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譽這邊既然提到了宗正人選,曹芳等大多數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前方高柔、蔣濟八人之中空著的那個位置。
關於那位已經病重許久了的宗正曹恪的繼任人選,也因為先帝崩殂而擱置下來了。
聽到擔任過大魏第一任宗正的曹譽提及此事,眾人這才反應過來,那位宗正已經病了這麽久了也是時候把這件事給定妥了。
這位宗族元老居然瞄上了宗正這個位置,這也讓曹芳感到有些猝不及防了。
看在他們這麽識相且有意幫扶自己,曹芳本意其實是想給曹譽與其所代表的曹肇、曹譽等人一個機會的。
卻是不曾想到這位一出手就是盯上了宗正這個位置,這個位置曹芳早就是幫那位宗室之中唯一幾位可堪大用的陳思王之子,現任陳王曹誌預定了的。
甚至曹芳都已經通過一些特殊的渠道把這個位置直接許諾給了曹誌的,而如今的曹譽突然說有人才要推薦,可以繼任宗正。
顯然是有些不合曹芳的計劃的,再怎麽想來擔任過文帝時期宗正的曹譽肯定不至於推薦遠在陳國的曹誌的。
但礙於剛才的許諾加上這位的功績,心中雖有幾分無奈,但曹芳也隻好做出一副有些驚喜的模樣開口向著曹譽問道:“不知尊長口中這位可接任宗正的良才是何人也?”
大魏的宗正從設立之初一直以來都是明確規定了此職唯有宗室之人可以擔任,非外姓之官也。
向著曹譽問完這個問題後,這位宗室元老的迴答也是不出曹芳所料。
舉起右手曹譽轉身指向身後的燕王曹宇,隨後這才向著曹芳不急不緩的說道:“依老朽之見,此宗正之職非燕王莫屬,燕王曹宇性恭而不倨傲,且常伴先帝左右,昔日先帝亦欲以大事托之,足可見燕王之才,今先帝崩殂社稷動蕩,又逢宗正病重,九卿之位不可空懸,陛下宜當早做考慮,謀其遠慮也!”
可能是曹譽的年歲實在是太大了,也早已是見慣了生生死死之事,在提到他口中的那位已經病重的宗正時語氣也是沒有絲毫變化。
好似在說一個與他無關的人一般,考慮到這位的歲數加上這個時代的平均年齡,曹芳倒是不認為現在的曹譽對於此事太過冷淡了。
說不定,這位曹家輩分最大的老者都已經親自送走過他的孫子了,生死之事一多也就慢慢看淡了。
但問題是,這個宗正的位置早就被曹芳看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了,曹宇四人雖好,但這莫名其妙就丟失了輔政大臣位置的四人實在是太過特殊了。
特殊到曹芳現階段對於這四人最好的安排也隻是限於將其留在洛陽之中了,再過深入的安排在曹芳掌握大權之前也就沒有了。
事實上,不少人在聽到曹譽推薦曹宇擔任宗正時臉上突變的神色,也算是無聲證明了曹芳安排的正確性。
而神情有些變化的人之中,尤其以站立在高台左右兩旁的孫資、劉放兩人最為顯眼,再其次就是兩人不遠處的那位大將軍曹爽了。
倒是衛臻、司馬懿、崔林甚至包括孫資、劉放身旁站著的四位侍中臉上的神情並沒有多大的變化,依舊是如同先前的那副模樣。
與孫資、劉放兩人的臉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好似就是聽到了一個很普通的提議一般。
托了曹譽的福,見到這種情況坐在上首把殿內眾人神情收入眼底的曹芳,此刻卻是對於不久前的那件事有了一個更加直觀、更加深刻的了解了。
先是長長鬆了一口氣,現在看來,自己不久前所想的大魏朝堂上有一個不得了的集團,或者是黑手在背後推動了罷免四位宗室輔政之位的勢力並不存在。
也不能說是不存在吧,反正是絕對沒有自己想象之中的那麽恐怖,在曹芳看來這件事說到底還是契合了大部分人的利益。
在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下,才會導致出現了時任大將軍曹宇、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領軍將軍夏侯獻四人直接被罷免所擔任官職的後果。
還不等曹芳這邊做出什麽迴應,那邊的孫資、劉放兩人就都齊齊跳了出來,開什麽玩笑,這要是讓這四人迴來了。
他們作為這件事明麵上最重要的參與者,也是最直接的參與者,在這四人重新得勢後難道還會有什麽好下場不成?
孫資、劉放兩人跳出來之後所找到的也是大同小異出奇的一致,都是拿著先帝病重之時所下的詔令其中的說事。
不過,兩人卻是很快就發現了自己這邊如何強烈的反對,此刻殿中居然無一人站出來響應。
大部分人都沉默著,不管孫資、劉放兩人見到這種情況心裏是怎麽想的,反正曹芳是感到了無比慶幸。
眼睛微微眯起,曹芳都開始反思起自己是不是把有些事情想得的太過於嚴重了,是否有點前怕虎後怕狼的意味了。
正如曹芳之前所想的那般,太極殿下方坐著的公卿大臣們,自始至終就沒有同這中書令、中書監穿過一條褲子。
他們目的隻有一個,所要的也隻是想把先帝預想的,那種讓曹氏宗室徹底掌握住大魏朝堂上上下下的計劃給打碎而已。
縱觀武帝、文帝可從未出現過輔政大臣全部由宗室之人擔任的情況,就算是以武帝之強勢這種情況也並未發生。
然而現在那位大將軍的情況已經表明,孫資、劉放兩人在事後的解釋根本就是行不通的。
甚至可能都還不如曹宇、曹肇、秦朗、曹爽、夏侯獻五人一同執政來的要好,至少這樣的話還有人可以製衡製衡那位大將軍。
本來按照眾人所想的那般太尉司馬懿應該是要充當這個角色的,但奈何他們製止不了像裴潛這樣的人一波又一波的湧向那位大將軍身邊。
再加上司馬太尉已然是老朽毫無雄心壯誌,而陛下又實在是太過年幼,且之前並不熟悉這位小陛下。
臣不識君、君不識臣的情況直到今天才算有所改善,但擺在大多數人麵前的選擇已經極為稀少了。
現在,迴過頭來看看,性情恭謙的燕王曹宇也是個極為不錯的人選啊!
關於那位已經病重許久了的宗正曹恪的繼任人選,也因為先帝崩殂而擱置下來了。
聽到擔任過大魏第一任宗正的曹譽提及此事,眾人這才反應過來,那位宗正已經病了這麽久了也是時候把這件事給定妥了。
這位宗族元老居然瞄上了宗正這個位置,這也讓曹芳感到有些猝不及防了。
看在他們這麽識相且有意幫扶自己,曹芳本意其實是想給曹譽與其所代表的曹肇、曹譽等人一個機會的。
卻是不曾想到這位一出手就是盯上了宗正這個位置,這個位置曹芳早就是幫那位宗室之中唯一幾位可堪大用的陳思王之子,現任陳王曹誌預定了的。
甚至曹芳都已經通過一些特殊的渠道把這個位置直接許諾給了曹誌的,而如今的曹譽突然說有人才要推薦,可以繼任宗正。
顯然是有些不合曹芳的計劃的,再怎麽想來擔任過文帝時期宗正的曹譽肯定不至於推薦遠在陳國的曹誌的。
但礙於剛才的許諾加上這位的功績,心中雖有幾分無奈,但曹芳也隻好做出一副有些驚喜的模樣開口向著曹譽問道:“不知尊長口中這位可接任宗正的良才是何人也?”
大魏的宗正從設立之初一直以來都是明確規定了此職唯有宗室之人可以擔任,非外姓之官也。
向著曹譽問完這個問題後,這位宗室元老的迴答也是不出曹芳所料。
舉起右手曹譽轉身指向身後的燕王曹宇,隨後這才向著曹芳不急不緩的說道:“依老朽之見,此宗正之職非燕王莫屬,燕王曹宇性恭而不倨傲,且常伴先帝左右,昔日先帝亦欲以大事托之,足可見燕王之才,今先帝崩殂社稷動蕩,又逢宗正病重,九卿之位不可空懸,陛下宜當早做考慮,謀其遠慮也!”
可能是曹譽的年歲實在是太大了,也早已是見慣了生生死死之事,在提到他口中的那位已經病重的宗正時語氣也是沒有絲毫變化。
好似在說一個與他無關的人一般,考慮到這位的歲數加上這個時代的平均年齡,曹芳倒是不認為現在的曹譽對於此事太過冷淡了。
說不定,這位曹家輩分最大的老者都已經親自送走過他的孫子了,生死之事一多也就慢慢看淡了。
但問題是,這個宗正的位置早就被曹芳看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了,曹宇四人雖好,但這莫名其妙就丟失了輔政大臣位置的四人實在是太過特殊了。
特殊到曹芳現階段對於這四人最好的安排也隻是限於將其留在洛陽之中了,再過深入的安排在曹芳掌握大權之前也就沒有了。
事實上,不少人在聽到曹譽推薦曹宇擔任宗正時臉上突變的神色,也算是無聲證明了曹芳安排的正確性。
而神情有些變化的人之中,尤其以站立在高台左右兩旁的孫資、劉放兩人最為顯眼,再其次就是兩人不遠處的那位大將軍曹爽了。
倒是衛臻、司馬懿、崔林甚至包括孫資、劉放身旁站著的四位侍中臉上的神情並沒有多大的變化,依舊是如同先前的那副模樣。
與孫資、劉放兩人的臉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好似就是聽到了一個很普通的提議一般。
托了曹譽的福,見到這種情況坐在上首把殿內眾人神情收入眼底的曹芳,此刻卻是對於不久前的那件事有了一個更加直觀、更加深刻的了解了。
先是長長鬆了一口氣,現在看來,自己不久前所想的大魏朝堂上有一個不得了的集團,或者是黑手在背後推動了罷免四位宗室輔政之位的勢力並不存在。
也不能說是不存在吧,反正是絕對沒有自己想象之中的那麽恐怖,在曹芳看來這件事說到底還是契合了大部分人的利益。
在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下,才會導致出現了時任大將軍曹宇、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領軍將軍夏侯獻四人直接被罷免所擔任官職的後果。
還不等曹芳這邊做出什麽迴應,那邊的孫資、劉放兩人就都齊齊跳了出來,開什麽玩笑,這要是讓這四人迴來了。
他們作為這件事明麵上最重要的參與者,也是最直接的參與者,在這四人重新得勢後難道還會有什麽好下場不成?
孫資、劉放兩人跳出來之後所找到的也是大同小異出奇的一致,都是拿著先帝病重之時所下的詔令其中的說事。
不過,兩人卻是很快就發現了自己這邊如何強烈的反對,此刻殿中居然無一人站出來響應。
大部分人都沉默著,不管孫資、劉放兩人見到這種情況心裏是怎麽想的,反正曹芳是感到了無比慶幸。
眼睛微微眯起,曹芳都開始反思起自己是不是把有些事情想得的太過於嚴重了,是否有點前怕虎後怕狼的意味了。
正如曹芳之前所想的那般,太極殿下方坐著的公卿大臣們,自始至終就沒有同這中書令、中書監穿過一條褲子。
他們目的隻有一個,所要的也隻是想把先帝預想的,那種讓曹氏宗室徹底掌握住大魏朝堂上上下下的計劃給打碎而已。
縱觀武帝、文帝可從未出現過輔政大臣全部由宗室之人擔任的情況,就算是以武帝之強勢這種情況也並未發生。
然而現在那位大將軍的情況已經表明,孫資、劉放兩人在事後的解釋根本就是行不通的。
甚至可能都還不如曹宇、曹肇、秦朗、曹爽、夏侯獻五人一同執政來的要好,至少這樣的話還有人可以製衡製衡那位大將軍。
本來按照眾人所想的那般太尉司馬懿應該是要充當這個角色的,但奈何他們製止不了像裴潛這樣的人一波又一波的湧向那位大將軍身邊。
再加上司馬太尉已然是老朽毫無雄心壯誌,而陛下又實在是太過年幼,且之前並不熟悉這位小陛下。
臣不識君、君不識臣的情況直到今天才算有所改善,但擺在大多數人麵前的選擇已經極為稀少了。
現在,迴過頭來看看,性情恭謙的燕王曹宇也是個極為不錯的人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