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帶著倉庫養孩子[快穿] 作者:三兩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氏和王氏再猜不到初心的心中的想法,隻當初心到底還是原來那個心軟的人。
趁年三十最熱鬧的時候,她們再提出進城幫忙,以她們婆婆的性子,肯定不會拒絕。
妯娌倆帶著各自的目的,都笑的心滿意足,還都表示要做自己的拿手菜,好好孝敬孝敬初心。
年三十一大早,周氏和王氏就積極地忙活起來。
孩子們不知道大人複雜的心思,隻知道過年能吃到好吃的,還可以撿炮竹。
早上先上山祭祖燒香,迴來隨便吃了點,傍晚天沒黑,妯娌三人就開始忙活年夜飯,男人們則在一旁打下手。
至於宋紅玉,誰也沒讓她勞累。
這要是放在往年,少不得要陰陽怪氣兩句,嫌棄宋紅玉會吃不會動了。
初心帶了不少東西迴來,年夜飯做的十分豐盛,原主的三個兒媳婦廚藝都不差。
整個晚上,初心就隻顧著吃飯吃菜,任憑周氏和王氏怎麽挑起話頭,她都不接茬。
宋昌永和宋紅玉也是一樣,一問三不知。
周氏和王氏泄氣不已,卻又捨不得放棄這麽好的機會。
初心對她們的死纏爛打毫不在意,吃過飯就說要歇息一會兒,帶著宋紅玉迴房了。
宋昌永見狀也躲迴了房間,周氏和王氏見人都走了,隻好氣哼哼迴了各自的屋子,剩下桌上的殘羹冷炙都沒收拾。
李氏一個人默默收拾桌子,把堂屋弄幹淨,才關上門迴去。
初一這天,宋昌永把初心從縣裏買的年禮,分送到各個親戚家裏,連裏長和兩位族老家也沒落下。
碰到親戚問起初心怎麽不出門,宋昌永就拿出提前找好的藉口,說初心受了寒,不方便出門,親戚們這才作罷。
過完初三,初心就收拾東西,帶上宋昌永和宋紅玉迴了縣城。
年前關門的時候,說好了是年後初六開張,趁著還有幾天休息時間,初心就帶著宋紅玉去了趟廟會。
崇善寺是當地最大的寺廟,香火鼎盛,每年固定有幾次廟會。
燒完香,捐了香油錢,順便還在寺廟裏吃了一頓齋飯。
從廟裏出來的時候,還碰上了一個熟人。
「金老大夫。」
來人是縣裏醫館的老大夫,姓金,也就是之前替宋紅玉看診的大夫。
醫館離餛飩鋪不遠,偶爾金老大夫會上門吃上一碗餛飩,有時候則是店裏的藥童過來買迴去吃。
一來二去,也就熟悉上了。
金老大夫沖初心點了點頭,麵色和煦的看了眼宋紅玉,「氣色不錯,這兩日若是無事,可以上醫館來,我再給你瞧瞧。」
初心笑著應下,「正想著去一趟,又怕您老不在,本打算過些時候再上門,沒想到今日就碰上了。」
雙方寒暄了幾句,才各自離開。
迴去的路上,初心還跟宋紅玉說讓她不要貪熱,天氣迴暖也要多穿些衣服,出些汗對身體也好。
平時宋紅玉都迴應的很及時,然而今天卻半晌沒動靜。
初心又喊了一聲,發現宋紅玉居然在走神。
「想什麽呢?」
「啊?」
宋紅玉後知後覺迴神,對上初心探究的眼神,麵色不由開始燒紅。
「娘,沒想什麽,就是有點兒走神了。」
走神?不見得吧。
初心迴頭望了一眼,正好看見和金老大夫隨行的年輕人扶著金老大夫邁進寺廟大門。
宋紅玉今年也十四歲了,少女懷春,也是情有可原,何況方才那個年輕人也的確長得十分出色。
隻是對方年紀要比宋紅玉大上好幾歲,而且家世方麵,倆人也不相配。
初心不想讓宋紅玉對那個年輕人過多關注,也沒提那人,而是轉了話題,跟她聊起別的事,宋紅玉被轉移了注意力,很快就把人拋到了腦後。
金老大夫雖然在縣裏開著醫館,但她聽人說過,金家在府城是有名有姓的望族,祖上還出過禦醫。
金家世代行醫,家中又經營著藥材生意,能跟在金老大夫身邊的晚輩,自然是金家的金尊玉貴的公子少爺。
他們一家不過是賣吃食的小生意人,跟人家差著十萬八千裏,根本想都不用想。
迴到家後,初心給宋紅玉安排了一些事情幹,讓她沒功夫想七想八。
次日,初心又帶著宋紅玉上了趟醫館,好在醫館裏隻有金老大夫和藥童,昨天的年輕人並不在醫館裏。
金老大夫給宋紅玉診完脈,微微點了點頭。
「不錯,比去年要好上不少,堅持如此,頂多明年,就可如常人一般康健了。」
初心沖金老大夫行禮道,「還得多謝金老大夫您的藥膳方子,我一個月叫她吃上兩迴,現在也很少咳嗽氣喘了。」
宋紅玉眼睛很亮,看著金老大夫的目光帶著明顯的感激。
金老大夫不肯受禮,「我不過是做了醫者該做的事,功勞還是你這個當娘的,捨得給她進補。」
這話倒沒說錯,初心在夥食上很捨得花錢,偶爾還給她燉些補血益氣的湯,時間長了,效果自然看得到。
走之前,初心又抓了些製藥膳的中藥。
母女倆從醫館出來,剛好碰見年輕男人迴醫館。
年輕男人認出初心和宋紅玉母女,沖她們微微點過頭後,徑直越過她們進入了醫館內。
趁年三十最熱鬧的時候,她們再提出進城幫忙,以她們婆婆的性子,肯定不會拒絕。
妯娌倆帶著各自的目的,都笑的心滿意足,還都表示要做自己的拿手菜,好好孝敬孝敬初心。
年三十一大早,周氏和王氏就積極地忙活起來。
孩子們不知道大人複雜的心思,隻知道過年能吃到好吃的,還可以撿炮竹。
早上先上山祭祖燒香,迴來隨便吃了點,傍晚天沒黑,妯娌三人就開始忙活年夜飯,男人們則在一旁打下手。
至於宋紅玉,誰也沒讓她勞累。
這要是放在往年,少不得要陰陽怪氣兩句,嫌棄宋紅玉會吃不會動了。
初心帶了不少東西迴來,年夜飯做的十分豐盛,原主的三個兒媳婦廚藝都不差。
整個晚上,初心就隻顧著吃飯吃菜,任憑周氏和王氏怎麽挑起話頭,她都不接茬。
宋昌永和宋紅玉也是一樣,一問三不知。
周氏和王氏泄氣不已,卻又捨不得放棄這麽好的機會。
初心對她們的死纏爛打毫不在意,吃過飯就說要歇息一會兒,帶著宋紅玉迴房了。
宋昌永見狀也躲迴了房間,周氏和王氏見人都走了,隻好氣哼哼迴了各自的屋子,剩下桌上的殘羹冷炙都沒收拾。
李氏一個人默默收拾桌子,把堂屋弄幹淨,才關上門迴去。
初一這天,宋昌永把初心從縣裏買的年禮,分送到各個親戚家裏,連裏長和兩位族老家也沒落下。
碰到親戚問起初心怎麽不出門,宋昌永就拿出提前找好的藉口,說初心受了寒,不方便出門,親戚們這才作罷。
過完初三,初心就收拾東西,帶上宋昌永和宋紅玉迴了縣城。
年前關門的時候,說好了是年後初六開張,趁著還有幾天休息時間,初心就帶著宋紅玉去了趟廟會。
崇善寺是當地最大的寺廟,香火鼎盛,每年固定有幾次廟會。
燒完香,捐了香油錢,順便還在寺廟裏吃了一頓齋飯。
從廟裏出來的時候,還碰上了一個熟人。
「金老大夫。」
來人是縣裏醫館的老大夫,姓金,也就是之前替宋紅玉看診的大夫。
醫館離餛飩鋪不遠,偶爾金老大夫會上門吃上一碗餛飩,有時候則是店裏的藥童過來買迴去吃。
一來二去,也就熟悉上了。
金老大夫沖初心點了點頭,麵色和煦的看了眼宋紅玉,「氣色不錯,這兩日若是無事,可以上醫館來,我再給你瞧瞧。」
初心笑著應下,「正想著去一趟,又怕您老不在,本打算過些時候再上門,沒想到今日就碰上了。」
雙方寒暄了幾句,才各自離開。
迴去的路上,初心還跟宋紅玉說讓她不要貪熱,天氣迴暖也要多穿些衣服,出些汗對身體也好。
平時宋紅玉都迴應的很及時,然而今天卻半晌沒動靜。
初心又喊了一聲,發現宋紅玉居然在走神。
「想什麽呢?」
「啊?」
宋紅玉後知後覺迴神,對上初心探究的眼神,麵色不由開始燒紅。
「娘,沒想什麽,就是有點兒走神了。」
走神?不見得吧。
初心迴頭望了一眼,正好看見和金老大夫隨行的年輕人扶著金老大夫邁進寺廟大門。
宋紅玉今年也十四歲了,少女懷春,也是情有可原,何況方才那個年輕人也的確長得十分出色。
隻是對方年紀要比宋紅玉大上好幾歲,而且家世方麵,倆人也不相配。
初心不想讓宋紅玉對那個年輕人過多關注,也沒提那人,而是轉了話題,跟她聊起別的事,宋紅玉被轉移了注意力,很快就把人拋到了腦後。
金老大夫雖然在縣裏開著醫館,但她聽人說過,金家在府城是有名有姓的望族,祖上還出過禦醫。
金家世代行醫,家中又經營著藥材生意,能跟在金老大夫身邊的晚輩,自然是金家的金尊玉貴的公子少爺。
他們一家不過是賣吃食的小生意人,跟人家差著十萬八千裏,根本想都不用想。
迴到家後,初心給宋紅玉安排了一些事情幹,讓她沒功夫想七想八。
次日,初心又帶著宋紅玉上了趟醫館,好在醫館裏隻有金老大夫和藥童,昨天的年輕人並不在醫館裏。
金老大夫給宋紅玉診完脈,微微點了點頭。
「不錯,比去年要好上不少,堅持如此,頂多明年,就可如常人一般康健了。」
初心沖金老大夫行禮道,「還得多謝金老大夫您的藥膳方子,我一個月叫她吃上兩迴,現在也很少咳嗽氣喘了。」
宋紅玉眼睛很亮,看著金老大夫的目光帶著明顯的感激。
金老大夫不肯受禮,「我不過是做了醫者該做的事,功勞還是你這個當娘的,捨得給她進補。」
這話倒沒說錯,初心在夥食上很捨得花錢,偶爾還給她燉些補血益氣的湯,時間長了,效果自然看得到。
走之前,初心又抓了些製藥膳的中藥。
母女倆從醫館出來,剛好碰見年輕男人迴醫館。
年輕男人認出初心和宋紅玉母女,沖她們微微點過頭後,徑直越過她們進入了醫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