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退團後我成了極限運動員 作者:三色橘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了能讓腳掛靠到岩壁,女孩在高空中將身體盡可能地延展開來,好像身體裏的骨頭都被抽走了,柔軟得不像話,腰側的肌肉都被拉到極致,若是換個場景,就算說她是在跳舞也有人相信。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她的左腳終於夠到了岩壁邊緣,腳背壓在岩壁。
講解員瞪大眼睛,看著林之言掛完腳後,右手居然伸向了右上側,緊接著,左手也抓住了同一個點。
現在,林之言整個身子是傾斜60度角左右,但掛住岩壁的左腳、踩住支點的右腳和兩手共同掛住的點,這三者完成了一個三角形的完美構圖,幾乎接近y字型。
這是一個怪異的、奇妙的,又漂亮得不可思議的動作。
任誰都能看出來,這動作還不是一般人能做出來,為了節目而看過無數攀岩視頻的他們敢確認,就算是攀岩老手都做不出。
這是獨屬於林之言,隻有她能做出來的動作。
有這個柔韌度的,不會有她這樣猶如機器人一般的肌肉控製力,有這個控製力的,不會有攀爬數十米還能做出這個動作的體力。
別人有長短板,而林之言是六角形戰士,竟然沒有一處是短板——至少,在他們看來是這樣的。
在一片靜謐中,有人突然感嘆出聲,讓無數人認同。
「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麽攀岩被叫做峭壁上的芭蕾了。」
講解員在恍惚中找迴自己的存在感,開始講解剛剛的動作,在論述了一些讓周圍人都覺得暈乎乎的角度分析、技術分析、模仿可能性等等,最後用一句話結尾。
「她的肌肉一定很累。」
被她這麽一說,旁人的視線也不由的落點到了林之言的肌肉曲線上,無論是手臂還是小腿,肌肉都緊繃著,線條緊實美麗,日光還為此添上了一份蜂蜜般的光澤。
她下顎線也緊繃著,汗水沿著下巴流淌到了微微凸起的喉結上邊,因為吞咽,喉結上下一動。
後邊的工人人員看著這畫麵,忍不住看直了眼,然後默默地懺悔了幾秒鍾。
這個誇張的靜態動作於林之言而言,難度也是幾乎要上天了,但它卻幫助了她成功走出剛剛的窘境,利用腳背與岩壁的摩擦力和雙腿拉開的夾牆姿勢穩定重心,將全身重量都壓在了腿上後,她終於可以「自由挑選」落手點了。
先前她是為了夠著岩壁而調整重心,現在是反過來,為了抓住更好的點,她可以移動左腳掛靠位置來轉移重心。
解說員已啞口無言。
林之言不是簡單地用雙腿支撐重心保持平衡,她居然是在用三角支點來平衡,
抓住右上方一個抓點,然後一點一點地往上抓,右腳膝蓋微微頂住岩壁後,她猛地往上一跳!
解說員在看到她竟然準確無誤地抓住了支點,激動得麵紅耳赤,脫口而出,「漂亮!!」
在眾人的驚唿聲中,林之言順利地抓住了上邊一米處的大手點!利用屈臂的力量抵消向後的動力後,竟然單純地用兩手的下壓力將飛出去的身體強行拉迴來!
她漂亮地度過了這個難度高達v14的難點!
從林之言轉換思路利用岩壁開始,再到順利通過難點,整個過程其實不到二十秒的時間,這中間的嚐試調整少得令人驚嘆!
原本安靜的室內在這一聲驚嘆後出現此起彼伏的鼓掌聲和感嘆聲,雖然他們不懂攀岩,但隻要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來林之言剛剛那一個動作堪稱神來之筆。
解說員讚嘆不止,她忍不住發問。
「天啊...你們這是哪裏挖來的寶藏?她當明星真的太屈才了!」
換做別人,可能要在這裏耗很久,指力、體力、柔韌度、核心力量缺一不可,每一個步驟的容錯率都隻有1%。
最開始的伸左腳掛住岩壁這一步足以淘汰99%的攀岩者,接下來,利用左腳轉移重心又能淘汰剩下1%中的99%...每一步,看似輕巧,實則困難重重。
下邊充當保護員的julius已經驚呆了,她一邊放繩,一邊思考如果是她要怎麽樣才能做出這個動作。
答案是她做不出來。
這對她來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她原本以為自己的動作已經夠離譜,然而林之言的動作卻告訴她還有更離奇的。
很好,接下來對方無論做出什麽動作她都不會驚奇了。
但很快,她又被打臉了。
林之言似乎是從剛剛的極限拉伸獲得了靈感,在高空中不斷做出令人匪夷所思大唿不科學的動作,但這些非常規的動作卻讓林之言更快地突破了困境。
11號點,她幾乎是橫掛著,腰部的曲線猶如一弧明月,她抬頭看著山峰,雙眼閃閃發光,讓人不由自主地屏住唿吸凝視這抹身影。
解說員已經激動地直拍大腿,差點要扯著導演說你們真的太浪費人才了。
她怎麽也沒想到自己隻是過來賺一筆外快,居然會發現一枚滄海遺珠!
她嘖嘖稱奇,忍不住說:「你們知道攀岩也是有國家隊的嗎?」
導演有些懵:「我知道,然後呢?」
解說員若有所思,說:「我覺得林之言挺適合的...」
導演:「......?」
驚喜來得猝不及防,讓他傻了。
這位解說員可是節目組花了好大一番功夫才請過來的,銜頭多得嚇人。
國內第一位世界盃速攀冠軍,塔利亞攀岩賽冠軍,技巧賽速攀冠軍...現在42歲,卻依舊不輸其他年輕力盛的選手。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她的左腳終於夠到了岩壁邊緣,腳背壓在岩壁。
講解員瞪大眼睛,看著林之言掛完腳後,右手居然伸向了右上側,緊接著,左手也抓住了同一個點。
現在,林之言整個身子是傾斜60度角左右,但掛住岩壁的左腳、踩住支點的右腳和兩手共同掛住的點,這三者完成了一個三角形的完美構圖,幾乎接近y字型。
這是一個怪異的、奇妙的,又漂亮得不可思議的動作。
任誰都能看出來,這動作還不是一般人能做出來,為了節目而看過無數攀岩視頻的他們敢確認,就算是攀岩老手都做不出。
這是獨屬於林之言,隻有她能做出來的動作。
有這個柔韌度的,不會有她這樣猶如機器人一般的肌肉控製力,有這個控製力的,不會有攀爬數十米還能做出這個動作的體力。
別人有長短板,而林之言是六角形戰士,竟然沒有一處是短板——至少,在他們看來是這樣的。
在一片靜謐中,有人突然感嘆出聲,讓無數人認同。
「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麽攀岩被叫做峭壁上的芭蕾了。」
講解員在恍惚中找迴自己的存在感,開始講解剛剛的動作,在論述了一些讓周圍人都覺得暈乎乎的角度分析、技術分析、模仿可能性等等,最後用一句話結尾。
「她的肌肉一定很累。」
被她這麽一說,旁人的視線也不由的落點到了林之言的肌肉曲線上,無論是手臂還是小腿,肌肉都緊繃著,線條緊實美麗,日光還為此添上了一份蜂蜜般的光澤。
她下顎線也緊繃著,汗水沿著下巴流淌到了微微凸起的喉結上邊,因為吞咽,喉結上下一動。
後邊的工人人員看著這畫麵,忍不住看直了眼,然後默默地懺悔了幾秒鍾。
這個誇張的靜態動作於林之言而言,難度也是幾乎要上天了,但它卻幫助了她成功走出剛剛的窘境,利用腳背與岩壁的摩擦力和雙腿拉開的夾牆姿勢穩定重心,將全身重量都壓在了腿上後,她終於可以「自由挑選」落手點了。
先前她是為了夠著岩壁而調整重心,現在是反過來,為了抓住更好的點,她可以移動左腳掛靠位置來轉移重心。
解說員已啞口無言。
林之言不是簡單地用雙腿支撐重心保持平衡,她居然是在用三角支點來平衡,
抓住右上方一個抓點,然後一點一點地往上抓,右腳膝蓋微微頂住岩壁後,她猛地往上一跳!
解說員在看到她竟然準確無誤地抓住了支點,激動得麵紅耳赤,脫口而出,「漂亮!!」
在眾人的驚唿聲中,林之言順利地抓住了上邊一米處的大手點!利用屈臂的力量抵消向後的動力後,竟然單純地用兩手的下壓力將飛出去的身體強行拉迴來!
她漂亮地度過了這個難度高達v14的難點!
從林之言轉換思路利用岩壁開始,再到順利通過難點,整個過程其實不到二十秒的時間,這中間的嚐試調整少得令人驚嘆!
原本安靜的室內在這一聲驚嘆後出現此起彼伏的鼓掌聲和感嘆聲,雖然他們不懂攀岩,但隻要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來林之言剛剛那一個動作堪稱神來之筆。
解說員讚嘆不止,她忍不住發問。
「天啊...你們這是哪裏挖來的寶藏?她當明星真的太屈才了!」
換做別人,可能要在這裏耗很久,指力、體力、柔韌度、核心力量缺一不可,每一個步驟的容錯率都隻有1%。
最開始的伸左腳掛住岩壁這一步足以淘汰99%的攀岩者,接下來,利用左腳轉移重心又能淘汰剩下1%中的99%...每一步,看似輕巧,實則困難重重。
下邊充當保護員的julius已經驚呆了,她一邊放繩,一邊思考如果是她要怎麽樣才能做出這個動作。
答案是她做不出來。
這對她來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她原本以為自己的動作已經夠離譜,然而林之言的動作卻告訴她還有更離奇的。
很好,接下來對方無論做出什麽動作她都不會驚奇了。
但很快,她又被打臉了。
林之言似乎是從剛剛的極限拉伸獲得了靈感,在高空中不斷做出令人匪夷所思大唿不科學的動作,但這些非常規的動作卻讓林之言更快地突破了困境。
11號點,她幾乎是橫掛著,腰部的曲線猶如一弧明月,她抬頭看著山峰,雙眼閃閃發光,讓人不由自主地屏住唿吸凝視這抹身影。
解說員已經激動地直拍大腿,差點要扯著導演說你們真的太浪費人才了。
她怎麽也沒想到自己隻是過來賺一筆外快,居然會發現一枚滄海遺珠!
她嘖嘖稱奇,忍不住說:「你們知道攀岩也是有國家隊的嗎?」
導演有些懵:「我知道,然後呢?」
解說員若有所思,說:「我覺得林之言挺適合的...」
導演:「......?」
驚喜來得猝不及防,讓他傻了。
這位解說員可是節目組花了好大一番功夫才請過來的,銜頭多得嚇人。
國內第一位世界盃速攀冠軍,塔利亞攀岩賽冠軍,技巧賽速攀冠軍...現在42歲,卻依舊不輸其他年輕力盛的選手。