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鳳儀用手指了指木板上那張已布滿字跡的紙,示意蘇紫葉再去拿紙。
蘇紫葉的麵色忽然變得局促起來,小聲說道:“家裏…家裏已經沒有多餘的紙了。”
白鳳儀微微皺眉,伸手去摸了摸身旁的紙張,這才發現原來這些紙張竟然都是包藥用的生紙,當下不禁尋思道:“這小姑娘家裏竟窮困至此?”
也是她眼不能見,否則讓她看到了眼前環境,必定會大吃一驚。
小姑娘的家是一間簡陋破敗的木屋。這間木屋由於年久失修之故,屋頂上已經破開了一個大洞,此時天光灑下,照亮了屋中大半麵積,足可見這窟窿之大。但好在這個破洞的位置處於近門口,人居屋中倒也暫無暴曬淋雨之虞。
屋裏除了此刻白鳳儀塌下的這張簡單木床之外,就隻剩東首窗邊還擺放著的一張書桌和木椅,桌上整整齊齊碼放著許多書籍和土陶罐子,顯然都是蘇紫葉平時常用之物。
而這間位於深山中的破屋,就是蘇父留給女兒的最後遺物。
蘇父本是北方大族子弟,靠著經營祖輩傳下的八間藥材鋪子,日子倒也過得殷實。他本人也自小便被家人送至聞名遐邇的“道醫館”學習醫術,到得二十歲那年,學藝有成,已算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郎中。
可醫者難自醫,當他發現自身帶有難以逆轉的遺傳病後,便辭別了家人,開始雲遊海內,其目的一來是想尋訪隱士高人,以期能遇到能人異士為自己除病續命;二來則想就算最終沒能祛病續命,自己也看過了大明萬裏大好山河,亦算是不枉此生。
八年間,他的足跡幾乎遍布了整個大明版圖,期間雖也遇有高人無數,卻可惜並無一人能為他妙手祛病。
然而世事難預料,正所謂:“失之桑榆,收之東隅。”
行過萬千裏路的他也終不至一無所獲,就在他心灰意懶之際,人生竟另遇了曙光。他生命裏最重要的那個人,在他最為孤獨困難之時與他不期而遇了。
彼時的他為了尋訪一位隱士高人,正涉身於貴州群綿山腹中。麵對著延綿不絕的高山綠林,他一個初涉此地的外人又豈有不迷路的道理。而正是這次迷路,才讓他得以遇見了蘇母。
蘇母乃是當地農家女子,家世平平,相貌也平平。她遇見蘇父的時候,蘇父已中了瘴氣之毒,正歪靠在一棵大樹下,整個人奄奄一息。
蘇母急忙把背上的背簍丟到一旁,將蘇父背迴了家中醫治。所幸救治及時,蘇父那一條已跨進了鬼門關的腿又被生生給拽了迴來。
但活命易,養病難。在之後的半個月裏,蘇父都是在床榻之上度過,期間蘇母也無微不至地照顧著蘇父,直至他康複下地。
病榻之側,柔情易現。蘇父被蘇母一以貫之的細心和熱情打動了,也漸漸對她起了心思,可他又恐自己短命誤人,隻得拚命壓製住心裏的妄念。等到得後來,實在情難自已,就隻好托著病體逃出了村莊。
雨夜天,山路泥濘濕滑,蘇父托著踉蹌腳步在山林中緩緩前行。忽然間,他似有所感,當下猛一抬頭,隻見蘇母已不知何時站在了他的身前。
兩人對麵而立,借著閃過雷光,彼此目光交錯,竟都看到了對方心中的情意。原來蘇母對蘇父的情意亦是如他一般,可蘇父心中仍有顧慮,於是便直言了自身隱疾。卻不料等來的卻是蘇母的深情一擁和定情一吻。
有婦如此,更有何求。
等蘇父病好之後,兩人便在村中長輩的主持下結成了連理。
婚後,蘇父也並未攜妻北上歸家,他實在喜愛此地淳樸民風與秀美風景,於是選擇定居下來,在村寨中做了一個治病的郎中。而他也憑著一手精湛的醫術聞名鄉裏,周邊四村八寨的村民有個大病小患也都來尋他幫助。
如此度過了平淡幸福的兩年後,他們夫妻倆終於迎來了愛情的結晶——蘇紫葉。
可還沒等蘇父度過高興勁兒,他忽然發現妻子產後的身體出現了大狀況,與此同時,蘇紫葉也顯露出了遺傳病的征兆。
噩耗接踵而來,蘇父隻覺天旋地轉。但悲痛過後,他還是強自撐住了,畢竟怨天尤人無用,要想解決困境還得是靠自身。
為了能給妻兒一個靜謐的養病環境,蘇父毅然決然地辭別了居住數年的村莊,也擱下了郎中的身份,舉家遷到了大山深處,從此一門心思為妻兒療養身體。
然而命數如此,人力又何及。盡管蘇父已窮盡心力去醫治蘇母,可一年之後,蘇母還是撒手人寰,辭別了人世。
眼看著蘇母的身子漸漸變得冰冷僵硬,蘇父心傷欲絕,原本堅定如鐵的心誌也在這一瞬間崩塌倒下,整個人也開始變得消沉起來。
自此之後,蘇父的身體也每況愈下,若非是他心中還尚有蘇紫葉這個牽掛,隻怕在蘇母辭世時他就要隨之而去。隻是這樣的強撐終難長久,就在蘇紫葉度過六歲生日的後一天,蘇父那顆殘破不堪的心髒再也堅持不下去了,竟於半夜睡夢之中溘然長辭,永久離開了這個世界,也離開了他心愛的蘇紫葉。
當然,對於這段悲慘往事,眼下的白鳳儀卻並不知曉。沒有了可再書寫的紙張,她緩緩閉目沉思起來。過了片刻後忽又睜眼,抬手提筆疾書,在木板之上迅速寫出了一連串的藥名,並在後麵標注出了劑量。
蘇紫葉靜靜看著她寫完,問道:“師父,這是治傷的藥方嗎?”
白鳳儀點了點頭,接著又寫道:“有嗎?”
蘇紫葉歪著小腦袋仔細又看了看,想了想,說道:“嗯,除了‘貫眾’和‘曼珠沙華’兩味外,其它的幾味藥材家中都有。”
白鳳儀想了想,又提筆把這兩味改作了另外兩味常見的藥材,同時也寫下了煎藥方式。
蘇紫葉接過木板,再次細細掃過一眼,說道:“這些藥就都有了,我這就去煎藥。”
蘇紫葉的麵色忽然變得局促起來,小聲說道:“家裏…家裏已經沒有多餘的紙了。”
白鳳儀微微皺眉,伸手去摸了摸身旁的紙張,這才發現原來這些紙張竟然都是包藥用的生紙,當下不禁尋思道:“這小姑娘家裏竟窮困至此?”
也是她眼不能見,否則讓她看到了眼前環境,必定會大吃一驚。
小姑娘的家是一間簡陋破敗的木屋。這間木屋由於年久失修之故,屋頂上已經破開了一個大洞,此時天光灑下,照亮了屋中大半麵積,足可見這窟窿之大。但好在這個破洞的位置處於近門口,人居屋中倒也暫無暴曬淋雨之虞。
屋裏除了此刻白鳳儀塌下的這張簡單木床之外,就隻剩東首窗邊還擺放著的一張書桌和木椅,桌上整整齊齊碼放著許多書籍和土陶罐子,顯然都是蘇紫葉平時常用之物。
而這間位於深山中的破屋,就是蘇父留給女兒的最後遺物。
蘇父本是北方大族子弟,靠著經營祖輩傳下的八間藥材鋪子,日子倒也過得殷實。他本人也自小便被家人送至聞名遐邇的“道醫館”學習醫術,到得二十歲那年,學藝有成,已算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郎中。
可醫者難自醫,當他發現自身帶有難以逆轉的遺傳病後,便辭別了家人,開始雲遊海內,其目的一來是想尋訪隱士高人,以期能遇到能人異士為自己除病續命;二來則想就算最終沒能祛病續命,自己也看過了大明萬裏大好山河,亦算是不枉此生。
八年間,他的足跡幾乎遍布了整個大明版圖,期間雖也遇有高人無數,卻可惜並無一人能為他妙手祛病。
然而世事難預料,正所謂:“失之桑榆,收之東隅。”
行過萬千裏路的他也終不至一無所獲,就在他心灰意懶之際,人生竟另遇了曙光。他生命裏最重要的那個人,在他最為孤獨困難之時與他不期而遇了。
彼時的他為了尋訪一位隱士高人,正涉身於貴州群綿山腹中。麵對著延綿不絕的高山綠林,他一個初涉此地的外人又豈有不迷路的道理。而正是這次迷路,才讓他得以遇見了蘇母。
蘇母乃是當地農家女子,家世平平,相貌也平平。她遇見蘇父的時候,蘇父已中了瘴氣之毒,正歪靠在一棵大樹下,整個人奄奄一息。
蘇母急忙把背上的背簍丟到一旁,將蘇父背迴了家中醫治。所幸救治及時,蘇父那一條已跨進了鬼門關的腿又被生生給拽了迴來。
但活命易,養病難。在之後的半個月裏,蘇父都是在床榻之上度過,期間蘇母也無微不至地照顧著蘇父,直至他康複下地。
病榻之側,柔情易現。蘇父被蘇母一以貫之的細心和熱情打動了,也漸漸對她起了心思,可他又恐自己短命誤人,隻得拚命壓製住心裏的妄念。等到得後來,實在情難自已,就隻好托著病體逃出了村莊。
雨夜天,山路泥濘濕滑,蘇父托著踉蹌腳步在山林中緩緩前行。忽然間,他似有所感,當下猛一抬頭,隻見蘇母已不知何時站在了他的身前。
兩人對麵而立,借著閃過雷光,彼此目光交錯,竟都看到了對方心中的情意。原來蘇母對蘇父的情意亦是如他一般,可蘇父心中仍有顧慮,於是便直言了自身隱疾。卻不料等來的卻是蘇母的深情一擁和定情一吻。
有婦如此,更有何求。
等蘇父病好之後,兩人便在村中長輩的主持下結成了連理。
婚後,蘇父也並未攜妻北上歸家,他實在喜愛此地淳樸民風與秀美風景,於是選擇定居下來,在村寨中做了一個治病的郎中。而他也憑著一手精湛的醫術聞名鄉裏,周邊四村八寨的村民有個大病小患也都來尋他幫助。
如此度過了平淡幸福的兩年後,他們夫妻倆終於迎來了愛情的結晶——蘇紫葉。
可還沒等蘇父度過高興勁兒,他忽然發現妻子產後的身體出現了大狀況,與此同時,蘇紫葉也顯露出了遺傳病的征兆。
噩耗接踵而來,蘇父隻覺天旋地轉。但悲痛過後,他還是強自撐住了,畢竟怨天尤人無用,要想解決困境還得是靠自身。
為了能給妻兒一個靜謐的養病環境,蘇父毅然決然地辭別了居住數年的村莊,也擱下了郎中的身份,舉家遷到了大山深處,從此一門心思為妻兒療養身體。
然而命數如此,人力又何及。盡管蘇父已窮盡心力去醫治蘇母,可一年之後,蘇母還是撒手人寰,辭別了人世。
眼看著蘇母的身子漸漸變得冰冷僵硬,蘇父心傷欲絕,原本堅定如鐵的心誌也在這一瞬間崩塌倒下,整個人也開始變得消沉起來。
自此之後,蘇父的身體也每況愈下,若非是他心中還尚有蘇紫葉這個牽掛,隻怕在蘇母辭世時他就要隨之而去。隻是這樣的強撐終難長久,就在蘇紫葉度過六歲生日的後一天,蘇父那顆殘破不堪的心髒再也堅持不下去了,竟於半夜睡夢之中溘然長辭,永久離開了這個世界,也離開了他心愛的蘇紫葉。
當然,對於這段悲慘往事,眼下的白鳳儀卻並不知曉。沒有了可再書寫的紙張,她緩緩閉目沉思起來。過了片刻後忽又睜眼,抬手提筆疾書,在木板之上迅速寫出了一連串的藥名,並在後麵標注出了劑量。
蘇紫葉靜靜看著她寫完,問道:“師父,這是治傷的藥方嗎?”
白鳳儀點了點頭,接著又寫道:“有嗎?”
蘇紫葉歪著小腦袋仔細又看了看,想了想,說道:“嗯,除了‘貫眾’和‘曼珠沙華’兩味外,其它的幾味藥材家中都有。”
白鳳儀想了想,又提筆把這兩味改作了另外兩味常見的藥材,同時也寫下了煎藥方式。
蘇紫葉接過木板,再次細細掃過一眼,說道:“這些藥就都有了,我這就去煎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