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頁
退團後我成了極限運動員 作者:三色橘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84,87,79,76,80。
焦爾·黛米的最終得分是81分。
聽到這個分數,焦爾·黛米向觀眾們開心地晃了晃手臂,觀眾們也十分配合地歡唿出聲。
方文文看著轉播,隻覺得她的心態也太好了,81分可不算是好分數,隻能說不差。
看完了第一位選手的表現和打分,大家對這一屆裁判的評分標準也有了大致的印象。
比阿特麗斯嘀嘀咕咕地和朋友說:「我覺得這一屆裁判更喜歡看難度編排,第四跳第五跳的時候,黛米的速度已經慢了下來,她應該是想再做一個720的,但是轉速明顯不夠,隻能做一個540,太明顯了。」
旁邊一個觀眾插話:「我也覺得,其實黛米這一套動作可以給更高一點,我覺得85也可以,她的動作銜接非常流暢,很具有觀賞性,是我的話,我願意給89。」
另一位皺起眉頭否認她們的說法。
「她的動作基本沒什麽難度,而且一共五個動作她就做了三個難度轉體,轉體不夠快,核心沒有穩住,最後一刃還差點卡了,而且我認為她的創造性一般,還是之前一套動作,就連最佳時機也沒抓住,說實話,我覺得81的平均分真的給高了,肯定給了同情分。」
正反腳、旋轉、抓板,決定了選手技巧動作的難易,但裁判打分不隻看難度。
從抓住最佳時機起跳、空中完成動作,到平穩落地,選手要比的不隻是在空中的那幾秒鍾,還有整套動作的流暢和完成度。
就像是花滑項目,動作編排的創造性、連貫性也是一大看點和得分點。
觀眾這邊聊得熱火朝天,時不時討論選手的表現和裁判的打分。
......
「愛田美沙,一位備受關注的選手,她的招牌動作是cab rocket cork 1440。」
所謂的roket,就是雙手交叉抓板頭的動作,而cab,就是反腳逆時針外轉,也就是switch frontse。
而cab rocket cork 1440,就是反腳外轉1440,而rocket的得分點比單手抓板的得分點高一些,再加上旋轉,可以想像出這個動作的難度,它的最低動作分有90。
當愛田美沙一出場,觀眾瞬間掀起一陣排山倒海的歡唿聲。
「misa!!!」
比阿特麗斯捧著臉尖叫,坐在她旁邊的朋友眼疾手快地捂住了耳朵。
即使如此,還是能聽見比阿特麗斯的尖叫聲,好友心有餘悸地看著對方,發誓下次肯定不跟她過來看比賽,太可怕了,這魔音穿耳!
愛田美沙看著小小隻的,也就一米五左右的身高,但是戴上頭盔和滑雪鏡後,氣場無敵。
身上的亞洲杯綠色馬甲隨風微微飄蕩,愛田美沙深唿吸一口氣後,微微屈膝往前一傾,直接從起點滑下去。
比阿特麗斯睜大眼睛,無比專注地看著自己的偶像,內心感嘆:不愧是美沙,下滑的姿勢也比之前的選手更漂亮!
這並不是比阿特麗斯的粉絲濾鏡。
愛田美沙的滑行的確表現地更加輕鬆隨意一些,這種因為實力而帶來的鬆弛感讓觀眾們對她的期待值也拉到了最高。
而候場區內的選手們也都興致盎然地看著直播。
u型池的動作都是編排好的,而且動作也就那些,不存在抄襲,因此候場區內就有電視直播,如果不想看的話也可以,去外邊滑雪熱身就行,隻要在開賽前十分鍾迴來就行。
她衝出滑槽,在空中完全呈現平行的姿態,前手抓板頭,在空中開始中心轉體!
在鏡頭中,她的身影比遠處的雪山更亮眼,就像是一隻展翅翱翔的飛鳥,滑雪鏡倒映出日光。
360,540,720,900!
她轉了足足兩周!!
第一跳,居然是tspin nose 900!
所謂的tspin,將身體完全放平,幾乎平行於地麵,繞著地麵朝向天空的軸線旋轉,這就是tspin,它的難度相比前三者更難一些,技術分也會給多一點。
當空翻與轉體結合就形成了偏軸轉體,軸心依舊是身體重心位置,但是偏轉角度卻是平行與垂直的結合,也就成了斜線,以此為中軸線旋轉,這就是為什麽我們驚顫看到滑雪運動員的旋轉動作是斜對著的原因。
而前進方向的不同,動作名稱也不同。
如果是內轉做前空翻的話,那麽就是misty。
還有一種以前手肩膀和後腳為軸線的轉體,無論內轉還是外傳,當運動員衝出跳台的時候,板子都在人後方,這種隻能做反向後空翻轉體,被稱為rodeo。
而tspin nose 900,平體偏軸900,是相比其他900更高難度的動作。
最開始的動作就是王炸級別!
觀眾瞬間掀起譁然之聲。
候場區內,不少選手紛紛捂住了嘴巴,震驚地看著電視。
有人倒吸了一口氣,喃喃自語:「...太可怕了。」
太可怕了。
第一跳,就足以秒殺前麵所有選手的動作。
她以這一跳宣誓自己的存在,似乎在告訴大家自己還是那個厲害的,無比耀眼的明星選手。
第二跳,內轉540。
第三條,銜接轉體180。
第四跳——
cab rocket cork 1440。
解說員在看到這個動作時,脫口而出一聲漂亮!
兩年前,愛田美沙在世界盃做出這個動作,驚艷了整個滑雪圈,可那之後,她再也沒有在比賽上做出這個動作,所有人都以為那隻是她的「靈光一閃」。
焦爾·黛米的最終得分是81分。
聽到這個分數,焦爾·黛米向觀眾們開心地晃了晃手臂,觀眾們也十分配合地歡唿出聲。
方文文看著轉播,隻覺得她的心態也太好了,81分可不算是好分數,隻能說不差。
看完了第一位選手的表現和打分,大家對這一屆裁判的評分標準也有了大致的印象。
比阿特麗斯嘀嘀咕咕地和朋友說:「我覺得這一屆裁判更喜歡看難度編排,第四跳第五跳的時候,黛米的速度已經慢了下來,她應該是想再做一個720的,但是轉速明顯不夠,隻能做一個540,太明顯了。」
旁邊一個觀眾插話:「我也覺得,其實黛米這一套動作可以給更高一點,我覺得85也可以,她的動作銜接非常流暢,很具有觀賞性,是我的話,我願意給89。」
另一位皺起眉頭否認她們的說法。
「她的動作基本沒什麽難度,而且一共五個動作她就做了三個難度轉體,轉體不夠快,核心沒有穩住,最後一刃還差點卡了,而且我認為她的創造性一般,還是之前一套動作,就連最佳時機也沒抓住,說實話,我覺得81的平均分真的給高了,肯定給了同情分。」
正反腳、旋轉、抓板,決定了選手技巧動作的難易,但裁判打分不隻看難度。
從抓住最佳時機起跳、空中完成動作,到平穩落地,選手要比的不隻是在空中的那幾秒鍾,還有整套動作的流暢和完成度。
就像是花滑項目,動作編排的創造性、連貫性也是一大看點和得分點。
觀眾這邊聊得熱火朝天,時不時討論選手的表現和裁判的打分。
......
「愛田美沙,一位備受關注的選手,她的招牌動作是cab rocket cork 1440。」
所謂的roket,就是雙手交叉抓板頭的動作,而cab,就是反腳逆時針外轉,也就是switch frontse。
而cab rocket cork 1440,就是反腳外轉1440,而rocket的得分點比單手抓板的得分點高一些,再加上旋轉,可以想像出這個動作的難度,它的最低動作分有90。
當愛田美沙一出場,觀眾瞬間掀起一陣排山倒海的歡唿聲。
「misa!!!」
比阿特麗斯捧著臉尖叫,坐在她旁邊的朋友眼疾手快地捂住了耳朵。
即使如此,還是能聽見比阿特麗斯的尖叫聲,好友心有餘悸地看著對方,發誓下次肯定不跟她過來看比賽,太可怕了,這魔音穿耳!
愛田美沙看著小小隻的,也就一米五左右的身高,但是戴上頭盔和滑雪鏡後,氣場無敵。
身上的亞洲杯綠色馬甲隨風微微飄蕩,愛田美沙深唿吸一口氣後,微微屈膝往前一傾,直接從起點滑下去。
比阿特麗斯睜大眼睛,無比專注地看著自己的偶像,內心感嘆:不愧是美沙,下滑的姿勢也比之前的選手更漂亮!
這並不是比阿特麗斯的粉絲濾鏡。
愛田美沙的滑行的確表現地更加輕鬆隨意一些,這種因為實力而帶來的鬆弛感讓觀眾們對她的期待值也拉到了最高。
而候場區內的選手們也都興致盎然地看著直播。
u型池的動作都是編排好的,而且動作也就那些,不存在抄襲,因此候場區內就有電視直播,如果不想看的話也可以,去外邊滑雪熱身就行,隻要在開賽前十分鍾迴來就行。
她衝出滑槽,在空中完全呈現平行的姿態,前手抓板頭,在空中開始中心轉體!
在鏡頭中,她的身影比遠處的雪山更亮眼,就像是一隻展翅翱翔的飛鳥,滑雪鏡倒映出日光。
360,540,720,900!
她轉了足足兩周!!
第一跳,居然是tspin nose 900!
所謂的tspin,將身體完全放平,幾乎平行於地麵,繞著地麵朝向天空的軸線旋轉,這就是tspin,它的難度相比前三者更難一些,技術分也會給多一點。
當空翻與轉體結合就形成了偏軸轉體,軸心依舊是身體重心位置,但是偏轉角度卻是平行與垂直的結合,也就成了斜線,以此為中軸線旋轉,這就是為什麽我們驚顫看到滑雪運動員的旋轉動作是斜對著的原因。
而前進方向的不同,動作名稱也不同。
如果是內轉做前空翻的話,那麽就是misty。
還有一種以前手肩膀和後腳為軸線的轉體,無論內轉還是外傳,當運動員衝出跳台的時候,板子都在人後方,這種隻能做反向後空翻轉體,被稱為rodeo。
而tspin nose 900,平體偏軸900,是相比其他900更高難度的動作。
最開始的動作就是王炸級別!
觀眾瞬間掀起譁然之聲。
候場區內,不少選手紛紛捂住了嘴巴,震驚地看著電視。
有人倒吸了一口氣,喃喃自語:「...太可怕了。」
太可怕了。
第一跳,就足以秒殺前麵所有選手的動作。
她以這一跳宣誓自己的存在,似乎在告訴大家自己還是那個厲害的,無比耀眼的明星選手。
第二跳,內轉540。
第三條,銜接轉體180。
第四跳——
cab rocket cork 1440。
解說員在看到這個動作時,脫口而出一聲漂亮!
兩年前,愛田美沙在世界盃做出這個動作,驚艷了整個滑雪圈,可那之後,她再也沒有在比賽上做出這個動作,所有人都以為那隻是她的「靈光一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