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頁
退團後我成了極限運動員 作者:三色橘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無論她為了攀爬寂靜準備了多長時間,這也足以證明了她的實力。
從五號點開始之後的每一個點都不容小覷,每一個點都能難倒99%的攀爬者,以此類推,無數人倒在了前八號點上,其中並不乏攀岩圈內的高手。
這不隻是代表了對方的技術與體能,也說明了她的毅力,隻有一往無前、心無旁騖的攀岩者才能夠成功,在高空中,麵對近乎光滑的岩壁,必須直麵恐懼,直麵失敗,忍受上百次重複動作的痛苦與麻木,才能過關斬將,攀過寂靜的每一點。
第一天,林之言爬到了八號點,海洛伊絲到達了十一號點。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她們不可能一次性爬完整條線路,更不可能孤注一擲地將自己的體力全部消耗殆盡。
必須殘留最後5%體力,為自己打理好在岩壁上過夜的事情。
萬籟俱靜之中,林之言將帳篷釘在岩壁上,小心翼翼地爬進去,一躺下去,她就沉沉地唿了口氣。
她一開始是想帶吊帳而不是帳篷。
吊帳就是一張吊床,沒有棚子,睜眼即是天空,四周都是高空,非常刺激。
但林之言想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那就是人類...總是避免不了...生理問題,於是,果斷pass了吊帳。
林之言躺在那,渾身酸痛,過了好一會兒,從腳趾傳來的疼痛才讓她想起自己還穿著攀岩鞋。
當她脫下來的時候,腳形有些扭曲,就像是那些芭蕾舞者一樣。
在攀岩中,有很多情況是依靠摩擦力掛靠在岩壁上,再加上為了能夠使力且不易脫力,攀岩鞋往往會小一個碼數,穿得人又擠又痛,長久下來,自然也會讓腳形變化。
現在林之言甚至可以直接用腳尖立在地麵上,再加上幾個旋轉展臂,別人看了也會覺得林之言是個專業的芭蕾舞者。
或許,這也是攀岩被稱為峭壁上的芭蕾的原因之一,它們的確有異曲同工之處。
她捏了捏自己的腳掌,讓它恢復知覺後,挑破水泡後塗完藥後,往後一倒,掀開簾子,頭完全掛在外邊垂落下來,仰望著星空。
閃爍的星星點綴著夜空,美麗得不可思議。
微風緩緩吹拂,她閉上了眼睛,還在喘氣。
林之言發著呆,第一次,她什麽都沒想。
她沒有去思考過不去的九號點,喜悅、痛苦、恐懼,全都沒有。
隻有前所未有的平靜。
除了風聲以外,什麽都沒有。
夜晚的山峰十分安靜,宛如被釘在原地的戰士,永遠沉默著,不會迴應人們。
...
太累了。
真的太累了。
寂靜,比想像中的更困難。
林之言過了好一會兒,才睜開眼睛。
她支起身子,拿出水和飯糰,再加上兩個能量棒,填飽肚子後又躺了下來。
四肢仿佛被灌滿了鉛水,沉重得抬不起來。
林之言往包裏摸索了一下,找出了手電筒,掀開帳篷,打開。
在手電筒的照亮下隱約見到了左上角十幾米處有一個帳篷,那是海洛伊絲的帳篷。
她關上燈,又打開燈,又關上燈。
緊接著,上邊也傳來了光亮,學著她,亮了又關,又亮了起來。
於此同時,手機震動了一下。
那是海洛伊絲髮來的信息。
這有些奇妙,她們攀爬著同一條路線,都懸掛在半空中的帳篷上,卻可以用手機聯繫。
果然科技改變了生活。
海洛伊絲:第一天就爬到了8號點,恭喜你!感覺怎麽樣?
link:有點飄飄然...不知道該怎麽形容,我第一次什麽都沒想,現在隻想看星空,或許是太累了
海洛伊絲:是這樣的,第一天還需要習慣,星空很美,看著它好像能忘記所有的疲憊,對吧。
林之言笑了笑,拍下了一張星空照,傳給了對方。
對方很快也傳迴來了一張星空照,林之言看了看,在海洛伊絲的角度,看到的星星好像更多了。
海洛伊絲:你需要多的水嗎?我讓貝利多拿了兩瓶水和一個驅蚊液,這裏還有些蚊蟲,到時候吊包拉到你那邊的時候,記得拿
林之言微微一愣,沒想到對方會為自己準備東西。
物資很快就送來了,她也成功拿到了海洛伊絲所說的東西。
拍下照片,她迴了個謝謝,對方立馬迴了個不用客氣。
休息得差不多後,林之言拿出了記載攀爬路線的日記本,裏邊有一張列印寂靜路線的圖紙,她圈出九號點,開始思考。
那裏是一個十分陡峭的大仰角,尖銳得仿佛能劃開整個蒼穹。
這也說明了,要通過這個地方,要麽是做需要跳躍的動態動作,要麽是做大幅度的誇張靜態動作,無論是哪個,難度都非常得大。
林之言圈圈畫畫,從自己的動作庫裏選出好幾個動作,又掀開簾子,拿起手電筒照了照那片地方,思考了很久。
.......
第二天,是陽光叫醒了林之言。
她睡得太沉了,以至於醒來時有些昏昏沉沉。
看了看時間,五點五十分。
林之言支起上半身,往下看,將近百米的高空望下去,人影都成了黑點,但還是可以看出下邊的麵包車又多了。
看來是昨天海洛伊絲重新攀爬寂靜並爬到了十一號點的消息傳出去了,讓更多人慕名前來。
從五號點開始之後的每一個點都不容小覷,每一個點都能難倒99%的攀爬者,以此類推,無數人倒在了前八號點上,其中並不乏攀岩圈內的高手。
這不隻是代表了對方的技術與體能,也說明了她的毅力,隻有一往無前、心無旁騖的攀岩者才能夠成功,在高空中,麵對近乎光滑的岩壁,必須直麵恐懼,直麵失敗,忍受上百次重複動作的痛苦與麻木,才能過關斬將,攀過寂靜的每一點。
第一天,林之言爬到了八號點,海洛伊絲到達了十一號點。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她們不可能一次性爬完整條線路,更不可能孤注一擲地將自己的體力全部消耗殆盡。
必須殘留最後5%體力,為自己打理好在岩壁上過夜的事情。
萬籟俱靜之中,林之言將帳篷釘在岩壁上,小心翼翼地爬進去,一躺下去,她就沉沉地唿了口氣。
她一開始是想帶吊帳而不是帳篷。
吊帳就是一張吊床,沒有棚子,睜眼即是天空,四周都是高空,非常刺激。
但林之言想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那就是人類...總是避免不了...生理問題,於是,果斷pass了吊帳。
林之言躺在那,渾身酸痛,過了好一會兒,從腳趾傳來的疼痛才讓她想起自己還穿著攀岩鞋。
當她脫下來的時候,腳形有些扭曲,就像是那些芭蕾舞者一樣。
在攀岩中,有很多情況是依靠摩擦力掛靠在岩壁上,再加上為了能夠使力且不易脫力,攀岩鞋往往會小一個碼數,穿得人又擠又痛,長久下來,自然也會讓腳形變化。
現在林之言甚至可以直接用腳尖立在地麵上,再加上幾個旋轉展臂,別人看了也會覺得林之言是個專業的芭蕾舞者。
或許,這也是攀岩被稱為峭壁上的芭蕾的原因之一,它們的確有異曲同工之處。
她捏了捏自己的腳掌,讓它恢復知覺後,挑破水泡後塗完藥後,往後一倒,掀開簾子,頭完全掛在外邊垂落下來,仰望著星空。
閃爍的星星點綴著夜空,美麗得不可思議。
微風緩緩吹拂,她閉上了眼睛,還在喘氣。
林之言發著呆,第一次,她什麽都沒想。
她沒有去思考過不去的九號點,喜悅、痛苦、恐懼,全都沒有。
隻有前所未有的平靜。
除了風聲以外,什麽都沒有。
夜晚的山峰十分安靜,宛如被釘在原地的戰士,永遠沉默著,不會迴應人們。
...
太累了。
真的太累了。
寂靜,比想像中的更困難。
林之言過了好一會兒,才睜開眼睛。
她支起身子,拿出水和飯糰,再加上兩個能量棒,填飽肚子後又躺了下來。
四肢仿佛被灌滿了鉛水,沉重得抬不起來。
林之言往包裏摸索了一下,找出了手電筒,掀開帳篷,打開。
在手電筒的照亮下隱約見到了左上角十幾米處有一個帳篷,那是海洛伊絲的帳篷。
她關上燈,又打開燈,又關上燈。
緊接著,上邊也傳來了光亮,學著她,亮了又關,又亮了起來。
於此同時,手機震動了一下。
那是海洛伊絲髮來的信息。
這有些奇妙,她們攀爬著同一條路線,都懸掛在半空中的帳篷上,卻可以用手機聯繫。
果然科技改變了生活。
海洛伊絲:第一天就爬到了8號點,恭喜你!感覺怎麽樣?
link:有點飄飄然...不知道該怎麽形容,我第一次什麽都沒想,現在隻想看星空,或許是太累了
海洛伊絲:是這樣的,第一天還需要習慣,星空很美,看著它好像能忘記所有的疲憊,對吧。
林之言笑了笑,拍下了一張星空照,傳給了對方。
對方很快也傳迴來了一張星空照,林之言看了看,在海洛伊絲的角度,看到的星星好像更多了。
海洛伊絲:你需要多的水嗎?我讓貝利多拿了兩瓶水和一個驅蚊液,這裏還有些蚊蟲,到時候吊包拉到你那邊的時候,記得拿
林之言微微一愣,沒想到對方會為自己準備東西。
物資很快就送來了,她也成功拿到了海洛伊絲所說的東西。
拍下照片,她迴了個謝謝,對方立馬迴了個不用客氣。
休息得差不多後,林之言拿出了記載攀爬路線的日記本,裏邊有一張列印寂靜路線的圖紙,她圈出九號點,開始思考。
那裏是一個十分陡峭的大仰角,尖銳得仿佛能劃開整個蒼穹。
這也說明了,要通過這個地方,要麽是做需要跳躍的動態動作,要麽是做大幅度的誇張靜態動作,無論是哪個,難度都非常得大。
林之言圈圈畫畫,從自己的動作庫裏選出好幾個動作,又掀開簾子,拿起手電筒照了照那片地方,思考了很久。
.......
第二天,是陽光叫醒了林之言。
她睡得太沉了,以至於醒來時有些昏昏沉沉。
看了看時間,五點五十分。
林之言支起上半身,往下看,將近百米的高空望下去,人影都成了黑點,但還是可以看出下邊的麵包車又多了。
看來是昨天海洛伊絲重新攀爬寂靜並爬到了十一號點的消息傳出去了,讓更多人慕名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