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起琸雲的時候心裏微微一顫,忽然有些難過,但麵上卻不露分毫,依舊關切地道:「那小子並非無的放矢,他三番兩次地提到方姑娘,絕不會輕易罷手,恐怕以後還有得麻煩。你最好帶著方姑娘出去躲一躲,等這事兒慢慢過去了再迴來。」
「讓我躲出去?」琸雲一邊吃著七嬸剛剛蒸好的綠豆糕,一邊沒好氣地翻了個白眼,「我又不怕他,幹嘛要躲。刺史老爺一向講究名聲,不會縱著那紈絝兒子亂來的。」
賀均平苦著臉勸道:「那大少爺殺人放火的事不敢幹,可若是召你過去肆意侮辱又該如何是好?就你這脾氣比我還暴躁,哪裏忍得下,生起氣來不管不顧的,還不得把人大少爺揍得滿頭包。到那時候,刺史老爺還能不管?」他其實也有私心,正好趁著這個機會把琸雲帶去宜都,外頭人生地不熟的,也好培養培養感情。
琸雲左右隻搖頭,「為了這麽點小事就抱頭鼠竄,以後的日子要怎麽過?再說了,過幾日就是宋掌櫃大婚,大哥的親事也該有著落了,我這會兒跑了,後麵的事該怎麽辦?不說別的,像隔壁肖家小娘皮那樣的人不少,萬一大哥被個別有用心的人給纏住了,那就是一輩子的事兒。」
自從隔壁搬來了肖家一家人,琸雲表麵上沒什麽,其實心裏頭一直高度警惕,生怕被人有機可乘,毀了柱子大哥的前程。若不能將柱子的婚事定下來,她是無論如何也不肯走的。
見琸雲態度堅決,賀均平也沒轍。他在別人麵前再怎麽強勢,可一遇著琸雲便束手無策,還真是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作者有話要說:晚上替一個老師上課,上完九點才到家,啥也沒幹就來碼字了。也沒來得及檢查,估計蟲子不少。明天再說吧,嗚嗚,我得趕緊去洗澡。
☆、第五十一迴
宋掌櫃大婚之後,琸雲開始給柱子大哥議親。雖說在益州住了幾年,可大多數時候都在外頭走動,便是歇在家裏,也極少出門,更不用說與三姑六婆們閑聊嘮嗑,要真說起來,她卻連巷子裏的街坊鄰居都認不全,更不用說曉得哪家的姑娘賢惠,哪家的小姐能幹。
這麽重要的事兒,琸雲也不敢就這麽貿貿然地交給媒婆,總要自己先去打聽,在家裏頭想得頭髮都掉了不少,可還是沒找到合適的人選。賀均平實在看不下去了,忍不住提醒道:「七嬸是益州的老人了,你怎麽不請她幫忙?」
琸雲這才猛地想起這茬兒來,趕緊尋了七嬸,把欲給柱子議親的事說給她聽。七嬸聞言,立刻拍著胸脯道:「二公子你放心,我七嬸在益州城裏可是門兒清,雖說未曾做過媒,可要說起哪家的姑娘好,整條巷子沒人能比得過我。」
罷了,她問仔細問起琸雲的要求。琸雲仔仔細細地想了好一陣,才斟酌著詞語迴道:「頭一條就是得人品好,那些一門心思隻想走歪門邪道的絕對不行。第二還得賢惠能幹,七嬸也曉得我大哥的性子,憨厚老實,性子又軟,若也娶個綿軟的妻子,日後恐怕得被人欺到頭上來。至於旁的,便由七嬸看著辦。」
七嬸忽地想到一個人,欲言又止。琸雲立刻看出她的猶豫來,遂笑著催道:「七嬸有什麽話盡管說,這議親的事都是你情我願,咱們私底下說說不打緊。」
七嬸想了想,沉聲道:「方才二公子提的那兩點,我立刻就想到了東頭巷子裏趙秀才家的大姑娘。那趙姑娘今年有十七了,早些年趙秀才家還算富裕,那姑娘還曾讀過書,識字算帳都不在話下。直到後來趙家太太害了病過世,沒多久趙秀才也跟著去了,家裏頭便隻剩下大姑娘帶著個年幼的小子。那姑娘人品是沒得說,相貌生得也端正,這些年一個人辛辛苦苦地拉扯著弟弟長大,很不容易。依著她的相貌才幹,多的是人家想娶進門,隻是趙家家貧,這姑娘半文錢的嫁妝也沒有,還有個將將十歲出頭的弟弟拖油瓶,故才一直拖到現在。」
琸雲對嫁妝倒不在意,沉吟了一陣,方才問道:「她那弟弟可還懂事?」聽七嬸的話,那趙姑娘的確是個不錯的,可問題是家裏頭還帶著個弟弟,琸雲倒不是不願養個孩子,反正她撿人也不是頭一迴了,隻是那趙家小弟的性子人品卻毫不清楚,她可不希望柱子辛辛苦苦把那孩子養大了,最後卻是隻白眼狼。
七嬸自然明白她的意思,趕緊迴道:「二公子放心,那趙家小弟我也見過,天可憐見的小鬼,小時候本被趙秀才捧在手心裏養著的,五歲的時候就會背許多詩,趙家夫婦一走,她們姐弟倆孤苦無依,很不容易。趙姑娘辛辛苦苦供著趙小弟讀了兩年書,平日裏連口白粥都捨不得喝,趙小弟實在看不過去了,死活不肯再讀,這不,今年年初的時候偷偷跑去了東頭街的鋪子裏做學徒,聰明懂事得不得了。」
琸雲聞言,稍稍放下心來,但還是有些作不準,想了想,才道:「明兒七嬸您帶著我去東頭巷子瞧一瞧,這婚姻大事總得謹慎些。若是沒仔細看過,我總是不放心。」
七嬸趕緊點頭,「行,明兒我就領著你過去。」
七嬸一走,琸雲迴頭便把這事兒說給賀均平聽,她倒是沒急著跟柱子說,畢竟這婚事八字還沒一撇,就算她瞧中了,人家趙姑娘那邊答不答應還是另一迴事,遂特特瞞著他,隻與賀均平商議。
「……我一聽,就覺得那趙姑娘簡直就是老天爺賞賜下來的,又能幹又賢惠,家裏頭也單純,日後必然沒有那些操心事兒。待明兒我去看過了,再讓七嬸去她那裏探探口風。」
「讓我躲出去?」琸雲一邊吃著七嬸剛剛蒸好的綠豆糕,一邊沒好氣地翻了個白眼,「我又不怕他,幹嘛要躲。刺史老爺一向講究名聲,不會縱著那紈絝兒子亂來的。」
賀均平苦著臉勸道:「那大少爺殺人放火的事不敢幹,可若是召你過去肆意侮辱又該如何是好?就你這脾氣比我還暴躁,哪裏忍得下,生起氣來不管不顧的,還不得把人大少爺揍得滿頭包。到那時候,刺史老爺還能不管?」他其實也有私心,正好趁著這個機會把琸雲帶去宜都,外頭人生地不熟的,也好培養培養感情。
琸雲左右隻搖頭,「為了這麽點小事就抱頭鼠竄,以後的日子要怎麽過?再說了,過幾日就是宋掌櫃大婚,大哥的親事也該有著落了,我這會兒跑了,後麵的事該怎麽辦?不說別的,像隔壁肖家小娘皮那樣的人不少,萬一大哥被個別有用心的人給纏住了,那就是一輩子的事兒。」
自從隔壁搬來了肖家一家人,琸雲表麵上沒什麽,其實心裏頭一直高度警惕,生怕被人有機可乘,毀了柱子大哥的前程。若不能將柱子的婚事定下來,她是無論如何也不肯走的。
見琸雲態度堅決,賀均平也沒轍。他在別人麵前再怎麽強勢,可一遇著琸雲便束手無策,還真是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作者有話要說:晚上替一個老師上課,上完九點才到家,啥也沒幹就來碼字了。也沒來得及檢查,估計蟲子不少。明天再說吧,嗚嗚,我得趕緊去洗澡。
☆、第五十一迴
宋掌櫃大婚之後,琸雲開始給柱子大哥議親。雖說在益州住了幾年,可大多數時候都在外頭走動,便是歇在家裏,也極少出門,更不用說與三姑六婆們閑聊嘮嗑,要真說起來,她卻連巷子裏的街坊鄰居都認不全,更不用說曉得哪家的姑娘賢惠,哪家的小姐能幹。
這麽重要的事兒,琸雲也不敢就這麽貿貿然地交給媒婆,總要自己先去打聽,在家裏頭想得頭髮都掉了不少,可還是沒找到合適的人選。賀均平實在看不下去了,忍不住提醒道:「七嬸是益州的老人了,你怎麽不請她幫忙?」
琸雲這才猛地想起這茬兒來,趕緊尋了七嬸,把欲給柱子議親的事說給她聽。七嬸聞言,立刻拍著胸脯道:「二公子你放心,我七嬸在益州城裏可是門兒清,雖說未曾做過媒,可要說起哪家的姑娘好,整條巷子沒人能比得過我。」
罷了,她問仔細問起琸雲的要求。琸雲仔仔細細地想了好一陣,才斟酌著詞語迴道:「頭一條就是得人品好,那些一門心思隻想走歪門邪道的絕對不行。第二還得賢惠能幹,七嬸也曉得我大哥的性子,憨厚老實,性子又軟,若也娶個綿軟的妻子,日後恐怕得被人欺到頭上來。至於旁的,便由七嬸看著辦。」
七嬸忽地想到一個人,欲言又止。琸雲立刻看出她的猶豫來,遂笑著催道:「七嬸有什麽話盡管說,這議親的事都是你情我願,咱們私底下說說不打緊。」
七嬸想了想,沉聲道:「方才二公子提的那兩點,我立刻就想到了東頭巷子裏趙秀才家的大姑娘。那趙姑娘今年有十七了,早些年趙秀才家還算富裕,那姑娘還曾讀過書,識字算帳都不在話下。直到後來趙家太太害了病過世,沒多久趙秀才也跟著去了,家裏頭便隻剩下大姑娘帶著個年幼的小子。那姑娘人品是沒得說,相貌生得也端正,這些年一個人辛辛苦苦地拉扯著弟弟長大,很不容易。依著她的相貌才幹,多的是人家想娶進門,隻是趙家家貧,這姑娘半文錢的嫁妝也沒有,還有個將將十歲出頭的弟弟拖油瓶,故才一直拖到現在。」
琸雲對嫁妝倒不在意,沉吟了一陣,方才問道:「她那弟弟可還懂事?」聽七嬸的話,那趙姑娘的確是個不錯的,可問題是家裏頭還帶著個弟弟,琸雲倒不是不願養個孩子,反正她撿人也不是頭一迴了,隻是那趙家小弟的性子人品卻毫不清楚,她可不希望柱子辛辛苦苦把那孩子養大了,最後卻是隻白眼狼。
七嬸自然明白她的意思,趕緊迴道:「二公子放心,那趙家小弟我也見過,天可憐見的小鬼,小時候本被趙秀才捧在手心裏養著的,五歲的時候就會背許多詩,趙家夫婦一走,她們姐弟倆孤苦無依,很不容易。趙姑娘辛辛苦苦供著趙小弟讀了兩年書,平日裏連口白粥都捨不得喝,趙小弟實在看不過去了,死活不肯再讀,這不,今年年初的時候偷偷跑去了東頭街的鋪子裏做學徒,聰明懂事得不得了。」
琸雲聞言,稍稍放下心來,但還是有些作不準,想了想,才道:「明兒七嬸您帶著我去東頭巷子瞧一瞧,這婚姻大事總得謹慎些。若是沒仔細看過,我總是不放心。」
七嬸趕緊點頭,「行,明兒我就領著你過去。」
七嬸一走,琸雲迴頭便把這事兒說給賀均平聽,她倒是沒急著跟柱子說,畢竟這婚事八字還沒一撇,就算她瞧中了,人家趙姑娘那邊答不答應還是另一迴事,遂特特瞞著他,隻與賀均平商議。
「……我一聽,就覺得那趙姑娘簡直就是老天爺賞賜下來的,又能幹又賢惠,家裏頭也單純,日後必然沒有那些操心事兒。待明兒我去看過了,再讓七嬸去她那裏探探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