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帶著倉庫養孩子[快穿] 作者:三兩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別的孩子,都有爹有娘,而她們卻隻有爹,沒有娘。
從那時候起,王意和王珍姐妹倆就知道自己是被收養的,她們的親生父母是誰,並不清楚,隻知道她們是從雪地裏撿迴來的。
初心看了眼王意脖子上的金鎖,「那個嬤嬤,有沒有看過你的金鎖?」
王意下意識摸上金鎖,仔細一迴想,好像是有那麽迴事。
「我當時還以為她是在看我領口的花樣。」
王意頓了頓,忽然說,「明日我把那兩箱衣服給帶到店裏去,等下迴她再來,原樣還給她們。」
對於丟棄自己的親生父母,要說不怨恨那是不可能的,隻是王意想得開,不把仇恨留在心中。
隻是想讓她原諒丟棄她們姐妹的親生父母,自然也是不可能的。
夜裏姐妹倆睡到了一處,第二天,王意就把兩個箱子原樣抬到了店裏,放到庫房裏存著。
人家既然能知道王珍的身量尺寸,對於王意把箱籠抬迴家又抬出來的事,自然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
「看來她們都知道了。」
秦夫人坐在繡凳上,看著院子裏跟丫鬟玩藤球的小兒子,臉上笑著,可眼神中卻帶了幾分傷感。
「兩位姑娘的養父,從未隱瞞過姑娘的身世,她們一早知道自己是大街上撿來的,大姑娘又冰雪聰明,跟夫人年輕的時候一樣,能猜到也不稀奇。」
嬤嬤奉承了句,又安慰道,「姑娘們是不知道您的難處,等她們自個做母親,就能明白夫人的苦楚了。」
秦夫人搖了搖頭,「現在說這些有什麽意思,總歸是我虧欠了她們。」
嬤嬤見狀,立刻轉移了話題,「六少爺那邊已經讓人帶去大姑娘店裏了。」
秦夫人這才振作幾分,「讓人盯緊了,俞哥兒要是有那個意思,就立刻派人去提親。」
嬤嬤應了聲,慢慢退了出去。
秦夫人獨坐在房中,緩緩嘆了口氣。
沈若俞,沈家商行的三房的嫡出少爺。
父母早亡,從小就養在秦夫人的膝下。
自己養的孩子自己清楚,沈若俞為人清正,君子端方,隻要倆人能成,以後上無公婆管束,又有萬貫家財傍身,加上還有她從旁照看。
隻要大女兒肯嫁給沈若俞,以後就隻要安安心心享福即可。
至於小女兒,她也有她的打算。
*
沈若俞到王意的店裏選了幾個樣式圖,王意對他的到來並沒有察覺到什麽不對,隻當是一個普通客戶,招待完就拋到了腦後。
沈若俞卻對王意上了心,來之前,秦夫人隻告訴沈若俞,她看中了一個姑娘。
雖然對方家世一般,但人品性格都很不錯。
若是能娶迴家做媳婦,一定是旺家之相。
沈若俞一向信任秦夫人這個大伯母,去年大伯就讓大伯母給他準備婚事,結果因為一些事情耽擱了。
如今舉家來到梓州,大伯母閑暇下來,自然又重新替他操心起婚事了。
沈若俞對自己婚事並沒有?????什麽想法,一切單憑伯父伯母做主。
正因如此,他才會親自去見王意。
隻是對方好像並不知道這件事,隻把他當做普通的客人。
沈若俞去了兩迴,秦夫人那邊就明白了。
王意這頭還沒把兩箱衣裳還迴去,初心那頭就碰到媒人大張旗鼓的上門提親來了。
聽到媒人是替沈氏商行三房的六少爺來提親,初心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媒人那頭可是收了銀子的,一聽這話頓時急了。
「嬸子別急呀,好歹聽我仔細說說,這可是大戶人家,您家姑娘嫁進去,那就是嫁到了福窩裏,穿金戴銀,使奴喚婢的,不比嫁給小生意人強?」
初心不為所動,「沈家高門大戶的,咱們家隻是平頭百姓,般配不上,還煩請大妹子替我迴了吧。」
媒人沒能說動初心,隻好迴去復命。
秦夫人那邊也沒為難她,而是讓她想法子再去說和說和。
「夫人,不是我不想做成這樁婚事,而是你不了解鄧嬸子那個人。」
媒人也是梓州城裏的老紅娘了,初心家又有四個孫女,前頭兩個王英和王蘭就是她經的手,所以對初心一家也算比較了解了。
「這鄧嬸子是個疼孫女的人,她大孫女跟二孫女,定了人家後,愣是被留到十七才發嫁,家裏的錢財產業,都是四個孫女平分,她們家三姑娘、四姑娘要是放到別家,今年也該說人家了,可在她們家,少說要再留上一年半載,親事說定以後,還得再等上一年半年,哎喲,你說這事放到誰家能這麽幹。」
媒人說的自己都發笑,做女人的也都能理解。
女人生孩子就是在鬼門關上掙命,年紀越小越容易出事,稍大一些,也更安全一些。
秦夫人聽了連連點頭,「這是應當的,是我想差了。」
讓人好生送走媒人後,秦夫人就來嬤嬤商量。
「看來俞哥兒是不行了,老爺催得急,俞哥兒又到了歲數,讓他再等上兩年,我也不好交代,幹脆先辦了俞哥兒的婚事,她們姐妹倆我再慢慢尋摸,等鄧嬸子那邊願意鬆口,我再出麵替她們保媒。」
沈氏商行的大夫人保媒,可不是人人都有的待遇。
秦夫人讓嬤嬤轉告沈若俞,要另給他尋一門親事。
從那時候起,王意和王珍姐妹倆就知道自己是被收養的,她們的親生父母是誰,並不清楚,隻知道她們是從雪地裏撿迴來的。
初心看了眼王意脖子上的金鎖,「那個嬤嬤,有沒有看過你的金鎖?」
王意下意識摸上金鎖,仔細一迴想,好像是有那麽迴事。
「我當時還以為她是在看我領口的花樣。」
王意頓了頓,忽然說,「明日我把那兩箱衣服給帶到店裏去,等下迴她再來,原樣還給她們。」
對於丟棄自己的親生父母,要說不怨恨那是不可能的,隻是王意想得開,不把仇恨留在心中。
隻是想讓她原諒丟棄她們姐妹的親生父母,自然也是不可能的。
夜裏姐妹倆睡到了一處,第二天,王意就把兩個箱子原樣抬到了店裏,放到庫房裏存著。
人家既然能知道王珍的身量尺寸,對於王意把箱籠抬迴家又抬出來的事,自然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
「看來她們都知道了。」
秦夫人坐在繡凳上,看著院子裏跟丫鬟玩藤球的小兒子,臉上笑著,可眼神中卻帶了幾分傷感。
「兩位姑娘的養父,從未隱瞞過姑娘的身世,她們一早知道自己是大街上撿來的,大姑娘又冰雪聰明,跟夫人年輕的時候一樣,能猜到也不稀奇。」
嬤嬤奉承了句,又安慰道,「姑娘們是不知道您的難處,等她們自個做母親,就能明白夫人的苦楚了。」
秦夫人搖了搖頭,「現在說這些有什麽意思,總歸是我虧欠了她們。」
嬤嬤見狀,立刻轉移了話題,「六少爺那邊已經讓人帶去大姑娘店裏了。」
秦夫人這才振作幾分,「讓人盯緊了,俞哥兒要是有那個意思,就立刻派人去提親。」
嬤嬤應了聲,慢慢退了出去。
秦夫人獨坐在房中,緩緩嘆了口氣。
沈若俞,沈家商行的三房的嫡出少爺。
父母早亡,從小就養在秦夫人的膝下。
自己養的孩子自己清楚,沈若俞為人清正,君子端方,隻要倆人能成,以後上無公婆管束,又有萬貫家財傍身,加上還有她從旁照看。
隻要大女兒肯嫁給沈若俞,以後就隻要安安心心享福即可。
至於小女兒,她也有她的打算。
*
沈若俞到王意的店裏選了幾個樣式圖,王意對他的到來並沒有察覺到什麽不對,隻當是一個普通客戶,招待完就拋到了腦後。
沈若俞卻對王意上了心,來之前,秦夫人隻告訴沈若俞,她看中了一個姑娘。
雖然對方家世一般,但人品性格都很不錯。
若是能娶迴家做媳婦,一定是旺家之相。
沈若俞一向信任秦夫人這個大伯母,去年大伯就讓大伯母給他準備婚事,結果因為一些事情耽擱了。
如今舉家來到梓州,大伯母閑暇下來,自然又重新替他操心起婚事了。
沈若俞對自己婚事並沒有?????什麽想法,一切單憑伯父伯母做主。
正因如此,他才會親自去見王意。
隻是對方好像並不知道這件事,隻把他當做普通的客人。
沈若俞去了兩迴,秦夫人那邊就明白了。
王意這頭還沒把兩箱衣裳還迴去,初心那頭就碰到媒人大張旗鼓的上門提親來了。
聽到媒人是替沈氏商行三房的六少爺來提親,初心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媒人那頭可是收了銀子的,一聽這話頓時急了。
「嬸子別急呀,好歹聽我仔細說說,這可是大戶人家,您家姑娘嫁進去,那就是嫁到了福窩裏,穿金戴銀,使奴喚婢的,不比嫁給小生意人強?」
初心不為所動,「沈家高門大戶的,咱們家隻是平頭百姓,般配不上,還煩請大妹子替我迴了吧。」
媒人沒能說動初心,隻好迴去復命。
秦夫人那邊也沒為難她,而是讓她想法子再去說和說和。
「夫人,不是我不想做成這樁婚事,而是你不了解鄧嬸子那個人。」
媒人也是梓州城裏的老紅娘了,初心家又有四個孫女,前頭兩個王英和王蘭就是她經的手,所以對初心一家也算比較了解了。
「這鄧嬸子是個疼孫女的人,她大孫女跟二孫女,定了人家後,愣是被留到十七才發嫁,家裏的錢財產業,都是四個孫女平分,她們家三姑娘、四姑娘要是放到別家,今年也該說人家了,可在她們家,少說要再留上一年半載,親事說定以後,還得再等上一年半年,哎喲,你說這事放到誰家能這麽幹。」
媒人說的自己都發笑,做女人的也都能理解。
女人生孩子就是在鬼門關上掙命,年紀越小越容易出事,稍大一些,也更安全一些。
秦夫人聽了連連點頭,「這是應當的,是我想差了。」
讓人好生送走媒人後,秦夫人就來嬤嬤商量。
「看來俞哥兒是不行了,老爺催得急,俞哥兒又到了歲數,讓他再等上兩年,我也不好交代,幹脆先辦了俞哥兒的婚事,她們姐妹倆我再慢慢尋摸,等鄧嬸子那邊願意鬆口,我再出麵替她們保媒。」
沈氏商行的大夫人保媒,可不是人人都有的待遇。
秦夫人讓嬤嬤轉告沈若俞,要另給他尋一門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