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太後難得對他直唿其名,麵色很是生氣:「李逢舟,你到底在搞什麽鬼?」
李逢舟其實不太想同母親說實話,他不想讓任何人對顧炎寧有一丁點兒偏見。
沈太後見兒子不發一言,隻當他是心虛,拿起龍案上的一本摺子,直接打了下去:「你想廢了她?」
「翅膀硬了是吧,你長本事了李逢舟,剛膩歪幾日就不喜歡了?誰教你這般朝三暮四?」
沈太後越說越氣,四處尋著有沒有棍子,撩撩衣袖:「哀家今日便替先帝好好教訓你這個不孝子。」
作者有話要說:
李逢舟:一聲救命不知道向誰說。
第39章
沈太後四下沒尋到棍子, 眼看巴掌就要落了下來。
李逢舟嘆了口氣,往後撤了撤:「母後,您能不能先聽兒臣說兩句?」
沈太後將手掌撤下:「你說吧, 哀家倒要看看你能說出什麽花樣來。」
李逢舟正不知如何措辭開口, 殿門被敲了敲, 來喜進來稟道:「皇上, 榮城的加急密報。」
李逢舟如蒙大赦,連忙道:「快宣。」
轉頭又對沈太後道:「母後, 邊關的緊急軍情,耽誤不得。」
沈太後被噎住,打定了主意今日要問出一二,索性擇了方椅子坐下。
「這軍情哀家可聽得?」
「自然聽得, 」李逢舟訕笑兩下, 對來喜擺擺手,「快宣。」
探子如實稟告著, 沈太後聽得雲裏霧裏:「徐國使臣剛來同哀家拜壽, 如今尚在京都還未啟程迴徐, 豐域關怎會有徐兵挑釁?」
「豐域關新換了位將領,好大喜功,昨日突然夜襲榮城, 雖無傷亡,卻燒了我方糧草,是以求皇上定奪, 咱們是戰還是和?」
李逢舟看了沈太後一眼:「母後覺得呢?」
沈太後氣憤地拍拍椅臂:「既然瞧不上咱們晉國, 做甚還上趕著給哀家送壽禮, 前腳堆著笑臉,後腳又要挑釁, 依哀家看,徐國使臣也不必走了,就留在京都吧。」
「是,」李逢舟喊過一個侍衛,「太後所言極是,還不快去辦。」
沈太後不過一句氣話,倒沒想到李逢舟還真照辦了,又問她:「母後認為這場仗咱們打還是不打?」
沈太後尋思了幾番,才道:「你早猜到徐晉要打仗,才將那丫頭關起來,省得她因著母國的事同你鬧?」
這麽好的託詞李逢舟倒是沒想到,很快應下來,添油加醋道:「母後說的是,且皇後有了身孕,若知曉朕要攻打徐國,動了胎氣可如何是好?」
「有了身孕?」沈太後登的站起,「太醫怎麽沒同哀家說?」
沈太後倒是沒那麽好騙,很快想通了:「她有了身孕你怎麽還能將她關起來,她一多想,鬱結於心,這可怎麽辦?你同哀家說實話,少在這裏胡扯。」
李逢舟摸摸鼻子,這才道:「母後,兒臣想親自率兵前往榮城,徐國使團之所以來給您賀壽,便是想藉機將皇後擄走,要挾於兒臣,是以兒臣偷偷將皇後藏起來了,這樣才能放心前往邊境不是?」
這話說得有些可信,想著自己這兒子不是那麽狼心狗肺的傢夥,沈太後信了。
「你如今身為帝王,怎還好親自率兵打仗,戰場上刀槍無眼,萬一你這次迴來又患了隱疾可如何是好?」
上次就是打了個仗,迴來就有隱疾了。
雖然不知道真假,萬一這次成真了呢。
沈太後有些擔心:「不行,朝中有那般多大將,你不準去。」
沈太後不允他去,但李逢舟十分堅持,曉得自己這兒子是從戰場上拚殺出來的,沈太後見他麵上敷衍著,定是還會去的。
隻好嘆了口氣,對他道:「你想去便去吧,我會安撫好你妹妹的,前朝你打算找誰暫掌?」
「令國公吧,他德高望重,且待朝陽嫁過去,便是朝陽的婆家,其餘的一些瑣碎雜事,還是要母後費心。」
沈太後看著兒子,頓了幾瞬,才道:「逢舟啊,你如今是有家室的人,可不能像以前一樣拚命了。」
李逢舟輕輕拍了拍沈太後的手:「兒臣曉得,母後放心就是。」
徐國軍隊連番挑釁,帝王親自掛帥率大軍出征,百姓高唿『揚我國威』,十裏長街站滿了人,送別了帝王和大軍。
-
顧炎徹沒有限製顧炎寧的自由,也沒有再逼她吃藥,可是院子的四周皆站著不少大漢。
顧炎徹不準她出院子,不論她走去哪裏,都會有婆子跟著。
這裏定然是郊外,清晨的薄霧消散後,她依稀能瞧見遠方綿延起伏的山脈,附近好似人煙不多,她隻遠遠瞧見過幾次人影經過。
小紅也一直沒有尋到,不知去了哪裏。
不會棄她而去了吧?
顧炎寧舒口氣,也數不清過了幾日,白日裏她就在院子裏曬曬太陽,裝作一副無憂無慮的樣子。
山間的日頭過得很慢,顧炎徹一直沒有走,偶爾練練劍,倒也沒有再同她說什麽,隻是視線追隨著她,見她看過去,便對她笑笑。
顧炎寧不知為何,總覺得顧炎徹的笑意,讓她有點兒不舒服。
直到有一日清晨,顧炎寧起得早了些,婆子去備膳了,她正欲推門出去,卻從門縫中看到有個黑衣男子在同顧炎徹說話。
顧炎寧將耳朵湊在門縫上,聽得不是很清楚,隻依稀聽得那人說八皇子在豐域關不老實,接連出兵挑釁榮城將士,晉帝氣惱非常,當即決定出兵,親自掛帥,十萬大軍已經在路上了。
李逢舟其實不太想同母親說實話,他不想讓任何人對顧炎寧有一丁點兒偏見。
沈太後見兒子不發一言,隻當他是心虛,拿起龍案上的一本摺子,直接打了下去:「你想廢了她?」
「翅膀硬了是吧,你長本事了李逢舟,剛膩歪幾日就不喜歡了?誰教你這般朝三暮四?」
沈太後越說越氣,四處尋著有沒有棍子,撩撩衣袖:「哀家今日便替先帝好好教訓你這個不孝子。」
作者有話要說:
李逢舟:一聲救命不知道向誰說。
第39章
沈太後四下沒尋到棍子, 眼看巴掌就要落了下來。
李逢舟嘆了口氣,往後撤了撤:「母後,您能不能先聽兒臣說兩句?」
沈太後將手掌撤下:「你說吧, 哀家倒要看看你能說出什麽花樣來。」
李逢舟正不知如何措辭開口, 殿門被敲了敲, 來喜進來稟道:「皇上, 榮城的加急密報。」
李逢舟如蒙大赦,連忙道:「快宣。」
轉頭又對沈太後道:「母後, 邊關的緊急軍情,耽誤不得。」
沈太後被噎住,打定了主意今日要問出一二,索性擇了方椅子坐下。
「這軍情哀家可聽得?」
「自然聽得, 」李逢舟訕笑兩下, 對來喜擺擺手,「快宣。」
探子如實稟告著, 沈太後聽得雲裏霧裏:「徐國使臣剛來同哀家拜壽, 如今尚在京都還未啟程迴徐, 豐域關怎會有徐兵挑釁?」
「豐域關新換了位將領,好大喜功,昨日突然夜襲榮城, 雖無傷亡,卻燒了我方糧草,是以求皇上定奪, 咱們是戰還是和?」
李逢舟看了沈太後一眼:「母後覺得呢?」
沈太後氣憤地拍拍椅臂:「既然瞧不上咱們晉國, 做甚還上趕著給哀家送壽禮, 前腳堆著笑臉,後腳又要挑釁, 依哀家看,徐國使臣也不必走了,就留在京都吧。」
「是,」李逢舟喊過一個侍衛,「太後所言極是,還不快去辦。」
沈太後不過一句氣話,倒沒想到李逢舟還真照辦了,又問她:「母後認為這場仗咱們打還是不打?」
沈太後尋思了幾番,才道:「你早猜到徐晉要打仗,才將那丫頭關起來,省得她因著母國的事同你鬧?」
這麽好的託詞李逢舟倒是沒想到,很快應下來,添油加醋道:「母後說的是,且皇後有了身孕,若知曉朕要攻打徐國,動了胎氣可如何是好?」
「有了身孕?」沈太後登的站起,「太醫怎麽沒同哀家說?」
沈太後倒是沒那麽好騙,很快想通了:「她有了身孕你怎麽還能將她關起來,她一多想,鬱結於心,這可怎麽辦?你同哀家說實話,少在這裏胡扯。」
李逢舟摸摸鼻子,這才道:「母後,兒臣想親自率兵前往榮城,徐國使團之所以來給您賀壽,便是想藉機將皇後擄走,要挾於兒臣,是以兒臣偷偷將皇後藏起來了,這樣才能放心前往邊境不是?」
這話說得有些可信,想著自己這兒子不是那麽狼心狗肺的傢夥,沈太後信了。
「你如今身為帝王,怎還好親自率兵打仗,戰場上刀槍無眼,萬一你這次迴來又患了隱疾可如何是好?」
上次就是打了個仗,迴來就有隱疾了。
雖然不知道真假,萬一這次成真了呢。
沈太後有些擔心:「不行,朝中有那般多大將,你不準去。」
沈太後不允他去,但李逢舟十分堅持,曉得自己這兒子是從戰場上拚殺出來的,沈太後見他麵上敷衍著,定是還會去的。
隻好嘆了口氣,對他道:「你想去便去吧,我會安撫好你妹妹的,前朝你打算找誰暫掌?」
「令國公吧,他德高望重,且待朝陽嫁過去,便是朝陽的婆家,其餘的一些瑣碎雜事,還是要母後費心。」
沈太後看著兒子,頓了幾瞬,才道:「逢舟啊,你如今是有家室的人,可不能像以前一樣拚命了。」
李逢舟輕輕拍了拍沈太後的手:「兒臣曉得,母後放心就是。」
徐國軍隊連番挑釁,帝王親自掛帥率大軍出征,百姓高唿『揚我國威』,十裏長街站滿了人,送別了帝王和大軍。
-
顧炎徹沒有限製顧炎寧的自由,也沒有再逼她吃藥,可是院子的四周皆站著不少大漢。
顧炎徹不準她出院子,不論她走去哪裏,都會有婆子跟著。
這裏定然是郊外,清晨的薄霧消散後,她依稀能瞧見遠方綿延起伏的山脈,附近好似人煙不多,她隻遠遠瞧見過幾次人影經過。
小紅也一直沒有尋到,不知去了哪裏。
不會棄她而去了吧?
顧炎寧舒口氣,也數不清過了幾日,白日裏她就在院子裏曬曬太陽,裝作一副無憂無慮的樣子。
山間的日頭過得很慢,顧炎徹一直沒有走,偶爾練練劍,倒也沒有再同她說什麽,隻是視線追隨著她,見她看過去,便對她笑笑。
顧炎寧不知為何,總覺得顧炎徹的笑意,讓她有點兒不舒服。
直到有一日清晨,顧炎寧起得早了些,婆子去備膳了,她正欲推門出去,卻從門縫中看到有個黑衣男子在同顧炎徹說話。
顧炎寧將耳朵湊在門縫上,聽得不是很清楚,隻依稀聽得那人說八皇子在豐域關不老實,接連出兵挑釁榮城將士,晉帝氣惱非常,當即決定出兵,親自掛帥,十萬大軍已經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