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笑著應下,從賀均平手裏接過藥酒,垂首退了出去。
賀均平又去趙氏屋裏給她請安,想著今兒的事早晚得傳到她耳朵裏,遂沒瞞著她,把今日花會上燕王遇刺的事說給她聽。趙氏聞言,臉色一變再變,待聽得燕王與燕王妃都有驚無險,這才道了聲「阿彌陀佛」,放下心來。想了想,又叮囑賀均平道:「這些天你且老老實實守在家裏頭莫要到處亂跑,出了這麽大的事,城裏恐怕不太平。」
賀均平笑著安慰道:「母親放心,我才來宜都多久,怎麽著也牽連不到我頭上來。再說今兒阿雲還救了燕王妃一命,不定要得什麽封賞呢。」說罷,他又將琸雲用玉簪撞下暗器的事說與趙氏聽,趙氏聞言,笑著點頭道:「這孩子倒是有幾分福氣。」
琸雲的扭傷竟比她想像中還要嚴重許多,雖有葡萄幫著用藥酒揉過,第二日早晨卻愈發地痛起來,腰上青了一大塊,稍稍一碰就痛得她嗷嗷直叫。賀均平嚇得不輕,趕緊喚下人去請了大夫過來。大夫卻也沒轍,隻開了些活血散瘀的藥讓她吃著,叮囑她慢慢養。
燕王府卻是一片水深火熱,那日的刺客已經查出了線索,正是京城派過來的,燕王怒極,立刻召了吳申等幾位大將進府商議政事,擬定了下個月向京城發兵。
「吳申你留一下。」待幾個大將起身告辭離去時,燕王又將吳申留住,朝他招了招手,示意他在一旁坐下,低聲問:「敏丫頭的婚事準備得怎麽樣了?」他口中的敏丫頭正是吳申的獨女吳大小姐,去年年底的時候由燕王妃作主定了親,之後吳大小姐便被吳申拘在府裏頭學規矩,這幾個月來幾乎沒有出過門,就連前幾日的花會也不曾參加。
吳申臉上露出無奈神情,搖頭道:「都是我平日裏不曾管束她,養成她那不講道理的跋扈脾氣,雖由王妃娘娘派了嬤嬤仔細管教,卻還是積習難改,整天跟我慪氣,嚷嚷著不肯嫁。我真怕她進了別人家的門要被趕出來。」
燕王也是曉得吳家大小姐的臭脾氣的,說起來,吳家大小姐被寵成現在這樣子燕王妃多少也有些責任,因吳申之妻劉氏十幾年前就因難產過世,吳府裏連個主事的女人也沒有,吳申又常年在外征戰,哪裏有工夫管束女兒。偏偏燕王妃心疼吳大小姐年幼喪母,父親又不在身邊,生怕她被人怠慢了,便一直嬌慣著,對她好得連燕王世子都要眼紅,這才養成了她那不知天高地厚的跋扈脾氣。
「你放心,有王妃看著,出不了大事。女兒家麽,終歸是要嫁人的。」燕王嗬嗬笑了兩聲,凝眉朝吳申看了一眼,又問:「日子可定下來了?」
吳申揉了揉眉心,有些頭疼地迴道:「娘娘作主定下了這個月底,我總覺得有些趕。」
「嫁妝可都備好了?」
「打從她出生起就開始備著了,家具是打南邊運過來的,加上田莊鋪子,攏共約莫有四五萬兩銀子的東西。她嫁的是次子,就圖個清閑,嫁妝也不好太多,越過了長媳就不好了。」其實依著吳申的性子,自然是嫁妝越多越好,但燕王妃特意喚了他過去叮囑過,依著吳大小姐的性子,若是嫁妝太多了,壓過了男方長媳,十有j□j她會藉機鬧事,倒不如一進門就被壓製住,反正有燕王妃撐腰,她到底也吃不了什麽虧。
吳申原本與燕王妃商議著將婚期往後再挪一挪,不想燕王聽到此處竟連聲開口道:「好,好,這姑娘一嫁出去,你府裏也就清閑了。趙氏那邊,賀家那小子想必也該鬆口了。」
他陡地提及趙氏,吳申頗有些不好意思,白淨的麵皮上微微泛紅。燕王知道他素來臉皮薄,倒也不故意笑話他,隻道:「你到底年紀不小了,這婚事一拖再拖的,這迴一出征,保不準又是一年半載,我與王妃商議過,想趕在出征之前把事情辦完再走。」
吳申低著頭,漲紅著臉道:「單憑王爺與王妃作主。」
燕王哈哈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麵露真誠之色,嘆了口氣道:「時間過得真快,一晃就是十幾二十年過去了,想想當初我初到燕地的光景,真是恍如隔世。一眨眼,孩子們都這麽大了。對了——」
他忽地想起一件事來,笑著道:「趙氏那兒子倒是不錯,年紀輕輕本事不小,我看你在他這麽大的時候可沒這麽能幹。他在外頭待了幾年,反倒學得一身好武藝,竟比宜都城裏那些大少爺們還強,更難得的是,竟還哄了個漂亮媳婦迴來,真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
提起賀均平與琸雲,吳申的臉上也難得地露出讚賞之色,「那孩子是不錯,武藝好,人也沉穩知進退,稍加磨練,日後定成大器。至於方家那個小姑娘,我卻是有些看不透,小小年紀行事卻極是老練,也不曉得是什麽樣的人教出來的。」
燕王也笑,「王妃對那丫頭可是稱讚有加,一直跟我嘮叨著說要收她做義女,將來與賀家小子做親的時候也體麵些。」
吳申點頭道:「她先後救過世子與娘娘兩次,收她做義女倒也合情合理。隻可惜這麽個有本事的卻偏偏是個姑娘家,若是個男兒,我非得將她拉到我麾下去上陣殺敵不可。」說罷,他又嘆了口氣,顯然對此很是糾結。
燕王大笑,「幸好還有平哥兒,多少能慰藉你這失落的心。」
燕王妃欲認琸雲為義女的消息一傳出來,她這小小的府邸便熱鬧了起來。好在賀均平動作快,趕緊給她這小院子找了不少下人,有看門護院的,有掃地做飯的,還有貼身伺候的丫鬟,尤其是那兩個大丫環,還是他親自去去買迴來的。
賀均平又去趙氏屋裏給她請安,想著今兒的事早晚得傳到她耳朵裏,遂沒瞞著她,把今日花會上燕王遇刺的事說給她聽。趙氏聞言,臉色一變再變,待聽得燕王與燕王妃都有驚無險,這才道了聲「阿彌陀佛」,放下心來。想了想,又叮囑賀均平道:「這些天你且老老實實守在家裏頭莫要到處亂跑,出了這麽大的事,城裏恐怕不太平。」
賀均平笑著安慰道:「母親放心,我才來宜都多久,怎麽著也牽連不到我頭上來。再說今兒阿雲還救了燕王妃一命,不定要得什麽封賞呢。」說罷,他又將琸雲用玉簪撞下暗器的事說與趙氏聽,趙氏聞言,笑著點頭道:「這孩子倒是有幾分福氣。」
琸雲的扭傷竟比她想像中還要嚴重許多,雖有葡萄幫著用藥酒揉過,第二日早晨卻愈發地痛起來,腰上青了一大塊,稍稍一碰就痛得她嗷嗷直叫。賀均平嚇得不輕,趕緊喚下人去請了大夫過來。大夫卻也沒轍,隻開了些活血散瘀的藥讓她吃著,叮囑她慢慢養。
燕王府卻是一片水深火熱,那日的刺客已經查出了線索,正是京城派過來的,燕王怒極,立刻召了吳申等幾位大將進府商議政事,擬定了下個月向京城發兵。
「吳申你留一下。」待幾個大將起身告辭離去時,燕王又將吳申留住,朝他招了招手,示意他在一旁坐下,低聲問:「敏丫頭的婚事準備得怎麽樣了?」他口中的敏丫頭正是吳申的獨女吳大小姐,去年年底的時候由燕王妃作主定了親,之後吳大小姐便被吳申拘在府裏頭學規矩,這幾個月來幾乎沒有出過門,就連前幾日的花會也不曾參加。
吳申臉上露出無奈神情,搖頭道:「都是我平日裏不曾管束她,養成她那不講道理的跋扈脾氣,雖由王妃娘娘派了嬤嬤仔細管教,卻還是積習難改,整天跟我慪氣,嚷嚷著不肯嫁。我真怕她進了別人家的門要被趕出來。」
燕王也是曉得吳家大小姐的臭脾氣的,說起來,吳家大小姐被寵成現在這樣子燕王妃多少也有些責任,因吳申之妻劉氏十幾年前就因難產過世,吳府裏連個主事的女人也沒有,吳申又常年在外征戰,哪裏有工夫管束女兒。偏偏燕王妃心疼吳大小姐年幼喪母,父親又不在身邊,生怕她被人怠慢了,便一直嬌慣著,對她好得連燕王世子都要眼紅,這才養成了她那不知天高地厚的跋扈脾氣。
「你放心,有王妃看著,出不了大事。女兒家麽,終歸是要嫁人的。」燕王嗬嗬笑了兩聲,凝眉朝吳申看了一眼,又問:「日子可定下來了?」
吳申揉了揉眉心,有些頭疼地迴道:「娘娘作主定下了這個月底,我總覺得有些趕。」
「嫁妝可都備好了?」
「打從她出生起就開始備著了,家具是打南邊運過來的,加上田莊鋪子,攏共約莫有四五萬兩銀子的東西。她嫁的是次子,就圖個清閑,嫁妝也不好太多,越過了長媳就不好了。」其實依著吳申的性子,自然是嫁妝越多越好,但燕王妃特意喚了他過去叮囑過,依著吳大小姐的性子,若是嫁妝太多了,壓過了男方長媳,十有j□j她會藉機鬧事,倒不如一進門就被壓製住,反正有燕王妃撐腰,她到底也吃不了什麽虧。
吳申原本與燕王妃商議著將婚期往後再挪一挪,不想燕王聽到此處竟連聲開口道:「好,好,這姑娘一嫁出去,你府裏也就清閑了。趙氏那邊,賀家那小子想必也該鬆口了。」
他陡地提及趙氏,吳申頗有些不好意思,白淨的麵皮上微微泛紅。燕王知道他素來臉皮薄,倒也不故意笑話他,隻道:「你到底年紀不小了,這婚事一拖再拖的,這迴一出征,保不準又是一年半載,我與王妃商議過,想趕在出征之前把事情辦完再走。」
吳申低著頭,漲紅著臉道:「單憑王爺與王妃作主。」
燕王哈哈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麵露真誠之色,嘆了口氣道:「時間過得真快,一晃就是十幾二十年過去了,想想當初我初到燕地的光景,真是恍如隔世。一眨眼,孩子們都這麽大了。對了——」
他忽地想起一件事來,笑著道:「趙氏那兒子倒是不錯,年紀輕輕本事不小,我看你在他這麽大的時候可沒這麽能幹。他在外頭待了幾年,反倒學得一身好武藝,竟比宜都城裏那些大少爺們還強,更難得的是,竟還哄了個漂亮媳婦迴來,真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
提起賀均平與琸雲,吳申的臉上也難得地露出讚賞之色,「那孩子是不錯,武藝好,人也沉穩知進退,稍加磨練,日後定成大器。至於方家那個小姑娘,我卻是有些看不透,小小年紀行事卻極是老練,也不曉得是什麽樣的人教出來的。」
燕王也笑,「王妃對那丫頭可是稱讚有加,一直跟我嘮叨著說要收她做義女,將來與賀家小子做親的時候也體麵些。」
吳申點頭道:「她先後救過世子與娘娘兩次,收她做義女倒也合情合理。隻可惜這麽個有本事的卻偏偏是個姑娘家,若是個男兒,我非得將她拉到我麾下去上陣殺敵不可。」說罷,他又嘆了口氣,顯然對此很是糾結。
燕王大笑,「幸好還有平哥兒,多少能慰藉你這失落的心。」
燕王妃欲認琸雲為義女的消息一傳出來,她這小小的府邸便熱鬧了起來。好在賀均平動作快,趕緊給她這小院子找了不少下人,有看門護院的,有掃地做飯的,還有貼身伺候的丫鬟,尤其是那兩個大丫環,還是他親自去去買迴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