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水中的天憐府,卻做不到像默府那樣安定從容。失了天憐公主的天憐府,猶如失了錨的小舟,在巨浪之中無法平穩停泊。
天憐公主的貼身丫頭細兒、醒兒已經安排長公主“臥病在床”快一個月了,每日吩咐廚房做些粥水,然後,再由二人奉入寢房,喂食長公主。
天憐長公主顯然“病得不輕”,因為粥水往往吃不了多少,就被原樣端出。府中仆從已有很久沒有見到長公主出來走動散步了,暗中都在議論,不知長公主得的是什麽病,隻怕病得不輕。
奇怪的是,天憐長公主這次生病,竟不肯延醫。聽得這些風議,細兒、醒兒不得已,隻好在話語間暗示眾人,長公主患的是相思病,故而不思飲食,亦不肯延醫,隻能靠時間醫治。
這下眾人恍然大悟,想起原先那個日日來府彈琴的俊美琴師,確實也已好久不見,想來長公主內心鬱結,才會臥病吧。
有天憐長公主的閨蜜好友前來探訪,細兒、醒兒總以天憐長公主在休息為由,婉拒會見。
好在王後周致宮中自有煩心事,這些日子也沒顧上天憐府這邊,因而天憐長公主詐病一事尚未被拆穿。
饒是如此,天憐長公主太久不歸,細兒、醒兒早已有些魂不附體,嚇得不輕,整日價愁眉不展,旁人隻以為她二人是為長公主的病發愁。
細兒、醒兒私下嘀咕,怎麽天憐長公主去幽會個北山泉,竟然就去了這麽久,大有一去不迴之勢,難道就此私奔隱居了不成?那也應該有個口信迴來呀,天憐長公主出門時雖然沒說要去哪裏,但是答應過要捎口信迴來的。
細兒、醒兒心下不安,二人遂商量好由細兒在府內守著,免得穿幫,醒兒則出門打聽。
城裏的人比往日多了很多,有些亂亂的感覺,街巷處有一些書生士子圍成一圈圈地,在談論國事,常有人氣憤填膺的樣子。
醒兒想著長公主當日是乘著驢走的,多半已出了城,隻不知是出的哪個門,於是有意識地去各個城門口溜達。
細心的醒兒竟在南門口處發現了老漢劉貴,劉貴那日到天憐府接長公主走,醒兒、細兒打包行李送長公主出後門,自然認得他。
劉老漢和幾個一樣都是賣苦力的漢子倚牆坐著,那些人有的在打盹,有的在聊天,不遠處的一棵樹下拴著好幾頭瘦毛驢。
醒兒遂上前,裝作有物品要馱送,叫了老漢劉貴跟著。
醒兒引著老漢劉貴走,待到僻靜處,才問起劉老漢那日馱天憐府姑娘探親的事,問劉貴那姑娘去哪兒了。
長公主家的活劉老漢生平也就攬這麽一迴,自然記得,遂告訴醒兒那次自己的活一出城門就完成了。
醒兒不解,細問之下,原來甫出南門,長公主就下了劉老漢的毛驢,上了“北山大人”的馬車走了。
醒兒問起這位“北山大人”的長相,無論年紀還是長相,顯然不是北山泉。
醒兒心中不免著急,追問老漢劉貴,那姑娘是自願走的,還是被綁走的?
一下就把劉老漢惹急了,他一把抓住醒兒的胳膊,臉也紅了,眼睛也瞪起來了,連脖子上的青筋都暴得清清楚楚,倒把醒兒嚇一跳,差點要拔腿開逃,心中懊惱自己不該選這僻靜處,如今要吃大虧了。
哪知老漢劉貴隻是臉紅脖子粗地再三強調,那姑娘是自願走的,他劉老漢送客,怎能讓客人給綁走而不顧呢?!姑娘你千萬不能瞎說,這樣要壞我名聲也壞我生意的。
老漢劉貴邊說邊手上用力,以強調他的清白,卻把醒兒抓得疼叫起來。
醒兒連忙道歉,又胡亂指著附近一戶上了鎖的門,誆劉貴說,家裏不巧沒人,改日再找老伯馱物,趕緊付了點辛苦錢給劉貴。
老漢劉貴還想抓著醒兒繼續說天憐長公主的事,醒兒已用力甩脫他,匆匆逃了。
醒兒一路疾奔,跑迴天憐府,和細兒一商量,知道這事情大了,倆人不敢再兜著瞞著,還是由細兒在天憐府守著,醒兒急忙忙進宮找王後周致去了。
王後周致正在午休,許是心煩的原因,近來她總覺困頓,卻又睡不沉。醒兒在外殿和杜嬤嬤小聲說話,王後周致已經在裏麵聽到了,就問是誰,恰好杜嬤嬤正在猶豫要不要叫醒王後,聽王後周致叫喚,趕緊帶了醒兒進房。
醒兒一進王後周致的寢房,“撲通”一聲跪了,腦袋“砰砰砰”磕地,哭著說:“醒兒該死!請王後責罰!”
王後周致由杜嬤嬤扶著坐起,見醒兒如此,沉了臉問:“發生什麽了?長公主怎麽了?”
醒兒不敢耽擱,趕緊一五一十把天憐公主離京多日,如今音訊全無的事講給王後聽。
王後周致聽了大怒,手都氣得哆嗦了,怒斥醒兒:“我當日怎麽交代你們的?特意給你和細兒一個起名醒兒,一個起名細兒,就是要你們細心點、警醒點照顧長公主。也再三囑咐過你們,天憐府有什麽風吹草動要立即匯報。你們倒好,長公主離京快一個月了,現在才來和我說!”
王後周致說著,立時就要責罰醒兒,還是杜嬤嬤一旁勸說,提醒王後現在最當緊的事是要尋找長公主。
王後周致於是強壓下怒火,詳細詢問醒兒一些長公主出行前後的情況。
醒兒本就是個機靈丫頭,才會被王後周致指派去侍候天憐公主,這次是因為長公主命令她們瞞著王後,才差點誤事。此刻聽王後周致問起情況,趕緊將長公主出行前最後幾日的情況詳細道給周致聽。
醒兒重點提到長公主離京前三日,曾在府內獨自接待過來訪的默王,談話內容無人可知。又講了趕驢的劉老漢那日來到天憐府,手拿長公主的貼身匕首,說是北山大人讓他來的,大家遂以為長公主是去約會北山泉去了,所以才幫著長公主隱瞞去向。
醒兒自是不知北山泉刺殺閭丘羽被捕,後來又從天牢裏消失的事。但是,王後周致聽了,前後一分析,心中已大致有了結論。
王後周致想,北山泉多半是在默王閭丘漸手上,默王閭丘漸才會用北山泉將傾珞誘出京城。
隻是,這一切都沒有證據,就算找來趕驢的劉老漢指證,他既不能指證被他用老驢馱出城的易容女人是長公主,也不能指證默王閭丘漸,最多可以指證那個假的“北山大人”,可那個“北山大人”真實身份是誰,人現在哪裏,也不易知道。這一層,想來默王也早已算計好,所以才敢放任劉老漢在會穎繼續活動。
再者,劉老漢就是默王放出去的風向標,老漢一有什麽風吹草動,默王閭丘漸那裏一定會收到風聲,就難免打草驚蛇。
當務之急是要趕緊解救天憐公主,快一個月了,已經是不短的時間,傾珞現在哪裏也不清楚,真擔心她有什麽不測。現而今,該如何是好呢?
王後周致這麽想著,手上就一杯接一杯地喝茶。
杜嬤嬤和醒兒看王後周致在思忖,也不敢打擾,一個跪著,一個站著,都靜靜的。
杜嬤嬤給王後周致續了三次茶後,王後周致忽然放下茶盅,讓醒兒近前說話。
*
第二天早膳後,傅太師整理衣冠,準備進宮,這是他這些日子來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也是他當前的第一要事。當然,他認為自己做的這件要事,也是翼國當前的第一要事——國不可一日無君,自先王閭丘羽駕崩,當前的翼國,國已不國,連個像樣的朝會都沒了,這像什麽話,像什麽國呢!
傅太師望春堂的客廳裏,司徒柏純、宗伯百裏高城在等,傅太師約了他倆今天一起麵見王後。收拾停當,三人正要出門,宮裏派了公公來,說王後有請太師春和殿議事。
傳旨的公公剛走,司徒府和宗伯府就都有人追來望春堂了,兩家都接到了小黃門的通知,王後有請春和殿議事。
三人不由精神大振,想著王後終於是拖不下去了,終於是要做出決定了。三人估摸著通知往春和殿議事的,還有別的一些大臣,於是趕緊向春和殿去。
果然,春和殿裏,塚宰沈歸、司馬寇微、司寇屠明、司空帥景然都到了,另有一人令在座眾人比較意外,就是白衣郎延煦。
不過,傅太師倒是心裏有數,郎延煦是他帶去瑞香宮引薦給王後的,作為士子屆的代表向王後呈遞血書,今天王後既將郎延煦也一起請了來,傅太師更加篤定太後今天的議題了,十有八九就是王位繼承人的事!讓郎延煦參加,是要給士子們一個交代,這樣說來,王後還是在乎民議的,看來自己這劑藥是下對了。傅太師心中微微得意,臉上也隨著微笑起來。
王後還沒到,眾人寒暄起來,感慨大半年前,王上駕崩後,也是在此處,眾人討論世子登基的事,如今在座各人獨獨缺了文太傅,好在江山代有才人出,今有後起之俊郎延煦在,後生可畏,可喜可賀......
天憐公主的貼身丫頭細兒、醒兒已經安排長公主“臥病在床”快一個月了,每日吩咐廚房做些粥水,然後,再由二人奉入寢房,喂食長公主。
天憐長公主顯然“病得不輕”,因為粥水往往吃不了多少,就被原樣端出。府中仆從已有很久沒有見到長公主出來走動散步了,暗中都在議論,不知長公主得的是什麽病,隻怕病得不輕。
奇怪的是,天憐長公主這次生病,竟不肯延醫。聽得這些風議,細兒、醒兒不得已,隻好在話語間暗示眾人,長公主患的是相思病,故而不思飲食,亦不肯延醫,隻能靠時間醫治。
這下眾人恍然大悟,想起原先那個日日來府彈琴的俊美琴師,確實也已好久不見,想來長公主內心鬱結,才會臥病吧。
有天憐長公主的閨蜜好友前來探訪,細兒、醒兒總以天憐長公主在休息為由,婉拒會見。
好在王後周致宮中自有煩心事,這些日子也沒顧上天憐府這邊,因而天憐長公主詐病一事尚未被拆穿。
饒是如此,天憐長公主太久不歸,細兒、醒兒早已有些魂不附體,嚇得不輕,整日價愁眉不展,旁人隻以為她二人是為長公主的病發愁。
細兒、醒兒私下嘀咕,怎麽天憐長公主去幽會個北山泉,竟然就去了這麽久,大有一去不迴之勢,難道就此私奔隱居了不成?那也應該有個口信迴來呀,天憐長公主出門時雖然沒說要去哪裏,但是答應過要捎口信迴來的。
細兒、醒兒心下不安,二人遂商量好由細兒在府內守著,免得穿幫,醒兒則出門打聽。
城裏的人比往日多了很多,有些亂亂的感覺,街巷處有一些書生士子圍成一圈圈地,在談論國事,常有人氣憤填膺的樣子。
醒兒想著長公主當日是乘著驢走的,多半已出了城,隻不知是出的哪個門,於是有意識地去各個城門口溜達。
細心的醒兒竟在南門口處發現了老漢劉貴,劉貴那日到天憐府接長公主走,醒兒、細兒打包行李送長公主出後門,自然認得他。
劉老漢和幾個一樣都是賣苦力的漢子倚牆坐著,那些人有的在打盹,有的在聊天,不遠處的一棵樹下拴著好幾頭瘦毛驢。
醒兒遂上前,裝作有物品要馱送,叫了老漢劉貴跟著。
醒兒引著老漢劉貴走,待到僻靜處,才問起劉老漢那日馱天憐府姑娘探親的事,問劉貴那姑娘去哪兒了。
長公主家的活劉老漢生平也就攬這麽一迴,自然記得,遂告訴醒兒那次自己的活一出城門就完成了。
醒兒不解,細問之下,原來甫出南門,長公主就下了劉老漢的毛驢,上了“北山大人”的馬車走了。
醒兒問起這位“北山大人”的長相,無論年紀還是長相,顯然不是北山泉。
醒兒心中不免著急,追問老漢劉貴,那姑娘是自願走的,還是被綁走的?
一下就把劉老漢惹急了,他一把抓住醒兒的胳膊,臉也紅了,眼睛也瞪起來了,連脖子上的青筋都暴得清清楚楚,倒把醒兒嚇一跳,差點要拔腿開逃,心中懊惱自己不該選這僻靜處,如今要吃大虧了。
哪知老漢劉貴隻是臉紅脖子粗地再三強調,那姑娘是自願走的,他劉老漢送客,怎能讓客人給綁走而不顧呢?!姑娘你千萬不能瞎說,這樣要壞我名聲也壞我生意的。
老漢劉貴邊說邊手上用力,以強調他的清白,卻把醒兒抓得疼叫起來。
醒兒連忙道歉,又胡亂指著附近一戶上了鎖的門,誆劉貴說,家裏不巧沒人,改日再找老伯馱物,趕緊付了點辛苦錢給劉貴。
老漢劉貴還想抓著醒兒繼續說天憐長公主的事,醒兒已用力甩脫他,匆匆逃了。
醒兒一路疾奔,跑迴天憐府,和細兒一商量,知道這事情大了,倆人不敢再兜著瞞著,還是由細兒在天憐府守著,醒兒急忙忙進宮找王後周致去了。
王後周致正在午休,許是心煩的原因,近來她總覺困頓,卻又睡不沉。醒兒在外殿和杜嬤嬤小聲說話,王後周致已經在裏麵聽到了,就問是誰,恰好杜嬤嬤正在猶豫要不要叫醒王後,聽王後周致叫喚,趕緊帶了醒兒進房。
醒兒一進王後周致的寢房,“撲通”一聲跪了,腦袋“砰砰砰”磕地,哭著說:“醒兒該死!請王後責罰!”
王後周致由杜嬤嬤扶著坐起,見醒兒如此,沉了臉問:“發生什麽了?長公主怎麽了?”
醒兒不敢耽擱,趕緊一五一十把天憐公主離京多日,如今音訊全無的事講給王後聽。
王後周致聽了大怒,手都氣得哆嗦了,怒斥醒兒:“我當日怎麽交代你們的?特意給你和細兒一個起名醒兒,一個起名細兒,就是要你們細心點、警醒點照顧長公主。也再三囑咐過你們,天憐府有什麽風吹草動要立即匯報。你們倒好,長公主離京快一個月了,現在才來和我說!”
王後周致說著,立時就要責罰醒兒,還是杜嬤嬤一旁勸說,提醒王後現在最當緊的事是要尋找長公主。
王後周致於是強壓下怒火,詳細詢問醒兒一些長公主出行前後的情況。
醒兒本就是個機靈丫頭,才會被王後周致指派去侍候天憐公主,這次是因為長公主命令她們瞞著王後,才差點誤事。此刻聽王後周致問起情況,趕緊將長公主出行前最後幾日的情況詳細道給周致聽。
醒兒重點提到長公主離京前三日,曾在府內獨自接待過來訪的默王,談話內容無人可知。又講了趕驢的劉老漢那日來到天憐府,手拿長公主的貼身匕首,說是北山大人讓他來的,大家遂以為長公主是去約會北山泉去了,所以才幫著長公主隱瞞去向。
醒兒自是不知北山泉刺殺閭丘羽被捕,後來又從天牢裏消失的事。但是,王後周致聽了,前後一分析,心中已大致有了結論。
王後周致想,北山泉多半是在默王閭丘漸手上,默王閭丘漸才會用北山泉將傾珞誘出京城。
隻是,這一切都沒有證據,就算找來趕驢的劉老漢指證,他既不能指證被他用老驢馱出城的易容女人是長公主,也不能指證默王閭丘漸,最多可以指證那個假的“北山大人”,可那個“北山大人”真實身份是誰,人現在哪裏,也不易知道。這一層,想來默王也早已算計好,所以才敢放任劉老漢在會穎繼續活動。
再者,劉老漢就是默王放出去的風向標,老漢一有什麽風吹草動,默王閭丘漸那裏一定會收到風聲,就難免打草驚蛇。
當務之急是要趕緊解救天憐公主,快一個月了,已經是不短的時間,傾珞現在哪裏也不清楚,真擔心她有什麽不測。現而今,該如何是好呢?
王後周致這麽想著,手上就一杯接一杯地喝茶。
杜嬤嬤和醒兒看王後周致在思忖,也不敢打擾,一個跪著,一個站著,都靜靜的。
杜嬤嬤給王後周致續了三次茶後,王後周致忽然放下茶盅,讓醒兒近前說話。
*
第二天早膳後,傅太師整理衣冠,準備進宮,這是他這些日子來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也是他當前的第一要事。當然,他認為自己做的這件要事,也是翼國當前的第一要事——國不可一日無君,自先王閭丘羽駕崩,當前的翼國,國已不國,連個像樣的朝會都沒了,這像什麽話,像什麽國呢!
傅太師望春堂的客廳裏,司徒柏純、宗伯百裏高城在等,傅太師約了他倆今天一起麵見王後。收拾停當,三人正要出門,宮裏派了公公來,說王後有請太師春和殿議事。
傳旨的公公剛走,司徒府和宗伯府就都有人追來望春堂了,兩家都接到了小黃門的通知,王後有請春和殿議事。
三人不由精神大振,想著王後終於是拖不下去了,終於是要做出決定了。三人估摸著通知往春和殿議事的,還有別的一些大臣,於是趕緊向春和殿去。
果然,春和殿裏,塚宰沈歸、司馬寇微、司寇屠明、司空帥景然都到了,另有一人令在座眾人比較意外,就是白衣郎延煦。
不過,傅太師倒是心裏有數,郎延煦是他帶去瑞香宮引薦給王後的,作為士子屆的代表向王後呈遞血書,今天王後既將郎延煦也一起請了來,傅太師更加篤定太後今天的議題了,十有八九就是王位繼承人的事!讓郎延煦參加,是要給士子們一個交代,這樣說來,王後還是在乎民議的,看來自己這劑藥是下對了。傅太師心中微微得意,臉上也隨著微笑起來。
王後還沒到,眾人寒暄起來,感慨大半年前,王上駕崩後,也是在此處,眾人討論世子登基的事,如今在座各人獨獨缺了文太傅,好在江山代有才人出,今有後起之俊郎延煦在,後生可畏,可喜可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