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帶著倉庫養孩子[快穿] 作者:三兩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幾個家長一同做上了迴封市的火車。
初心沒有急著開店,而是迴了一趟榆樹村。
餘父和餘母同樣也擔憂安安,所以她得迴去給老兩口安安心。
原先為了能兼顧安安,初心一直守著一家米粉麵館,也沒有時間去開分店。
現在騰出時間,她也開始專心掙錢了。
趁這會兒房價便宜,多給安安攢下幾套房子,以後拿來收租。
等安安畢業後,想工作也行,不想工作她也不強求。
初心隻知道安安有一個寫作夢,她希望安安以後能過得開心,不用為柴米油鹽而發愁。
初心用積蓄在封市的老城區買了一套房子,一樓用來開早餐店,樓上則用來出租。
這兩年封市的發展雖然緩慢,但能看出改革的動作,老城區拆遷是遲早的事情。
兩家店同時開張後,初心就藉口忙不過來,把餘父和餘母叫到封市來幫忙。
餘父今年已經六十一歲了,餘母隻比餘父小一歲。
在農村裏,這個年紀的老人一般都還在勞作,身體好的七十歲都還下地。
不過初心不想老兩口太勞累,反正現在也不靠家裏的地掙錢吃飯,該享福就得享福。
餘父和餘母為了進城幫初心的忙,地裏的莊稼收完以後,就把地讓給隔壁吳嬸子家種了。
等倆人收拾包袱進了城,初心把倆人接到新買的房子裏,讓老兩口住二樓。
這附近是居民區,還有個廣場,早晚都有老頭老太太在廣場上打太極、下象棋。
老兩口跟著附近的居民在廣場上玩了兩天,就開始嚷嚷著要迴村。
「這地方我呆不來,我又不會下象棋,也不愛打太極?????,成天看別人玩,我都要呆傻掉了。」
「我這個人歇不住,越歇身上毛病越多,文秀啊,你還是讓我跟你爸迴榆樹村吧,大不了我跟你爸不種地,在家每天閑著,四處串串門,也比傻待在城裏好。」
沒辦法,初心又隻好把老兩口送迴去。
迴了村以後,老兩口腰也直了腿也不痛了,每天樂嗬嗬的。
村裏人誰不羨慕他們有個好兒媳婦,兒子死的早又怎麽樣,又這麽個貼心孝順能幹的兒媳婦,要不要兒子都無所謂。
在城裏待了一陣子,餘母也學著城裏人在前院種花。
初心不讓她種地,家裏後院那點自留地又不夠她發揮,餘母隻好把精力放在種花上。
安安放寒假迴來,發現家裏已經大變了樣。
滿院的花草綠植,讓小小的農家院充滿了生機。
餘母見安安喜歡,便打算過完年,把後院也給收拾出來。
一家人在榆樹村過了最後一個新年,過完年後,安安迴寧安繼續上大學,初心又開了一家快餐店。
在安安放暑假之前,初心買了一套獨棟的小樓房。
樓房自帶前後院,可以方便餘母種花種菜。
房子是自帶裝修的,初心簡單找人改了一下,就又把餘父和餘母給接到了城裏。
這迴餘父和餘母倒沒有再說迴村的話,小區的中間有娛樂設施,方麵老年人運動。
附近的鄰居,也都是上了年紀的人,餘父和餘母很快交到了朋友,被朋友帶著體驗各種新鮮事,漸漸也嚐到一點兒趣味。
安安大三這年,寫了一本小說,自投給出版社。
一開始被連拒了三稿,安安也不氣餒,打迴來她就繼續修改,然後再海投一次。
第四的時候,終於有出版社願意發表安安的小說。
隻不過不是出單本,而是放在雜誌上做連載。
因為安安是新人,所以稿費也不多。
安安不缺錢,她更看重的是這一次的經歷。
她寫小說的事情同學們都不知道,就連同宿舍的舍友,都以為安安每天趴在桌前是在寫日記。
安安的小說開始在雜誌上連載的時候,初心去報刊亭買了三份。
一份放在家裏成,一份留起來收藏,一份給餘父和餘母看。
餘母不識字,餘父也隻上過一陣掃盲班。
為了能夠讀到孫女寫的小說,餘父從頭學習,每天認認真真,一板一眼的背著音標,認識生字。
大四畢業,安安的同學們開始各奔東西,投入職場。
安安卻直接迴到了封市,在小樓房裏鹹魚躺了兩個月。
當然,這是在外人的眼裏,隻有家裏人知道,安安每天沒有閑著,而是在認真寫一本長篇小說。
安安的連載小說還挺受歡迎的,大四上學期完結的時候,出版社那邊就開始催促安安寫新的連載小說。
可安安想要出一本單本,所以婉拒了寫連載,而是偶爾寫一部短篇投過去。
安安的短篇主打的是言情,一時掀起了不小的風潮,安安的筆名也被許多讀者記住。
國慶前,安安把自己修改完畢的長篇小說郵寄給了出版社。
在等消息的時候,劉文英卻忽然上門了。
之所以會貨忽然,是因為劉文英賣早餐掙了錢以後,就在縣城買了房子,開了一家快餐店,平時忙碌的很,也隻有過年的時候,才會上門。
眼看著又是國慶假期,放到往年,劉文英早就跟打了雞血似的四處接團購訂單了。
安安知道她小姨肯定是有事要找她媽商量,所以打了通電話,把初心從店裏叫了迴來。
初心沒有急著開店,而是迴了一趟榆樹村。
餘父和餘母同樣也擔憂安安,所以她得迴去給老兩口安安心。
原先為了能兼顧安安,初心一直守著一家米粉麵館,也沒有時間去開分店。
現在騰出時間,她也開始專心掙錢了。
趁這會兒房價便宜,多給安安攢下幾套房子,以後拿來收租。
等安安畢業後,想工作也行,不想工作她也不強求。
初心隻知道安安有一個寫作夢,她希望安安以後能過得開心,不用為柴米油鹽而發愁。
初心用積蓄在封市的老城區買了一套房子,一樓用來開早餐店,樓上則用來出租。
這兩年封市的發展雖然緩慢,但能看出改革的動作,老城區拆遷是遲早的事情。
兩家店同時開張後,初心就藉口忙不過來,把餘父和餘母叫到封市來幫忙。
餘父今年已經六十一歲了,餘母隻比餘父小一歲。
在農村裏,這個年紀的老人一般都還在勞作,身體好的七十歲都還下地。
不過初心不想老兩口太勞累,反正現在也不靠家裏的地掙錢吃飯,該享福就得享福。
餘父和餘母為了進城幫初心的忙,地裏的莊稼收完以後,就把地讓給隔壁吳嬸子家種了。
等倆人收拾包袱進了城,初心把倆人接到新買的房子裏,讓老兩口住二樓。
這附近是居民區,還有個廣場,早晚都有老頭老太太在廣場上打太極、下象棋。
老兩口跟著附近的居民在廣場上玩了兩天,就開始嚷嚷著要迴村。
「這地方我呆不來,我又不會下象棋,也不愛打太極?????,成天看別人玩,我都要呆傻掉了。」
「我這個人歇不住,越歇身上毛病越多,文秀啊,你還是讓我跟你爸迴榆樹村吧,大不了我跟你爸不種地,在家每天閑著,四處串串門,也比傻待在城裏好。」
沒辦法,初心又隻好把老兩口送迴去。
迴了村以後,老兩口腰也直了腿也不痛了,每天樂嗬嗬的。
村裏人誰不羨慕他們有個好兒媳婦,兒子死的早又怎麽樣,又這麽個貼心孝順能幹的兒媳婦,要不要兒子都無所謂。
在城裏待了一陣子,餘母也學著城裏人在前院種花。
初心不讓她種地,家裏後院那點自留地又不夠她發揮,餘母隻好把精力放在種花上。
安安放寒假迴來,發現家裏已經大變了樣。
滿院的花草綠植,讓小小的農家院充滿了生機。
餘母見安安喜歡,便打算過完年,把後院也給收拾出來。
一家人在榆樹村過了最後一個新年,過完年後,安安迴寧安繼續上大學,初心又開了一家快餐店。
在安安放暑假之前,初心買了一套獨棟的小樓房。
樓房自帶前後院,可以方便餘母種花種菜。
房子是自帶裝修的,初心簡單找人改了一下,就又把餘父和餘母給接到了城裏。
這迴餘父和餘母倒沒有再說迴村的話,小區的中間有娛樂設施,方麵老年人運動。
附近的鄰居,也都是上了年紀的人,餘父和餘母很快交到了朋友,被朋友帶著體驗各種新鮮事,漸漸也嚐到一點兒趣味。
安安大三這年,寫了一本小說,自投給出版社。
一開始被連拒了三稿,安安也不氣餒,打迴來她就繼續修改,然後再海投一次。
第四的時候,終於有出版社願意發表安安的小說。
隻不過不是出單本,而是放在雜誌上做連載。
因為安安是新人,所以稿費也不多。
安安不缺錢,她更看重的是這一次的經歷。
她寫小說的事情同學們都不知道,就連同宿舍的舍友,都以為安安每天趴在桌前是在寫日記。
安安的小說開始在雜誌上連載的時候,初心去報刊亭買了三份。
一份放在家裏成,一份留起來收藏,一份給餘父和餘母看。
餘母不識字,餘父也隻上過一陣掃盲班。
為了能夠讀到孫女寫的小說,餘父從頭學習,每天認認真真,一板一眼的背著音標,認識生字。
大四畢業,安安的同學們開始各奔東西,投入職場。
安安卻直接迴到了封市,在小樓房裏鹹魚躺了兩個月。
當然,這是在外人的眼裏,隻有家裏人知道,安安每天沒有閑著,而是在認真寫一本長篇小說。
安安的連載小說還挺受歡迎的,大四上學期完結的時候,出版社那邊就開始催促安安寫新的連載小說。
可安安想要出一本單本,所以婉拒了寫連載,而是偶爾寫一部短篇投過去。
安安的短篇主打的是言情,一時掀起了不小的風潮,安安的筆名也被許多讀者記住。
國慶前,安安把自己修改完畢的長篇小說郵寄給了出版社。
在等消息的時候,劉文英卻忽然上門了。
之所以會貨忽然,是因為劉文英賣早餐掙了錢以後,就在縣城買了房子,開了一家快餐店,平時忙碌的很,也隻有過年的時候,才會上門。
眼看著又是國慶假期,放到往年,劉文英早就跟打了雞血似的四處接團購訂單了。
安安知道她小姨肯定是有事要找她媽商量,所以打了通電話,把初心從店裏叫了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