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仿佛跟他所預想的有些不一樣!趙懷安傻乎乎地愣了半晌,一旁的趙懷琦已經歡喜地奔了上前,咧著嘴大聲喊,「表弟,大表弟,我們在這裏!」他一邊喊著一邊往前奔,氣喘籲籲地一路奔到賀均平馬前,哈哈大笑,「你迴來了真是太好了,我是你二表哥你還記得麽?」
賀均平利索地從馬背上跳下,十五歲的少年已經開始長個子,這半年來忽然竄高得厲害,繞是他一天五頓無底洞一般地吃,依舊還是有些瘦。饒是如此,相比起瘦得像支竹竿的趙懷琦來說,他還是要高大健壯得多。
「二表哥!」賀均平的臉上露出真誠的欣喜,一伸手朝趙懷琦的肩頭來了一拳,「好久不見你了!」
「嗷唔——」趙懷琦捂著肩膀眼淚都快出來了,一臉委屈地瞪著賀均平道:「我說平哥兒我是怎麽得罪你了,怎麽一迴來就先給我一拳,你這拳頭也太黑了吧。」
賀均平一臉無辜地看著他,攤開手掌揮了揮,「我沒使力啊。」說罷,又歪著嘴壞笑起來,「我說二表哥,這都多少年過去了,你怎麽還跟個小雞仔似的。不能總窩在家裏頭死讀書,多少出來走一走,瞧瞧你這小身板兒,風一吹就得折了。」
他們兄弟倆打小就在一起鬧,說話毫無顧忌慣了,所以即便是被賀均平如此揶揄,趙懷琦也一點也不生氣,反而愈發地覺得高興:雖然這麽多年不見,他和平哥兒還是一樣的親近。
趙懷安猶如做夢一般瞟過來,半張著嘴看著賀均平發了半天的呆,直到賀均平湊上前也在他肩膀上輕敲一記,他才渾身一個哆嗦飛快地跳開,睜大眼睛一臉戒備地瞪著賀均平,道:「平哥兒你離我遠點,我從小就吃你的虧,吃了不曉得多少年了。」
說罷,兄弟三人哈哈大笑。
「平哥兒這些年一直在益州?」見賀均平精神氣質俱佳,趙懷安絲毫沒有了先前的顧忌,毫不遮掩地張口就問:「你一個人孤身在外,恐怕吃了不少苦頭,怎麽也不來宜都尋我們?」
賀均平爽朗地笑道:「也沒吃什麽苦,運氣好被人給救了,之後就一直跟那家人住一起,好吃好喝地養著,直到前不久去洪城遇著韓先生才知道你們來了宜都,不然還不曉得要等到什麽時候才能再見。」
趙懷琦心直口快,毫無顧忌地笑道:「我就說麽,咱們家平哥兒吉人天相,命裏自有貴人相助,哪裏會受什麽罪。我爹還生怕你在外頭遭了罪,便是迴來了也一時半會兒適應不了,他呀,就愛瞎操心。」
賀均平眸光微閃,沒有說話。他心裏清楚,若不是遇著柱子和琸雲兄妹倆,他十有**就如舅父所擔心的那樣淪落到最底層,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最可怕的是心智都有可能會大變,就算被趙家找了迴來,恐怕也不再是原來的賀大少爺了。
兄弟三人一邊說話一邊往趙府走,韓老八笑嗬嗬地跟在後頭,時不時地插上一兩句話,氣氛倒也融洽。
趙府在宜都東麵的一條巷子裏,相比起正街上的熙熙攘攘,這裏幾乎能用清淨兩個字來形容,巷子一側是條小河,河邊遍植楊柳,另一側則是高高的院牆,趙府就在這條巷子的最深處。
賀均平進城的時候趙懷安便派了下人來府裏報信,大門口早已站了十幾個人,遠遠地瞧見大步走過來的賀均平,趙氏一把捂住臉,眼淚如脫線的珍珠嘩嘩地往下淌。
「娘——」賀均平三步並作兩步地奔上前,兩腿一軟跪在趙氏跟前,眼中淚如雨下,「娘,孩兒——孩兒迴來了!」
「我的平哥兒,我的兒啊!」趙氏哪裏還忍得住,也顧不得什麽儀態禮儀,一把抱住賀均平,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開了。
趙家眾人亦是感慨萬千,連趙老爺都偷偷地擦了幾迴眼淚。眾人好一番勸說,終於將趙氏與賀均平勸著先迴了院子裏。
「平哥兒千裏迢迢地趕過來,一路長途跋涉,隻怕早已精疲力竭。且先讓平哥兒休整洗漱,有什麽話以後多的是時間說。」趙老爺見趙氏母子二人哭得兩眼紅腫,心裏發酸,遂開口勸道:「平哥兒以後就住在府裏了,還怕見不著他麽。」
賀均平聞言微微一滯,想開口說句什麽,但見趙氏一臉淒容,終於還是暫且咽下,吸了吸鼻子,柔聲勸道:「娘您別哭了,見著孩兒該高興才是,怎麽還哭起來了。」
趙氏好不容易把眼淚逼了迴去,伸手在賀均平臉上一陣摩挲,含淚笑道:「平哥兒說的是,娘高興,高興還來不及呢。我的平哥兒一轉眼就這麽大了,都是個大人了。你看看這個子,都快有你大舅高了。」
「可不是,」趙老爺捋著下頜的短須笑道:「原本我還擔心他在外頭受了許多罪,生怕他吃不飽、穿不暖,迴來一看,這壯得跟頭騾子似的,倒比你兩個表哥看起來還精神。」
賀均平一逮著機會自然要替琸雲兄妹說好話,連忙道:「也是外甥運氣好,原本在武梁縣城染了風寒暈死在街頭,性命都險些保不住,所幸被那邊一對兄妹給救了,這些年來一直與他們住在一起,一邊學些拳腳工夫,一邊跟著同安堂的掌櫃做些小生意,日子過得倒還舒坦。」
「我知道同安堂!」趙老爺立刻高聲道:「宜都這邊不少藥鋪都跟他們做生意,這幾年做得不錯。早曉得平哥兒在,就不必蹉跎著好幾年了。」他對賀均平所說的學些拳腳工夫並沒有放在心上,畢竟,就算在世家大族,要找個好的拳腳師父也不容易,在他看來,賀均平所說的武藝,恐怕就跟街頭賣藝的差不多。
賀均平利索地從馬背上跳下,十五歲的少年已經開始長個子,這半年來忽然竄高得厲害,繞是他一天五頓無底洞一般地吃,依舊還是有些瘦。饒是如此,相比起瘦得像支竹竿的趙懷琦來說,他還是要高大健壯得多。
「二表哥!」賀均平的臉上露出真誠的欣喜,一伸手朝趙懷琦的肩頭來了一拳,「好久不見你了!」
「嗷唔——」趙懷琦捂著肩膀眼淚都快出來了,一臉委屈地瞪著賀均平道:「我說平哥兒我是怎麽得罪你了,怎麽一迴來就先給我一拳,你這拳頭也太黑了吧。」
賀均平一臉無辜地看著他,攤開手掌揮了揮,「我沒使力啊。」說罷,又歪著嘴壞笑起來,「我說二表哥,這都多少年過去了,你怎麽還跟個小雞仔似的。不能總窩在家裏頭死讀書,多少出來走一走,瞧瞧你這小身板兒,風一吹就得折了。」
他們兄弟倆打小就在一起鬧,說話毫無顧忌慣了,所以即便是被賀均平如此揶揄,趙懷琦也一點也不生氣,反而愈發地覺得高興:雖然這麽多年不見,他和平哥兒還是一樣的親近。
趙懷安猶如做夢一般瞟過來,半張著嘴看著賀均平發了半天的呆,直到賀均平湊上前也在他肩膀上輕敲一記,他才渾身一個哆嗦飛快地跳開,睜大眼睛一臉戒備地瞪著賀均平,道:「平哥兒你離我遠點,我從小就吃你的虧,吃了不曉得多少年了。」
說罷,兄弟三人哈哈大笑。
「平哥兒這些年一直在益州?」見賀均平精神氣質俱佳,趙懷安絲毫沒有了先前的顧忌,毫不遮掩地張口就問:「你一個人孤身在外,恐怕吃了不少苦頭,怎麽也不來宜都尋我們?」
賀均平爽朗地笑道:「也沒吃什麽苦,運氣好被人給救了,之後就一直跟那家人住一起,好吃好喝地養著,直到前不久去洪城遇著韓先生才知道你們來了宜都,不然還不曉得要等到什麽時候才能再見。」
趙懷琦心直口快,毫無顧忌地笑道:「我就說麽,咱們家平哥兒吉人天相,命裏自有貴人相助,哪裏會受什麽罪。我爹還生怕你在外頭遭了罪,便是迴來了也一時半會兒適應不了,他呀,就愛瞎操心。」
賀均平眸光微閃,沒有說話。他心裏清楚,若不是遇著柱子和琸雲兄妹倆,他十有**就如舅父所擔心的那樣淪落到最底層,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最可怕的是心智都有可能會大變,就算被趙家找了迴來,恐怕也不再是原來的賀大少爺了。
兄弟三人一邊說話一邊往趙府走,韓老八笑嗬嗬地跟在後頭,時不時地插上一兩句話,氣氛倒也融洽。
趙府在宜都東麵的一條巷子裏,相比起正街上的熙熙攘攘,這裏幾乎能用清淨兩個字來形容,巷子一側是條小河,河邊遍植楊柳,另一側則是高高的院牆,趙府就在這條巷子的最深處。
賀均平進城的時候趙懷安便派了下人來府裏報信,大門口早已站了十幾個人,遠遠地瞧見大步走過來的賀均平,趙氏一把捂住臉,眼淚如脫線的珍珠嘩嘩地往下淌。
「娘——」賀均平三步並作兩步地奔上前,兩腿一軟跪在趙氏跟前,眼中淚如雨下,「娘,孩兒——孩兒迴來了!」
「我的平哥兒,我的兒啊!」趙氏哪裏還忍得住,也顧不得什麽儀態禮儀,一把抱住賀均平,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開了。
趙家眾人亦是感慨萬千,連趙老爺都偷偷地擦了幾迴眼淚。眾人好一番勸說,終於將趙氏與賀均平勸著先迴了院子裏。
「平哥兒千裏迢迢地趕過來,一路長途跋涉,隻怕早已精疲力竭。且先讓平哥兒休整洗漱,有什麽話以後多的是時間說。」趙老爺見趙氏母子二人哭得兩眼紅腫,心裏發酸,遂開口勸道:「平哥兒以後就住在府裏了,還怕見不著他麽。」
賀均平聞言微微一滯,想開口說句什麽,但見趙氏一臉淒容,終於還是暫且咽下,吸了吸鼻子,柔聲勸道:「娘您別哭了,見著孩兒該高興才是,怎麽還哭起來了。」
趙氏好不容易把眼淚逼了迴去,伸手在賀均平臉上一陣摩挲,含淚笑道:「平哥兒說的是,娘高興,高興還來不及呢。我的平哥兒一轉眼就這麽大了,都是個大人了。你看看這個子,都快有你大舅高了。」
「可不是,」趙老爺捋著下頜的短須笑道:「原本我還擔心他在外頭受了許多罪,生怕他吃不飽、穿不暖,迴來一看,這壯得跟頭騾子似的,倒比你兩個表哥看起來還精神。」
賀均平一逮著機會自然要替琸雲兄妹說好話,連忙道:「也是外甥運氣好,原本在武梁縣城染了風寒暈死在街頭,性命都險些保不住,所幸被那邊一對兄妹給救了,這些年來一直與他們住在一起,一邊學些拳腳工夫,一邊跟著同安堂的掌櫃做些小生意,日子過得倒還舒坦。」
「我知道同安堂!」趙老爺立刻高聲道:「宜都這邊不少藥鋪都跟他們做生意,這幾年做得不錯。早曉得平哥兒在,就不必蹉跎著好幾年了。」他對賀均平所說的學些拳腳工夫並沒有放在心上,畢竟,就算在世家大族,要找個好的拳腳師父也不容易,在他看來,賀均平所說的武藝,恐怕就跟街頭賣藝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