒有辜負那位雍州刺史的期望。
夾在臂膀之間的一杆將旗借著馬匹帶來的巨大衝擊力,最前方尖銳的鐵質刺頭狠狠斜插進了對麵那個倒黴蛋身下坐騎之中。
隨著這名旗手發力,已經成為騎槍的將旗硬生生的從對麵馬頭之中貫穿而出,直接將躲在後麵的蜀漢士卒給挑飛了下來。
接下來殘酷無比的現實已經證明直麵大魏的鐵騎並不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尤其是當薑維自身也帶著屬於他的將旗之時,明晃晃的靶子就這樣晃悠在對麵大魏騎兵們的眼前。
挑飛一人,持旗的壯漢立即就拔出了插在馬頭上的旌旗,沒有絲毫拖泥帶水直接向著最中間被團團護衛住的薑維衝去了。
馬匹與人類的鮮血和成了一團最終都沁入了地下的泥土,讓本來黑黃相間的泥土添上了妖豔的鮮紅色。
剛剛冒出來的鮮血散發出的熱氣更是為這片土地添上了朦朧的色彩。
人馬嘶烈聲愈發高漲,半空中一杆被染的花花綠綠長槍狀的武器直直的朝著薑維襲來,速度之快讓發覺到的人都幾乎沒有什麽時間去阻止了。
快速接近被團團包圍在中間的薑維肯定是不怎麽現實的,但憑借著自身的力量,手中這杆將旗從騎槍化身為了近距離投射用的標槍。
被用力拋射正飛舞在半空中的這根長杆武器已經很難叫人看出他本身其實是杆將旗的麵目了。
縫製在上的旗幟早就被鮮血染紅縮成了一團,不單單是鮮血上麵更多少沾染上了一點奇形怪狀的東西。
尖銳的刺頭死盯著被圍繞在人群中的薑維沒有任何偏差,想來投出這並不算是武器的武器的漢子也肯定是練過的。
危機時刻,矗立在薑維身旁的陳伯做出了一個非常人所能及的舉動。
早已負傷的陳伯此刻的身子如同布偶般被這柄當成標槍用的將旗狠狠的釘在了地麵上。
相同的因為身體帶來的力量,薑維本人也脫離了這柄致命的武器打擊範圍。
陳伯之死來的非常突然,或許應該說戰場上每一個士卒們的死亡來的都是那麽的突然。
暴露的薑維並不能開啟無雙大發神威的收割對麵曹賊的性命,人與人的地位差距被充滿血與死亡的戰場同樣拉到了最低線。
馬戰明顯落入下風的大漢士卒們與遲遲未來趕來的後方部隊,讓悲痛的薑維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
曹賊偽雍州刺史身影離的最近的時候,薑維甚至能夠望見郭淮臉上的怒火與不甘。
相同的表情也出現在了薑維的臉上,河曲地帶並不能充分的發揮出薑維這邊所擁有的人數優勢。
不甘的撤退就成了唯一的選擇,麵對蜀賊的撤退,讓沒有能拿下薑維這賊子頭顱的大魏騎兵們很是不爽。
隻可惜,當撤退的時候人數上帶來的優勢還是發揮了作用,眼見著周圍的同袍一個個倒下,那奉命前來取下薑維頭顱的執旗手也不甘的下達了停止的命令。
也不管早已消失在視線中的薑維到底能不能聽見,反正拉住已經有些疲憊的戰馬這名被郭淮看好的持旗手大叫一聲“將欲取二臣賊子項上人頭者,乃隴西李元也!”
朝著撤退的蜀賊叫囂完畢,這出身隴西本地名為李元的旗手就信馬來到了被釘在地上已無聲息的陳伯麵前。
彎腰用力扯出被狠狠釘入地麵的那杆大旗,隨意的將被帶起的陳伯屍首甩到一旁。
騎在馬上李元用著極為囂張的麵色朝著對麵的大漢士卒使出了一計槍花,挑釁之狀溢於言表。
除了衝出了那些年輕氣盛受不得激的十幾個年輕大漢士卒外,其他老兵沒絲毫沒有去理會李元這種粗陋的挑釁。
就更別提已經下定決心撤退了的薑維了,隨意的收割了那十幾個蜀賊的性命,見狀李元也是自覺無趣緩緩掉在了撤退的蜀賊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