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與美人,他都要。
月上中天,夜涼如水。
曉春閣裏寂靜一片,就連值夜的守衛也敵不住那濃濃的困意,倚在門欄邊睡著了。
絕曉在睡夢中無意識翻了個身,身上的蠶絲被順勢滑落在地,雖然是十月裏,夜晚卻已經很冷了。
於是,在夢裏,她看見屋外飄落起雪花來,因著蜀國的冬季裏很少下雪,她想出去瞧瞧,可身上隻穿了件綢衣,冷得很,她開口叫人,進來的卻是夏侯棄,他拿起一床被子將她包好,暖暖地舒服極了。
她有多久沒見他了?記不清,此時她隻想仔仔細細地看看他,可他的臉那樣模糊,隻有一雙眼睛炯炯閃著光,那眼眸裏有愛戀、有不舍、有痛苦、有掙紮、有無奈還有絕望,她竟看得這樣清!她心疼,想伸手摸摸他的臉,可那手臂仿佛有千斤重,怎樣都抬不起來。她忽得痛恨起自己來,為什麽連夢裏都不願意放縱?
「公主,公主。」有人在耳邊叫她,聲音輕柔卻堅定。
絕曉微微睜眼,天色隻是蒙蒙亮,橙苞不會無緣無故在這個時候叫醒她,她的眼裏閃著疑問。
見她醒轉,橙苞卻失了剛剛喚她的堅決,躊躇了半天方才開口;「夏侯皇子他…… 他……他走了!」
絕曉似乎沒有聽明白,仍是帶著滿臉疑惑看她.
「四更天裏,夏侯皇子領著十幾名近侍奪門出了城,待到何將軍整集禁軍去追時,夏侯皇子已與駐紮在城外的景國將士們會合,皇上沒再調集軍隊攔截,這會怕是已經快到陽城了。」
可她還是那樣茫茫然看著她,橙苞有些害怕,輕輕喚她:「公主?公主?你在聽嗎?」
她在聽,可又好像沒在聽,腦袋裏空白白一片,這是場夢吧?
「公主。」橙苞又喚她,「您的枕邊有封信。」
絕曉生硬地轉過頭去,枕邊果然躺著一封白色的信劄,信封上麵沒有任何文字,可卻叫她突然清醒了過來:這一切統統都不是夢!他來看她,他給她留了信,然後他離開,離開了她!
絕曉緩緩坐起,撿起那封信,橙苞趕緊將床頭的罩燈遞了過來。信沒有封口,她將信紙抽出了一截,頓了頓,又塞了迴去,再抽出一截,再塞迴去……隻盯著那白白的信封發愣,橙苞也不敢催,雙手舉著罩燈默默地佇立一旁。
不知過了多久,絕曉突然掀開燈罩,將那封未讀的信放在燭火上燃了。橙苞瞪大了眼看她,隔著燭火,她如玉般溫潤的臉龐此時卻像那徽州宣紙一樣地蒼白,眼睛裏也不復往日裏的靈動清澈,仿佛是隨著那封燃盡的信,隻剩下死灰一片。
景王夏侯禮明病危,這位半生戎馬的帝王僅是剛剛度過了他的知天命之年,現今卻要被老天爺收了命去,人們不禁唏噓:景王殺戮過重,怕是違了天道。
景國三皇子用了八日時間從蜀國飛速趕迴了天城,得見愛子的夏侯禮明奇蹟般地順過了一口氣,神色逐漸清朗了起來。可太醫們口中的情況卻仍是不容樂觀,怎樣也是挨不過今年冬季了。
相比於天城裏的人心惶惶,霄雲城也不復往日的寧靜祥和。
蜀國北部的一個村落起了瘟疫,秋冬時節的瘟疫本易控製,可地方官員害怕丟了烏紗帽,竟敢壓著疫情不報,偏巧這次的瘟疫生得奇怪,地方大夫們束手無策,十幾日拖下來,死了幾百名百姓不說,有些得了病的人從疫區裏外逃,將瘟疫帶了出來,一時間,蜀國亂成一片,人心惶惶。
蜀王震怒,當即下令將隱瞞疫情的幾名主要官員斬殺,兩名皇子親自帶了太醫們奔赴重疫區,全國戒嚴,禁止人口流動。饒是如此,疫情仍是無可抑製地蔓延開來,每天都有各地呈上來因瘟疫而死人的摺子。尋醫、問藥、控製疫情、處理屍體、撫恤災民,更換不力官員……這一件件事情壓下來,忙得蜀王焦頭爛額,絕曉每日清晨趕往正德宮幫忙處理政務,總在深夜才迴到曉春閣,還要帶了書籍奏摺在燈下夜讀。
幸得一名雲遊的大夫識得此病,一劑方藥開下來,基本上能穩住病情,蜀國動盪的局勢這才得以控製了下來。蜀王大喜,下令重賞這名大夫,此人卻早已消失無蹤。
絕曉不必每日裏起早貪黑的在正德宮忙碌,夜讀的習慣倒是一直留著。
更鼓敲了三下,橙苞端了一隻托盤踏進書房,托盤上擺了一籠水晶燒賣,一碟百合芹心,一碟茭白鱔絲,一罐當歸黃芪雞湯。
將托盤小心置於書桌上,橙苞輕喚:「公主,吃點東西吧。」
絕曉「嗯」了一聲,沒有抬頭,「先放下,你去歇著吧。」卻見一隻手伸過來遮住了書頁,絕曉抬頭,橙苞的臉上竟掛著怒氣,「您又敷衍我!」
絕曉無奈眨了眨眼,「可我現在不餓。」
「不餓也得吃點。」橙苞端起托盤裏的一隻青花瓷碗盛湯,「您也不瞧瞧自己這幾日都瘦成什麽樣了!」
「我很胖。」絕曉邊說邊舉起她那細得像小樹枝一樣的手臂,很快意識到沒有什麽說服力,乖乖夾起一隻燒賣送進嘴裏。
橙苞瞧了瞧她順手放下的書,不解問她:「公主,這疫情不是控製住了麽?您還在忙些什麽?」
「反正也睡不著。」絕曉眼中閃過稍縱即逝的痛,「不如讀些書,現在我才體會到什麽叫做『書到用時方恨少』,若不是那位不知名的大夫,這疫情還不知道會發展成什麽樣呢?多學點東西總不是壞事。」
月上中天,夜涼如水。
曉春閣裏寂靜一片,就連值夜的守衛也敵不住那濃濃的困意,倚在門欄邊睡著了。
絕曉在睡夢中無意識翻了個身,身上的蠶絲被順勢滑落在地,雖然是十月裏,夜晚卻已經很冷了。
於是,在夢裏,她看見屋外飄落起雪花來,因著蜀國的冬季裏很少下雪,她想出去瞧瞧,可身上隻穿了件綢衣,冷得很,她開口叫人,進來的卻是夏侯棄,他拿起一床被子將她包好,暖暖地舒服極了。
她有多久沒見他了?記不清,此時她隻想仔仔細細地看看他,可他的臉那樣模糊,隻有一雙眼睛炯炯閃著光,那眼眸裏有愛戀、有不舍、有痛苦、有掙紮、有無奈還有絕望,她竟看得這樣清!她心疼,想伸手摸摸他的臉,可那手臂仿佛有千斤重,怎樣都抬不起來。她忽得痛恨起自己來,為什麽連夢裏都不願意放縱?
「公主,公主。」有人在耳邊叫她,聲音輕柔卻堅定。
絕曉微微睜眼,天色隻是蒙蒙亮,橙苞不會無緣無故在這個時候叫醒她,她的眼裏閃著疑問。
見她醒轉,橙苞卻失了剛剛喚她的堅決,躊躇了半天方才開口;「夏侯皇子他…… 他……他走了!」
絕曉似乎沒有聽明白,仍是帶著滿臉疑惑看她.
「四更天裏,夏侯皇子領著十幾名近侍奪門出了城,待到何將軍整集禁軍去追時,夏侯皇子已與駐紮在城外的景國將士們會合,皇上沒再調集軍隊攔截,這會怕是已經快到陽城了。」
可她還是那樣茫茫然看著她,橙苞有些害怕,輕輕喚她:「公主?公主?你在聽嗎?」
她在聽,可又好像沒在聽,腦袋裏空白白一片,這是場夢吧?
「公主。」橙苞又喚她,「您的枕邊有封信。」
絕曉生硬地轉過頭去,枕邊果然躺著一封白色的信劄,信封上麵沒有任何文字,可卻叫她突然清醒了過來:這一切統統都不是夢!他來看她,他給她留了信,然後他離開,離開了她!
絕曉緩緩坐起,撿起那封信,橙苞趕緊將床頭的罩燈遞了過來。信沒有封口,她將信紙抽出了一截,頓了頓,又塞了迴去,再抽出一截,再塞迴去……隻盯著那白白的信封發愣,橙苞也不敢催,雙手舉著罩燈默默地佇立一旁。
不知過了多久,絕曉突然掀開燈罩,將那封未讀的信放在燭火上燃了。橙苞瞪大了眼看她,隔著燭火,她如玉般溫潤的臉龐此時卻像那徽州宣紙一樣地蒼白,眼睛裏也不復往日裏的靈動清澈,仿佛是隨著那封燃盡的信,隻剩下死灰一片。
景王夏侯禮明病危,這位半生戎馬的帝王僅是剛剛度過了他的知天命之年,現今卻要被老天爺收了命去,人們不禁唏噓:景王殺戮過重,怕是違了天道。
景國三皇子用了八日時間從蜀國飛速趕迴了天城,得見愛子的夏侯禮明奇蹟般地順過了一口氣,神色逐漸清朗了起來。可太醫們口中的情況卻仍是不容樂觀,怎樣也是挨不過今年冬季了。
相比於天城裏的人心惶惶,霄雲城也不復往日的寧靜祥和。
蜀國北部的一個村落起了瘟疫,秋冬時節的瘟疫本易控製,可地方官員害怕丟了烏紗帽,竟敢壓著疫情不報,偏巧這次的瘟疫生得奇怪,地方大夫們束手無策,十幾日拖下來,死了幾百名百姓不說,有些得了病的人從疫區裏外逃,將瘟疫帶了出來,一時間,蜀國亂成一片,人心惶惶。
蜀王震怒,當即下令將隱瞞疫情的幾名主要官員斬殺,兩名皇子親自帶了太醫們奔赴重疫區,全國戒嚴,禁止人口流動。饒是如此,疫情仍是無可抑製地蔓延開來,每天都有各地呈上來因瘟疫而死人的摺子。尋醫、問藥、控製疫情、處理屍體、撫恤災民,更換不力官員……這一件件事情壓下來,忙得蜀王焦頭爛額,絕曉每日清晨趕往正德宮幫忙處理政務,總在深夜才迴到曉春閣,還要帶了書籍奏摺在燈下夜讀。
幸得一名雲遊的大夫識得此病,一劑方藥開下來,基本上能穩住病情,蜀國動盪的局勢這才得以控製了下來。蜀王大喜,下令重賞這名大夫,此人卻早已消失無蹤。
絕曉不必每日裏起早貪黑的在正德宮忙碌,夜讀的習慣倒是一直留著。
更鼓敲了三下,橙苞端了一隻托盤踏進書房,托盤上擺了一籠水晶燒賣,一碟百合芹心,一碟茭白鱔絲,一罐當歸黃芪雞湯。
將托盤小心置於書桌上,橙苞輕喚:「公主,吃點東西吧。」
絕曉「嗯」了一聲,沒有抬頭,「先放下,你去歇著吧。」卻見一隻手伸過來遮住了書頁,絕曉抬頭,橙苞的臉上竟掛著怒氣,「您又敷衍我!」
絕曉無奈眨了眨眼,「可我現在不餓。」
「不餓也得吃點。」橙苞端起托盤裏的一隻青花瓷碗盛湯,「您也不瞧瞧自己這幾日都瘦成什麽樣了!」
「我很胖。」絕曉邊說邊舉起她那細得像小樹枝一樣的手臂,很快意識到沒有什麽說服力,乖乖夾起一隻燒賣送進嘴裏。
橙苞瞧了瞧她順手放下的書,不解問她:「公主,這疫情不是控製住了麽?您還在忙些什麽?」
「反正也睡不著。」絕曉眼中閃過稍縱即逝的痛,「不如讀些書,現在我才體會到什麽叫做『書到用時方恨少』,若不是那位不知名的大夫,這疫情還不知道會發展成什麽樣呢?多學點東西總不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