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拯救那個男配[快穿] 作者:明年夏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鬱走到宋仲麵前,眼眶忍不住發紅,撩起衣擺就要跪下。
宋仲連忙製止,他扶起趙鬱,微肅的麵孔透露著幾分柔和,他抿著唇伸手拍了拍趙鬱的肩頭,眼中含著驕傲與欣慰,還有某種閃亮的光,他的眼神就好像在看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
「我都知道,你做的很好。」
他眼中似有千言萬語,但最終也不過簡單一句『你做的很好』,卻讓趙鬱險些紅了眼。
「弟子甚幸。」
師徒倆寒暄幾句,或許是心中的事情放下了,倆人都覺得有些疲憊,便一道迴府休息調整。
趙鬱躺在床上,閉上眼不一會兒便睡著了,這一睡便是天昏地暗,直到第二日響午才醒,趙鬱有些赧然,他第一次在恩師家中晚起,隨後還是起床去拜見了宋仲,提出辭別之詞。
宋仲和李雲竺都有些捨不得他,都想挽留趙鬱多待幾天,但趙鬱放心不下家裏的母親,還是毅然決然的準備迴去,離去前趙鬱特地同宋仲說了遷洲布政使的大義之舉,宋仲聞言便懂徒弟的意思。
若朝廷真的怪罪下來,他們這些被救的人自然不能袖手旁觀。
聽到宋仲的保證後趙鬱才揮手辭別,當日下午便啟程坐著牛車迴永寧縣了,南平府叛亂的事讓整個睦洲譁然,永年縣自然也人人都知,前段幾天還人人自危,生怕這戰亂蔓延到這邊,趙鬱迴到家裏他娘是摸著眼淚出來接他的,看著完好無損的兒子哭的更是稀裏嘩啦。
「兒啊,娘還以為,還以為……」
趙母聽說了平南府的事,又想起她兒子去的嘉陵府與平南府相距甚近,這幾日真是吃不好睡不好生怕傳來不好的消息,直到看到趙鬱完完整整迴來她才真的鬆了口氣。
趙鬱安慰了母親,撿著輕鬆的說給了趙母聽,而至於那些他連夜奔襲遷洲和險些死於利箭之下的事他一個字也沒有提,弄得趙母真以為他不過隻是稍微有點倒黴而已,根本沒有參與到這事之中。
迴來之後的趙鬱很快又很快迴到了之前的狀態,繼續苦讀詩書,他要開始準備八月份的院試。
直到有一天,趙鬱他們家門口突然來了一群敲鑼打鼓騎著高馬的人,那些人身穿統一的衙門製服,為首的中年男人身著正七品官袍,正是那永寧縣縣令裘大人。
彼時趙鬱和趙母都在家中,直到大門被敲響前他們都不知道圍牆外頭敲鑼打鼓的聲音是來找自己的。
趙鬱一開門就看到那一隊人馬,為首的裘縣令笑著對趙鬱拱了拱手,道:「恭喜趙公子啊!平南府平叛一事趙公子的功勞上達天聽,陛下與內閣商議特意下旨為你賜下義士之名,還賜了匾額。」
說罷,裘縣令從一旁隨從的手裏接過一卷明黃的布綢,高聲道:「永寧縣長水村趙鬱接旨。」
不光趙鬱,周圍看熱鬧的人也連忙下跪聽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聖旨很長,用詞晦澀,但表達的意思卻很簡單,因為平南府之事,他師父宋仲聯合幾位大人上書在給遷洲布政使求情之時還提了趙鬱的功勞,在內閣與陛下的商議之下自然免除了遷洲布政使的罪責,更賜了趙鬱一個義士之名。
那匾額是朝廷特赦,上書四字還是陛下親筆所寫:義士之家
這其實就是上頭隨便灑灑水的事兒,甚至趙鬱不過是順帶的幸運兒,然而在遠離京都的永寧縣這可算得上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兒!
趙鬱一瞬間就出名了。
總之在之後的日子裏包括池安在內的許多文人團體都給趙鬱發了帖子,然而大多都被趙鬱一一婉拒了,他現在並不想太出風頭,隻有池安這個厚臉皮的親自上門看這陛下禦賜匾額,邊看邊感嘆陛下的手書多麽多麽淩厲,字多麽多麽好看,一整個羨慕嫉妒。
趙鬱隻覺得好笑,他倒是沒有特別激動,隻是十分樸素的高興一件事,就是有了這份聖旨和匾額,他和他娘在十裏八村就沒人敢欺負了。
所以還是很高興的。
而也因為這件事,趙母後知後覺的察覺到趙鬱在嘉陵府那幾日並不是他先前所講的那麽簡單,她擔憂的問趙鬱倒底發生了什麽。
趙鬱無奈,隻是講了他去遷洲拉援軍的事,趙母不知道各洲軍隊變動需要朝廷降旨,稍有不慎便是誅九族的大罪,隻以為趙鬱隻是趕路累了點,心下稍微安心了點,但還是叮囑趙鬱以後不能這樣了,還是自己的安全最重要,趙鬱自然再三保證。
趙母說著說著忽然瞄向兒子,想起前段時間隔壁陳嬸的話,現下越想越覺得有道理,趙鬱被趙母突然出現的詭異的眼神看得渾身不自然。
「娘,你還有什麽話要和我說嗎?」
趙母猶豫再三,聲音有些虛,她猶豫了一會兒還是低聲對趙鬱說,「……鬱兒,你可有中意的姑娘?」
趙鬱聞言隻感覺不妙,果然下一刻他娘接著道:「你隔壁陳嬸子想要給你做媒,是下峽村曹員外家的女兒,聽說是個性格溫順賢良淑德的好姑娘。」
趙鬱頭皮發麻,他現在隻想好好考試,而今是從來沒想過成家這件事的,至少在他自己的計劃裏這應該是在他立業之後才會考慮的。
「娘,這事還早。」趙鬱現在隻想著趕緊打消他母親的打算,他如今可絲毫沒有成家的念頭。
趙母失望的哦了一聲,隨後又不甘心的追問趙鬱,「那你打算什麽時候成家,再過三年你都及冠了。」
宋仲連忙製止,他扶起趙鬱,微肅的麵孔透露著幾分柔和,他抿著唇伸手拍了拍趙鬱的肩頭,眼中含著驕傲與欣慰,還有某種閃亮的光,他的眼神就好像在看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
「我都知道,你做的很好。」
他眼中似有千言萬語,但最終也不過簡單一句『你做的很好』,卻讓趙鬱險些紅了眼。
「弟子甚幸。」
師徒倆寒暄幾句,或許是心中的事情放下了,倆人都覺得有些疲憊,便一道迴府休息調整。
趙鬱躺在床上,閉上眼不一會兒便睡著了,這一睡便是天昏地暗,直到第二日響午才醒,趙鬱有些赧然,他第一次在恩師家中晚起,隨後還是起床去拜見了宋仲,提出辭別之詞。
宋仲和李雲竺都有些捨不得他,都想挽留趙鬱多待幾天,但趙鬱放心不下家裏的母親,還是毅然決然的準備迴去,離去前趙鬱特地同宋仲說了遷洲布政使的大義之舉,宋仲聞言便懂徒弟的意思。
若朝廷真的怪罪下來,他們這些被救的人自然不能袖手旁觀。
聽到宋仲的保證後趙鬱才揮手辭別,當日下午便啟程坐著牛車迴永寧縣了,南平府叛亂的事讓整個睦洲譁然,永年縣自然也人人都知,前段幾天還人人自危,生怕這戰亂蔓延到這邊,趙鬱迴到家裏他娘是摸著眼淚出來接他的,看著完好無損的兒子哭的更是稀裏嘩啦。
「兒啊,娘還以為,還以為……」
趙母聽說了平南府的事,又想起她兒子去的嘉陵府與平南府相距甚近,這幾日真是吃不好睡不好生怕傳來不好的消息,直到看到趙鬱完完整整迴來她才真的鬆了口氣。
趙鬱安慰了母親,撿著輕鬆的說給了趙母聽,而至於那些他連夜奔襲遷洲和險些死於利箭之下的事他一個字也沒有提,弄得趙母真以為他不過隻是稍微有點倒黴而已,根本沒有參與到這事之中。
迴來之後的趙鬱很快又很快迴到了之前的狀態,繼續苦讀詩書,他要開始準備八月份的院試。
直到有一天,趙鬱他們家門口突然來了一群敲鑼打鼓騎著高馬的人,那些人身穿統一的衙門製服,為首的中年男人身著正七品官袍,正是那永寧縣縣令裘大人。
彼時趙鬱和趙母都在家中,直到大門被敲響前他們都不知道圍牆外頭敲鑼打鼓的聲音是來找自己的。
趙鬱一開門就看到那一隊人馬,為首的裘縣令笑著對趙鬱拱了拱手,道:「恭喜趙公子啊!平南府平叛一事趙公子的功勞上達天聽,陛下與內閣商議特意下旨為你賜下義士之名,還賜了匾額。」
說罷,裘縣令從一旁隨從的手裏接過一卷明黃的布綢,高聲道:「永寧縣長水村趙鬱接旨。」
不光趙鬱,周圍看熱鬧的人也連忙下跪聽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聖旨很長,用詞晦澀,但表達的意思卻很簡單,因為平南府之事,他師父宋仲聯合幾位大人上書在給遷洲布政使求情之時還提了趙鬱的功勞,在內閣與陛下的商議之下自然免除了遷洲布政使的罪責,更賜了趙鬱一個義士之名。
那匾額是朝廷特赦,上書四字還是陛下親筆所寫:義士之家
這其實就是上頭隨便灑灑水的事兒,甚至趙鬱不過是順帶的幸運兒,然而在遠離京都的永寧縣這可算得上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兒!
趙鬱一瞬間就出名了。
總之在之後的日子裏包括池安在內的許多文人團體都給趙鬱發了帖子,然而大多都被趙鬱一一婉拒了,他現在並不想太出風頭,隻有池安這個厚臉皮的親自上門看這陛下禦賜匾額,邊看邊感嘆陛下的手書多麽多麽淩厲,字多麽多麽好看,一整個羨慕嫉妒。
趙鬱隻覺得好笑,他倒是沒有特別激動,隻是十分樸素的高興一件事,就是有了這份聖旨和匾額,他和他娘在十裏八村就沒人敢欺負了。
所以還是很高興的。
而也因為這件事,趙母後知後覺的察覺到趙鬱在嘉陵府那幾日並不是他先前所講的那麽簡單,她擔憂的問趙鬱倒底發生了什麽。
趙鬱無奈,隻是講了他去遷洲拉援軍的事,趙母不知道各洲軍隊變動需要朝廷降旨,稍有不慎便是誅九族的大罪,隻以為趙鬱隻是趕路累了點,心下稍微安心了點,但還是叮囑趙鬱以後不能這樣了,還是自己的安全最重要,趙鬱自然再三保證。
趙母說著說著忽然瞄向兒子,想起前段時間隔壁陳嬸的話,現下越想越覺得有道理,趙鬱被趙母突然出現的詭異的眼神看得渾身不自然。
「娘,你還有什麽話要和我說嗎?」
趙母猶豫再三,聲音有些虛,她猶豫了一會兒還是低聲對趙鬱說,「……鬱兒,你可有中意的姑娘?」
趙鬱聞言隻感覺不妙,果然下一刻他娘接著道:「你隔壁陳嬸子想要給你做媒,是下峽村曹員外家的女兒,聽說是個性格溫順賢良淑德的好姑娘。」
趙鬱頭皮發麻,他現在隻想好好考試,而今是從來沒想過成家這件事的,至少在他自己的計劃裏這應該是在他立業之後才會考慮的。
「娘,這事還早。」趙鬱現在隻想著趕緊打消他母親的打算,他如今可絲毫沒有成家的念頭。
趙母失望的哦了一聲,隨後又不甘心的追問趙鬱,「那你打算什麽時候成家,再過三年你都及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