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炎寧沒從自己身上尋得緣由,更加堅定了是晉國這狗皇帝的眼神有問題,欣賞不得她的雪膚玉貌。
顧炎寧有些煩躁,奈何這幾年間的事無論如何也想不起來,她徹底睡不著了,索性裹得厚厚的,想去窗邊吹會兒風冷靜冷靜。
誰料她剛打開窗,便見有人正鬼鬼祟祟地穿過小花園,嘴裏咒罵著花園裏沒有修理的梅花枝。
夜幕低沉,天上依稀綴著幾顆星子,一輪圓月高懸在天邊。
上元節剛過,翊坤宮內尚掛著喜慶的紅燈籠,紮眼的紅綢帶在寒風中獵獵飄著,臘梅開得正好,香氣濃鬱撲鼻。
黑影終是躲過了紛雜繁亂的梅花枝,梅花花瓣被他打落了不少,正四散飛著。
顧炎寧揉了揉眼,不解地看向那道黑影,道:「皇上,你怎麽又來了?」
李逢舟立刻板起臉,立直身子,看也未看她一眼,若無其事般,又原路折了迴去。
顧炎寧滿腦子問號,晉國的狗皇帝,腦子是有什麽病吧?
-
因著被廢後一事和那去而復返的狗皇帝驚嚇到,顧炎寧直到後半夜才沉沉睡去,她這一覺睡得極不安穩,醒來時已是冷汗涔涔,卻偏記不清楚自己夢見了什麽。
隻記得她依稀瞧見有個穿著一襲白衣的女人站在高高的宮牆上,嘴裏喃喃自語著什麽。
顧炎寧擦了把汗,腦中一片空白的感覺極其不好,而她偏生毫無辦法,好在她向來心思粗,自幼便懂得隨遇而安的道理。
麵對父皇的冷落,母後也從來不爭什麽,甚至她的婚事,母後也從未過問,隻是說戚將軍不錯,年齡大些會疼人。
她自小就沒旁的選擇,她隻能厲害起來,才能保護自己和母後。
也不知,她遠嫁千裏,母後過得如何了?
五哥——還在豐域關嗎?
顧炎寧呆愣了會兒,還未來得及喚人,蘇嬤嬤便揭開了帷裳。
「娘娘醒了,快些起吧,太後娘娘來瞧您了。」
「太後?」
顧炎寧癟了癟嘴,不悅地問道:「她兇嗎?」
蘇嬤嬤言簡意賅地迴了句:「便和方太妃差不多。」
方太妃是徐國先帝的寵妃,先帝去後地位頗有些尷尬,對顧炎寧也談不上好,因著太閑了隻會挑撥離間,卻迴迴總能被旁人懟得啞口無言,身在後宮,隻會挑事,不會吵架,倒也蠻可憐的。
蘇嬤嬤昨日已經同顧炎寧叮囑了很多,又喊太醫為她診了脈,太醫瞧不出哪處不對,蘇嬤嬤也隻能扯過太醫,隱晦地提了句,說是娘娘自打醒了便不太記事了。
蘇嬤嬤有些擔心,小心地問道:「不會變癡傻吧?」
太醫想起顧炎寧滴溜轉著的黑眼珠,還能一本正經地問他哪味藥苦,可否換成不苦的,笑道:「娘娘身子並無大礙,康健得很,許是剛醒,想是過幾日便好了。」
蘇嬤嬤更糾結了:「還能好?」
蘇嬤嬤一時竟也不知那些前塵往事究竟是忘了對顧炎寧更好,還是記得更好一些,聽太醫說身子無礙,心裏鬆了口氣,隻道還是老天眷顧。
娘娘若真的忘了那些事,再也記不起便是最好不過,待帝王廢了後,按著約好的,帝王將娘娘送去皇家別苑,娘娘假死後,她們便一路往北,雖則娘娘原本是要迴徐國,但迴徐國九死一生,現今蘇嬤嬤想自作主張,不讓她迴去了。
蘇嬤嬤了想,還是多嘴了幾句:「娘娘,眼下正是咱們離宮的緊要關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失了記憶這事還是莫要聲張,若太後問起,您不曉得迴什麽,點頭就好。」
反正以往顧炎寧便對誰都愛答不理,迴迴都能將太後娘娘氣得漲紅了臉,重步離去。
蘇嬤嬤這兩日格外囉嗦,總嘮叨著迴徐國,被廢一事那般丟臉,也不知有什麽好惦記的,她改日還是要找那狗皇帝談一談。
顧炎寧敷衍地點著頭,簡單梳洗了一下,想起自己現今是皇後了,不由挺直脊背,學著母後的口吻,問了句:「怎不見宮妃來請安?」
「是娘娘嫌吵,自個兒取消掉的。」
顧炎寧瞪圓了眼,這般耀武揚威的好場麵,她竟然會嫌煩?
她到底怎麽了!
作者有話要說:
寧寧:我這幾年一定是瘋了。
第3章
顧炎寧剛想張口再問幾句,蘇嬤嬤催促道:「娘娘快些吧,莫讓太後娘娘等久了,該說您不規矩了。」
玉畫給她披上外衫,顧炎寧被蘇嬤嬤催著,腳下不留心絆到,低頭一瞧,才見腳邊躺著一塊玉石。
顧炎寧撿起,輕輕摩挲了兩下,玉石表麵被打磨得極其光滑,像是被人摸久了,下麵墜了好看的絡子,這絡子眼熟得很,是徐國的打法。
顧炎寧隻當是自個兒的物什,雖然醜了些,但看著有些熟悉的絡子,還是不嫌棄地抬手係在了腰間。
顧炎寧到大殿的時候,太後已經飲了一盞茶了。
顧炎寧按照蘇嬤嬤所說,福身請了安,乖巧地喚了聲『母後』,在太後邊上落了座,坐下後,才小心地抬起眼皮瞧了幾眼。
這徐國的沈太後保養得極好,眼角上挑,臉繃著,看麵相,倒是同那狗皇帝一般不好相與。
沈太後似察覺到顧炎寧的視線,手指輕撥著茶蓋,漫不經心地開口道:「昨兒個哀家聽聞皇後醒了,今日過來瞧瞧,可是沒大礙了?」
顧炎寧有些煩躁,奈何這幾年間的事無論如何也想不起來,她徹底睡不著了,索性裹得厚厚的,想去窗邊吹會兒風冷靜冷靜。
誰料她剛打開窗,便見有人正鬼鬼祟祟地穿過小花園,嘴裏咒罵著花園裏沒有修理的梅花枝。
夜幕低沉,天上依稀綴著幾顆星子,一輪圓月高懸在天邊。
上元節剛過,翊坤宮內尚掛著喜慶的紅燈籠,紮眼的紅綢帶在寒風中獵獵飄著,臘梅開得正好,香氣濃鬱撲鼻。
黑影終是躲過了紛雜繁亂的梅花枝,梅花花瓣被他打落了不少,正四散飛著。
顧炎寧揉了揉眼,不解地看向那道黑影,道:「皇上,你怎麽又來了?」
李逢舟立刻板起臉,立直身子,看也未看她一眼,若無其事般,又原路折了迴去。
顧炎寧滿腦子問號,晉國的狗皇帝,腦子是有什麽病吧?
-
因著被廢後一事和那去而復返的狗皇帝驚嚇到,顧炎寧直到後半夜才沉沉睡去,她這一覺睡得極不安穩,醒來時已是冷汗涔涔,卻偏記不清楚自己夢見了什麽。
隻記得她依稀瞧見有個穿著一襲白衣的女人站在高高的宮牆上,嘴裏喃喃自語著什麽。
顧炎寧擦了把汗,腦中一片空白的感覺極其不好,而她偏生毫無辦法,好在她向來心思粗,自幼便懂得隨遇而安的道理。
麵對父皇的冷落,母後也從來不爭什麽,甚至她的婚事,母後也從未過問,隻是說戚將軍不錯,年齡大些會疼人。
她自小就沒旁的選擇,她隻能厲害起來,才能保護自己和母後。
也不知,她遠嫁千裏,母後過得如何了?
五哥——還在豐域關嗎?
顧炎寧呆愣了會兒,還未來得及喚人,蘇嬤嬤便揭開了帷裳。
「娘娘醒了,快些起吧,太後娘娘來瞧您了。」
「太後?」
顧炎寧癟了癟嘴,不悅地問道:「她兇嗎?」
蘇嬤嬤言簡意賅地迴了句:「便和方太妃差不多。」
方太妃是徐國先帝的寵妃,先帝去後地位頗有些尷尬,對顧炎寧也談不上好,因著太閑了隻會挑撥離間,卻迴迴總能被旁人懟得啞口無言,身在後宮,隻會挑事,不會吵架,倒也蠻可憐的。
蘇嬤嬤昨日已經同顧炎寧叮囑了很多,又喊太醫為她診了脈,太醫瞧不出哪處不對,蘇嬤嬤也隻能扯過太醫,隱晦地提了句,說是娘娘自打醒了便不太記事了。
蘇嬤嬤有些擔心,小心地問道:「不會變癡傻吧?」
太醫想起顧炎寧滴溜轉著的黑眼珠,還能一本正經地問他哪味藥苦,可否換成不苦的,笑道:「娘娘身子並無大礙,康健得很,許是剛醒,想是過幾日便好了。」
蘇嬤嬤更糾結了:「還能好?」
蘇嬤嬤一時竟也不知那些前塵往事究竟是忘了對顧炎寧更好,還是記得更好一些,聽太醫說身子無礙,心裏鬆了口氣,隻道還是老天眷顧。
娘娘若真的忘了那些事,再也記不起便是最好不過,待帝王廢了後,按著約好的,帝王將娘娘送去皇家別苑,娘娘假死後,她們便一路往北,雖則娘娘原本是要迴徐國,但迴徐國九死一生,現今蘇嬤嬤想自作主張,不讓她迴去了。
蘇嬤嬤了想,還是多嘴了幾句:「娘娘,眼下正是咱們離宮的緊要關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失了記憶這事還是莫要聲張,若太後問起,您不曉得迴什麽,點頭就好。」
反正以往顧炎寧便對誰都愛答不理,迴迴都能將太後娘娘氣得漲紅了臉,重步離去。
蘇嬤嬤這兩日格外囉嗦,總嘮叨著迴徐國,被廢一事那般丟臉,也不知有什麽好惦記的,她改日還是要找那狗皇帝談一談。
顧炎寧敷衍地點著頭,簡單梳洗了一下,想起自己現今是皇後了,不由挺直脊背,學著母後的口吻,問了句:「怎不見宮妃來請安?」
「是娘娘嫌吵,自個兒取消掉的。」
顧炎寧瞪圓了眼,這般耀武揚威的好場麵,她竟然會嫌煩?
她到底怎麽了!
作者有話要說:
寧寧:我這幾年一定是瘋了。
第3章
顧炎寧剛想張口再問幾句,蘇嬤嬤催促道:「娘娘快些吧,莫讓太後娘娘等久了,該說您不規矩了。」
玉畫給她披上外衫,顧炎寧被蘇嬤嬤催著,腳下不留心絆到,低頭一瞧,才見腳邊躺著一塊玉石。
顧炎寧撿起,輕輕摩挲了兩下,玉石表麵被打磨得極其光滑,像是被人摸久了,下麵墜了好看的絡子,這絡子眼熟得很,是徐國的打法。
顧炎寧隻當是自個兒的物什,雖然醜了些,但看著有些熟悉的絡子,還是不嫌棄地抬手係在了腰間。
顧炎寧到大殿的時候,太後已經飲了一盞茶了。
顧炎寧按照蘇嬤嬤所說,福身請了安,乖巧地喚了聲『母後』,在太後邊上落了座,坐下後,才小心地抬起眼皮瞧了幾眼。
這徐國的沈太後保養得極好,眼角上挑,臉繃著,看麵相,倒是同那狗皇帝一般不好相與。
沈太後似察覺到顧炎寧的視線,手指輕撥著茶蓋,漫不經心地開口道:「昨兒個哀家聽聞皇後醒了,今日過來瞧瞧,可是沒大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