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逢舟迴過神,默了幾息,才道:「朕知道了,朕會好好想想的。」
「嬤嬤向來知道,朕必然不會害她。」
怪不得剛剛瞧見她,還有昨夜,總覺得那副神情依稀有些久違。
原來——她都忘了啊。
蘇嬤嬤走後,李逢舟並未喚人進來,隻是從匣子裏取出那道沒有寫完的廢後聖旨,手指輕輕在黃綢子上摩挲了幾下,緩緩握緊了手掌。
李逢舟看了幾眼,將那道聖旨又塞迴匣子裏,喚了來喜進來,數落他道:「皇後自醒來後便不怎記事,禦醫怎不來迴稟?」
來喜垂著腦袋,不情願地答道:「太醫說娘娘身子康健,許是剛醒還未得緩,想來過幾日便好了。先前皇上吩咐過,說是一些小事就不必來稟了。」
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逢舟:「……」
第5章
「皇上,今夜是去皇後娘娘那兒麽?」
來喜尚記著帝王剛剛所說的侍寢一事,見帝王又沉默起來,小心地問起,帝王的心思變幻無常,想一出是一出,比起後宮那幾位主子,有過之而無不及。
更別提在皇後娘娘的事情上。
出爾反爾也不是一兩迴了,迴迴都得他哄著打個圓場再拍個馬屁,帝王跟前兒的差事真真是難做,一般人可是做不來,來喜心裏嘆了一聲。
李逢舟咳了咳:「你不說朕倒忘了這迴事了,朕身為天子,說出的話便是金口玉言,自是沒有反悔的理。」
「是。」
來喜垂頭應著。
「你安排便是。」
「是。」
來喜應了句,便退下了。
李逢舟神色鬆了鬆,又開始批起摺子。
隻是看著看著,卻又走了神。
不知為何,他想起了第一次瞧見顧炎寧。
他第一次見她是在晉國的邊境榮城,也不知道她是怎麽從豐域關混了來。
他坐在榮城一處並不繁華的花樓裏,在那裏接應從豐域關而來的線人,線人未等到,卻被老鴇塞進來一個姑娘。
那姑娘亂七八糟地彈著琵琶,琴聲嘔啞嘲哳,不堪入耳,除了一張臉尚可觀,李逢舟才強忍著沒有把她扔出去,隻是抬抬手,讓她別再彈了。
小姑娘果真放下了手中的琵琶,裝得可憐兮兮,哭得梨花帶雨,訴說著自己如何如何命苦,那雙漂亮的鹿眼裏蓄滿了淚,輕輕一眨,便順著白皙的臉旁滑了下來。
他素來是個心硬且心狠之人,卻難得動了次惻隱之心,出手將她贖了下來。
線人遲遲未來,他也不能久留,便帶著贖下來的小姑娘走了。卻不料那小混球剛出了花樓的門,便說要在給他做牛做馬、報答救命之恩之前,想先迴家瞧瞧年邁的爹娘。
李逢舟想了想,同意了。
於是她七拐八拐帶他拐入了一條巷子。
小姑娘對著他笑得十分羞怯,不留心摔了一下,歪進他的懷裏。
溫香軟玉在懷,李逢舟難得失了神,那姑娘卻趁他錯愕,抬手便點了他的穴道。
李逢舟當時腦中隻轉過一個念頭,古人誠不欺我,漂亮女人當真信不得。
小姑娘站起,眨眼便換了副樣貌,如同小狐狸般,隨手扯下他的荷包,掂了掂,笑得肆意灑脫:「晉國太子不過爾爾。」
小姑娘笑著跑了幾步,又迴過頭,日光下,她的髮絲都被鍍了一層金色,星星點點的光影越過樹葉,就那麽灑在她那張還未長開、略顯稚氣與青澀的姣好臉龐上。
她的聲音清脆,伴著暖光,讓李逢舟又晃了神。
「你等的人不會來了。」
李逢舟氣得牙癢,奈何翻遍了榮城都沒找到那小丫頭片子。
再次見她,便是徐晉第一次交戰。
那丫頭片子成了一個小兵,沖他挑著眉:「手下敗將,還記得我嗎?」
戰場刀槍無眼,不過一個瞬間,他便又看不到她去了何處,後來,在他朝顧炎徹射出那一支毒箭時,那丫頭卻飛身擋在了顧炎徹的麵前。
他隻聽見顧炎徹捏緊拳頭,喚她:「寧寧!」
那場仗打得很艱辛,顧炎徹不再戀戰,招招狠厲,他也受了重傷,撤退前才聽得顧炎徹咬著牙對他道:「若我妹妹出了事,我定要你血債血償。」
顧炎徹猙獰的麵容似還在麵前,李逢舟的手指用力按著眉心。
——「李逢舟,我憑什麽過你為我安排的生活?」
——「那你便能過顧炎徹為你安排的生活?你看看的他給你安排的是什麽生活!」
——「啪——」
杯盞摔碎的聲音在大殿內格外清晰,顧炎寧的語氣冷到穀底。
她一字一頓地說:「可誰曾問過我是否願意?」
「滾。」
十歲——
是顧炎寧尚還依賴顧炎徹的時候,若她還有這八年間的記憶,迴徐國便罷了。
他留得住她的人,終歸留不住她的心。
他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也終於決心放手了。
可她全都忘了。
那他絕不能讓她迴去找顧炎徹。
左右是欠了她的,原本想著待她心願一了,自己便不再虧欠與她,從此遠在天涯,時日漸久,他也不會再惦記,那些過往慢慢都能彌散了。
她卻偏偏——全忘了。
他並不稀罕這丫頭,李逢舟想,他不過是……不喜歡欠人情。
「嬤嬤向來知道,朕必然不會害她。」
怪不得剛剛瞧見她,還有昨夜,總覺得那副神情依稀有些久違。
原來——她都忘了啊。
蘇嬤嬤走後,李逢舟並未喚人進來,隻是從匣子裏取出那道沒有寫完的廢後聖旨,手指輕輕在黃綢子上摩挲了幾下,緩緩握緊了手掌。
李逢舟看了幾眼,將那道聖旨又塞迴匣子裏,喚了來喜進來,數落他道:「皇後自醒來後便不怎記事,禦醫怎不來迴稟?」
來喜垂著腦袋,不情願地答道:「太醫說娘娘身子康健,許是剛醒還未得緩,想來過幾日便好了。先前皇上吩咐過,說是一些小事就不必來稟了。」
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逢舟:「……」
第5章
「皇上,今夜是去皇後娘娘那兒麽?」
來喜尚記著帝王剛剛所說的侍寢一事,見帝王又沉默起來,小心地問起,帝王的心思變幻無常,想一出是一出,比起後宮那幾位主子,有過之而無不及。
更別提在皇後娘娘的事情上。
出爾反爾也不是一兩迴了,迴迴都得他哄著打個圓場再拍個馬屁,帝王跟前兒的差事真真是難做,一般人可是做不來,來喜心裏嘆了一聲。
李逢舟咳了咳:「你不說朕倒忘了這迴事了,朕身為天子,說出的話便是金口玉言,自是沒有反悔的理。」
「是。」
來喜垂頭應著。
「你安排便是。」
「是。」
來喜應了句,便退下了。
李逢舟神色鬆了鬆,又開始批起摺子。
隻是看著看著,卻又走了神。
不知為何,他想起了第一次瞧見顧炎寧。
他第一次見她是在晉國的邊境榮城,也不知道她是怎麽從豐域關混了來。
他坐在榮城一處並不繁華的花樓裏,在那裏接應從豐域關而來的線人,線人未等到,卻被老鴇塞進來一個姑娘。
那姑娘亂七八糟地彈著琵琶,琴聲嘔啞嘲哳,不堪入耳,除了一張臉尚可觀,李逢舟才強忍著沒有把她扔出去,隻是抬抬手,讓她別再彈了。
小姑娘果真放下了手中的琵琶,裝得可憐兮兮,哭得梨花帶雨,訴說著自己如何如何命苦,那雙漂亮的鹿眼裏蓄滿了淚,輕輕一眨,便順著白皙的臉旁滑了下來。
他素來是個心硬且心狠之人,卻難得動了次惻隱之心,出手將她贖了下來。
線人遲遲未來,他也不能久留,便帶著贖下來的小姑娘走了。卻不料那小混球剛出了花樓的門,便說要在給他做牛做馬、報答救命之恩之前,想先迴家瞧瞧年邁的爹娘。
李逢舟想了想,同意了。
於是她七拐八拐帶他拐入了一條巷子。
小姑娘對著他笑得十分羞怯,不留心摔了一下,歪進他的懷裏。
溫香軟玉在懷,李逢舟難得失了神,那姑娘卻趁他錯愕,抬手便點了他的穴道。
李逢舟當時腦中隻轉過一個念頭,古人誠不欺我,漂亮女人當真信不得。
小姑娘站起,眨眼便換了副樣貌,如同小狐狸般,隨手扯下他的荷包,掂了掂,笑得肆意灑脫:「晉國太子不過爾爾。」
小姑娘笑著跑了幾步,又迴過頭,日光下,她的髮絲都被鍍了一層金色,星星點點的光影越過樹葉,就那麽灑在她那張還未長開、略顯稚氣與青澀的姣好臉龐上。
她的聲音清脆,伴著暖光,讓李逢舟又晃了神。
「你等的人不會來了。」
李逢舟氣得牙癢,奈何翻遍了榮城都沒找到那小丫頭片子。
再次見她,便是徐晉第一次交戰。
那丫頭片子成了一個小兵,沖他挑著眉:「手下敗將,還記得我嗎?」
戰場刀槍無眼,不過一個瞬間,他便又看不到她去了何處,後來,在他朝顧炎徹射出那一支毒箭時,那丫頭卻飛身擋在了顧炎徹的麵前。
他隻聽見顧炎徹捏緊拳頭,喚她:「寧寧!」
那場仗打得很艱辛,顧炎徹不再戀戰,招招狠厲,他也受了重傷,撤退前才聽得顧炎徹咬著牙對他道:「若我妹妹出了事,我定要你血債血償。」
顧炎徹猙獰的麵容似還在麵前,李逢舟的手指用力按著眉心。
——「李逢舟,我憑什麽過你為我安排的生活?」
——「那你便能過顧炎徹為你安排的生活?你看看的他給你安排的是什麽生活!」
——「啪——」
杯盞摔碎的聲音在大殿內格外清晰,顧炎寧的語氣冷到穀底。
她一字一頓地說:「可誰曾問過我是否願意?」
「滾。」
十歲——
是顧炎寧尚還依賴顧炎徹的時候,若她還有這八年間的記憶,迴徐國便罷了。
他留得住她的人,終歸留不住她的心。
他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也終於決心放手了。
可她全都忘了。
那他絕不能讓她迴去找顧炎徹。
左右是欠了她的,原本想著待她心願一了,自己便不再虧欠與她,從此遠在天涯,時日漸久,他也不會再惦記,那些過往慢慢都能彌散了。
她卻偏偏——全忘了。
他並不稀罕這丫頭,李逢舟想,他不過是……不喜歡欠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